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圆中秋情满校园-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_第1页
月圆中秋情满校园-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_第2页
月圆中秋情满校园-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_第3页
月圆中秋情满校园-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_第4页
月圆中秋情满校园-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圆中秋,情满校园——小学生中秋节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主题月圆中秋,情满校园二、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三、课时1课时四、设计理念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价值。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正处于对传统文化认知和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通过本次班会,以趣味性、体验性的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中秋节的来历、习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通过互动交流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五、班会背景分析(一)学情特点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9-10岁的年龄段,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开始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但认知较为浅显,需要进一步深入引导。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一定发展,但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同时,他们渴望与同伴交流合作,在集体活动中获得归属感和成就感。(二)现实需求在现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传统节日的氛围逐渐淡化,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和重视程度不足。中秋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团圆、和谐、感恩等美好情感。开展中秋节主题班会,有助于让学生深入了解中秋节的文化内涵,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同时,通过班级集体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六、班会目标设定(一)认知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传说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2.了解中秋节的主要习俗,如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玩花灯等,知道这些习俗的寓意。3.认识不同地区中秋节的特色庆祝方式,感受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流畅地分享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和感受。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会制作简单的中秋手工艺品,如月饼卡片、花灯等。3.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三)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中秋节的喜爱之情,感受节日所蕴含的团圆、幸福的美好情感。2.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3.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体验快乐。七、班会准备(一)物资准备1.彩色卡纸、彩笔、剪刀、胶水、打孔器、丝带等手工制作材料,用于制作月饼卡片、花灯等手工艺品。2.准备不同口味的月饼若干,如五仁、豆沙、蛋黄莲蓉等,切成小块,方便学生品尝。3.制作灯谜卡片,上面写有趣味性的灯谜,涵盖汉字、动物、植物、日常用品等方面的内容,如“一口咬掉牛尾巴(打一字)”(谜底:告)、“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打一动物)”(谜底:蜘蛛)等。4.准备小奖品,如卡通贴纸、小书签、橡皮擦等,用于奖励在知识问答、猜灯谜等环节表现优秀的学生。5.准备一些传统的中秋玩具,如兔儿爷、拨浪鼓等,让学生直观感受传统节日的氛围。6.准备空白的许愿卡片和许愿瓶,用于学生写下自己的心愿。(二)环境布置1.在教室黑板上绘制精美的中秋主题画,如一轮皎洁的明月、嫦娥奔月的场景、玉兔捣药等,并用彩色粉笔写上“月圆中秋,情满校园”的主题字样。2.在教室四周悬挂彩色气球、彩带,营造欢乐、喜庆的节日氛围。3.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与中秋节相关的诗词、图片,如李白的《静夜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4.将教室桌椅摆放成小组形式,每组68人,方便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和小组活动。八、班会流程设计(一)趣味导入1.教师走进教室,头戴兔儿爷头饰,手持拨浪鼓,一边摇晃拨浪鼓,一边说:“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神秘的小伙伴,它是来自月亮上的使者,大家猜猜它是谁呀?”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2.教师接着说:“对啦,它就是兔儿爷,在中秋节的时候,兔儿爷会给小朋友们带来好运和祝福。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兔儿爷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和中秋节有关的有趣故事。”通过这种充满趣味的方式,自然地引出本次班会的主题——中秋节。(二)中秋知识知多少1.教师生动地讲述中秋节的来历:“很久很久以前,有十个太阳同时出现在天空,把大地都烤焦了,庄稼也没法生长,人们的日子过得可苦啦。有一个叫后羿的英雄,他力大无穷,拉开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为民除了害。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尊敬他。后来,后羿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有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遇到了西王母,西王母送给他一颗不死之药。据说,服用了这颗药就能升天成仙。可是后羿舍不得离开嫦娥,就把药交给嫦娥保管。有个叫蓬蒙的坏人,他知道了这件事,就想偷药。有一天,后羿出去打猎,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等后羿一走,他就拿着宝剑闯进嫦娥的房间,逼嫦娥交出不死之药。嫦娥心里想,绝不能让坏人得到这颗药。于是,她一咬牙,把药吞了下去。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嫦娥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轻,慢慢地向天上飞去,一直飞到了月亮上,成了月宫中的仙子。后羿回来后,悲痛万分,他非常想念嫦娥,就在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也很想念善良的嫦娥,纷纷效仿,在每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都摆上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从此以后,中秋节拜月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在讲述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一些简单的手势和表情,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2.讲完故事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听完了嫦娥奔月的故事,你们觉得嫦娥是一个怎样的人呀?”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举手发言。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嫦娥很勇敢,有的会说她很善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鼓励,如“你说得真棒,嫦娥确实是一个勇敢又善良的仙子,她为了不让坏人得逞,宁愿自己飞向月亮。”3.接着,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中秋节习俗:“小朋友们,除了刚才故事里提到的拜月,你们还知道中秋节有哪些好玩的习俗呀?”鼓励学生大胆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如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等。对于学生提到的习俗,教师进行简单的解释和补充,如“没错,吃月饼是中秋节很重要的习俗,月饼圆圆的,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代表着团圆。”如果学生没有提到某些重要习俗,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如“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就是玩花灯,在中秋节的夜晚,小朋友们会提着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灯,一起玩耍,可热闹啦,你们见过吗?”(三)中秋习俗大体验1.品尝月饼:教师将准备好的不同口味月饼小块分发给每个小组,让学生们一起品尝。在品尝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月饼的形状、颜色,闻一闻月饼的香味,然后尝一尝,说一说自己吃的月饼是什么口味的,口感怎么样。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吃的月饼是什么味道的呀?是甜甜的豆沙味,还是香香的五仁味呢?”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分享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吃的是蛋黄莲蓉味的月饼,蛋黄咸咸的,莲蓉甜甜的,可好吃啦!”教师回应:“听起来就很美味呢,不同口味的月饼都有它独特的魅力,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丰富多彩。”2.制作月饼卡片:教师为每个小组发放彩色卡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手工制作材料,示范如何制作月饼卡片。教师说:“小朋友们,我们刚才品尝了美味的月饼,现在我们来动手做一个月饼卡片吧。首先,我们用彩色卡纸剪出一个圆形,这就是月饼的形状啦。然后,我们可以用彩笔在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比如可爱的小兔子、漂亮的花朵,还可以写上祝福的话。最后,用胶水把卡片装饰一下,一个漂亮的月饼卡片就做好啦。”教师示范完毕后,学生们开始动手制作,教师在教室里巡视,观察学生的制作过程,给予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月饼卡片。制作完成后,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制作的月饼卡片,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评价和提问,如“你为什么要画这个图案呀?”“你写的祝福话是什么意思呢?”通过展示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3.猜灯谜:教师将准备好的灯谜卡片悬挂在教室的绳子上,营造出猜灯谜的氛围。教师说:“小朋友们,接下来我们要进入有趣的猜灯谜环节啦!大家看,这些灯谜卡片上都有一个有趣的谜题,看看谁能最快猜出答案。如果猜对了,就可以获得一个小奖品哦!”教师先示范猜一个灯谜,如“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打一人体器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示学生从人体器官的特征入手,然后揭晓谜底是“眼睛”。接着,学生们自由选择灯谜卡片进行猜谜,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老师或同学求助。对于猜对灯谜的学生,教师及时给予小奖品作为奖励,如卡通贴纸、小书签等,并表扬他们:“你真聪明,这么快就猜对了,这个小奖品送给你!”通过猜灯谜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兴趣。(四)中秋情谊共分享1.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话题是“你最喜欢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的哪个时刻?”每个小组的学生围绕话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分享自己和家人过中秋节的美好回忆。有的学生说最喜欢一家人一起在院子里赏月,吃着月饼,听爷爷奶奶讲古老的故事;有的学生说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做月饼,虽然做出来的月饼形状不太好看,但是很有成就感;还有的学生说喜欢在中秋节晚上和小伙伴们一起提着花灯出去玩,感觉特别开心。教师在各小组间巡视,倾听学生的分享,适时给予回应和引导,如“听起来你们一家人在一起过得很幸福呢,中秋节就是要和家人团团圆圆的。”2.心愿分享:教师为每个学生发放一张空白的许愿卡片和一支彩笔,让学生写下自己在中秋节的心愿。有的学生可能希望家人身体健康,有的学生希望自己学习进步,还有的学生希望能和好朋友永远在一起。学生写完心愿后,教师邀请几位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心愿,如“我希望我的爸爸妈妈工作不要太辛苦,每天都能开开心心的。”对于学生的心愿,教师给予肯定和祝福,如“你的心愿很美好,老师相信你的爸爸妈妈一定会感受到你的爱,也希望他们能如你所愿,每天都开开心心的。”然后,将学生的许愿卡片收集起来,放入许愿瓶中,象征着大家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祝愿。(五)欢乐结束1.教师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非常愉快又有意义的中秋节主题班会。我们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体验了中秋节的各种习俗,还分享了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的美好回忆,写下了自己的心愿。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它让我们和家人、朋友更加亲近,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希望大家能记住这个特别的日子,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感受到的快乐传递给更多的人。”2.最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一首关于中秋节的儿歌《爷爷为我打月饼》:“八月十五月儿明呀,爷爷为我打月饼呀,月饼圆圆甜又香啊,一块月饼一片情啊……”在欢快的歌声中,结束本次班会,让学生在温馨、欢乐的氛围中留下美好的回忆。九、班会延伸设计(一)家庭活动延伸1.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制作中秋花灯。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如饮料瓶、纸盒、旧报纸等,发挥创意,制作出独特的花灯。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向家人介绍在班会上学到的中秋节知识,增进亲子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传承传统文化。2.鼓励学生在中秋节当晚,和家人一起进行赏月活动,观察月亮的形状、颜色,分享自己对月亮的想象和感受。并让学生用绘画或者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这次赏月的经历,回校后与同学们分享。(二)班级文化延伸1.在教室后面的黑板报上开辟“中秋文化角”,展示学生制作的优秀月饼卡片、花灯作品,以及学生写的关于中秋节的日记、绘画等。定期更新内容,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持续感受中秋节的文化氛围。2.开展“中秋故事大王”评选活动,让学生在课后收集更多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故事、诗词等,在班级里进行故事分享和评选。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十、预设问题与应对策略(一)学生注意力不集中1.在活动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有趣的互动环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述中秋节来历故事时,增加一些生动的音效和夸张的动作,如模仿后羿射箭的动作,发出“嗖”的声音,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2.当发现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眼神交流、走到学生身边轻轻提醒等方式,引导学生重新回到活动中来。比如,教师可以提问:“刚才老师讲到嫦娥吞下了不死之药,那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呢?坐在这边的小朋友你来告诉大家。”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提醒走神的学生,又能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二)学生制作手工艺品有困难1.在示范制作手工艺品时,教师要放慢速度,详细讲解每一个步骤,并进行多次示范,确保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制作方法。例如,在制作月饼卡片时,教师可以一边示范一边强调:“大家看,我们先把彩色卡纸对折,然后用圆规或者其他圆形的东西画出一个圆形,再用剪刀沿着线剪下来,注意不要剪到手哦。”2.对于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可以安排小组内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比如,当有学生在剪圆形时总是剪不圆,同组的同学可以耐心地教他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