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2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列有关生态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立体农业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是通过食物链来完成的,合理设计食物链,可使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C.恢复生态学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D.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2、如图为高山上不同垂直高度上七种昆虫的分布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从曲线图中滞后性的特点判断七者间存在捕食关系B.图中体现出群落的空间结构表现为镶嵌分布C.生活在同一垂直高度的昆虫之间一定不存在竞争关系D.不同种昆虫的分布高度可能与其食物来源有关3、2018年3月,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部白犀牛——苏丹在肯尼亚被安乐死。作为地球上食物链的最高营养级生物,北部白犀牛曾经遍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东部、中部地区。由于传统医学和手工艺品对犀牛角的需要,多地的北部白犀牛被彻底猎捕,野外幸存数越来越少。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下列关于北部白犀牛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的原因是其不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B.北部白犀牛的灭绝将导致食物链中断,能量流动受阻C.北部白犀牛现存数量过少,不能体现生物多样性D.可尝试利用克隆技术保护濒危野生动物4、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密度会有影响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也是唯一特征C.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立刻就少,越来越少D.种群密度能够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密度大使种群数量无限增大5、长瓣兜兰姿态美观,花形优雅,为观赏花弃之上品,其花瓣基部长有形似蚜虫的小突起,能吸引昆虫前来助其传粉。某种雌性食蚜蝇(其幼虫以蚜虫为食,雌蝇一般会将卵产在蚜虫的附近)受长瓣兜兰花瓣基部突起吸引,也会前来产卵,但长瓣兜兰不能为食蚜蝇幼虫提供营养。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长瓣兜兰和蚜虫、食蚜蝇幼虫和蚜虫之间都是捕食关系B.食蚜蝇将卵产于长瓣兜兰,其幼虫寄生在长瓣兜兰花瓣处C.长瓣兜兰给食蚜蝇传递物理信息,促进了食蚜蝇种群的繁衍D.食蚜蝇对产卵地的选择、长瓣兜兰突起的形成都是进化的结果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一个没有人为干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P),其中一部分为呼吸作用所消耗的能量(R),另一部分可用于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称为净初级生产量(NP)。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为GP=NP+R,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GP值总和一般等于该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的R值总和B.输入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一般等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GP值C.在该自然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NP)可随着物质被循环利用D.在该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一般呈现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7、为了推进乡村振兴,科技人员在某村引进赤松茸,推广“稻菇轮作”露地栽培模式,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引进的赤松茸属于分解者,可以实现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B.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农业”的传统,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水稻秸秆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D.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遵循了生态工程中的循环原理和整体原理8、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循环指的是生态工程中物质和能量可以循环利用B.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主要遵循了整体原理C.桑基鱼塘中生物组分通过合理布设,互利共存,主要遵循了自生原理D.建设生态工程时,需要关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9、如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从阶段Ⅰ演替到阶段Ⅱ是因为阶段Ⅰ中的植物寿命短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草本植物种类相同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也能改变上图的演替方向10、下列关于生态工程基本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A.循环指的是生态工程中物质和能量可以循环利用B.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主要遵循了整体原理C.桑基鱼塘中生物组分通过合理布设,互利共存,主要遵循了自生原理D.建设生态工程时,需要关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1、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_______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_______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迅速丧失,生态系统就到了难以恢复的程度。12、______越复杂,_______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_______。_______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和_______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13、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以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的。14、能量散失的主要途径:_______;主要形式是_______15、根据群落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16、草原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草原上植物的种类_________,群落结构相对_________,生活在这里的植物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这些植物往往叶片__________________,表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抵抗干旱;动物大多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5分)17、某生物小组的同学在做“光线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设计了一组实验:在纸盒内均匀地铺上潮湿的泥土,一边用书遮住,另一边不用书遮住(如下图)。同时放2只鼠妇在纸盒中央,观察鼠妇的活动。
(1)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
(2)作出假设:_________
(3)若要获得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请指出实验中的两处不足并加以改正。
①不足: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
②不足:__________改正:__________
(4)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下列哪种做法是错误的?()。A.修改假设B.修改实验数据C.重新进行实验D.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5)实验结束后,我们应当怎样处理鼠妇?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8、“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运用生态工程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重建,共建我们美好的家园,请回答:
(1)生态工程是指应用__________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的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__________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__________、__________的工程体系。
(3)“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遵循的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主要是__________,有机肥料的施用,改善了__________,培育了__________;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__________。
(4)“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又要考虑到树种的多样性,这分别体现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原理和__________原理。19、如图为某综合发展生态工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该工程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整体性原理。
(2)沼气池中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当地农民的经济发展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___________。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的______________原理。
(5)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______的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较,生态工程是一类________工程体系。20、下图是研究者调查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的能量(t.km-2.a-1)流动过程。
(1)由图可知,流经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个营养级产生的有机碎屑,最终被__________(生态系统成分)分解为无机物。
(2)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第二营养级生长、发育和繁殖,另一部分用于__________。
(3)据调查,输入长江口水域的总能量/总呼吸量的值大于1,表明长江口水域生态系统__________(达到/未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4)近些年来,长江口水域因为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数量激增。牡蛎是一种滤食性动物,大量牡蛎聚集形成的牡蛎礁为许多底栖动物和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与摄食场所。下表为放养牡蛎长江口水域底栖动物及水体变化情况。组别底栖动物水体物种数密度(ind/m2)生物量(g/m2)叶绿素a(μg/L)无机氮(mg/L)总磷(mg/L)总磷(mg/L)放养牡蛎组617.011.469.110.6350.042未处理组34.30.1616.770.7230.089
通过表中数据可知放养牡蛎后_____________(加剧/减弱)了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请根据以上信息,推测长江口水域放养牡蛎后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2;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
【详解】
A;立体农业是运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A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主要是通过食物链来完成的,合理设计食物链,优化物质利用,可使物质和能量被分层次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B正确;
C;恢复生态学特别强调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并辅以有效的人为手段,如矿区恢复等,C正确;
D;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和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及生态系统构成了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误。
故选D。
【点睛】2、D【分析】【分析】
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分层现象,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
【详解】
题图为高山上不同垂直高度上七种昆虫的分布曲线,而不是种间关系的曲线,不能判断出七者间存在捕食关系,A错误;不同垂直高度上分布的种群和群落不同,图中不能体现出群落的空间结构表现为镶嵌分布,B错误;生活在同一垂直高度的昆虫之间会为了争夺资源和空间,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动物的分布主要与食物种类和栖息环境有关,所以不同种昆虫的分布高度可能与其食物来源有关,D正确。3、D【分析】【分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
A;北部白犀牛濒临灭绝的原因是人类的乱捕滥猎;A错误;
B;北部白犀牛位于最高营养级;其灭绝不会导致食物链中断,不会使能量流动受阻,B错误;
C;北部白犀牛作为一个物种含有独特的基因;体现了遗传多样性,C错误;
D;苏丹的离世使得世界上只剩下两只雌性北部白犀牛;不能通过有性繁殖增加个体数量,可通过克隆技术繁殖,D正确。
故选D。4、A【分析】【分析】
种群具有个体所不具备的总体特征;这些指标多为统计指标,大体分为三类:
(1)种群密度;它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初级种群参数;包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和迁入是使种群数量增加的因素,死亡和迁出是使种群数量减少的因素;
(3)次级种群参数;包括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和种群增长率等。种群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的,造成其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从个体数量上的变动来看,则表现为由出生、死亡、迁入和迁出四个基本参数决定。
【详解】
A;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种群的性别比例,影响了出生率,所以对种群密度会有影响,A正确;
B;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除此以外还有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迁入率、迁出率,B错误;
C;年龄组成为衰退型的种群;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可能会少,但是不是一定立刻会减少,影响种群数量波动的因素还有其他:人类活动、自然灾害等,C错误;
D;种群年龄组成能够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种群数量不会无限增大,D错误。
故选A。5、D【分析】【分析】
1、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称之为生物群落;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详解】
A、长瓣兜兰和蚜虫是寄生而非捕食关系,A错误;
B、长瓣兜兰不能为食蚜蝇幼虫提供营养,两者不是寄生关系,B错误;
C、雌性食蚜蝇看到长瓣兜兰花瓣基部形似蚜虫的小突起前来产卵,这个过程中长瓣兜兰给食蚜蝇传递了物理信息,但此信息的传递并没有促进食蚜蝇种群的繁衍,C错误;
D、食蚜蝇将卵产于蚜虫处,长瓣兜兰形成形似蚜虫的突起,都是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经长期进化形成的,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6、B:D【分析】【分析】
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光能利用效率最低的是总初级生产量/总入射日光量的值最小的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量转化为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的生态系统是生产者呼吸消耗量/总初级生产量的值最小的生态系统。食物网中没有分解者,因而可按照能量值的比例关系,绘制出食物网。
【详解】
A;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GP值总和一般大于该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的R值总和;A错误;
B;绿色植物固定的总能量称为总初级生产量(GP)一般就是输入该自然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正确;
C;在该自然生态系统中;净初级生产量(NP)不能被重复利用,C错误;
D;由于能量在营养级中是逐级递减的;所以在该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一般呈现上窄下宽的金字塔形,D正确。
故选BD。7、A:B:D【分析】【分析】
生态农业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起来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生态系统中能量多级利用和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农业的一条基本原理。
【详解】
A;当地农田生态系统中引进的赤松茸是异养生物;属于真菌,是分解者,可以实现该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多级利用,A正确;
B;该模式沿袭了“无废弃物农业”的传统;遵循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菌糠和秸秆由废弃物变为了生产原料,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B正确;
C;该模式充分利用了秸秆中的能量;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
D;该模式既让土地休养生息;在确保土地的肥力的同时又增加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D正确。
故选ABD。8、A:B【分析】【分析】
1;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详解】
A;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递减性,因此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
B;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遵循了协调原理;而不是整体原理,B错误;
C;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故桑基鱼塘中生物组分通过合理布设,互利共存,遵循了自生原理,C正确;
D;建设生态工程时;需要关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D正确。
故选AB。9、A:B:C【分析】【分析】
初生演替是指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其过程为: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
A;从裸岩、沙丘和湖底发生的演替都是初生演替;A错误;
B;从阶段Ⅰ演替到阶段Ⅱ是因为阶段Ⅰ中的灌木在竞争阳光的过程中具有更大的优势;B错误;
C;阶段Ⅰ为草本植物阶段;阶段Ⅱ为灌木阶段,草本阶段发展为灌木阶段时,草本植物的种类也发生了变化,C错误;
D;人类活动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也能改变演替的方向,D正确。
故选ABC。10、A:B【分析】【分析】
1;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2;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详解】
A;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循环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递减性,因此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
B;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遵循了协调原理;而不是整体原理,B错误;
C;遵循自生原理需要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故桑基鱼塘中生物组分通过合理布设,互利共存,遵循了自生原理,C正确;
D;建设生态工程时;需要关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遵循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D正确。
故选AB。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1、略
【解析】①.无限②.一定限度。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食物网生态系统强食物链营养结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CO2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呼吸作用热能15、略
【分析】【分析】
群落是指在相同时间一定地域中各种生物的集合。群落水平上主要研究以下问题: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物种组成,优势物种,空间结构,种间关系,生态位及群落的演替等。
【详解】
观察一个群落;首先看到的是群落外貌。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群落大致分为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类型。解题关键是要明确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与种群水平上研究的不同,进一步掌握群落在外貌和物种组成上的差异。【解析】①.外貌②.物种组成16、略
【分析】【详解】
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或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较少,群落的结构也相对简单。因此,草原上的植物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往往叶片狭窄,表面有茸毛或者蜡质层,以减少水分蒸发,能抵抗干旱;动物与草原上的生活相适应,大多数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解析】①.半干旱②.较少③.简单④.各种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⑤.狭窄⑥.茸毛或者蜡质层⑦.挖洞或者快速奔跑四、实验题(共1题,共5分)17、略
【分析】【分析】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1)
在纸盒里放上一层湿润的土壤;某生物小组的同学把纸盒一端用黑纸包好形成黑暗环境,另一端不做处理的目的是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所以实验提出问题是: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
应作出的假设:假设是对问题肯定或否定的解答;根据问题应作出的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①是鼠妇的数量太少;这样的实验结果会具有偶然性,不能令人信服。为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实验时应多放几只鼠妇。
②不足之处是:实验次数太少;改为多次重复实验。
(4)
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出现矛盾;可以修改假设,重新进行实验,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不能修改实验数据,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5)
实验结束后;需要将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点睛】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按照实验设计的原则进行分析。【解析】(1)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3)鼠妇的数量太少放入多只鼠妇实验次数太少多次重复实验。
(4)B
(5)将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五、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8、略
【分析】【分析】
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详解】
(1)根据生态工程的定义可知;生态工程应用的是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要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2)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3)“无废弃物农业”遵循的主要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该农业中有机肥料的施用;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
(4)“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要考虑到树种的生态适应性;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与平衡原理;还要考虑到树种的多样性,体现了生态工程的物种多样性原理。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点,了解生态工程的概念、特点、目的等,识记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分析不同的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解析】生态学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多效益可持续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土壤结构土壤微生物循环利用协调与平衡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19、略
【分析】【分析】
生态农业是一个农业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将农业生态系统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统一起来,以取得最大的生态经济整体效益。它也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起来的大农业,又是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综合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详解】
(1)图中该综合发展生态工程是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该生态工程主要运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和物种多样性原理。
(2)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在该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晴纶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智能家居系统授权及售后服务合同
- 瓦楞纸箱项目建议书写作参考范文
- (技术规范标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技术标
- 乌鲁木齐外贸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慧社区建设合同终止书
- 企业股权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广告素材制作采购合同
- 2025年度汽车销售区域代理合同
- 2025年度酒店智能化改造工程合同范本
- 2024-2025学年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 商业综合体市场调研报告
- 少儿素描课件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 含解析
- 《对私外汇业务从业资格》开放式测试答案
- 《保险法解读》课件
- 非煤矿山复工复产安全培训
- 变压器投标书-技术部分
-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
- 2024九省联考适应性考试【甘肃省】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教材解读+教学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