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3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

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第I卷(客观题48分)

一、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24小题,共48分)

1.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

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在某些方面至超过了周王室附

近地区。这表明西周分封制

A.有助于王室对地方管理B.推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

C.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D.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

2.秦朝在中央设置奉常主管宗庙礼仪和教育,设置郎中令主管宫廷警卫,设置少府

主管皇室财政,设置宗正主管皇室事务,设置卫尉主管宫门屯卫。这些举措体现的核

心政治理念是

A.天下为家B.教化至上

C.天下为公D.分权制衡

3.学者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初,取周秦之制而兼用”而形成了一种新

的地方行政体制。这种“体制”

A.巩固了汉政权的统治B.是对秦制的否定

C.暂时适应了时代要求D.是指“推恩令”

4.下图所示为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的变化示意图。

导致唐宋时期这一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孝廉是选官的主要标准B.九品中正制是入仕的主要途径

C.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D.唐宋政府完全成为平民的政府

5.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临时任用)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

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如“大学士”等。只有“差遣”才是

实际职务,握有实权,这样承担内外事务可以不受官员的品级和资历的限制,宋代的

这一做法

A.反映北宋政府重文抑武B.有利于防范官员的权力膨胀

C.导致科举考试无人问津D.有效的杜绝了吏治腐败问题

6.内阁在明朝最高行政权力运行过程中,于裁决权和执行权之间构成一中介程序,

缓和了君主个人意志与国家机构职能之间的对立。这表明明朝内阁制

A.导致国家政治日益黑暗B.有效地限制了君主的专权

C.解决了权力之间的矛盾D.有利于国家机器合理运作

7.1843年中英订立的《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

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即领事官)照办。”据此可知英国攫取了

A.协定关税权B.领事裁判权

C.片面最惠国待遇D.永久居住权

8.下表为咸丰初年户部银库置银数(单位:万两),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库存银数

新收银数

支出银数

实存银数

咸丰元年(1851)

844.0962

850.8529

956.9910

737.9581

咸丰二年

737.9581

836.1837

1032.6172

541.5246

咸丰三年

541.5246

475.3397

847.1746

169.6897

A.小农经济逐渐解体B.清政府急需偿还债款

C.政府投资开办工厂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9.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

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手工业

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

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

10.义和团揭贴中写道:“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升黄表,焚香

烟,请来各等众神仙。……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概鬼子都杀尽,

大清一统庆升平。”材料反映了义和团

A.具有朴素的爱国、排外思想B.运动的革命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C.对帝国主义有了理性的认识D.运动本身具有自发性和彻底性

11.1919年上海学联告同胞书:“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研究五四运动,从史料价值的角度看,该材料

A.是一面之词,不可作参考B.具明显倾向性,故不可作参考

C.是时人之言,故可做参考D.是爱国青年之词,故可作参考

12.井冈山精神可以概括为“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

勇于胜利”。其中“敢闯新路”主要体现在

A.“打土豪,分土地”B.“工农武装割据”

C.纠正“左倾错误D.开展武装斗争

13.下图是丰子恺先生所绘的一幅漫画《散沙团结可以御敌》,该漫画的寓意是

A.鼓舞民众团结抗战B.号召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C.批评民众麻木不仁D.揭露国民党不抵抗政策

14.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

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见下表)。新政权的组成体现了

A.社会主义原则B.各党派联合执政

C.多党轮流执政D.新民主主义原则

15.“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

设和共同对付可能出现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的和平。”这表明新中国的外交政

A.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B.是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结合

C.最终实现了地区和平D.由革命外交向国家外交的转型

16.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关系的“破冰之旅”。时人评论

说:“尼克松改变了世界”,但主席却说:“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这从侧面说明了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两极格局走向解体

C.美国霸主地位的衰落D.中美分歧已然消失

17.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实现国家和平统一而提出的基本国策,“一国两制”是指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

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这体现出“一国两制”

A.确保了祖国的统一B,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C.有违社会主义原则D.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

18.古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曾这样描述梭伦执政下的城邦:“每天都有人到他(梭

伦)那里去,称赞或是指责某些法律,或建议加上某些条文。也有很多人去询问他,请

求教导他们,说明各条文的目的和意义。”据此可知,梭伦改革

A.激发了公民公共意识B.提高了平民政治地位

C.废除了城邦贵族政治D.实现了公民权利平等

19.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曾被公民大会以防止独裁为由陶片放逐,但仅过了两年多

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取得执政官的地位,

得以重新任职。阿里斯蒂德的事例主要说明雅典

A.陶片放逐形同虚设B.公民才能得到重用

C.城邦利益高于一切D.直接民主弊端凸显

20.公元前3世纪后期,秦统一六国后修订并完善了《秦律》,此时的罗马法律朝

着万民法方向发展。这两种法都

A.适应了统治范围扩大的需要B.以维护地主阶级利益为目的

C.体现了自然平等的法学理念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21.有学者研究后发现,“《权利法案》并没有严重地削减英王在法律上的权力;法

国虽然有了1875年宪法,但总统麦克马洪的野心还能看得见;而《德意志帝国宪法》

更是不用说了……”他的研究能反映出

A.君主立宪制的弊端较严重B.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之初存在缺陷

C.封建君主对民主加以抵制D.资产阶级宪法的确立未能保障民主

22.美国建国之父们为使国家的“权力结构”配置合理又运转正常,需要解决好三

个层次的关系:一是国家和国民的关系,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三是中央内部行政、

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这三个关系的解决原则依次是

A.人民主权、联邦制、分权制衡B.精英民主、联邦制、分权制衡

C.人民主权、共和制、三权分立D.社会契约、共和制、三权分立

23.下图是法国现实主义讽刺画大师杜米埃1872年创作的《新1872年》。漫画中

象征法兰西民族的人物正将1871年所有的破败和苦难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该漫画表

达了作者

A.对之前民主探索努力的否定B.对普法战争失败的深刻反思

C.对法国恢复稳定和秩序的期盼D.对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深切怀念

24.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

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德国统一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B.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

C.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D.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

第H卷(主观题52分)

二、材料题(第25题2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2分)

25.(18分)建立对官员的监督监察体系,惩治和防范贪腐,提升行政效率和吏治的

清明,从古至今的中国都做了有益的探索,体现着中国人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

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社会巨变的战国时期。各国普遍推行郡县制,郡县

长官由国君任免,各国实行“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为监察制度的萌芽创造了

条件,但变革也在政治上滋长了严重的不法行为和腐败现象,检举和纠察官僚已十分

迫切和必要。自春秋以来,人们已开始认识到“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

章(彰)也”。墨子认为“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之情则乱。”法家则明确

提出“以法治吏”,主张打破“刑不上大夫”的旧观念,实行不别亲疏、不殊贵贱的

“事断于法”原则。诸子百家的治国治官理论,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阐明了惩官

治吏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自曹春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述论》

材料二宋初统治者认识到官员的俸禄与其廉洁的关系,实行了一项精简官员编制、

合并州县、提高官吏待遇的政策。州县官员编制精简后,每位州县官加俸五千钱,之

后又不断增加各种额外的津贴。与其他朝代相比,宋朝给予官员的俸禄待遇是最为优

厚的。宋代的这种高薪制,对于官员的廉政有正面的保障作用。

一一《宋史》

材料三朱元璋坚持“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的观点,立下了“杀尽贪官”的决心,

制定峻法,惩治贪官。《大诰》就是其重典治贪的具体表现。《大诰》中普列各式酷

刑,如断手、斩趾、阉割、枭首、凌迟等三十多种。朱元璋还创造“剥皮实草”之刑,

凡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朱元璋还建立了厂卫制度,锦

衣卫直接绕过国家正常的司法机构进行缉捕、拷问,其主要惩治对象是不法官吏。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指出宋初和明初廉政措施的特点,并分析历代封建王朝

重视监察制度建设的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6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1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17世纪前的两三个世纪里,议会同王权一起构成英国政治的两个权力中心.

两者间大体保持着一种平衡。……1685年詹姆士二世继位。再度破坏传统,议会也被

迫再次起来反抗。所不同的是,这一次人们吸取了当初革命的教训,冲突得到有效的

控制。之后,鉴于政治传统屡遭破坏的历史。为防患于未然。议会于1689年通过《权

利法案》,将作为惯例的种种传统权利和自由写入法律文件、所以,从某种角度看,

《权利法案》的意义并不在于使议会获得多少新的权力。

---摘编自张新宇《从权利法案看英国革命》

(D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吸取了当初革命的教训”的含义,并从材料

一的视角,分析《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8分)

材料二《邦联条例》实行的是州主权至上,邦联政府的权力来自各州的让与。制宪

会议的不少与会代表主张人民直接授权中央政府,以取代州的授权。这一提议在得到

许多大州代表拥护的同时,也遭到小州代表的抨击。经过漫长的谈判和妥协,,最后会

议通过了“康涅狄格妥协案”,以求制度性地解决大小州的矛盾。

一一摘编自孙世鳌《美国国家构建进程中的共识与分歧一一对1787年宪法制定和批

准过程的分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少与会代表主张“人民直接授权中央政府”

的原因,并概述美国1787年宪法“制度性地解决大小州的矛盾”的举措。(8分)

材料三1871年宪法,确定帝国为联邦制国家。这个宪法外衣是按照俾斯麦的手段

来裁量的,是按照普鲁士容克贵族阶级的利益来定制的。帝国宰相这个职位是专为俾

斯麦这样的人物而设的,帝国宰相兼任联邦议会的主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操纵议会

的议事程序。

——摘编自郭圣铭《世界文明史纲要(近代部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个宪法外衣”中所体现的“普鲁士容克贵

族阶级的利益”的表现。(4分)

27.综合探究题。(12分)某班学生以“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为主题展开探究活

动。

材料一为探究20世纪40、50年代的中美关系,A组同学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找到

以下四本书:

1《一位抗日老战士回忆录》

2美国史学家费正清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3《中美关系档案资料汇编》

4台湾出版的《国共两党抗战史》

(1)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一本史料价值最高?(2分)请说明理由。(2分)

材料二为探究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B组同学查阅到三张照片:

(2)指出材料二所呈现的三个历史场景在中美关系改善过程中的内在联系。(4分)

材料三为探究今天的中美关系,C组同学在网上查阅到下面这段资料:

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四十年来,中美两国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往明显增多,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两国的关系也从上个世

纪中期以来的敌对关系逐步发展到今天的合作和对抗并存的复杂关系,尤其是近几年

来,美国政府在经贸领域、高新技术等领域对中国的极限施压和打压。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指出研究历史事件的方法。(4分)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BACCB6—10:DBDCA11—15:CBADB16—20:ABACA21—24:BACC

二、材料分析题

25.(1)背景:春秋战国社会转型,各诸侯国的改革变法,使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

政治(或郡县制逐渐推行,官吏的选拔任用逐渐取代贵族世卿世禄制);官场滋生腐败;

诸子百家提出了治国治官的理论。(4分,任答2点即可)

(2)特点:宋初:实行高薪养廉;明初:实行重刑惩处贪官,促进廉政建设。(4分)

原因:直接原因是预防和减少贪腐发生;根本原因是维护统治(2分,任答1点即

可)

(3)评价:有利于规范官员执政行为,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