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专项突破提升练(三)探究实践类含答案_第1页
鲁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专项突破提升练(三)探究实践类含答案_第2页
鲁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专项突破提升练(三)探究实践类含答案_第3页
鲁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专项突破提升练(三)探究实践类含答案_第4页
鲁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专项突破提升练(三)探究实践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项突破提升(三)探究实践类(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2023·烟台期中)小张同学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A)A.防止蚯蚓缺氧窒息死亡B.有利于蚯蚓运动C.蚯蚓需要从水中获取营养D.保持蚯蚓的韧性解析: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因此,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其目的是防止蚯蚓缺氧窒息死亡。2.取两只大小相同的蝗虫,将甲蝗虫的头部浸没在水中,让乙蝗虫的头部向上,并将其胸、腹部浸没在水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C)A.结果是甲蝗虫先死,说明蝗虫的呼吸器官是在头部B.两只蝗虫同时死亡C.结果是乙蝗虫先死,说明蝗虫的呼吸器官是在腹部D.两只蝗虫都不会死3.(2023·衡阳期中)某同学为探究“鲫鱼适应水中生活的外部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实验。取两条大小相似、同样健壮的鲫鱼,甲组鲫鱼不做任何处理,乙组鲫鱼用纱布将图中的②③捆绑起来,两条鱼同时放入水中观察。这个实验探究的是哪种鳍的作用(A)A.胸鳍、腹鳍B.背鳍C.臀鳍D.尾鳍解析:两条大小相似、同样健壮的鲫鱼,甲组鲫鱼不做任何处理,乙组鲫鱼用纱布将图中的②③捆绑起来,两条鱼同时放入水中观察,甲、乙唯一不同的变量是胸鳍、腹鳍能否自由活动,因此这个实验探究的是胸鳍、腹鳍的作用。4.(2023·德州期中)在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D)A.实验时,不能用手直接移动“桥”B.实验用的蚂蚁要使它们处于饥饿状态C.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要一致D.抓来的蚂蚁最好尽快做实验解析:蚂蚁传递信息主要是依靠分泌物的气味,所以实验时,不可用手直接移动“桥”,以免手上带有气味或者手不小心把气味消除影响实验效果;实验所用的蚂蚁最好饲养一段时间后,使其处于饥饿状态,这样更利于实验观察;实验用的木条大小、长短要一致,确保单一变量,以免影响实验效果。5.(2023·临沂期中)下列有关“观察蚯蚓”实验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C)A.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B.蚯蚓身体的前端是靠近环带的一端C.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时,触动蚯蚓身体的动作要快速而强烈D.实验中要经常用浸过水的棉球轻擦蚯蚓身体表面解析:蚯蚓身体腹面有刚毛,刚毛是其运动器官,用手轻轻抚摸蚯蚓身体腹面,会有粗糙不平的感觉,就是摸到了蚯蚓的刚毛;蚯蚓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后端离环带远;观察蚯蚓对刺激的反应时,触动蚯蚓身体的动作要缓慢而轻微;蚯蚓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呼吸,为了维持蚯蚓的正常呼吸,在实验时要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6.在观察鱼的实验中,同学们在鱼口前方滴一滴红墨水,发现红墨水从哪里流出(A)A.鳃盖后缘 B.口C.肛门 D.鱼鳞缝隙解析:鱼用鳃呼吸,鳃上有许多鳃丝,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鱼类不停地吞水实际是在呼吸,当水由口流进、经过鳃丝时,溶解在水里的氧就渗入鳃丝的毛细血管里,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浸出毛细血管,排到水中,随水从鳃盖后缘排出体外。7.某同学在帮妈妈捉一条刚买回来的活鲫鱼时,捉到的鲫鱼从手中滑脱了。这是因为鲫鱼的体表有黏液。黏液的作用是(D)A.防止被人类捉住B.能够辅助呼吸C.能够保持体表的湿润D.保护身体,减少水对鱼体的阻力解析:鱼身体表面覆盖鳞片,鳞片表面有一层黏液,起保护身体的作用。8.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蚂蚁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进行了以下实验。他们选择两只正要回家的蚂蚁,用剪刀剪掉其中一只蚂蚁的左、右侧触角,另一只蚂蚁不做任何处理,然后把它们放回原地,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B)A.此实验的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B.实验时应把剪掉触角的蚂蚁放在离蚂蚁窝较近的地方C.若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D.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存在偶然性解析:由于本实验探究的是蚂蚁寻找到食物后是如何回家的,所以该实验的假设是蚂蚁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两只蚂蚁到蚂蚁窝的距离远近应相同,保持变量唯一;如果发现两只蚂蚁都回家了,则说明蚂蚁不是靠触角找到回家的路的,故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本实验存在的缺陷是蚂蚁数量太少,实验存在着偶然性,应增加蚂蚁数量。9.有位同学买来一只牛蛙,将它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准备精心饲养,观察牛蛙的活动,可是第二天牛蛙就死掉了,其死亡的原因是(A)A.无法呼吸到充足的氧气B.饥饿C.受到惊吓D.水质有问题解析:牛蛙为两栖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由于肺的结构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可以辅助呼吸,把牛蛙放在有较多水的鱼缸中,水把牛蛙浸没,牛蛙无法用肺呼吸,导致缺氧窒息而死。10.下列有关“探究水温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C)A.金鱼鳃盖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B.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10~20℃C.实验结论是水温的变化对金鱼的呼吸次数有影响D.改变水温时,可以先放入金鱼,再添加热水或冰块调节水温11.在某自然保护区中,同学们发现蟾蜍、大鲵等两栖动物皮肤都很湿润,而蜥蜴、龟等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A.蟾蜍的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使皮肤保持湿润B.大鲵的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C.龟甲厚实坚硬,可以保温,有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D.蜥蜴的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解析:蟾蜍、大鲵都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蜥蜴、龟都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或甲,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但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12.(2023·淄博期末)“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大雁为什么能飞,同学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你认为其中不具有探究价值的是(A)A.鸟类能飞翔,与什么有关B.鸟类能飞翔,与体形是流线型有关吗C.鸟类能飞翔,与翼上有几排大型羽毛有关吗D.鸟类能飞翔,与骨骼的轻、薄、坚固有关吗解析:科学探究实验一般是从发现并提出问题开始的,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针对“大雁为什么能飞”而提出的问题中,有具体的因素才能作出假设,并进一步设计实验进行探究。鸟类能飞翔,与体形是流线型有关吗?与翼上有几排大型羽毛有关吗?与骨骼的轻、薄、坚固有关吗?都指出了具体的原因,有探究价值;鸟类能飞翔,与什么有关?只是提出一个笼统的问题,没有具体的探究因素,不具有探究价值。13.(2023·泰安期中)某研究小组分别从0°、45°、90°向蟾蜍抛掷易拉罐,以模拟捕食者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攻击。观察并记录蟾蜍的逃避方式及相关比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A.面对90°方向的攻击,蟾蜍均以跳跃方式逃避B.面对45°方向的攻击,蟾蜍静止不动的比例较高C.蟾蜍应对不同方向攻击采取的逃避方式有差异D.蟾蜍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解析:据柱状图可知,在面对90°方向的攻击时,蟾蜍均会以跳跃的方式逃避捕食者;在遇到45°的攻击时,蟾蜍静止不动的比例较低;蟾蜍应对不同方向攻击采取的逃避方式有差异;蟾蜍前肢短小,后肢发达,适于跳跃。14.(2023·娄底一模)买回家的白菜、卷心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经常有菜青虫咬过的痕迹,而芹菜等有特殊气味的蔬菜却基本没有。小红对菜青虫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探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A.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最好选择虫龄较大的菜青虫幼虫为实验对象B.为保证实验变量唯一,除叶子的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C.用多只菜青虫进行重复实验,可以避免偶然性D.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解析: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以说明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学习获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所以,为排除学习行为对实验的影响,最好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探究实验要遵循变量唯一的原则,所以,为保证实验变量唯一,除叶子的种类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实验中用多只菜青虫进行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菜青虫总是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15.(12分)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中,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回答问题。第一小组的同学准备了两条鱼,将其中一条鱼所有的鳍同时都捆绑起来,再将其放入玻璃缸的水中;将另一条未经处理的鱼放入另一个玻璃缸的水中,然后进行观察。第二小组的同学准备了四条鱼,他们将四条鱼分别捆绑起胸鳍、背鳍、腹鳍、尾鳍(即每条鱼只捆绑起一种鳍),然后再将它们分别放入四个玻璃缸的水中,进行观察。(1)请你对这两组同学的实验方法进行分析(从下列A、B、C三个选项中选择分析结果)。①你对第一组同学实验方法的分析结果是C。②你对第二组同学实验方法的分析结果是B。A.其实验方法正确B.其实验方法没有设置对照组C.其实验方法不能保证单一因素对鱼游泳时的影响(2)鱼的身体呈流线型,这可以减少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3)如果将鱼鳍①固定,鱼在游泳时身体就会侧翻,不能直立,由此可见鱼鳍①的作用是保持鱼体平衡。(4)如果将鱼鳍⑧固定,鱼在游泳时会左右摇摆,并且不能转换方向,由此可见,⑧所示鱼鳍的作用是保持鱼体的平衡和转换方向。(5)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最好不采取剪掉鱼鳍的做法,原因是会对鱼体造成伤害,甚至使鱼死亡。解析:(1)第一小组的同学对鱼进行了变量处理,采用了对照实验方法。但是他们将一条鱼的所有鳍同时捆绑起来,无法对不同的鳍进行逐一研究。第二小组的同学虽然对鱼的胸鳍、背鳍、腹鳍、尾鳍分别进行捆绑,并进行观察,但是忘记了设置对照组,无法进行对比。(2)鱼的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其在水中游泳时的阻力。(3)(4)鱼鳍分为[⑧]胸鳍、[⑥]腹鳍、[①]背鳍、[④]臀鳍和[③]尾鳍。[①]背鳍可保持鱼体侧立,对鱼体平衡起着关键作用;腹鳍起平衡作用;尾鳍可以决定运动方向,又能同尾部一起产生前进的推动力;臀鳍可协调其他各鳍,起平衡作用;[⑧]胸鳍起平衡和转换方向的作用,鱼的游泳是靠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以及各种鳍的协调作用而实现的。(5)在探究鱼鳍的作用时,最好不采取剪掉鱼鳍的做法,这样的方法虽然准确、简单,但是会对鱼体造成伤害,甚至使鱼死亡。16.(18分)(2023·济南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校园内发现了一个蚂蚁窝,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他们做了如下实验。①利用一个塑料瓶,剪去上半段,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再取一些蚁穴土壤盖在塑料瓶内的土壤上。②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塑料瓶内,在开口处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于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③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培养皿,在两个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然后摆放到塑料瓶内。④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的量多。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蚂蚁营群居生活,有明确的分工,这属于社会行为。(2)你认为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蚂蚁喜欢吃甜食。(3)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排除偶然因素的干扰。(4)实验前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增加蚂蚁的摄食量,使实验结果更明确。(5)步骤③除白糖和食盐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6)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发现白糖减少的量多,由此可得出实验结论:蚂蚁喜欢吃甜食。(7)这种研究蚂蚁行为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和观察法。解析:(1)社会行为是一些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因此,蚂蚁营群居生活,有明确的分工,这属于社会行为。(2)由于提出的问题是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作出的假设是对提出问题的肯定或否定回答:蚂蚁喜欢吃甜食。(3)不能用1只蚂蚁,所用蚂蚁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避免实验出现误差。(4)蚂蚁只有在饥饿的状态下,才能更积极地寻找食物,实验前对蚂蚁进行饥饿处理的目的是增加蚂蚁的摄食量,使实验结果更明确。(5)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步骤③除白糖和食盐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6)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若白糖减少的量最多,则说明蚂蚁喜欢吃甜食。(7)观察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音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因此,题干中研究蚂蚁行为的方法主要是实验法和观察法。17.(10分)(2023·泉州期中)为研究动物的行为,某课外小组进行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实验,图一为迷宫示意图;图二为实验中小鼠找到食物所需时间的柱形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中小鼠走迷宫前,要让小鼠处于饥饿状态,以使摆放的食物更具吸引力。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第三次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后天的积累和学习。(2)在上述实验中,若把小鼠换成蟑螂,相同条件下,蟑螂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这种学习能力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解析:(1)小鼠走迷宫前,要让小鼠处于饥饿状态,这样小鼠取食的欲望更强,以使摆放的食物更具吸引力。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故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小鼠第三次走迷宫获取食物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后天的积累和学习。(2)小鼠比蟑螂更高等,相同条件下,蟑螂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找到食物,说明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要产生学习行为,需要有相应的先天性行为作为基础,动物的这种学习能力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18.(18分)(2024·德州模拟)蝗虫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两种。与散居型蝗虫相比,群居型蝗虫往往聚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