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高三地理上册月考试卷96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关于晨昏线与经线圈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每天都重合B.只有春分、秋分这两天重合C.永远不能重合D.只有夏至、冬至这两天重合2、【题文】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人类越来越多地对自然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下列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汽车尾气大量排放到空气中;有的地区甚至出现酸雨现象。

②工厂里高耸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隆隆的机器声打破了宁静的田园生活。

③废旧的电子产品释放的辐射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A.①②③B.②③①C.②①③D.③①②3、图是2015年某;北京的先从位视大东偏南方向的座公楼拍摄到太阳“钻进”央视大楼悬挑空间位置的照片,完10-1题.

李先生拍摄的时间)A.冬季的上午B.冬季的下午C.夏季的上午D.夏季的下午4、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植物生长会影响土壤水分。梭梭根区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存在土壤水分相对富集区。如图示意新疆北部沙漠中不同树龄阶段梭梭根区全年土壤含水率差异。据此回答9~11题。

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A.树冠集水作用强B.树冠遮荫效果好C.无蒸腾作用消耗D.土壤硬化下渗弱5、南北纬45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线长度是赤道一半B.平面的面积是赤道平面的二分之一C.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是赤道一半D.二分日时,白昼长度是赤道一半6、【题文】人工合成的DDT被试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性,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了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这一问题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什么特点()A.危害的不可预见性B.人类破坏活动的广泛性C.规模的全球性D.过程的不可逆性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见图1);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处于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其中心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____流动,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

(2)B;C两地在未来几天都将有锋面过境;简述两地在锋面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

。地点锋面类型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3)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____和____等灾害性天气.

(4)图2四幅图中,符合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的是____.8、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1判断,该海域位于____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____.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____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____、____的作用.

(2)图1虚线所示的洋流朝____(方向)流动.在图2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1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____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

(4)为什么在有些大陆沿岸海区会发生涌升流现象?在图2所示①、②、③、④四海区中最可能出现涌升流的是哪一海区?9、依据图文资料;分析“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开发的不利条件。

材料一:“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两千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项目已进人实施阶段,沿万里“丝绸之路”旅行,是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梦想。

材料二:“丝绸之路”部分路段图。

10、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藏高原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如今科学家惊奇地发现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仍然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

材料二:青藏高原地形与地壳厚度示意图.

(1)青藏高原向北和向东方向移动的原因;并分析由此产生的主要影响.

(2)地壳下界一般是指与地球内部圈层____层的分界,这个分界面在地学上被称为“____面”.地球上地壳厚度最大的地方在____.

(3)从早第三纪距今5000万年前,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逐渐隆起,从地质年代的划分看,属于____代,这时期也是地球上重要的____(矿产能源)形成期.

(4)青藏高原的地貌是在内力以及各种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如,在喜马拉雅山上____作用明显,雅鲁藏布江在由东折向南的大拐弯处最显著的是____作用.11、读图1;2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山东省寿光市总面积2180平方千米;人口104万.20世纪80年代以来,寿光市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蔬菜销往国内外市场.

寿光市采用了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技术;引进诸多国外蔬菜新品种,应用了大量生产新技术.短短几年,蔬菜大棚面积发展到了70万亩,年产蔬菜30亿公斤.为了提高蔬菜产量,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1)读图分析,改革开放前,决定四季青蔬菜生产类型和规模的主导因素是____.

(2)90年代中期以后;四季青不再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结合资料;说出寿光市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社会区位条件.

(4)寿光市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____(选择填空).

A.采用冬暖式大棚种植蔬菜改变了原大田种植的地表景观。

B.过多使用农药和化肥;对土壤和水源产生了一定影响。

C.大规模开垦土地种植蔬菜;使得黑土肥力下降。

D.由于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交通用地减少致使交通落后。

(5)海南岛的蔬菜生产比山东寿光具有哪些自然条件上的优势?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最大值出现在夏季.____(判断对错)13、世界著名的渔场都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____.(判断对错)14、太阳辐射与太阳活动都具有周期性____(判断对错)15、太阳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相应减少____.(判断对错)16、由于地球的公转,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对南岸的冲刷作用明显。()(判断对错)17、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量最大值出现在夏季.____(判断对错)18、气压带、风带的产生是由于高低纬度之间冷热不均和地球的自转.____(判断对错)19、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1题,共6分)20、近年来,“油菜花节”成为全国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面对扎堆的油菜花节,不少游客已经发出审美疲劳的感慨,而举办油菜花节的各个景区,也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经济收益。下表为我国部分油菜花观赏地及其花期资料。分析“油菜花节”旅游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2题,共14分)2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

(1)结合如图所示信息;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三条原因.

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

(2)制糖厂建在本岛而不是国外消费市场,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什么?请答出两条.22、(13分)读1981年及2011年我国某城市布局图,回答下列问题。(1)初期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是。(2)该城市的地势特征是。(3)根据材料分析该城市城市化的表现。(4)分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5)从环境因素考虑,分别指出该城市钢铁厂和化工厂的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36分)23、【题文】13.2010年2月20日凌晨开始;持续数小时的暴风雨猛烈袭击马德拉岛,这是马德拉岛自1993年以来遭受的最大的一次强暴风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全球性大气环流的角度分析;此季节马德拉岛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此次暴风雨引发了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导致图中甲处等温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欧洲大陆50。N附近地区自西向东植被的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24、【题文】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今年夏季;人们用“水深”“火热”来比喻我国的天气,可谓恰当之极。夏季的高温波及南方多数省份,许多城市的气温高达40°C以上,“酷热成灾”;而北方地区却是雨水不断,东北地区更是暴雨频繁,造成河水暴涨,“水漫金山”,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专家认为,多种原因造成了“水深火热”天气,其中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重要的自然原因之一。

材料二:2013年8月11日全国高温区域预报图。

(1)图中甲;乙两地形成高温天气的原因有何差异?(6分)

(2)今年夏天南方电力供应形势比往年同期更加严峻;请简要分析原因有哪些?(4分)

(3)专家认为,青藏高原积雪和冰川减少是造成今年夏天北方大水南方酷热的自然原因之一。试从积雪冰川的多少与地温、气温、季风环流的联系角度,分析其中的原理(8分)25、2018年3月,国家海洋局发布了《201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2017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开展了海平面监测、分析预测、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及评估等工作。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至2017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3m/年,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如图为我国1980年至2017年海平面变化示意图。

说出1980年至2017年我国海平面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带来的危害。26、【题文】读美国本土示意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C湖泊名称是____,是由____作用形成的。

(2)A山脉是____,该区有丰富____(矿产)资源。

(3)①城市附近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②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是宇航研究和____,在该地区发展后者的主要原因是____。

(4)图中④⑤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____(填序号)。

(5)③城市附近电子工业的发展与日本、英国等国家相比,发展较快的特殊条件是____,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与下图甲、乙、丙、丁四幅图中____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相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分析】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除二分日外,都与经线相交,其夹角变化从重合的0度增大到23度26分.【解析】【解答】解:A;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故不符合题意.

B;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故正确.

C;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故不符合题意.

D;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2、C【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形成。随着世界工业发展历史,最先有工业污染;其次大量汽车产生汽车尾气污染;最近几年由于电子产品的推广,而形成电子垃圾污染。【解析】【答案】C3、D【分析】解:据题目信;该照片是李先位于央视楼东偏南向摄到的,此,太阳应该于西北向,夏北京日出北,日落西北.

故选:

夏季我出东北;日西北;冬季我国日南、日落西南.

本题难度适属基本能题解题的关是从图中获取信和日出方位的判断.【解析】D4、C【分析】解:A;活着的树冠集水作用更强;不符合题意。

B;活着的树冠遮荫效果好;不符合题意。

C;梭梭根区土壤水分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有树冠集水;无蒸腾作用消耗,故正确。

D;沙漠区;土壤没有硬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植被可以截留雨水;使大量的雨水渗入地下,地表径流减少,缓解洪水灾害。植被根系能够固定土壤,减少地表土壤随水流失是数量。梭梭根区土壤水分受树冠集流;蒸腾和遮阴作用影响。枯树根区含水率最高的原因是有树冠集水,无蒸腾作用消耗。

本题考查了植被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解析】C5、B【分析】【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经纬网相关知识分析.【解析】【解答】解:

A;南北纬45度纬线长度=赤道长度×cos45°;故不符合题意;

B;等于半径的平方乘以π;南北纬45度纬线长度=赤道长度×cos45°,故正确;

C;二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H=90°-两者的纬度差,故不符合题意;

D;二分日时;全球昼夜平分,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6、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人工合成的DDT在大规模使用的几十年中人类只知道它在杀虫方面的特性;却没有预见到它对环境方面产生的危害,故本案例反映的是环境问题具有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掌握环境问题的基本特点,并能结合材料具体分析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反气旋顺时针辐散晴朗暖锋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冷锋大风、雨雪和降温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寒潮沙尘暴D【分析】【分析】(1)反气旋(高压中心)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

(2)冷锋过境前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大风、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暖锋过境前气温低;气压高、天气晴;过境时常出现连续性降雨,过境后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3)冷锋在我们国家的实例:北方夏季的暴雨;北方地区沙尘暴天气、冬季爆发的寒潮.

(4)华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度季风气候.【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和数值;可判断A地受反气旋控制,常出现晴朗天气,同时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水平运动方向为顺时针辐散.

(2)据图分析;C地位于冷锋锋前,将受冷锋影响;B地位于暖锋锋前,将受暖锋影响.

(3)根据图中中国版图;可判断此时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主要受冷锋影响,如果发生在春季,西北和华北地区常出现寒潮和沙尘暴等灾害性天气.

(4)华北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度季风气候;冬季最低气温低于0℃,气温年较差大,同时受季风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季节变化量大,根据这些特点,可判断D选项为温带季风气候.

故答案为:

(1)反气旋顺时针辐散晴朗。

(2)。地点锋面类型过境时可能出现的天气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B暖锋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气温升高气压下降天气转晴C冷锋降温、雨雪、大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3)寒潮沙尘暴。

(4)D8、南高暖增温增湿南①【分析】【分析】(1)全球水温从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即可判断.按性质分可分为寒流与暖流,寒流相对于两侧水文低,反之为暖流.

(2)等温线的凸出方向与洋流的运动方向一致。

(3)西南季风是由于直射点向北移动;故气压带与风带也跟着向北移动,因而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北印度洋夏季风即为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从而形成顺时针流动的洋流.

(4)理解上升补偿流即可.【解析】【解答】解:(1)温度越高越靠近赤道;故为南半球.等温线向低处凸出,则中间水温高,则为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起着增温增湿的作用.

(2)暖流从高温流向低温;故向南流.①为南半球中低纬大陆东岸为暖流.

(3)北半球夏季;直射点北半球,故气压带风带也跟着向北移动.此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转从而形成西南季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北印度洋西海岸的洋流自西南向东北流动,故而形成顺时针的洋流.

(4)沿岸风的吹拂;形成上升补偿流,即为涌升流.即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另外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的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

故答案为:

(1)南;高;暖;升温增湿。

(2)南;①

(3)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顺时针流动.

(4)有些沿岸海区劲吹从陆地向海洋的风,导致沿海表层海水随风流走,海平面降低,此时附近的海区海水就会从深层流过来补充,在沿岸形成涌升流;有时密度差异也会造成某一海区与邻近的海区海面高度的差异,从而造成涌升流②处9、略

【分析】

旅游资源评价主要从游览价值评价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两方面考虑。

以材料的形式,考查教材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够进行知识迁移。【解析】解:旅游资源游览价值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源质量;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交通、接待能力和承载量等。

故答案为:

气候干早,自然条件恶劣;景点分散,地域组合状况差;交通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经济落后,开发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较差等。10、地幔莫霍青藏高原新生石油冰川侵蚀流水侵蚀【分析】【分析】此题考查青藏高原.

(1)此题考查青藏高原移动的成因.青藏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

(2)此题考查地球内部三大圈层的划分.地球的圈层组成:外部圈层(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和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和岩石圈.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两个界面.

(3)此题考查地质历史时期.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根据题目中的时间判断地质时期.

(4)此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解析】【解答】解:(1)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频繁.青藏高原在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引起的挤压力使青藏高原移动.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形成各种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造成地震火山活动的增加;形成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等.

(2)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和地核);划分的依据是两个界面.在莫霍面以上是地壳,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是地幔,在古登堡面以下是地核.

一般大陆地壳厚;大洋地壳薄.所以最厚的在陆地,是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

(3)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根据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将地层分为5代12纪.即早期的太古代和元古代(元古代在中国含有1个震旦纪),以后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古生代分为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和二叠纪,共6个纪;中生代分为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共3个纪;新生代只有第三纪、第四纪两个纪.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地层里,大都保存有古代动、植物的标准化石.各类动、植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是有一定顺序的,越是低等的,出现得越早,越是高等的,出现得越晚.早第三纪世界气候分带已经明显,许多地方出现反映不同气候的沉积物,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互交替出现,容易形成沉积岩,这也往往是油气资源形成的关键时期.

(4)青藏高原的地貌是在内力以及各种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的.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作用要素有温度;流水、风、海浪、冰川等,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重力作用和化学作用,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高山上的冰川作用明显,大江大河的流水作用强烈.所以在喜马拉雅山上冰川作用明显,雅鲁藏布江在由东折向南的大拐弯处最显著的是流水侵蚀作用.

故答案为:

(1)印度洋板块向北运动与亚欧板块的碰撞引起的挤压力使青藏高原移动。

由于板块的不断运动;形成各种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造成地震活动的增加;形成较为丰富的地热资源等。

(2)地幔莫霍青藏高原。

(3)新生石油。

(4)冰川侵蚀流水侵蚀11、市场AB【分析】【分析】(1)蔬菜生产属于城郊农业;主导因素是市场.

(2)四季青地处北京城郊;城市化的发展势必给此地造成一定的影响.

(3)利用好农业区位优势分析模板(劳动力;市场、技术、资金、交通等);从材料中筛选属于社会条件的因素.

(4)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地表景观;农药化肥的使用等情况.

(5)海南的优势在于纬度低和降水多.【解析】【解答】解:

(1)蔬菜生产属于城郊农业;主导因素是市场.

(2)四季青地处北京城郊;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郊用地类型的转变,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和地价的上涨.

(3)材料里提到的社会因素有:劳动力;交通、生产历史、市场、政策.

(4)符合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只有AB两个选项.

(5)海南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寿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海南热量条件好;降水多,可多季种植.

故答案为:

(1)市场。

(2)城市发展;地价上涨;水资源短缺。

(3)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生产历史悠久、市场广阔、科技支持.(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4)AB

(5)海南岛纬度低,光热比寿光丰富;降水多;生长期长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分析】【分析】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最大出现在降水最多的季节,地球上的气候复杂多样,地中海气候,降水最多的季节是在冬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解析】【解答】解: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最大出现在降水最多的季节,地球上的气候复杂多样,地中海气候,降水最多的季节是在冬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因此在夏季是不准确的.

故答案为:×13、×【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题主要考查渔场的形成原因.

洋流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②上升流:秘鲁渔场.

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流形成的.由于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形成了秘鲁渔场.北海渔场一般都认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解析】【解答】解:世界渔场形成的原因有两种::①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②上升流:秘鲁渔场.

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流形成的.由于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形成了秘鲁渔场.北海渔场一般都认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电磁波和粒子流;它是地球大气运动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为地球提供光能和热能;为地球提供新能源(太阳能).

太阳活动: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平均周期是11年.【解析】【解答】解:

太阳辐射是源源不断的向外输送能量;不断为地球提供光能;热能、太阳能,没有周期可言;而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是11年.

故:错.15、×【分析】【分析】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它们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它们的活动具有周期性,二者存在相关性.【解析】【解答】解:黑子和耀斑的活动具有周期性,周期一般为11周年.通常,光球层黑子数目多的时期,也是色球层上相对应区域耀斑出现频繁的时期.因此太阳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相应增加,故太阳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相应减少说法错误.16、×【分析】【分析】由于地球的自转;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对南岸的冲刷作用明显。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产生了地转偏向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对南岸的冲刷作用明显。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地转偏向力对水平运动物体的影响。17、×【分析】【分析】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最大出现在降水最多的季节,地球上的气候复杂多样,地中海气候,降水最多的季节是在冬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解析】【解答】解: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最大出现在降水最多的季节,地球上的气候复杂多样,地中海气候,降水最多的季节是在冬季;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因此在夏季是不准确的.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考查学生对气压带风带形成的理解,在地球球面均一,地球自转的条件下,高低纬度之间存在着冷热不均,形成高低气压,在高低纬度之间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加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三圈环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解析】【解答】解:气压带、风带的产生是由于高低纬度之间存在着冷热不均,形成高低气压,在高低纬度之间存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加上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形成了三圈环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故该叙述正确.19、√【分析】【分析】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解析】【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

故选:A.四、探究题(共1题,共6分)20、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旅游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一般从旅游资源的质量、景区的规划、旅游资源特性及游览时间等方面分析。“油菜花节”旅游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油菜花季节性显著,游览时间短;以农业生产景观开发为主,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差异性小;易受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影响,旅游资源质量不稳定。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即可让游客参与植物培养、种植活动;观赏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等体验性活动,打破季节性限制;结合当地特有的旅游景观,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解析】主要问题:油菜花季节性显著,游览时间短;以农业生产景观开发为主,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差异性小;易受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影响,旅游资源质量不稳定。建议:可让游客参与植物培养、种植活动;观赏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等体验性活动,打破季节性限制;结合当地特有的旅游景观,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任答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①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油菜花季节性显著,游览时间短;②结合文字材料中“面对扎堆的油菜花市出现审美疲劳”可知,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差异性小;③油菜是农产品,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其花期主要处于春季,易受“倒春寒”等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影响。综上分析可知,油菜花作为旅游资源,其质量不稳定。根据题意可知,油菜花具有季节性显著,游览时间短,产品单一等缺点,影响和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提出相应对策:①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可让游客参与植物培养、种植活动;观赏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等体验性活动,打破季节性限制;②增加旅游产品种类:结合当地特有的旅游景观,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五、材料题(共2题,共14分)21、略

【分析】【分析】根据经纬度信息判断区域所处的气压带、风带;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解析】【解答】解:(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T岛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降水多;该岛的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且来自海洋,所以多地形雨;图示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甘蔗制成糖;重量大减,所以把制糖厂建在本岛,可以降低运输原料的运输费用,降低生产成本;长距离运输甘蔗,会增加消耗;该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工资水平较低,地租较低.

故答案为:(1)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

(2)节省运输成本;减少原料损耗(劳动力成本较低;地租较低).22、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第(1)题,老城区布局在国道经过的地势平坦地区,其主导区位因素是交通。第(2)题城市的地势特征可以从图中的河流的流向中得出结论:)西高东低。第(3)题对比两幅图并结合所学的城市化的三大标志不难得出结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这一项在图上是看不出来的)和出现了明显的城市功能分区。第(4)题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问题分别是交通拥堵和交通环境污染,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做好城市规划,图中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就是避免把过多的车辆引入城区内,给市内交通造成巨大的压力。第(5)题工业企业对城市环境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当地的风向、河流的流向等做好相应的规划,尽量避免大气、水、噪声等污染。考点:城市化与城市的合理规划【解析】【答案】(1)交通便利(1分)(2)西高东低(1分)(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出现明显的城市功能分区。(3分)(4)为了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状况。(2分)(5)钢铁厂布局合理(1分),因为钢铁厂对大气的污染比较严重,布局在居住区外围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居住区的污染较轻(2分)。化工厂布局不合理(1分),因为化工厂是大气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