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单选题(共25题)1、材料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结合诗句的内容,下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渚清沙白鸟飞回。渚:水中小洲。B、无边落木萧萧下。木:树枝。C、百年多病独登台。独:独自。D、潦倒新停浊酒杯。新:最近。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木:指树叶。

2、选择下列成语中意思相近且都是褒义词的一项()

(1分)A、呕心沥血——处心积虑B、变本加厉——再接再厉C、坚强不屈——顽固不化D、满腹经纶——博闻强记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和精力;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B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C顽固不化:①指思想守旧,不知变通。②指坚持错误,不肯改悔。坚强不屈:指意志坚定,毫不动摇屈服。D满腹经纶:形容人很有才学和智谋。博闻强记:也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3、下列名句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1分)A、榆柳阴后檐,桃李落堂前。B、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D、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题干是“下列名句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本题考查正确书写诗句中的汉字的能力。A项,“榆柳阴后檐,桃李落堂前”的正确写法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荫”:树荫。名词。在此是名词活用做动词。有遮阴的意味。“罗”:罗列。动词。两句对仗工整。该句的意思就是:榆树柳树成荫遮盖了后屋檐,桃树李树整齐的栽种在屋前。

4、比较下列各组中“也”“而”字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是社稷之臣也②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④锲而舍之,朽木不折(1分)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D、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①②“也”表陈述语气,③表转折,④表假设。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A、干涸、安祥、兴高彩烈、精兵减政B、粗犷、暮蔼、棉里藏针、世外桃园C、楹联、繁衍、怨天尤人、斩钉截铁D、奚落、班驳、前扑后继、走头无路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安详、兴高采烈、精兵简政:缩减机构,精简人员。B暮霭、绵里藏针、世外桃源。D斑驳、前仆后继、走投无路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关于本次主题征文的选材,我特意垂询了语文老师。(“垂询”词,表明我对语文老师的尊敬。)B、复工复产可能带来疫情风险,但不能因为有这个包袱而成为不作为的理由。(句中的“包袱”是比喻义。)C、《苏州园林》《给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范进中举》《济南的冬天》(这一组标题都是偏正结构的短语。)D、这次参加“天宫一号”研制的科研人员,大多以青年人为主,从而实现了“老一代”向“新一代”的过渡。(这句话有语病,语意重复罗唆)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垂询”是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询问,选项用法错误;C《范进中举》不是偏正结构,是主谓结构,选项表述有误;D“……大多……”和“以……为主”杂糅,可将“大多以青年人为主”改为“大多是青年人”或“以青年人为主”,选项表述有误;故选B。

7、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只有把防控工作抓紧抓实,就能为经济社会秩序的全面恢复创造条件。(将“就”改为“才”),B、他把自己的创意高高兴兴地拿出来分享,虽有受到“攻击”的心理准备,但更渴望赢得大家的赞赏。(将“高高兴兴地”调至“分享”的面前),C、“二十四节气”虽然对农事的指导作用有所减弱,但仍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D、我以前对开平碉楼不以为意,直到前些日子去实地参观,才明白这些风格迥异的建筑是先辈背井离乡、漂洋过海讨生活的历史见证。(删去“实地”)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B语序不当,应该把“高高兴兴地”调至“他”之后。故选B。D“参观”暗含“实地”,再加一个“实地”属于重复赘余。

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A、尊君在不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C、比及三年D、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不通“否”B其中“与”通“举”,是选拔,举荐的意思D最后一个“知”,通的是智慧的智。

9、下列各句中【】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1分)A、陈寅恪先生上课时旁征博引,还不时夹着所引史料的数种语言文字,这使得外语未过关、文史基础知识贫乏的学生,简直【不知所云】。B、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成为大趋势的今天,“与国际接轨”成为一个【自强不息】民族的必然选择。C、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来。D、电信部门虽然对话费调整作了解释,广大用户对此却【莫衷一是】,普遍觉得话费“明降暗升”。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项“不知所云”,泛指思想混乱,说的话叫人摸不着头脑。C项“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D项“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与语境不合。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1分)A、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B、每次施工的时候,我们都要反复讨论到底要不要把工地上的树移走?C、刚走到村口,他就看见一幅写着:“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巨大标语。D、一般人都认为:耳朵是用来听的;眼睛是用来看的;心是用来感受的。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B把问号改为句号。本句是陈述句,不是疑问句,不需要用问号。C去掉冒号。“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标语的具体内容,不属于直接引用,“写着”后面不需要标点符号。D把两个分号改为逗号。分号一般是用在复句内部的并列分句之间;但如果分句之间没有逗号,不可以直接使用分号。所以“耳朵是用来听的”“眼睛是用来看的”“心是用来感受的”之间的分号需要改为逗号。故选A。

11、材料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搞暴,不复挺者,操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币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下列句中括号里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1分)A、学不可以(已)已:停止B、其曲中(规):规矩C、金就(砺)则利砺:磨刀石D、(假)舟楫者假:凭借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规:圆规;画圆等的仪器。

句意:(那么)它的弧度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出处:荀子·《劝学篇》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1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1分)A、惊蛰涸泽而渔气喘吁吁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缱绻混为一谈欢呼雀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C、奢靡期期艾艾鸠占鹊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D、蜜饯摧人泪下恰如其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D项,“摧人泪下”应为“催人泪下”。

13、对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王老师不辞辛苦,(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的李小明同学B、在少年队比赛中,用青年队队员参赛,简直是(拔苗助长)C、对这件珍藏多年的文物,博物馆要采取(亡羊补牢)的措施,避免造成损失。D、城市绿化必须(因地制宜),突出环境保护与人文景观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三顾茅庐:这个成语讲的是刘备三次到草庐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后用于表示诚心诚意的邀请或拜访。分析:王老师“看望生病在家的李晓明同学”是去关心他,没有“邀请”“拜访”的意思,所以使用有误。B拔苗助长:这个成语讲的是宋人用拔苗的方法让禾苗长得更快,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后比喻不顾发展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将事情弄槽。分析:“用青年队队员参赛”这是违反规定的行为,谈不上“不顾发展规律”,所以使用有误。C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讲的是一个人丢了羊以后,及时修补羊圈,从此羊不再丢失的故事。比喻出了差错,设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分析:“珍藏多年的文物”并未丢失,不存在“出了差错”,也就不存在“设法补救”的问题,所以使用有误。

14、面对这让人触目惊心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剩宴”。近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了___的“光盘行动”,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1分)A、风起云涌B、波澜壮阔C、声势浩大D、来势汹汹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波澜壮阔:原形容水面辽阔.现比喻声势雄壮或规模巨大.来势汹汹:动作或事物到来的气势很厉害.风起云涌:比喻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这三个成语不能形容“光盘行动”;声势浩大: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符合本句语境

15、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1分)A、曙光顽皮地挥舞着透明的画笔,随意地涂抹着。(拟人)B、小摔跤手低着头,两只黑宝石似的眼睛敛神凝视,神采飞扬。(比喻)C、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回到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比喻)D、我怎能忘记生我养我的故乡呢?(反问)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此处形容“曙光”“顽皮地”样子,将其赋予人的动作,是拟人修辞。B将“眼睛”比喻成“黑宝石”,是比喻修辞。C此句不是比喻句。理由:一、缺少本体和喻体。二、“红领巾”和“天真看漫的童年时代”不成对比,没有相似之处。三、“仿佛”在句中不是比喻词,这是想象,只是一个普通陈述句。D“我怎能忘记生我养我的故乡呢?”表达的意思是,我不能忘记生我养我的故乡。反问句的特点是只问不答,问中有答,答案寓于句子中。此句正符合反问句的特点。故选C。

16、下面句子中括号中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B、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C、在学校组织的中秋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色,共享(天伦之乐)。D、几代“治沙人”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一致,(锲而不舍),把千年沙漠变成了绿洲。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观念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扎下了根,不易动摇了,成语使用正确;B.当之无愧:意思是担得起某种荣誉或某个职务,无须感到惭愧。勇敢奋战在疫情前线的医务工作者完全担得起英雄的称号,成语使用正确;

C.天伦之乐: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这里说的是老师和同学们,不属于“家庭”,成语使用不正确;D.锲而不舍:意思是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几代“治沙人”坚持治沙,从不放弃,成语使用正确。

故选C。

17、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1分)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例句和D项中的“病”都是“担心,忧虑”的意思。A项,毛病、缺点;B项,困窘;C项,责备、羞辱。

18、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

(1分)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C、我难道就没有应该责备自己的地方吗?D、天上乌云密布,似乎要下雨了。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选项:对偶;B选项:拟人;C选项:反问

19、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这世界上最具灵性的动物,也离不开水的滋润。_____________,让人具有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巍峨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波涛,而汹涌的波涛却摧不折人类精神鼓起的风帆,_____________,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①水渗入了人们灵魂,合成人的血肉之躯

②水在合成人的血肉之躯的同时,也渗入了人的灵魂

③在大海的背景下,我听见了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的呐喊

④听吧,在大海的背景下,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在呐喊(1分)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①两个分句,逻辑顺序颠倒;④与“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不能构成合理衔接

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激烈的决赛中,我国乒乓健儿经过艰苦拼搏,终于______了对方的攻势,获得了冠军。②不法商人以次充好,用假货来______利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③环境保护的问题引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______,他们将在“两会”上提出提案,以便更好地解决。

(1分)A、遏止、谋取、关注B、遏制、谋取、关心C、遏止、牟取、关心D、遏制、牟取、关注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遏制:使得到控制。遏止:阻止,使停止。谋取:设法取得,中性词。如“谋取利益”。牟取:用不好手段谋取名利,贬义词。如“牟取暴利”。关注:关心重视,词义重。关心:放在心上,词义轻。

21、填入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大方方地敞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

①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

②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

③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

(1分)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③中的“铺张”和②中的“拥挤”分别与①中的“既不铺张也不拥挤”照应,合理顺序应是③②①,①再接“大大方方地敞开一派山水”,因为论述的主体是南京,这样接才合乎情理。

22、下列选项中对加括号的词的词类活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动词活用为名词B、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动词使动用法C、春风又(绿)江南岸。形容词活用为使动D、江水又(东)。名词作状语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东”动词,向东流。名词作动词。

23、材料最早登陆的植物

大约30亿年前,地球上已出现了植物。最初的植物、结构极为简单,种类也很贫乏,并且都生活在水域中。到了4亿多年前,由于气候变迁,生长在水里的一些藻类,被迫接触陆地,逐渐演化成蕨类植物,这是最早登陆地球的植物。

最早的陆地植物主要是裸蕨类。刚登陆时,它们既无根又无叶,仅是一个“茎状物”。后来在适应陆地生活的变异中,逐渐有根、茎、叶分化的趋势。地上部分向空中发展,进行光合作用;吸水用水的器官有了分工,促使体内维管束的发展。地下茎逐渐生出了细小叉状旁枝,称为“假根”。

后来,大陆气候进一步干旱,裸蕨类植物衰亡了,其它机能结构更高等的蕨类植物兴起,取而代之。蕨类源于裸蕨植物,但已不裸,有了真正的根和叶。裸蕨和蕨类植物,经过“前赴后继”,终于成了陆地生活的真正“居民”。

陆地上的环境条件不同于水中,生活条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变化很大。比如说,植物在水中生活时,用身体的整个表面吸收养料,而在陆地上就需要专门的器官,一方面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另一方面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呼出氧气。

植物由水生到陆生,并非裸蕨一家。在裸蕨类植物“上陆”前后,有一类叫“苔藓”的植物也“上陆”生活了。但它们始终没有摆脱过阴湿的生活环境,严守着自己的老习惯,从没向前跨进一步。直到今天,连个真正的根都未分化出来。

在泥盆纪中晚期,陆地面积继续扩大,某些地区的气候进一步干旱,有些汪洋大海、巨川大河变成河湖池沼了,有的甚至干涸见底。那时上陆不久的植物又大都长在水边,残枝败叶落入水中,腐烂发臭,大量地消耗着水中的氧气。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有一些总鳍鱼只好弃水登陆。在水陆变迁的新条件下,总鳍鱼就在登陆、失败,再登陆、再失败、再登陆的反复斗争中,逐渐建立了适应于陆上生活的形态结构,鳃呼吸变成了肺呼吸,胸、腹鳍变成了四肢,最后变成了两栖动物。

植物的登陆。改变了以往大陆一片荒漠的景观,使大陆逐渐披上绿装而富有生机。不仅如此,陆生植物的出现与进化发展,完善了全球生态体系。陆生植物具有更强的生产能力,它不仅以海生藻类无法比拟的生产力制造出糖类,而且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大量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出大量的游离氧,从而改善了大气圈的成分比,为提高大气中游离氧量作出了重大贡献。因此,4亿年前的植物登陆是地球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植物的登陆成功,便没有今日的世界。下列属于水生植物演化过程的一项是()(1分)A、水生植物—藻类登陆—蕨类植物B、茎状物—根、茎、叶分化—地下假根、地上茎叶C、裸蕨类植物—蕨类植物—陆生植物D、水藻—裸蕨类植物—蕨类植物—陆地植物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表达不全面。B.仅为“宰蕨类植物”的演化过程。C.表述不全面,“陆生”植物表述不准确。

24、中国古代“古稀”是指男子多少岁?()

(1分)A、40B、50C、60D、70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古稀:指70岁。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25、“志士不饮盗泉之水,()不受嗟来之食”。括号中应填写的内容是()

(1分)A、智者B、廉者C、仁者D、学者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文学文化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前句中,志士:有志气的人;盗泉之水:比喻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东西。据此分析,志士和盗泉之水是相对的意思。该句为对仗句,下句中选择的词也应与嗟来之食相对,嗟来之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