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7/39/wKhkGWeeDMmAIiSUAAIS6n2Qk_Q370.jpg)
![2025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7/39/wKhkGWeeDMmAIiSUAAIS6n2Qk_Q3702.jpg)
![2025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7/39/wKhkGWeeDMmAIiSUAAIS6n2Qk_Q3703.jpg)
![2025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7/39/wKhkGWeeDMmAIiSUAAIS6n2Qk_Q3704.jpg)
![2025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17/39/wKhkGWeeDMmAIiSUAAIS6n2Qk_Q37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动能都增加B.气体体积变大时,其内能一定减小C.若液体的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更加剧烈D.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调可以把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传递到温度较高的室外而不引起其他变化B.一定质量的单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势能一定是增大的C.清晨时阳光透过窗户射入房间,观察到空中飞舞的粉尘在做布朗运动D.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这是油脂使水的表面张力增大的缘故3、太阳表面温度高达6000℃,内部不断进行核聚变反应,并且以辐射方式向宇宙空间发射出巨大的能量.据估计,每三天太阳向地球辐射的能量,就相当于地球所有矿物燃料能量的总和.太阳能通过四个渠道被人类利用(转化和储存),这四个渠道是:①被植物、微生物吸收;②使大气和水升腾循环;③被海洋吸收;④被直接利用.你认为水力发电属于利用太阳能的哪个渠道?().A.被直接利用B.被植物、微生物吸收C.被海洋吸收D.使大气、水升腾循环4、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现让一个分子A不动;另一个分子从无穷远处靠近A。在这个过程中,仅考虑这两个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无穷远到r=r1分子动能先减小后增大B.从无穷远到r=r1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C.从无穷远到r=r0分子力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D.从无穷远到r=r0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5、原子核表示()A.的质量数为90B.核内有234个质子C.核内有144个中子D.核内有90个核子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B.核聚变又叫热核反应,太阳就是一个热核反应堆C.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越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D.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但无法解释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7、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某种放射性元素半衰期5天;1000个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经10天还剩250个该原素的原子核。
②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测出了电子的电量。
③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和核式结构模型;建立了玻尔原子理论模型。
④当前的核电站是利用轻核聚变释放的核能。
⑤β射线本质为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其来自于原子内层电子。
⑥明线光谱与吸收光谱均可用于光谱分析。
⑦衰变后Xe的核子平均结合能大于的核子平均结合能A.⑥⑦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④⑥8、2020年12月4日14时02分,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一个D(氘)核和T(氚)核发生聚变反应会产生一个中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核反应方程式为B.该核反应能够吸收大量能量C.该反应能够在常温下进行D.反应前平均核子质量比反应后大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体都有确定的几何形状B.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C.在围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10、用a、b两种不同频率的光分别照射同一金属板,发现当a光照射时验电器的指针偏转,b光照射时指针未偏转;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a光的强度,验电器的指针偏角一定减小B.a光照射金属板时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负电C.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D.若a光是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则b光可能是氢原子从n=5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11、圆柱形气缸固定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其截面如图所示,用硬杆连接的两个活塞在气缸的左右两侧分别封闭了两部分气体A、B,活塞可自由移动。两侧的横截面积SA<SB,两活塞间的C部分可通过阀门K实现与外界的连通或断开。开始时两边气体温度相同,活塞处于平衡状态。现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重新平衡后两边气体压强的增量分别为△pA和△p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C部分是真空,则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活塞始终不动B.若C部分是真空,则最终平衡时△pA=△pBC.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活塞向右移D.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最终平衡时△pA>△pB12、以下关于分子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则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均减小B.气体分子之间总没有分子力的作用C.液体难于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总是引力E.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间势能最小E.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间势能最小13、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说;很好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与光电效应实验有关的四幅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1装置,如果先让锌板带负电,再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则验电器的张角变大B.由图2可知,黄光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光子的能量与光强有关C.由图3可知,v2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D.由图4可知,E等于该金属的逸出功14、查德威克发现新粒子的实验示意图如图所示。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射的α射线轰击铍时会产生粒子流A,用粒子流A轰击石蜡时,会轰击出粒子流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粒子A是电子,粒子B是中子B.粒子A是中子,粒子B是质子C.粒子流A是不受电场磁场影响、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D.粒子B是查德威克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首次发现的15、2021年9月,在甘肃省武威市全球首台钍基熔盐核反应堆进行试运行放电,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第四代核电技术进行商业化试验运营的国家。反应堆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钍吸收一个中子后会变成钍233,钍233不稳定,会变成易裂变核素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中放出的射线来源于电子跃迁过程中释放的能量B.新核镤233变成铀233的核反应方程式是:C.新核铀的比结合能大于钍的比结合能D.新核铀的比结合能小于钍的比结合能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氡的半衰期为3.8天,若取8个氡原子核,经7.6天后就一定剩下2个原子核了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内部存在复杂的结构D.质子、中子、粒子的质量分别是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释放的能量是17、一个质量为m1的氘核()和一个质量为m2的氚核()聚合成一个质量为m3的氦核()时放出一个质量为m4的新粒子,光速为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核反应过程的方程是B.由核反应过程质量守恒可知C.此核反应放出的能量等于D.该核反应与原子弹爆炸过程的核反应是同一类型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将体积为V1的油酸滴入体积为V2的酒精中制成油酸酒精溶液,n滴该溶液的体积为V1,则1滴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______;取1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待酒精溶解后水面上形成面积为S的油膜,则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______;若油酸的分子量为m0,密度为ρ,取p=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NA______。(各物理量均为国际单位制单位)19、布朗运动。
(1)定义:悬浮微粒的______运动。
(2)产生原因: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______,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______,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表现得越明显,并且微粒越小,它的质量越______;其运动状态越容易被改变,布朗运动越明显。
(3)意义:间接地反映______分子运动的______。20、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形成了一种能源,叫做____________能.该能源属于____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1、第二类永动机。
(1)定义:只从___________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
(2)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虽然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___________,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任何情况下,热机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热库,热机要不断地把吸取的热量变为有用的功,就不可避免地将一部分热量传给低温热库。22、分子间的作用力。
一;分子间有空隙。
(1)气体分子间有空隙:气体很容易被___________;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
(2)液体分子间有空隙: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___________;说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
(3)固体分子间有空隙: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能___________到对方的内部;说明固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
二;分子间的作用力。
(1)分子间的作用力F跟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表现为斥力。
②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为0;这个位置称为___________位置。
③当r>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F表现为引力。
(2)产生原因:由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引起的。23、(1)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有________.
A.核的结合能约为14MeV
B.核比核更稳定。
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释放能量。
D.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大。
(2)质子()和α粒子()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的动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α粒子的动量,质子和α粒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之比为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8分)24、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5、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40分)26、“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体现了构建分子模型的物理思想;应用了通过对宏观量的测量来间接测量微观量的方法。
(1)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操作:。A.取一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制成一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测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B.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在水面上自由地扩展为形状稳定的油酸薄膜C.向浅盘中倒入约2cm深的水,将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D.将画有油酸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酸膜的面积SE.将玻璃板盖到浅水盘上,用彩笔将油酸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正确合理的操作顺序是_____。
(2)若该同学计算出滴在水面上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测得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_____。27、(1)某实验小组在做“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时。
①在实验中,认为油酸分子在水面上形成的是单分子层,这体现的物理思想方法是___________
A.等效替代法B.类比法
C.理想模型法D.控制变量法。
②下列操作中可能导致d偏大的是___________
A.在配制油酸酒精溶液时;不小心把酒精倒多了一点,导致油酸酒精溶液的实际浓度比计算值偏小了。
B.计算油膜面积时;只数了完整的方格数。
C.求每滴溶液的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
D.计算油膜面积时;把部分不足半格的油膜算成一格。
(2)某实验小组用图甲装置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缓慢推动柱塞压缩气体过程中测得多组空气柱的压强p和体积V的数据,为直观反映压强与体积之间的关系,以p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在坐标系中描点作图。由于压缩气体时漏气,则作出的图线应为图乙中的___________(选填“①”或“②”)。
28、如图1为“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装置:
(1)图1中直接与注射器相连的方框所代表的实验器材是______。为了保持封闭气体的温度不变,实验中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和______。
(2)由注射器的满刻度处开始推动活塞,记录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图2所示的图线,如果实验操作规范正确,那么代表______。
(3)某同学实验时缓慢推动活塞,并记录下每次测量的压强p与注射器刻度值V。在实验中出现压强传感器软管脱落,他重新接上后继续实验,其余操作无误。若该同学用软管脱落前测得的实验数据在图3中画出了图线,则在图3中大致画出可能的、符合软管脱落后测得的实验数据的那部分图线______。29、在保证密闭注射器中气体的_______和_______不变的条件下,通过改变密闭注射器中气体的体积,由压力表读出对应气体的压强值,进而研究在恒温条件下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24分)30、如图,密闭汽缸两侧与一U形管的两端相连,汽缸壁导热;U形管内盛有密度为ρ=7.5×102kg/m3的液体.一活塞将汽缸分成左、右两个气室,开始时,左气室的体积是右气室的体积的一半,气体的压强均为p0=4.5×103Pa.外界温度保持不变.缓慢向右拉活塞使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40"cm,求此时左、右两气室的体积之比.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U形管中气体的体积和活塞拉杆的体积忽略不计.
31、如图所示,密闭导热容器A、B的体积均为A、B浸在温度为的盛水容器中,A中压强为B内为真空,将A中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打开活栓C,A中部分气体进入B。求:
(1)A;B达到平衡时;水温未发生变化,气体的压强;
(2)将水温升至1.2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
(3)若密闭气体的内能与温度的关系为(k为大于0的已知常量,分别为气体始末状态的温度),将水温升至1.2重新达到平衡时,气体所吸收的热量。
32、普朗克常量是最基本的物理量之一;它架起了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桥梁。普朗克常量具体数值可以通过光电效应实验测得。如图所示是用光照射某种金属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的变化图线。由图求出:
(1)这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
(2)普朗克常量。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A.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变大,但非每个气体分子动能都增加,选项A错误;
B.气体体积变大时;气体对外做功,若气体吸热,则其内能不一定减小,选项B错误;
C.若液体的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更加剧烈,选项C正确;
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表面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的具体表现,选项D错误。
故选C。2、B【分析】【分析】
【详解】
A.空调可以把热量从温度较低的室内传递到温度较高的室外;但是要消耗电能,即能够引起其他变化,选项A错误;
B.一定质量的单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即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则分子势能一定是增大的,选项B正确;
C.布朗运动用肉眼是观察不到的;即清晨时阳光透过窗户射入房间,观察到空中飞舞的粉尘不是布朗运动,选项C错误;
D.水在涂有油脂的玻璃板上能形成水珠;而在干净的玻璃板上却不能,这是水对油脂是不浸润的,而水相对于玻璃是浸润的,故D错误。
故选B。3、D【分析】【详解】
水力发电属于利用太阳能的渠道为:使大气;水升腾循环。
A.被直接利用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
B.被植物;微生物吸收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
C.被海洋吸收与分析不符;故C错误。
D.使大气、水升腾循环与分析相符,故D正确。4、C【分析】【分析】
【详解】
AB.分子从无穷远到r=r1;由图可知,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B错误;
CD.由图可知,r0处分子势能最小,则r0处的分子间距为平衡位置,引力与斥力相等,即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等于0,所以在两分子间距从很远处减小到r0的过程中;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之间的距离减小,则引力和斥力同时增大,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5、C【分析】【分析】
【详解】
原子核234表示质量数,即234个核子,90表示核电荷数,即90个质子,故核内中子数为(234-90=144个),故选C。6、B【分析】【详解】
A.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故A错误;
B.核聚变又叫热核反应;太阳就是一个热核反应堆,故B正确;
C.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故C错误;
D.玻尔原子理论可以解释原子的稳定性和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故D错误。
故选B。7、A【分析】【分析】
【详解】
半衰期是是对大量原子进行统计规律得出的;对于有限个原子核不足半衰期规律,①错误;
②汤姆生发现电子;但电子的电量是由密立根测出的,②错误;
③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枣糕模型;建立了核式结构模型,③错误;
④当前的核电站是利用重核裂变释放的核能;④错误;
⑤β射线本质为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其来自于原子核内部,⑤错误;
⑥不同的线状光谱对应不同的元素;因此明线光谱与吸收光谱均可用于光谱分析,⑥正确;
⑦衰变后Xe后,放出能量,原子核结合的更牢固,平均结合能更大,因此Xe核子平均结合能大于的核子平均结合能;⑦正确。
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8、D【分析】【分析】
【详解】
A.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可知,新核的电荷数为:1+1-0=2,质量数为:2+3-1=4,新核为此反应属于轻核的聚变,故A错误;
B.此反应属于轻核的聚变;该核反应能够放出大量能量,故B错误;
C.此核聚变发生反应时;压力需要非常大,温度需要高达5000万度以上,因此该反应不能在常温下进行,故C错误;
D.因反应放出核能;反应后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故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B:C【分析】【分析】
【详解】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单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A错误;
B.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B正确;
C.在围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正确;
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单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错误。
故选BC。10、C:D【分析】【详解】
A.增大a光的强度;从金属板中打出的光电子数增多,验电器带电荷量增大,指针偏角一定增大,A错误;
B.a光照射到金属板时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从金属板中打出电子,金属板带正电,因此,验电器的金属小球带正电,B错误;
C.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因此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C正确;
D.氢原子从n=4的能级向n=1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能量大于氢原子从n=5的能级向n=2的能级跃迁时产生的光子能量,D正确.11、A:D【分析】【详解】
AB.若C部分是真空,活塞A、B及细杆这个整体的平衡条件为pASA-pBSB=0
则
假设活塞不动,则:两部分的气体都做等容变化,由于所以若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则始终满足
故A正确;B错误;
C.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p0SA-pASA+pBSB-p0SB=0,
则pBSB-pASA=p0(SB-SA)>0
现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假设活塞不动,则:两部分的气体都做等容变化,由于
所以若两部分气体的温度变化是相同的,则△pBSB-△pASA>0
所以活塞将向左运动。故C错误;
D.由C的分析可知,若C部分与外界大气连通,则pBSB-pASA=p0(SB-SA)>0
使两边气体缓慢升高相同的温度,重新平衡后一定满足△pBSB-△pASA=0
由于SB>SA,所以△pA>△pB
故D正确。
故选AD。12、A:D:E【分析】【详解】
A;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分子引力的变化慢,故A正确;
B;气体分子之间有分子力的作用;只是比较小,故B错误;
C;液体难于压缩表明液体中分子被压缩时总是斥力;故C错误;
D;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增大距离需要克服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即随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势能增大,故D正确;
E;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时;增大距离需要克服引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当分子间表现为斥力时,减小距离需要克服斥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大,所以当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时分子间势能最小.故E正确.
故选ADE
点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分子引力的变化慢,当r=r0时分子引力等于分子斥力,所以,r0是分子的平衡距离,r大于平衡距离,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r小于r0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势能最小.13、C:D【分析】【详解】
A.先让锌板带负电;再用紫外线灯照射锌板,由于光电效应激发电子,锌板电量减少,则验电器的张角会变小,等锌板电量为零时,验电器就无法张开,如果紫外线灯继续照射锌板,就会使锌板带正电,验电器的张角又增大,故A错误;
B.由图2可知;电压相同时,光照越强,光电流越大,只能说明光电流强度与光的强度有关,但由光子的能量公式可知E=hv
光子的能量只与光的频率有关;与光的强度无关,故B错误;
C.根据公式可知Ekm=hv-W0=eUc
解得Uc=-则v2=vcv2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故C正确;
D.光电效应方程为Ek=hv-W0
当v=0时,可知Ek=-W0
由图像知纵轴截距为-E,可知W0=E
即逸出功为E;故D正确。
故选CD。14、B:C【分析】【详解】
AB.由天然放射性元素钋(Po)放射的α射线轰击铍(Be)时会产生中子流,用中子轰击石蜡时,会轰击出质子形成质子流,即粒子A是中子,粒子B是质子;故A错误,B正确;
C.中子流是不受电场磁场影响;穿透能力很强的射线;故C正确;
D.质子是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首次发现的,故D错误。15、B:C【分析】【详解】
A.核反应中放出的射线来源于生成的新核的跃迁过程中释放的能量;选项A错误;
B.根据核反应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新核镤233变成铀233的核反应方程式是
选项B正确;
CD.整个过程中释放能量,则生成的新核铀更加稳定,则新核铀的比结合能大于钍的比结合能;故C正确,D错误。
故选BC。16、B:C:D【分析】【详解】
A.半衰期是大量原子核衰变的统计规律;对少量的原子核衰变不适应,A错误;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B正确;
C.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揭示了原子核内部存在复杂的结构,C正确;
D.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粒子的方程为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可得该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为
D正确。
故选BCD。17、A:C【分析】【详解】
A.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核反应过程的方程是
故A正确;
B.在聚变反应中的质量亏损为
则有
故B错误;
C.聚变反应中亏损的质量转化为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故光子能量为
故C正确;
D.该核反应是核聚变反应;而原子弹爆炸过程的核反应是核裂变反应,故D错误。
故选A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百分含量为则1滴溶液中含油酸的体积为。
[2]油酸分子的直径。
[3]油酸的摩尔体积。
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析】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无规则小少小液体无规则20、略
【分析】【详解】
[1]由于地球和月球引力形成的能源是潮汐能;
[2]潮汐能属于可再生能源。【解析】潮汐可再生21、略
【分析】【详解】
(1)[1]第二类永动机定义:只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
(2)[2]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虽然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大量的事实证明,在任何情况下,热机都不可能只有一个热库,热机要不断地把吸取的热量变为有用的功,就不可避免地将一部分热量传给低温热库。【解析】单一能量守恒定律22、略
【分析】【详解】
(1)[1]气体很容易被压缩。
(2)[2]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3)[3]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
(1)②[4]分子间作用力为零时,这个位置称为平衡位置。【解析】压缩小扩散平衡23、略
【分析】【详解】
(1)[1].由图可知,氦核的结合能大约为7MeV,氦核的核子数为4,则氦核的结合能大约为28MeV,故A错误.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由图可知,氦核的比结合能大,则核比核更稳定,故B正确.两个核结合成核时有质量亏损,释放能量,故C正确.由图可知,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小;故D错误.故选BC.
(2)[2][3].动能与动量的关系为:P=质子质量小,则动量小;
物质波的波长:λ=
联立得到:λ=
质子()和α粒子()质量之比为1:4;故物质波的波长之比为2:1;
【点睛】
此题关键是抓住比结合能等于结合能与核子数的比值得出氦核的结合能;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记住公式λ=以及动量与动能的关系P=.【解析】BC;小于;2:1四、作图题(共2题,共8分)24、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25、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4题,共40分)26、略
【分析】【详解】
(1)[1]要先配置油酸酒精溶液,测量好1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接着算出1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V;再用浅盘装入约2cm深的水,然后把滑石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然后再用注射器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待油滴散开;油膜形状稳定后,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用彩笔将薄膜形状描画在玻璃板上;最后将画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用数学方法估算出油膜的面积S,故正确顺序应为ACBED;
(2)[2]酒精油酸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V,而酒精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酸薄膜轮廓面积S,所以油酸分子直径为【解析】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1古诗词三首长相思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8《这些东西哪里来》(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 《财务管理企业》课件
- 《电子商务网络支付》课件
- 《读后感的写法》课件
- 《注塑机的基本特征》课件
- 《自闭症训练》课件
- 保险业务居间合同书
- 《串并联李学民》课件
- 《白内障病人护理》课件
- 呼吸科护理组长述职报告
- 【历史】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 社区中心及卫生院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分析报告模板
- 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AQT 3034-2022知识培训
- 2024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通病防止手册
-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学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 隧道危险源清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
- 2024年贵州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B卷)
- 解剖台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