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单选题(共25题)1、下列各句中,加【】词语古今含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1分)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B、荆轲知太子丹【不忍】C、【于是】太子犯法D、法之【不行】,自上犯之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陷入困境;今义:贫困。B项“不忍”,古今义一样:不忍心。C项“于是”,古义:在这时;今义:连词。D项“不行”,古义:这里指不能施行;今义:不可以。

2、下列各句中,“原句”都是病句,修改后仍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A、原句:考试,具有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已成为现代测量学的一个分支——考核测量学。修改:在“具有”前添加“由于它”。B、原句: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建立了我国观测研究中心。修改:将“建立了”与“我国”互换位置。C、原句:观察员们对于可以提前结束这一地区的战争状态的《报告》是有根据的。修改:将“对于”改作“关于”。D、原句: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不仅严格履行自身职能,而且把能否帮助当地居民发展生产视为已任。修改:删去“能否”一词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D履行职能搭配不当

3、下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1分)A、[蓬]勃(péng)[贾]人(gǔ)六[幺](yāo)迁[谪](dí)B、船[舫](fǎng)衣[裳](sháng)[信]手(xìn)[虾]蟆陵(há)C、[扁]舟(piān)负[荷](hè)[莞]尔(wǎn)[喟]然(kuì)D、[捻](liǎn)[荻]花(dí)[钿]头(diàn)琵琶[行](xíng)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迁[谪](zhé)B衣[裳](shang)轻声D[捻](niǎn)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央、教育部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全面_______2004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消息_______发布,全国各地大学生反响强烈。②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本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予适当_______,但集体出资部分不得向农民摊派。③第二轮北京六方会谈虽然未能使美朝之间的分歧有明显减少,_______确定了6月底前举行第三轮会谈,_______决定成立工作组,六方会谈的解决机制得以确认。

(1分)A、起动、一经、扶植、但、还B、启动、一旦、扶持、但、并C、起动、一旦、扶植、并、还D、启动、一经、扶持、但、并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起动:侧重在实施;启动:侧重开始实施。一经:表示只要采取某种措施,就会得到相应的结果,多表已然;一旦,表示忽然有一天或假如有一天,侧重在将然。扶持:侧重于帮助、支持;扶植:侧重于培植。

5、下列加【】词语中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

(1分)A、【玷】污、【粘】贴、铁【砧】、【沾】沾自喜B、泥【淖】、扔【掉】、【悼】念、【绰】绰有余C、【嫡】系、【提】防、长【堤】、【啼】笑皆非D、【纰】漏、【庇】护、【秕】谷、【比】翼双飞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各个词的读音分别为:泥淖(nào)

扔掉(diào)

悼(dào)念

绰绰(chuò)(chuò)有余

6、下列选项中对于修辞手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我听这个名字差不多,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日本的女子很多都叫什么子什么子的。(比喻)B、我问他,你不回去,想做些什么呢?他说,随便分配我做点什么工作都行。(设问)C、我回答说,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日本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借代)D、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排比)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像日本女孩子的名字”虽然有“像”字,但不是比喻。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是不同类事物,且二者有相似点。而此句都是在说“名字”。B前问后答,是设问。C“干戈”代指战争,“玉帛”代指友好,是借代。D“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结构、语气一致,是排比。故选A。

7、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A、韵藏

账户

疏忽

风餐露宿

B、雪域

焦炭

消牦

浩浩荡荡C、疑固

魂灵

幽深

触目惊心

D、挖掘

栖息

根雕

灰飞烟灭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项中“韵”应为“蕴”;B项中“牦”应为“耗”;C项中“疑”应为“凝”

8、对下列各句句式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1分)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判断句)B、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被动句)C、马之千里者(倒装句)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句)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A反间句式,不是判断句式;B句子中“为”被的意思,表被动;C定语后置句,也是倒装句,能跑千里的马。;D省略句,应该是:再(鼓)而(勇气)衰,三(鼓)而(勇气)竭综上所述,本题的答案是A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B、《爱莲说》的体裁是“说”,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节操及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D、《小石潭记》的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爱莲说》的体裁是议论性散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脱的胸襟。

10、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锭(diàn)壳

巷(hàng)道

螳臂当(dǎng)车

少不更(gēng)事B、狩(shǒu)猎

颓圮(pǐ)

强(qiǎng)词夺理

翻箱倒箧(qiè)C、俨(yán)然

龃龉(yǔ)

请君入瓮(wèng)

繁文缛(rù)节D、漪(yī)澜

赍(jī)赏

各奔(bèn)前程

一塌(tā)糊涂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项,“锭”应读“dìng”,“当”应读“dāng”;B项,“狩”应读“shòu”;C项,“俨”应读“yǎn”

11、材料

什么是天然气水合物呢?它真有如此巨大的潜在能力吗?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产生的晶体物质,外貌极似冰雪,点火即可燃烧,故又称之为“可燃冰”或者“气冰”、“固体瓦斯”。它在自然界分布非常广泛,海底以下0到1500米深的大陆架或北极等地的永久冻土带都有可能存在,世界上已有79个国家和地区都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气藏。

从能源的角度看,“可燃冰”可视为被高度压缩的天然气资源,每立方米能分解释放出160-18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迄今为止,在世界各地的海洋及大陆地层中,已探明的“可燃冰”储量是全球传统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的两倍以上。

到底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形成“可燃冰”?专家认为,形成“可燃冰”最少要满足三方面条件。首先是温度,海底的温度是2℃至4℃时,适合“可燃冰”的形成,高于20℃就分解。其次是压力,在0℃时,只需要30个大气压就可以形成“可燃冰”。如果在海底,海深每增加10米,压力就增大1个大气压。因此海深300米就可达到30个大气压。

海越深,压力越大,“可燃冰”就越稳定。第三是气源,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会产生甲烷,或者是天然气在地球深处产生并不断进入地壳。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在介质的空隙中和水生成“可燃冰”。甲烷分子被若干个水分子形成的笼型结构接纳,生成笼型固体结晶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冰”分解为甲烷和水。最有可能形成“可燃冰”的区域一个是高纬度的冻土层。如美国的阿拉斯加、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都已有发现,而且俄国已经开采近了20年。另一个是海底大陆架斜坡。如美国和日本的近海海域,加勒比海沿岸及我国南海和东海海底均有储藏,估计我国黄海海域和青藏高原的冻土带也有储藏。二者之中,海底的“可燃冰”储量较大。

天然“可燃冰”主要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汪集认为,开采这种气水合物会给生态造成一系列严重问题。因为“可燃冰”中存在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是绝大多数“可燃冰”中的主要成分,同时也是一种反应快速、影响明显的温室气体。“可燃冰”中甲烷的总量大致是大气中甲烷数量的3000倍。作为短期温室气体,甲烷比二氧化碳所产生的温室效应要大得多。有学者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20倍。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造成的温室效应将比二氧化碳更加严重。而“可燃冰”矿藏哪怕受到最小的破坏,甚至是自然的破坏,都足以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而这种气体如果进入大气,无疑会增加温室效应,进而使地球升温更快。

此外,“可燃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可燃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美国地质调查所的调查表明,开采“可燃冰”可能导致大陆斜坡上发生滑坡,这种地质灾害对海岸及海底的各种设施是一种极大的威胁。

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可燃冰”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发方案。“可燃冰”气藏的最终确定必须通过钻探,其难度比常规海上油气钻探要大得多,由于“可燃冰”遇减压会迅速分解,极易造成井喷,进而使海水汽化,引发海啸导致翻船。

由此可见,“可燃冰”作为一种被寄予厚望的未来新能源的同时,也是一种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能源。“可燃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加以小心对待。

——选自向杰《“可燃冰”将解千年能源忧?》下列解说,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1分)A、“可燃冰”的气源有海底古生物尸体的沉积物被细菌分解后产生的甲烷,还有在地球深处产生并进入地壳的天然气。B、与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相比,在导致当前全球气候变暖方面,“可燃冰”所起的作用决不比二氧化碳小。C、如果不进行人工开采,“可燃冰”矿藏就不会遭到破坏,也不会导致甲烷气体泄漏、增加温室效应。D、开发已探明的“可燃冰”资源比开采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困难,这是由陆缘海边的特殊地质条件决定的。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由第四段可知A选项正确。

12、《虞美人·听雨》一词中,作者借“少年听雨歌楼上”“壮年听雨客舟中”“而今听雨()”三个场景,道尽时光苍凉,说尽人间沧桑。()

(1分)A、陋室里B、僧庐下C、旷野里D、深山中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虞美人·听雨》内容如下: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易错的字:庐。故选B。

13、我国古代的“乐府双璧”是指()

(1分)A、《长歌行》和《木兰诗》B、《陌上桑》和《子夜歌》C、《孔雀东南飞》和《子夜歌》D、《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1分)A、《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B、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在《威尼斯商人》这部剧作中,塑造了一个唯利是图的吝啬鬼的典型形象—夏洛克。C、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莎士比亚、欧·亨利。D、《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文章通过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亡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和美国的马克·吐温。

15、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

(1分)A、陶渊明《饮酒》B、李白《行路难》C、王维《山居秋暝》D、杜牧《泊秦淮》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能力。绝句在形式上有五言和七言,但都是四句。只有杜牧的《泊秦淮》是七言绝句,其他的诗都比四句多。综上所述,故选D。

1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生活里无书籍,就像大地无阳光;智慧里无书籍,就像鸟儿无翅膀。B、那篇游记写到的天山景物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等。C、欣赏着南湖公园的红桃绿柳,他赞叹说:“万紫千红总是春啊!”,D、你去过上海吗,小刘?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等”错误,省略号和“等”重复,去一个,可以修改为“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或者“有雪峰、溪流、森林、野花等”。故选B。

17、他和颜悦色地“交代”完毕,那帮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现场气氛顿时变了,对他的批斗也就进行不下去了。填入括号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A、哄堂大笑B、幡然醒悟C、魂飞魄散D、火冒三丈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由题目可知,“对他的批斗也就进行不下去了”,批斗的“气氛顿时变了”,括号处的成语应该与严肃、愤怒这类与批斗有关的情绪相反,比较各选项,只有A项符合题目要求。

18、材料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①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②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③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节选自班固《汉书》,有改动)注:①浑邪:人名。②缑氏:县名。③将漕:领送漕粮。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卜式靠牧羊致富,但为了抗击匈奴,他愿意把一半家产交给官府作为边境作战的费用。皇上觉得这个人情太重了,并担心卜式会因此而提出一些无理的要求,所以没有接受卜式的家产。B、当富豪人家纷纷隐匿家产时,卜式却热衷于拿出家产去资助官府。皇上重赏了卜式,完全是出于鼓励富商人贾能够顾念国家、支持自己的政策的目的。C、皇上对卜式的用管理羊群的方法来管理老百姓的理论颇感兴趣,想试一试他的本领,便封他为缑县令,果然缑氏百姓反映很好;出任成皋县令,办理漕运的政迹又被评为最好。这样皇上更重用他了。D、南越吕嘉谋反时,卜式上书朝廷,请缨出战,愿意父子一起率兵奔赴前线,决一死战,以力效国。皇上认为虽然他们最终没有真正上战场,但有这种保卫国家的心意就已经很难得了。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原因是因为公孙弘认为“不守法度的人,不可以作教化的楷模而扰乱了法纪”。B皇上重赏卜式,是因为他认为卜式终究是一位性情忠厚的人,当然其布告天下有以此来教化百姓的目的,但不能说完全是为了鼓励富商大贾。D“皇上认为虽然他们最终不可能会真正上战场,但有这种保卫国家的心意就已经很难得了”是对原文“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意思的曲解。

19、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A、整饬打官腔共商国是人生真谛B、剽悍金刚钻始作俑者不明就理C、迂腐鬼画符两全齐美乔迁之喜D、愧疚必须品防微杜渐同仇敌忾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项,“不明就理”应为“不明就里”,意思是不明白其中的实际情况;C项,“两全齐美”应为“两全其美”;D项,“必须品”应为“必需品”。

20、下列句子中引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1分)A、鲁迅说他同瞿秋白的友情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B、中国有句俗话,叫“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说的是人们一般都想不断有所进步。C、艺术法则就是如此奇妙,所以,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D、“鸡鸣村角现晨曦”这句太好了!这真是“人人意中所有,人人语中所无。”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项中“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中的句号放在双引号外面,因为不是直接引用,只是充当句子的一部分。B项“流”后句号应改为逗号,放在引号之外;D项间接引语,句末的句号放在引号外。

21、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1分)A、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B、走上山岗,扑人眼帘的是那满园怒放的绚丽夺目的桃花,一簇一簇的。游人三五成群,沐着阳光,陆续走进了那片泛着红光的海洋。C、春风和煦,轻轻地抚摸脸庞,温和深情,与家人一起行走在春风里,沐浴在阳光中,春风和我们一起欢笑,笑声让生活变得更美了。D、宁静的湖水,将蓝天白云尽收眼底,颀长的苇草,将自己美妙的影子,深深地浸入清凉的水中,轻歌曼舞,倾吐着柔情缱绻的心事。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A项,拟人,“太阳又露出脸来了”模拟人的动作,突出天晴后太阳出来时的可爱,表现人心情的愉悦。B项,比喻,将“那满园怒放的绚丽夺目的桃花”比作“那片泛着红光的海洋”,突出桃花盛开的情景。C项,拟人,“春风和煦,轻轻地抚摸脸庞”模拟人的动作,突出春风的温和。D项,拟人,“将蓝天白云尽收眼底”运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湖水的宁静广阔;“轻歌曼舞,倾吐着柔情缱绻的心事”模拟人的动作,突出了苇草的纤细和在水中轻柔地摇动的动态美。B项是比喻;其他三项均为拟人。故选B。

22、为什么我们容易区分上下,但却不容易分辨左右?一位哲人说过,“人,诗意地栖居于大地”,我们头顶蓝天,脚踩大地,这是区分上下的最为直观方便的参照系。但左右就不同了,左和右并无明显的参照系。小时候,大人教我们:拿筷子的是右手,端碗的是左手。两只手的功能的不对称,帮我们分辨了左右。可见,要区分左右之不同,首先得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人类能够区别左右,奥秘就在于人类的左右大脑是不对称的!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因而动物不能区分左右。这一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如今已有实验证明,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我们的右脑与直觉、情感有关,左脑与逻辑、语言有关。一个简单的测试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给出这样的问题:所有的猴子都会爬树,豪猪是一种猴子,豪猪会爬树吗?这是一个三段论,大前提正确,但小前提却是错的。对于左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右脑仍然起作用,于是他回答:豪猪怎么能爬树呢?它不是猴子,它的剌多得像一只刺猬。但对于右侧休克的病人来说,他的左脑依然起作用,他的回答则全然不同:豪猪是一种猴子,它当然会爬树。这个测试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右脑与具体情景有关,因而右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记得豪猪的模样,它当然不是猴子;而左脑则与逻辑有关,因而左脑正常的病人能够运用演绎逻辑来推理,但他却不知道豪猪长什么样。日常生活中的我们,偶尔也会有这样的体验,一时想不起某物或某景的抽象名词,但却能在大脑中生动地再现其具体模样。这就是左右大脑分工的不同。人类正常的思维活动有赖于左右脑的合作,否则这个世界在我们眼中就会变得荒唐不堪。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人体就呈明显的两侧对称。但这种对称又不时会被打破,众所周知,体内的器官分布就呈现某种不对称,如心脏偏于左侧。或许因为我们处处遭遇对称,因而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然而,更加重要的却是,在所有创造性的活动中,首先必须打破的恰恰是这种原始的对称性。以哲学史上有名的“布里丹的驴子”为例,当它置身于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时,将难以在向左走与向右走之间做出抉择。它置身于对称性之中,若不打破这种对称性,它就会被活活饿死。当然,现实中的驴子决不会饿死,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就此而言,随着不对称性而来的,就是创造和活力。以性别为例,基于雌雄相异的两性生殖,为生命界带来无穷的变异或活力。而人类的两情相悦,更是生活而不是活着的见证。以时间为例,未来和过去的不对称,才让我们的生活始终都充满希望。(选自《科技导报》2008年第2期,有删改)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1分)A、文章第一段明确指出:无论是区分上下还是区分左右,都依赖于打破对称性,找到在功能上更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B、动物不能区分左右,因为动物的大脑是对称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这个结论,马赫的洞见是正确的。C、科学家对于自然规律的对称性有一种痴迷,原因或许就在于人类生活在一个近似对称的世界之中,我们处处遭遇对称。D、现实中的驴子即使身处两堆同等距离的干草之间也决不会饿死,因为它会凭借其大脑的不对称性,打破逻辑上的对称。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错误,原文是区分上下需要有直观方便并且不对称的参照系,但区分左右需要有赖于某种不对称的基准。B错误,设想最初由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提出,但实验不是马赫做的。C正确;D错误,驴子的大脑是对称的,由于某种细微差别的影响,它会以不可预测的行动去打破这种逻辑上的对称。

23、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1分)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例句和D项中的“盖”都是副词,“大概”的意思。A项,连词,表原因;B项,发语词,不译;C项,表判断。

24、下列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