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高一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7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如图所示;在一直立的光滑管内固定一轻质弹簧,自由端O点与管口A的距离为2x.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管口由静止下落,将弹簧压缩至最低点B,此时压缩量为x.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由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小球由A到O做加速运动;由O到B做减速运动。
B.小球的最大速度大于2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D.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3mg
2、【题文】小明比小刚的力气大,小刚不服气。两人决定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拉绳子比谁的力气大。比赛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此时两人都处于静止状态。已知小明的质量为45kg,小刚的质量为50kg。若不计绳的重力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m/s2):()
A.站在地面上的人一定是小明B.站在地面上的人对地面的压力为500NC.绳的拉力为50ND.绳的拉力为450N3、在如图所示的v鈭�t
图中,AB
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
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s
时,B
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t=2s
时,AB
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m
C.AB
同时从静止出发,一直朝相反的方向运动D.在t=4s
时,AB
相遇4、如图,一固定斜面与水平方向成θ角,一物块质量为m,在一垂直于斜面的压力F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则物块受力个数为()A.一定受4个力B.可能受4个力C.一定受3个力D.可能受3个力5、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静止物体,在水平拉力F1的作用下,移动了距离s,如果拉力改为和水平面成30的力F2,移动的距离为2s,已知拉力F1和F2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则F1和F2的大小的比为()
A.1
B.2:1
C.1
D.3:1
6、一个质点作变速直线运动,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A.20m/sB.40m/sC.23.3m/sD.18m/s7、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8N.
从某时刻开始,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作用在木块上,F
从零开始逐渐增大,直到木块向右运动.
设木块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此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A.始终等于8N
B.始终等于F
C.木块静止时随F
的增大而增大,木块运动时大小不变D.木块静止大小不变,木块运动时随F
的增大而增大8、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鈭�t
图象;由图象可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
A.t=1s
时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
B.物体3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5m/s
C.物体7s
内的位移12m
D.物体第3s
内位移6m
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7题,共14分)9、标准状况下,有rm{垄脵6.72L}甲烷,rm{垄脷3.01隆脕10^{23}}个rm{HCl}分子,rm{垄脹13.6gH_{2}S}rm{垄脺0.2mol}氨气,则下列四种气体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体积:rm{垄脺<垄脵<垄脷<垄脹}B.质量:rm{垄脺<垄脵<垄脹<垄脷}C.密度: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脷}D.氢原子数:rm{垄脷<垄脺<垄脹<垄脵}10、关于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B.断键过程中吸收能量C.成键过程中放出能量D.断键过程中放出能量11、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A.rm{SO_{2}}B.rm{C{O}_{2}}C.rm{NO_{2}}D.rm{NO}12、标准状况下,有rm{垄脵6.72L}甲烷,rm{垄脷3.01隆脕10^{23}}个rm{HCl}分子,rm{垄脹13.6gH_{2}S}rm{垄脺0.2mol}氨气,则下列四种气体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A.体积:rm{垄脺<垄脵<垄脷<垄脹}B.质量:rm{垄脺<垄脵<垄脹<垄脷}C.密度:rm{垄脵<垄脹<垄脺<垄脷}D.氢原子数:rm{垄脷<垄脺<垄脹<垄脵}13、关于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A.成键过程中吸收能量B.断键过程中吸收能量C.成键过程中放出能量D.断键过程中放出能量14、下列大气污染物中,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而引起中毒的气体是()
A.rm{SO_{2}}B.rm{C{O}_{2}}C.rm{NO_{2}}D.rm{NO}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半径为和的圆柱体靠摩擦传动,已知分别在小圆柱与大圆柱的边缘上,是圆柱体上的一点,如图所示,若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则A,B,C三者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aC=____。16、【题文】如图;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A和B,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绳相连.开始时B放在水平桌面上,A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从静止开始释放让它们运动,在运动过程中B始终碰不到滑轮,A着地后不反弹.滑轮与轴处摩擦不计,绳子和滑轮质量不计.用此装置可测出B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1)在本实验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是____
(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
(物理量需用字母表示).
(3)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为μ=____
17、将物体以60J的初动能竖直向上抛出,当它上升至某点P时,动能减为10J,机械能损失10J,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那么物体落回抛出点的动能为______.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L的细线悬挂而静止在竖直位置。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分别用水平拉力F将小球拉到细线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位置。求此过程中,拉力F做的功⑴若用F缓慢地拉,则=。⑵若F为恒力时,则=。19、【题文】如上图,斜面上有一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在木块加一个垂直于斜面的力F之后,其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是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20、如图是x鈭�t
图象,在第1s
内物体的速度是______,从第2s
至第3s
内物体的速度是______,物体返回时的速度是______,4s
内通过的路程是______,位移是______,4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证明题(共2题,共20分)21、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身高为l的人以速度υ匀速直线行走,如图所示.
(1)有甲;乙两位同学对人的头顶的影子的运动情况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认为人的头顶的影子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同学则依据平时看到的自己的影子的运动情况,认为人的头顶的影子将作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对人的头顶的影子的运动情况的看法,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2)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求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22、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身高为l的人以速度υ匀速直线行走,如图所示.
(1)有甲;乙两位同学对人的头顶的影子的运动情况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甲同学认为人的头顶的影子将作匀加速直线运动,而乙同学则依据平时看到的自己的影子的运动情况,认为人的头顶的影子将作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甲、乙两位同学对人的头顶的影子的运动情况的看法,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2)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3)求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1分)23、重量为60N;长为L=2m的均匀木棒放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至少要用40N的水平推力,才能使它从原地开始运动.木棒从原地移动以后,用3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棒继续做匀速运动.求:
(1)木棒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
(2)木棒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当水平推力使木棒匀速运动至木棒有0.5m露出桌面时,如图(b)所示,水平推力的大小F.24、图表法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下表列出了同周期的四种短周期元素的部分性质rm{(}“电负性”即元素对应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标度rm{)}。元素编号rm{A}rm{B}rm{C}rm{D}rm{E}电负性rm{3.0}rm{2.5}rm{X}rm{1.5}rm{0.9}原子半径rm{(}单位rm{nm)}rm{0.099}rm{0.102}rm{0.110}rm{0.143}rm{0.186}主要化合价rm{-1}rm{+7}rm{-2}rm{+6}rm{-3}rm{+5}rm{+3}rm{+1}rm{(1)}写出rm{E}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____;rm{(2)X}的值应为rm{(}填字母rm{)}rm{A.3.6}rm{B.3.1}rm{C.2.1}rm{D.1.4}rm{(3)}分析表中数据,简述同周期元素rm{(}除惰性气体rm{)}电负性大小与原子半径的关系:。rm{(4)D}rm{E}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5、I.rm{CH_{4}}与rm{CO_{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相同条件下rm{H_{2}}密度的rm{14}倍,则混合气体中rm{CH_{4}}与rm{CO_{2}}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对于数以千万计的化学物质和为数更多的化学反应,分类法的作用几乎是无可替代的。rm{II.}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将下列无机化合物进行了分类。
rm{(1)}请仔细观察表格中的物质类别,从rm{K}rm{H}rm{O}rm{C}rm{N}五种元素中任选两种或三种组成合适的弱电解质,将化学式分别填在表中rm{垄脷}rm{垄脺}rm{垄芒}后面的横线上。rm{(2)垄脽}和rm{垄脿}可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一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rm{(3)}将rm{垄脿}的固体加入rm{垄脵}的稀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m{(4)}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碱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金属氧化物C.非金属氧化物一定属于酸性氧化物D.酸性氧化物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rm{(5)}下列关于酸、碱、盐元素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酸、碱一定含有氢,盐一定不含氢B.酸、碱、盐可能都不含金属元素C.碱、盐可能含氧,酸一定含氧D.盐、碱一定含有金属元素,酸一定不含金属元素评卷人得分六、画图题(共2题,共14分)26、画出下面2个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1)放在桌面上的质量为m=0.1kg的字典(2)抛出后在空中飞行的质量为m=5kg的铅球。27、画出下面2个物体所受重力的图示(1)放在桌面上的质量为m=0.1kg的字典(2)抛出后在空中飞行的质量为m=5kg的铅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B|D【分析】
A:小球由A到O做自由落体;从O到B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故不正确。
B:小球的最大速度在重力与受到的弹力相等处C点(在O点的下方),而小球从A到O处自由落体,所以速度=2g×2x则有vo=2因此vc>vo故正确。
C:小球的最大速度在重力与受到的弹力相等.即mg=k△x.则k=而△x<x所以k>故不正确。
D:由于A到B处过程中,加速度变化所以由动能定理可得:0-0=mg(2x+x)-E弹=所以最大弹性势能等于3mgx.故正确。
故选BD
【解析】【答案】小球从A点释放到B点过程中:从A到O过程是自由落体;从O到B过程中先加速;到重力与弹力相等处开始减速.所以AO过程是匀加速,OB过程中加速度方向向下的大小减小的加速运动,接着加速度方向向上的大小增大的减速运动.
2、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两人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力平衡,竖直方向上用力,最大到自己重力,所以站在地面上的一定是质量大的小刚,故A错误;对于小明,受重力和绳子拉力平衡,所以绳子拉力为450N,故C错误D正确;站在地面上的人受重力(500N)受绳子的拉力(450N),所以地面对他的支持力为50N,则对地面的压力也为50N,故B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受力平衡。
点评:难度较小,绳子是连接两人的纽带,根据两人的受力平衡判断【解析】【答案】D3、B【分析】解:A
由图知;在0鈭�2s
内,B
质点的速度均为负值,说明在0鈭�2s
内运动方向沿改变.
故A错误.
B、在前2s
内,A
的位移为:xA=12隆脕1隆脕2m=1m
B
的位移为:xB=鈭�12隆脕1隆脕2m=鈭�1m
故A;B
两质点间距离为s=xA+|xB|=2m.
故B正确.
C;前2s
内A
朝正方向运动;而B
朝负方向运动,在t=2s
后沿相同方向运动,故C错误.
D;根据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在t
轴上方,位移为正值,在t
轴下方位移为负值,则知,前4s
内A
的位移大于B
的位移,两者从同一地点出发,故在t=4s
时,AB
没有相遇.
故D错误.
故选:B
.
速度的正负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
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通过位移关系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判断两质点是否相遇.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并能根据图象分析质点的运动情况.【解析】B
4、A【分析】解:物块在垂直斜面的压力F作用下平衡,受力分析可知,沿斜面方向重力的分力mgsinθ=f静,则有静摩擦力一定有垂直于斜面的弹力,F=mgcosθ+FN;故物块一共受四个力分别为推力F、重力mg、弹力FN、静摩擦力f静;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物体在垂直斜面方向上平衡;沿斜面方向也平衡,根据重力分力的大小确定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通过沿斜面方向平衡进行分析。【解析】A5、C【分析】
由功的公式W=FLcosθ可知;
水平拉力F1的功W=F1s;
水平拉力F2的功W=F2cos30°2s=F2s;
由于它们的功相同;所以可以求得;
F1和F2的大小之比为1;所以C正确.
故选C.
【解析】【答案】本题是对功的公式的直接应用;根据功的公式直接计算即可.
6、D【分析】试题分析:设全程长为则前全程所需的时间后全程所需的时间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考点:考查了平均速度的计算【解析】【答案】D7、C【分析】解:当外力F
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木块水平方向受到外力F
和静摩擦力,二力平衡,则知静摩擦力随F
的增大而增大;
当外力大于最大摩擦力时;木块开始运动,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摩擦力公式f=娄脤N
而N=G
得f=娄脤G
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不变.
故C正确.
故选:C
当外力F
小于等于最大静摩擦力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分析静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当外力大于最大摩擦力时,木块开始运动,由摩擦力公式f=娄脤N
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变化情况.
分析摩擦力时,一定根据物体所受的外力情况,确定其运动状态,分析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不能根据摩擦力公式f=娄脤N
分析.【解析】C
8、C【分析】解:A
在0隆芦2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鈻�v鈻�t=32=1.5m/s2.
故A错误.
B、物体在3s
内的位移x=2隆脕32=6m
所以物体在3s
内的平均速度为v炉=xt=63=2m/s
故B错误;
C、物体在7s
内的位移x=12隆脕(1+7)隆脕3=12m.
故C正确.
D;物体在第3s
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故位移x=3隆脕1m=3m.
故D错误.
故选:C
.
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即可求得平均速度.
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从速度时间图线中获取信息,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解析】C
二、双选题(共7题,共14分)9、BD【分析】【分析】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更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时,关键是熟练应用几个关系式rm{n=m/M}特别还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即只能适用于气体,且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是rm{22.4L/mol}【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甲烷、氯化氢、rm{H_{2}S}的物质的量分别是rm{垄脵}rm{垄脵}rm{6.72L隆脗22.4L/mol=0.3mol}rm{垄脷}rm{垄脷}rm{垄脹}氨气。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气体的体积大小关系是rm{垄脹}故A错误;B.甲烷的质量是rm{13.6g隆脗34g/mol=0.4mol}氯化氢的质量是rm{垄脺0.2mol}氨气。氨气的质量是rm{垄脺0.2mol}所以质量关系是rm{垄脺<垄脵<垄脹<垄脷}故B正确;C.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C错误;D.氢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rm{4.8g}rm{18.25g}rm{3.4g}rm{垄脺<垄脵<垄脹<垄脷}则氢原子数rm{1.2mol}故D正确。故选BD。rm{0.5mol}【解析】rm{BD}10、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破坏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新的化学键要释放能量,故B、C正确。故选BC。【解析】rm{BC}11、B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物质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引起中毒。【解答】A.二氧化硫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水肿及rm{(}或rm{)}痉挛导致窒息,rm{SO_{2}}还会导致糖及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脑;肝、脾等组织发生退行性变,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容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B正确;
C.二氧化氮的毒作用主要是损害深部呼吸道;故C错误;
D.一氧化氮容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D正确。
故选BD。【解析】rm{BD}12、BD【分析】【分析】该题是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在注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更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该题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时,关键是熟练应用几个关系式rm{n=m/M}特别还要注意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即只能适用于气体,且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是rm{22.4L/mol}【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甲烷、氯化氢、rm{H_{2}S}的物质的量分别是rm{垄脵}rm{垄脵}rm{6.72L隆脗22.4L/mol=0.3mol}rm{垄脷}rm{垄脷}rm{垄脹}氨气。A.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气体的体积大小关系是rm{垄脹}故A错误;B.甲烷的质量是rm{13.6g隆脗34g/mol=0.4mol}氯化氢的质量是rm{垄脺0.2mol}氨气。氨气的质量是rm{垄脺0.2mol}所以质量关系是rm{垄脺<垄脵<垄脹<垄脷}故B正确;C.在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是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故C错误;D.氢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是rm{4.8g}rm{18.25g}rm{3.4g}rm{垄脺<垄脵<垄脹<垄脷}则氢原子数rm{1.2mol}故D正确。故选BD。rm{0.5mol}【解析】rm{BD}13、B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理解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破坏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新的化学键要释放能量,故B、C正确。故选BC。【解析】rm{BC}14、B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一氧化碳、一氧化氮等物质能够与血红蛋白结合,从而引起中毒。【解答】A.二氧化硫对眼和呼吸道有强烈刺激作用,吸入高浓度二氧化硫可引起喉水肿、肺水肿、声带水肿及rm{(}或rm{)}痉挛导致窒息,rm{SO_{2}}还会导致糖及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从而引起脑;肝、脾等组织发生退行性变,故A错误;
B.一氧化碳容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B正确;
C.二氧化氮的毒作用主要是损害深部呼吸道;故C错误;
D.一氧化氮容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故D正确。
故选BD。【解析】rm{B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传动过程中,两圆柱之间没有打滑现象,说明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即vA=vB,由可知向心加速度之比为2:1,B、C绕同一个轴转动,角速度相等,半径之比为2:1,则向心加速度之比为由此可知aA∶aB∶aC=4:2:1考点:考查圆周运动【解析】【答案】4:2:116、略
【分析】【解析】分析:分析A;B的运动过程.A向下加速运动;B先加速后减速.
根据系统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列出等式.
根据等式表示出B物体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答:解:设A距地面的高度h,B在桌面上滑行的总距离s,A、B的质量mA、mB
从开始释放让它们运动,到A着地,根据系统能量守恒得:mAgh=μmBgh+(mA+mB)v2①
从A着地到B停在桌面上,根据能量守恒得:mBv2=μmBg(s-h)②
由①②解得:μ=
故答案为:(1)天平;刻度尺;
(2)A距地面的高度h,B在桌面上滑行的总距离s,A、B的质量mA、mB
(3)
点评:能够从物理情境中运用物理规律找出所要求解的物理量间的关系.
表示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运用仪器进行测量.【解析】【答案】____
____
(3)3分。
17、略
【分析】解:设物体的重力大小为G;空气阻力大小为f,抛出点到P点的高度为h,抛出点到最高点的高度为H.
从抛出点到P点过程;
根据动能定理得:-Gh-fh=△Ek=10J-60J=-50J①
由功能关系得:-fh=△E=-10J②
由上两式得到:f:G=1:4
从抛出点到最高点过程;
根据动能定理得:-GH-fH=△Ek=-60J=-60J
将f:G=1:4代入得到。
-4fH-fH=-60J
有fH=12J
则物体从抛出到落回抛出点的整个过程中;物体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2fH=24J,机械能总损失为24J,所以。
物体落回抛出点的动能为60J-24J=36J.
故答案为:36J.
根据动能定理和功能关系研究抛出点到P点过程;得到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关系.再研究抛出点到最高点过程,根据动能的变化量,得到机械能的损失,最后研究整个过程机械能的损失,得到物体落回抛出点的动能.
本题相当于多过程问题,关键是找出空气阻力与重力的关系.对于机械能的变化常常根据除重力、弹力以外的力做功研究.【解析】36J18、略
【分析】【解析】【答案】mgL(1-cosθ)。FLsinθ19、略
【分析】【解析】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在斜面方向上静摩擦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是一对平衡力,因为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大小不变,所以静摩擦力大小也不变,【解析】【答案】____20、略
【分析】解: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在0鈭�1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为:v=鈻�x鈻�t=3鈭�21=1m/s
第2s
至第3s
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速度为零,3鈭�4s
内,物体返回,则速度v隆盲=鈻�x鈻�t=0鈭�31=鈭�3m/s
4s
内通过的路程s=1+3=4m
位移x=0鈭�2=鈭�2m4s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炉=xt=鈭�24=鈭�0.5m/s
.
故答案为:1m/s0鈭�3m/s4m鈭�2m鈭�0.5m/s
.
根据位移图线的斜率读出速度;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纵坐标的变化量等于位移大小,读出位移大小关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这是一道路程时间图象题,解题时先分析图象的特点:物体的路程随时间如何变化,判断物体在各时间段内做什么运动;速度等于斜率,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解析】1m/s0鈭�3m/s4m鈭�2m鈭�0.5m/s
四、证明题(共2题,共20分)21、略
【分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出影子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然后分析解答此题.【解析】【解答】解:不妨设人从路灯处出发;人的路程与人影间的关系如图示.
在时间t内,s人=υt;
如图示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得:=,=,s影==.
由于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υ是一个定值,h与l也是定值;
由此看见:人影s影与时间t成正比;人影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影的长度s影随时间的变化率=.
答:(1)乙的看法是正确的.
(2)速度υ、h、l是定值,根据人影路程s影与时间t的关系是s影=,可知影路程s影与时间t成正比;所以人影做匀速直线运动.
(3)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22、略
【分析】【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的形成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子.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出影子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然后分析解答此题.【解析】【解答】解:不妨设人从路灯处出发;人的路程与人影间的关系如图示.
在时间t内,s人=υt;
如图示由相似三角形知识得:=,=,s影==.
由于人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υ是一个定值,h与l也是定值;
由此看见:人影s影与时间t成正比;人影做匀速直线运动;
人影的长度s影随时间的变化率=.
答:(1)乙的看法是正确的.
(2)速度υ、h、l是定值,根据人影路程s影与时间t的关系是s影=,可知影路程s影与时间t成正比;所以人影做匀速直线运动.
(3)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是.五、简答题(共3题,共21分)23、略
【分析】
(1)当木棒刚要滑动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等于此时所用的水平推力.
(2)木棒做匀速运动时;推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由f=μN求解动摩擦因数μ.
(3)当水平推力使木棒匀速运动至木棒有0.5m露出桌面时;水平推力等于此时的滑动摩擦力,木棒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仍等于其重力.
本题要理解最大静摩擦力的意义,分析最大静摩擦力与推力的关系.当木棒与桌面接触面积减小时,要注意动摩擦因数不变,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则滑动摩擦力不变.【解析】解:(1)木棒从原地开始运动必须克服最大静摩擦力;所以有:
Fmax=F1=40N
(2)推力F2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时;木棒做匀速运动,所以有:
F2=μmg
得:μ=
(3)当水平推力使木棒匀速运动至木棒有0.5m露出桌面时,水平推力等于此时的滑动摩擦力,而滑动摩擦力F=μFN=μmg不变;所以有:
F=30N
答:(1)木棒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ax是40N;
(2)木棒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为0.5;
(3)水平推力的大小F是30N.24、(1)(2)C(3)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电负性越大(4)OH-+Al(OH)3=AlO2-+2H2O【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根据主要化合价确定表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解答】同周期的短周期元素,rm{A}的主要化合价为rm{-1}和rm{+7}则rm{A}为rm{Cl}rm{B}的主要化合价为rm{-2}和rm{+6}则为rm{S}rm{C}的主要化合价为rm{-3}和rm{+5}则为rm{P}rm{D}的化合价为rm{+3}则为rm{Al}rm{E}的化合价为rm{+1}则为rm{Na}rm{(1)}钠离子核外rm{10}个电子,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rm{(2)}结合表中电负性数据可知,rm{X}的电负性介于rm{1.5}和rm{2.5}之间,rm{C}选项正确,故答案为:rm{C}rm{(3)}同周期元素rm{(}除惰性气体rm{)}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减小,除惰性气体rm{(}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半径减小,电负性增大,故答案为: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电负性越大;rm{)}为rm{(4)D}其rm{Al}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rm{Al(OH)},rm{3}为rm{3}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rm{E}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m{Na}rm{NaOH}rm{Al(OH)_{3}+},离子方程式为rm{Al(OH)_{3}+}rm{NaOH}rm{NaOH}rm{=NaAlO_{2}+2H_{2}O}rm{=NaAlO_{2}+2H_{2}O}rm{OH^{-}+Al(OH)}rm{3}故答案为:rm{3}rm{=AlO}rm{2}rm{2}rm{{,!}^{-}+2H}rm{2}rm{2}rm{O}【解析】rm{(1)}rm{(2)C}rm{(3)}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电负性越大rm{(4)}rm{OH^{-}+Al(OH)_{3}=AlO_{2}^{-}+2H_{2}O}rm{OH^{-}+Al(OH)_{3}=AlO_{2}^{-}+2H_{2}O}25、I4:3
II(1)②H2CO3④NH3·H2O⑩H2O
(2)Na2O+SO2=Na2SO3
(3)Na2O+2H+=2Na++H2O
(4)B
(5)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基本概念;物质间的反应、离子的检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知识点;根据定义来确定酸碱盐、难点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解答】rm{I}在相同条件下对rm{H2}的相对密度为rm{14}的rm{CH}rm{CH}rm{{,!}_{4}}与rm{CO}的混合气体,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所以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为rm{CO}设rm{{,!}_{2}}为rm{2隆脕14g/mol=28g/mol}rm{n(CH_{4})}为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2025场绿色建筑设计与施工合同
- 2025年基础设施项目测量劳务分包合同全面升级范本
- 2025年出租车行业车辆广告位租赁合同
- 2025年度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场地租赁合同
- 2025年度公共事业设施拆迁补偿承包合同样本
- 家具出口包装运输合同
- 乘除法练习题1000道提升你的数学能力
- 合同管理制度总则
- 2025年官方版区域场地租赁合同样本
- 2025年促进劳资和谐合同样本
- 99S203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图集
- 宝石学基础全套课件
- 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
- 手术风险及医疗意外险告知流程
- 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下册 饮料与健康课件 (共16张PPT)
- 数量金融的概况和历史课件
- 《医院重点专科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 最新短视频运营绩效考核表KPI(优选.)
- 设备基础隔振设计探讨
- 千字文全文带拼音——完美打印版
- 兰州大学接受进修人员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