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5年春季新版教材第一节质量及其测量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质量测量质量的工具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知识点质量知1-讲感悟新知1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作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1)物质是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大铁钉和回形针都是由铁组成的,大铁钉和回形针都是物体,而铁是物质.(2)所含物质多的物体质量大.例如,一个塑料桶的质量大于一个塑料杯的质量;一枚大铁钉的质量大于一枚回形针的质量.知1-讲感悟新知深度思考生活中的“质量”和物理学中的“质量”的区别是什么?深度理解生活中的“质量”侧重于“质”,即材料和物品的品质好坏;物理学中的“质量”侧重于“量”,即所含物质的多少.显然,生活和物理学中的“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相混.知1-讲感悟新知2.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2)常用单位有吨(t)、克(g)和毫克(mg).(3)换算关系:1t=103kg=106g=109mg.3.常见物体的质量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5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一只鸡的质量约为2k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一头大象的质量约为5t.感悟新知知1-练[母题教材习题]质量是5×104g的物体可能是()A.一名中学生 B.一枚鸡蛋C.一瓶纯净水 D.一头大象例1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估测物体的质量,一要熟悉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如中学生、鸡蛋等物体的质量;二要熟悉单位换算,如将不常用的质量单位换算成常用的质量单位。解析:5×104g=50kg。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kg;一个鸡蛋的质量约50g;一瓶纯净水的质量约500g=0.5kg;一头大象的质量约3t=3000kg。答案:A感悟新知知1-练1.[立德树人传统文化期中·无锡新吴区]青团子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吃的一道传统点心,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一个青团子质量大约为()A.1kg B.200mg C.3g D.60gD知识点测量质量的工具知2-讲感悟新知21.托盘天平的使用(如图1所示)(1)会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2)会拨: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3)会调: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此时天平横梁平衡。知2-讲感悟新知(4)会测:待测物体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必要时移动游码,直至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5)会读:左盘中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示质量之和。(6)会收:称量完毕,先将物体取下,用镊子将砝码放在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0”刻度线。知2-讲感悟新知(7)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天平和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液体、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里;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直接取砝码。知1-讲感悟新知关联思考天平测量前的平衡调节和测量过程中的平衡调节,有什么不同之处?关联结果测量前调节平衡螺母到横梁平衡;测量时增减砝码、移动游码到横梁平衡.知2-讲感悟新知2.常见测量质量的工具:实验室里有物理天平,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杆秤、电子秤和地秤。知2-讲感悟新知3.测量锥形瓶中水的质量(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横梁平衡。(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杯。(3)将锥形瓶内的水倒入烧杯中。(4)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总。(5)烧杯内水的质量m水=m总-m杯。知2-讲感悟新知
知2-讲感悟新知深度理解天平的正确使用,一要注意两种调节手段不能混淆:测量前遵循“左高左调,右高右调”,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通过加减砝码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二要注意放置待测物体和砝码遵循“左物右码”;三要注意游码指示的质量值为游码左侧的刻度值。感悟新知知2-练小明利用天平、烧杯测量液体的质量。(1)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如图2甲所示的位置,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例2“0”刻度线右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测量液体的质量,应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若实验顺序颠倒,所测液体质量偏小。解析:将天平放在水平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大,应向右调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感悟新知知2-练(2)正确实验操作后,小明按照图2乙、丙实验顺序测量液体的质量,他测得液体的质量为______g。57.4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测量液体的质量,应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若实验顺序颠倒,所测液体质量偏小。解析: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总=50g+20g+2g=72g,烧杯的质量m杯=10g+4.6g=14.6g,液体的质量m液=m总-m杯=72g-14.6g=57.4g。感悟新知知2-练(3)小明测出液体的质量偏______。小解题秘方:测量液体的质量,应先测空烧杯的质量,再测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若实验顺序颠倒,所测液体质量偏小。解析:由于烧杯内壁粘有液体导致所测空烧杯的质量偏大,所计算出液体的质量偏小。感悟新知知2-练2.[期中·常州]托盘天平横梁上都有标尺和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是()A.相当于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相当于在右盘中加小砝码C.相当于在左盘中加小砝码D.代替指针用来指示天平是否平衡B感悟新知知2-练
例3感悟新知知2-练
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当被测物理量小于测量工具的分度值时,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即累积法。例如测一张纸的厚度、细钢丝的直径、一枚大头针的质量,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感悟新知知1-练
答案:D感悟新知知2-练3.[期末·连云港]要测一枚回形针的质量,下列方法可行且测量结果比较准确的是()A.直接测量一枚回形针的质量B.测10枚相同回形针的质量,再除以10C.测100枚相同回形针的质量,再除以100D.测一枚回形针与一本书的质量,再减去这本书的质量C知识点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知3-讲感悟新知31.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即质量是物体的一种普遍属性.2.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可以通过实验验证.例如,把一块冰放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再如,一个苹果从超市带回家,位置改变了、温度可能改变了,但用天平测量其质量相同.知3-讲感悟新知深度思考能否根据质量的概念来论证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深度理解可以根据质量的概念进行论证.例如,一个铁盒从学校带到家中,甚至将铁盒压扁,这个铁盒所含铁的多少不会变化,即质量不变.感悟新知知3-练[荣德原创]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返回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草原上的四子王旗着陆场,嫦娥六号携带着来自月球背面的月壤样本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月壤样本的质量()A.变为原来的一半 B.保持不变C.变为原来的2倍 D.变为原来的4倍例4感悟新知知3-练解题秘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无关.解析:从月球带回的月壤样本,其空间位置改变,但质量不变。答案:B感悟新知知3-练4.[中考·玉林]当水结成冰后,它的质量()A.变大B.不变C.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B质量及其测量质量质量测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基本单位:kg性质: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天平的使用:放、拨、调、测、读、收特殊测量:测多算少等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二节密度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知识点探究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知1-讲感悟新知11.实验设计选择塑料和木头,每种物质各选三个体积不等的长方体.用天平和刻度尺分别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知1-讲感悟新知2.实验数据测量对象质量/g体积/cm3塑料块1110塑料块2220塑料块4440木块610木块1220木块2440知1-讲感悟新知3.分析数据从表格中数据可以发现,木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0.6g·cm-3,塑料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都是1.1g·cm-3.4.分析图像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图像(如图1),两图线均为通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即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知1-讲感悟新知5.实验结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知1-讲感悟新知深度思考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几种理解?深度理解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的两种理解:一是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二是比值大小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即单位体积的质量相等.感悟新知知1-练[中考·济南]在“探究固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例1感悟新知知1-练(1)将天平调节好以后,在左盘中放入铁块,向右盘中添加了几个砝码后,观察到天平的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再添加一个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先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接着________,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移动游码感悟新知知1-练(2)小明用3个铁块、小丽用3个木块、小强用3个铝块分别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用这些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m-V
关系图像.感悟新知知1-练从图像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_;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___.因此,这个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密度.相同不同感悟新知知1-练解析: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通过分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感悟新知知1-练(3)小明通过这次实验真正明白了人们常说的“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含义.下列说法能体现这句话正确含义的是________.(填字母)A.铁比木头的质量大B.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B感悟新知知1-练解析: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大.如果不清楚两个物体的体积关系,我们就无法确定哪个物体的质量大.通常人们说“铁比木头重”的意思是单位体积的铁的质量比单位体积的木头的质量大,即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感悟新知知1-练1.小丽选用水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在实验中,小丽测量水的质量需要的器材有:盛水的容器、水、烧杯和_________.天平感悟新知知1-练(2)小丽为了简化实验,找来一个小杯,通过实验得到下列数据: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小丽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水的质量与体积成_________比.实验次数水的质量/g水的体积110.11小杯220.02小杯329.93小杯正感悟新知知1-练(3)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水的质量随体积的变化关系,请画出水的质量m-体积V
的关系图像.解:如图所示.感悟新知知1-练(4)小梅用另一种杯子按小丽的方法“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了与小丽完全相同的结论,但在与小丽就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时,发现小丽这种实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都很明显,请你就小丽这种实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作出简要评价.这种实验操作简便,但用杯子测量体积的误差较大。知识点密度知2-讲感悟新知2
—质量
—体积•••••知2-讲感悟新知3.密度的单位(1)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为kg/m3.(2)密度的常用单位还有克每立方厘米,符号为g/cm3.(3)1g/cm3
=1×103kg/m3.知2-讲感悟新知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1)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同种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密度也不同。(2)密度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有关.知1-讲感悟新知发散思考(1)阅读教材P9在通常情况下一些物质的密度,从中发现了什么?发散结果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有些物质的密度相近甚至相同;物质在不同状态的密度不同。知1-讲感悟新知(2)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一定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吗?由于有些物质的密度相近甚至相同,密度相同的物体可能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也可能是由不同种材料制成的.感悟新知知2-练[立德树人传统文化中考·滨州]篆刻艺术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作为国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3所示,一位艺术家正在篆刻一枚方章,与篆刻前相比,篆刻后方章的质量______,密度__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2变小不变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判断密度是否变化,要看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是否变化。解析:篆刻一枚方章,与篆刻前相比,所含物质减少,质量变小;篆刻后的方章的物质种类不变、状态不变,所以方章的密度不变。感悟新知知2-练2.[期中·淮安浦东实验学校]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B.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D.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B物质的密度密度探究定义式定义单位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三节密度知识的应用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测量液体的密度鉴别物质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知识点量筒知1-讲感悟新知11.量筒作用测量液体的体积,单位是mL(1mL=1cm3).2.观察量筒如图1所示量筒的最大测量值是250mL,分度值是10mL.知1-讲感悟新知3.测量液体的体积(1)放在水平台面上;(2)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凹面底部(或凸面顶部)相平.知1-讲感悟新知关联思考(1)量筒的分度值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关联结果量筒和刻度尺相似,分度值越小测量精度越高.知1-讲感悟新知(2)读数时,视线不与液面相平,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如图2甲所示,俯视读数,读出的示数偏大;如图乙所示,仰视读数,读出的示数偏小.知1-讲感悟新知4.测量固体的体积(1)量筒中放适量的水,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1;(2)固体全部浸入水中,读出水面对应的刻度V2;(3)固体的体积等于两次刻度之差,即固体的体积V=V2-V1.感悟新知知1-练如图3所示,量筒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mL,分度值是______mL,物体的体积是______cm3.例10~50224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由图3可知,量筒中液面是凹形的,注意视线应对齐液体凹面底部.物体的体积是两个示数的差值.解析:由图可直接得出量筒的量程为0~50mL,每一小格为2mL,即分度值为2mL.由图3甲可知,液体体积V
液=20mL=20cm3,由图3乙可知,物体和液体的总体积V
总=44mL=44cm3.物体的体积V物=V总-V液=44cm3-20cm3=24cm3.感悟新知知1-练1.某同学用量程为0~10mL的量筒量取某液体,读数时视线如图4所示,该量筒的分度值为________;该同学读出的液体体积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正确读数是________
.0.2mL偏大5.0mL知识点测量固体的密度知2-讲感悟新知2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知2-讲感悟新知器材天平、量筒、烧杯、水、石块、细线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③将小石块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V2密度表达式知2-讲感悟新知实验思考(1)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这里“适量”的标准是什么?实验要点(1)适量的标准:小石块放入水中后,既要能浸没小石块,液面又不能超过最大刻度.知2-讲感悟新知(2)测量小石块密度时,量筒测体积在前,用天平测质量在后,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测体积在前,测质量在后,小石块上因沾有水,导致测量的质量偏大,计算出来的密度也偏大.感悟新知知2-练[中考·常州]溧阳市竹箦镇洙汤村的吕先生在农田捡到一块形状特殊的石头,经文物部门鉴定,竟然是新石器时代的石箭头,小明同学对其复制品展开密度测量.例2感悟新知知2-练(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的___________处,发现指针指向分度盘左侧,如图5甲所示,小明应该向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直至指针指向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0”刻度线右感悟新知知2-练(2)在调好的天平左盘内放入石箭头,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质量是_______g.57.6感悟新知知2-练(3)用细线拴住石箭头,使其浸没在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位置分别如图丙、丁所示,石箭头的体积是_______cm3.20感悟新知知2-练(4)算得石箭头的密度是_______g/cm3.(5)石箭头的吸水性将导致密度的测量值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其真实密度.2.88大于感悟新知知2-练解题秘方:如果固体吸水,会导致测出的固体和水总体积偏小,即测得的固体体积偏小.
感悟新知知2-练2.[新考法装置新中考·扬州]小华测量手链上花生形状小饰品的密度。(1)拆下穿过“花生”的细绳,用天平测“花生”质量,操作正确,如图6所示,“花生”的质量为______g。2.6感悟新知知2-练(2)因“花生”体积较小,选择分度值更小的注射器来测“花生”体积。其步骤如图6,步骤②中摇动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测得“花生”的密度为______g/cm3。若在步骤③中,不慎挤出少许水,则密度测量值偏______。除去注射器内水中的气泡2.6大知识点测量液体的密度知3-讲感悟新知3测量盐水的密度原理器材天平、烧杯、量筒、盐水知3-讲感悟新知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密度表达式知3-讲感悟新知实验要点在烧杯中装入液体时,注意根据烧杯的大致刻度,倒入的液体要超过量筒最大刻度的一半,同时满足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不会超过天平的量程.知3-讲感悟新知分析思考(1)根据上述步骤测量液体的密度,与之前的测量方法相比,你认为设计最巧妙的是哪个方面?请说明理由.分析结果(1)设计最巧妙之处为:量筒中液体的质量等于两次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之差,可以避免因液体沾在烧杯壁上带来的测量误差.知3-讲感悟新知(2)根据下列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结果偏大还是偏小?①测出量筒中液体体积V;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③将量筒中液体倒入烧杯中,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知3-讲感悟新知将量筒中的液体倒入烧杯时,因液体不能倒干净,导致测量的液体质量偏小,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小.感悟新知知3-练[中考·云南]妈妈制作了一杯奶茶,小明想知道奶茶的密度,他将奶茶带到实验室进行了测量.例3解题秘方:在测液体和烧杯总质量后,将液体倒入量筒测量体积,再测量空烧杯(或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恰好对应总质量和空烧杯(或烧杯与剩余液体)的质量差.没有因液体沾在烧杯或量筒上所引起的误差.感悟新知知3-练(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工作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处,当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7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节,直到指针对准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水平“0”刻度线右感悟新知知3-练解析:天平在使用前应先调平,调平的方法是: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然后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当横梁静止时,由图甲可知,指针向左偏,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感悟新知知3-练(2)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适量奶茶倒入烧杯中,用托盘天平测出奶茶和烧杯的质量m1=188.2g;②将烧杯中的部分奶茶倒入量筒中,如图7乙所示,测出奶茶的体积V=______mL;③用托盘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奶茶的质量,如图7丙所示,m2=_______g.80104.2感悟新知知3-练解析:由图7乙可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读数为80mL,即奶茶的体积为80cm3.由图7丙可知,烧杯和剩余奶茶的质量m2=100g+4.2g=104.2g.感悟新知知3-练(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奶茶的密度ρ=_______g/cm3.1.05
感悟新知知3-练(4)在步骤②中,有少量的奶茶附着在量筒液面上方的内壁上,测得的奶茶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填“大”或“小”),烧杯中剩余奶茶的密度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大不变感悟新知知3-练
感悟新知知3-练3.[中考·广元]随着广元城区“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嘉陵江广元段的江水变得更清了。“梦天”学习小组取回江水样品,测量密度。感悟新知知3-练(1)实验步骤如下:①将空烧杯放在调好的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2g;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江水,将其放在天平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8,则烧杯和江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g;62.4感悟新知知3-练③将烧杯中的江水倒入量筒,读出量筒中江水的体积为20mL;④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江水的密度为_______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02感悟新知知3-练(2)实验评估时,小华认为,在步骤③中,由于烧杯中的江水有残留,会使密度的测量结果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他提出只要将实验步骤的顺序进行调整就能使测量结果更准确,调整后的顺序为_________。(只填实验步骤前的序号)偏大②③①④知识点鉴别物质知4-讲感悟新知41.鉴别物质的种类(1)理论依据: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鉴别方法:测出物质的密度,对照密度表就可以知道物质的种类.知4-讲感悟新知(3)说明:由于不同物质的密度可能相同,故只通过密度鉴别物质不一定完全可靠.
要准确鉴别物质,常常要结合物质的其他性质进行判断.深度理解冰和蜡密度相同,且都是固体,但可以从颜色、透明度、硬度等性质区分两者.知4-讲感悟新知2.密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1)野外勘探时根据样品的密度确定矿藏的种类及经济价值.(2)盐水选种:把种子放在盐水里,饱满的种子的密度大沉到盐水底部,瘪壳和杂草的种子密度小浮在盐水表面.(3)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4)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为填充物,既可减震,又方便运输.(5)大型机床底座利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制成.知4-讲感悟新知深度思考水不能作为温度计测温物质的原因:①水具有反常膨胀的性质;②水结冰体积膨胀,会胀破感悟新知知4-练[中考·内江]某同学借助天平和刻度尺鉴别一实心正方体金属块的组成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是21.6g,用刻度尺测棱长如图9所示,则金属块的棱长是_______cm,经计算可知,该金属块可能是由_______(填“铅”“铁”或“铝”)组成的.(已知ρ铅=11.3×103kg/m3,ρ铁=7.9×103kg/m3,ρ铝=2.7×103kg/m3)2.00例4铝感悟新知知4-练解题秘方:计算出密度,与常见物质密度进行对比可以进行判断.
感悟新知知4-练4.小宁参加心算比赛荣获铜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是纯铜制成的.于是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别测出奖牌的质量为28.8g、体积为4cm3,并算出奖牌的密度为___g/cm3,通过查密度表知道,铜的密度为8.9×103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不是由纯铜制成的.他的判断是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7.2错误奖牌有可能是空心的知识点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知5-讲感悟新知5在生产、生活中根据密度和体积,运用密度公式计算那些无法直接测量的质量.例如一块大石碑的质量.根据密度和质量,运用密度公式计算那些无法直接测量的体积.例如,一卷细铜丝可先由质量和密度计算体积,再由体积和横截面积计算长度.知5-讲感悟新知方法点拨转换法: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事实上就是把不易测量的质量或体积转换为测量易测量的体积和质量,这是转换的思想,也称转换法.感悟新知知5-练[母题中考·南京教材P16习题T2]有一捆粗细均匀、横截面积为2.5×10-4m2
的金属丝,质量m=89kg。根据以下方案可以测出它的长度。例5
感悟新知知5-练(1)方案一:①选取一段金属丝,用天平测量其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0所示,其质量m1=______g;②用量筒和水测出这段金属丝的体积为6cm3;③金属丝的密度为________kg/m3;④这捆金属丝的长度为______km。53.48.9×1030.04感悟新知知5-练
感悟新知知5-练(2)方案二:直接测出操作①中选取的那段金属丝的长度l1,算出这捆金属丝的总长度l总=______(用m、m1
和l1
表示)。
感悟新知知5-练5.[期中·淮安浦东实验中学]已知冰的密度为0.9×103kg/m3,水的密度为1g/cm3,90cm3
的水全部凝固成冰后,冰的质量是______g,冰的体积是______
cm3,所以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易冻裂。人体的密度与水差不多,则一个正常成年人的体积最接近于60______(补入适当单位)。90100dm3密度知识的应用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鉴别物质种类量筒的使用间接测量体积间接测量质量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四节物质的物理属性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一些物质的物理属性物质的物理属性与新材料知识点一些物质的物理属性知1-讲感悟新知11.常见的物理属性密度、熔点、硬度、导热性、导电性、透光性、磁性、延展性、弹性等.(1)透光性:透明物质的透光性能.(2)导热性:物质传导热的能力.(3)导电性:物质传导电流的能力.(4)磁性:物质吸引铁、钴、镍等磁性物质的能力.知1-讲感悟新知2.物质物理属性的应用各种不同属性的物质可以用在不同的地方,如电器外壳和导线外皮应该使用绝缘性好的材料,而电线要使用导电性好的铜、铝;飞机要用密度小、硬度大的铝合金和钛合金;汽车轮胎常使用弹性好、耐磨损的橡胶.知1-讲感悟新知知识链接研究物理属性的方法有很多,注意选择适当的方法.研究透光性可用观察法;研究熔点、弹性可用实验法;研究导电性可用转换法,即通过灯泡的亮度来反映导电性的强弱.▲▲▲▲▲▲▲▲▲知1-讲感悟新知3.比较物质的导热性(1)将钢勺和瓷勺的勺头一起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过一会儿,用手触摸两个勺子的勺柄,会发现钢勺的勺柄温度高,这说明钢勺的导热性好,瓷勺的导热性差。知1-讲感悟新知(2)如图1所示,将瓷勺的勺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然后与火柴头接触,火柴被点燃,这是因为瓷勺的导热性差,勺柄虽然不热,但勺头温度很高,可以点燃火柴。知1-讲感悟新知知识拓展导热性能最好的金属是银。金属按导热性大小排列:银、铜、金、铝、钠、钼、钨、锌、镍、铁、铂、锡、铅。感悟新知知1-练[模拟·淮安]如图2所示,握力器的主要部件——弹簧用金属制造,是利用金属具有()A.较高的导热性B.较好的导电性C.非常强的弹性D.较强劲的硬度例1感悟新知知1-练解析:握力器工作时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又要恢复原状,要求制作的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故主要是利用其非常强的弹性.答案:C感悟新知知1-练1.铁钉可以在石蜡上留下刻痕,这是因为铁的_______比石蜡大;炒菜的锅常用铁作材料,这是因为铁的______好;电线用铜作材料,是因为铜的______好。硬度导热性导电性知识点物质的物理属性与新材料知2-讲感悟新知2对物质物理属性的深入研究,促进了材料科学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材料技术,如现在应用广泛的新型陶瓷材料、纳米材料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感悟新知知2-练
例2感悟新知知1-练解析:纳米气凝胶具有超轻特性,是指其密度小,相同体积的纳米气凝胶和其他物质相比,纳米气凝胶的质量小。答案:B感悟新知知2-练2.[跨学科工程实践]为解决护目镜起雾问题,在护目镜上加一层石墨烯材料,并用锂电池通电,使护目镜温度与体温一致。这利用了石墨烯的哪两种物理属性()A.熔点与沸点B.硬度与弹性C.磁性与延展性D.导电性与透光性D物质的物理属性常见的物理属性硬度密度、弹性磁性、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比较硬度的方法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一节力弹力第七章力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力形变和弹力力的测量弹性势能知识点力知1-讲感悟新知1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我们日常所见的推、拉、提、压、摩擦、碰撞、吸引、排斥等作用,都属于力.例如,如图1所示,运动员举起杠铃,运动员对杠铃施加力.狗拉雪橇前进,狗对雪橇施加力.知1-讲感悟新知2.要点(1)力不能脱离物体存在;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2)发生力的作用时,受到力的物体称为受力物体;施加力的物体称为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同时存在、也同时消失.知1-讲感悟新知发散思考(1)不接触的物体是否会产生力?发散结果不接触的物体间可能会产生力.磁体吸引大头针、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都是不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例证.知1-讲感悟新知(2)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是否一定有力的作用?发散结果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可能没有力的作用.例如,如图2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木块,虽和墙面接触,但是墙和木块之间没有作用力.感悟新知知1-练用绳子系着水桶,手拿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水桶受到向上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A.手B.绳子C.水和桶D.地球例1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根据力的产生原因,明确力的产生过程,分析哪个物体施力,哪个物体受力.解析:手拿着绳子从井中向上提水,此时水桶受到向上的拉力;水桶与绳子相连,水桶在绳子拉力作用下向上运动,即这个力是绳子对水桶施加的,绳子是施力物体.答案:B感悟新知知1-练易错警示:认为人用绳子从井中提水桶,水桶所受力的施力物体就是人.事实上,是人对绳子施加向上的力,绳子对水桶施加向上的力.感悟新知知1-练1.在下面的叙述中手为受力物体的是()A.手将铁丝弄弯B.用手将排球打出去C.手将石块举高D.手拍桌子,手感到疼D知识点形变和弹力知2-讲感悟新知21.形变物体形状的改变,叫作形变.在力的作用下,物体体积变化属于形变的一种.例如,如图3所示的氢气球,从地面升空时,会逐渐膨胀最终爆破,体积膨胀的过程就是形变的过程.知2-讲感悟新知2.弹性形变(1)定义:如果发生形变的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那么该物体所发生的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2)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外力越大,同一物体的形变就越大.知2-讲感悟新知3.弹力形变物体力图恢复原状,而对另一个物体产生的力叫作弹力。(1)形变的物体是施力物体,另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2)产生弹力的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3)拉力和压力都属于弹力.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力、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力,都不属于弹力.知2-讲感悟新知知识拓展(1)弹性是指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当外力撤消后能恢复原来大小和形状的性质.(2)塑性是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形状的性质.这类物体发生的形变称为塑性形变.感悟新知知2-练[期中·盐城经开区]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B.拉力属于弹力C.压缩的弹簧不能产生弹力D.物体发生形变时一定产生弹力例2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理解弹力的概念,重点抓住三个方面:一抓“产生条件”: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二抓“方向”:与产生弹力的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三抓“形变主体”:弹力是由施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感悟新知知1-练解析: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才可能产生弹力,A错误;拉力是由于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属于弹力,B正确;压缩的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也能产生弹力,C错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能产生弹力,D错误。答案:B感悟新知知2-练2.[人文素养·传统文化]如图4所示是中国甲骨文中“射”字,宛如搭弓射箭.用力拉弓弦时,弓弦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弓弦发生了______(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了弹力,受力物体是______
.形状弹性箭知识点力的测量知3-讲感悟新知31.力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2.弹簧测力计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是常用的测力计.知3-讲感悟新知3.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弹簧测力计主要由弹簧、秤钩、指针和刻度盘组成,如图5所示的是实验室常见的两种弹簧测力计.知3-讲感悟新知方法点拨弹簧测力计工作时,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力转换成弹簧长度的变化,利用的是转换法,用温度计测量温度也利用了转换法.▲▲▲知3-讲感悟新知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1)使用前:①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线上,若不在,可移动指针至“0”刻度线处;③来回拉动秤钩几次,防止弹簧被卡住.知3-讲感悟新知(2)使用时:①被测的力应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②被测的力应作用在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③被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盘垂直.知3-讲感悟新知关联思考弹簧测力计和天平、刻度尺等测量工具使用时,有哪些共同的注意事项?关联结果弹簧测力计和天平、刻度尺等测量工具使用前,都要关注它们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都要校零:天平是调节平衡;弹簧测力计是指针移到零刻度线;刻度尺一般是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感悟新知知3-练[中考·江西]如图6所示,圆筒测力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N;此时,该测力计的读数是_______N.例30.11.5感悟新知知3-练解题秘方:根据弹簧测力计使用注意点和读数规律进行读数.解析:由图可知,相邻两条刻度线表示0.1N,故分度值为0.1N;对圆筒测力计来说,其示数是指露出外壳的刻度线对应的最大值,则此时该测力计的读数是1.5N.感悟新知知3-练3.[中考·东营改编]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竖直方向的力B.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C.测量前要确认指针和弹簧不被外壳卡住D.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A知识点弹性势能知4-讲感悟新知4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作弹性势能.关联思考有弹性的物体一定具有弹性势能吗?关联思考有弹性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弹性势能,只有发生了弹性形变的物体才具有弹性势能.感悟新知知4-练下列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被拉长的橡皮筋B.在空中自由下落的小球C.被拉细的铜丝D.被压扁的橡皮泥例4感悟新知知4-练解题秘方:明确弹性势能的定义.解析:被拉长的橡皮筋,在其弹性限度范围内,橡皮筋发生了弹性形变,具有弹性势能,故A正确;在空中自由下落的小球,没有发生弹性形变,故不具有弹性势能,故B错误;被拉细的铜丝不能自动恢复原状,没有发生弹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故C错误;被压扁的橡皮泥发生塑性形变,不具有弹性势能,故D错误.答案:A感悟新知知4-练4.下列加点物体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A.弓开如满月B.箭去似流星C.云来云又往D.蜻蜓立杆头A•••••力弹力力弹力概念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施力物体受力物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二节重力力的示意图第七章力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重力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知识点重力知1-讲感悟新知11.重力的证据事实观察:如图1所示,瀑布总是从天而降,苹果总是落向地面,向上抛出的篮球最终落回地面.知1-讲感悟新知分析思考自然界中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使物体落回地面的力方向如何?分析结果因为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物体落回地面表明地球对这些物体的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知1-讲感悟新知2.重力的概念(1)重力: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G
表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2)施力物体:地球;受力物体:地面附近的物体.(3)测量:物重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知1-讲感悟新知深度思考地面附近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不是弹力?为什么?深度理解重力不是弹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物体与地球可以不接触,不是由于弹性形变产生的力,不属于弹力.感悟新知知1-练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才受到重力的作用B.空中飞行的小鸟不受重力C.物体受到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D.瀑布的形成是由于水受到重力的作用例1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根据重力的概念解答问题.解析:地球上及地球表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故A、B错误;物体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产生的,但重力与引力不完全相同,故C错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所以水总是由高处往低处流动,从而形成了瀑布,故D正确.答案:D感悟新知知1-练1.下列现象与重力无关的是()A.成熟的苹果落回地面B.跳高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落回地面C.投出去的篮球落回地面D.拉弯的弓将箭射出去D知识点重力的大小知2-讲感悟新知21.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设计:如图2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不同数量的钩码,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钩码的质量,实验记录如表所示.实验数据:质量m/kg0.10.20.30.40.5重力G/N12345知2-讲感悟新知实验思考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时,是否需要用天平测量钩码的质量?为什么?实验要点不需要用天平测量钩码的质量,因为钩码是标准质量,质量的大小通常标在钩码盒上.实验室常用的钩码质量有50g和200g的两种.即用钩码探究重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可以没有天平.知2-讲感悟新知易错提示如果用铁块等质量未知的物体,探究重力和质量关系时,就需要用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知2-讲感悟新知计算论证:从表格中数据可以发现,每次实验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均为10N/kg,即重力与质量比值相同.画图论证: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图像(如图3),图线为通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即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关系.(描点法)•••知2-讲感悟新知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1)重力用G
表示,质量用m
表示,则有G=mg.(2)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在粗略计算中,g可以取10N/kg.知2-讲感悟新知深度思考(1)g=9.8N/kg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深度理解g=9.8N/kg表示地球附近的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知2-讲感悟新知(2)表格中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什么不是9.8N/kg?深度理解因为测量误差或地理位置的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比值往往不恰好等于9.8N/kg.感悟新知知2-练[中考·黄石]小明同学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例2感悟新知知1-练
感悟新知知2-练(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包括弹簧测力计以及______
.天平解析: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测量质量和重力,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弹簧测力计.感悟新知知2-练(2)第3次实验“物体3”所受的重力如图4(a)所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实验结果完成表格中第3次实验的有关数据.实验次数被测物体物体质量m/kg重力G/N1物体10.10.999.92物体20.43.889.73物体30.5_________4.99.8感悟新知知1-练
感悟新知知2-练(3)根据上面实验结果可知:同一物体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_______N/kg.9.8
感悟新知知2-练
147感悟新知知1-练
感悟新知知2-练(5)小明对太空中的星球比较感兴趣,他从网上查得:甲、乙两个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G)与其质量(m)的关系如图(b)所示.从图中信息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感悟新知知1-练解析:由图像可知,相同质量的物体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感悟新知知2-练2.[期末·南昌]在“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1)测量物体重力前,除了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还应将弹簧测力计在_______方向调零.(2)测量物体重力时,应将物体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让它处于______状态,这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物体的重力.竖直静止感悟新知知2-练(3)实验小组的同学测量出了不同质量钩码所受重力的多组数据,其中一次测量时指针位置如图5所示,其读数为______N.1.8感悟新知知2-练(4)实验小组的小红同学提出:“还可以测量其他物体的质量和重力,将这些数据与钩码的数据放到一起寻找规律.”而小刚同学认为“必须全部用钩码的重力与质量的数据来寻找规律.”你认为_______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小红知识点重力的方向知3-讲感悟新知31.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所处的位置、运动状态无关,也不随外力的改变而改变.(2)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证据.知3-讲感悟新知如图6甲所示,改变木板的倾角α
,悬线自由下垂的方向始终在竖直方向上;剪断悬线,小球竖直下落.如图乙所示,悬挂在室内的电灯,静止时都是竖直向下的.知3-讲感悟新知(3)重力方向的图例:如图7所示.知3-讲感悟新知深度思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能否说成垂直向下?深度理解重力方向只能表述为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方向是和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垂直向下是与接触面垂直的方向.如图7所示,对斜面上的物体而言竖直方向和垂直方向是不相同的方向.知3-讲感悟新知2.应用制作铅垂线,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或用水平仪来检查桌面是否水平.3.拓展被举高的物体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作重力势能。感悟新知知3-练如图8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例3感悟新知知3-练解题秘方: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重力的方向,即地球上各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这里的竖直向下指的是垂直于该地的水平面向下,所以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后,石块都要落向地球,显然只有图D中的描述正确.答案:D感悟新知知3-练3.工人在砌房子时经常用水平仪来检查所砌的墙面是否水平.如图9甲,当液体中空气泡居中表示墙面水平,若空气泡在A端,则表示A
端的墙面_____(填“高”或“低”);高感悟新知知3-练如图乙是一种简易水平仪,图示情况说明墙面_____(填“左”或“右”)边偏低,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___
.右竖直向下知识点力的三要素和示意图知4-讲感悟新知4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物体的每一部分都受到重力作用,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等效于集中在一个点上,这一点叫作物体的重心)。2.力的示意图一条表示力的带箭头的线段.(1)一般来说,力的示意图只要求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但有时也在表示力的线段旁标出力的大小;•••••••知4-讲感悟新知(2)线段的起点和终点都可以表示力的作用点;(3)在同一图中,表示的力越大,则线段越长;(4)若已知力与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夹角的度数,则该度数必须标出.知4-讲感悟新知方法技巧模型法:力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而力的示意图则将抽象的力用带箭头的线段形象地表示出来,运用的是模型法.用光线表示光,运用的也是模型法.▲▲▲感悟新知知4-练[新趋势真实情境]如图10所示,修理汽车的师傅使用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于是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就很容易拧开,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作用点有关B.力的大小有关C.力的方向有关D.力的单位有关例4感悟新知知4-练解题秘方: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所以手握的位置(作用点)、手用力的大小、手用力的方向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解析:短套筒的六角扳手拧螺母时,发现很难拧开,换用长套筒的六角扳手来拧螺母时,是通过改变力的作用点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的.答案:A感悟新知知4-练4.如图11所示,用力拉弹簧,弹簧就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就缩短,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A.力的方向有关B.力的大小有关C.力的作用点有关D.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有关A感悟新知知4-练[中考·湖南改编]我国在过春节时有挂灯笼的习俗。一个悬挂在绳子下面的灯笼重为10N,请画出图12中灯笼所受重力的示意图(重心在O
点)。例5感悟新知知4-练解题秘方:作力的示意图的一般步骤: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在线段末端用箭头表示出力的方向,箭头旁标出力的符号和大小。解析: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灯笼的重心O
点,过重心O点沿竖直向下作有向线段,用G
表示,并标出力的大小。解:如图13所示.感悟新知感悟新知知4-练5.[中考·新疆]请在图14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F
的示意图。解:如图所示.重力力的示意图重力力的示意图重力势能大小:G
与m
成正比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重心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三节摩擦力第七章力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滑动摩擦力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知识点摩擦力知1-讲感悟新知11.常见的摩擦知1-讲感悟新知2.滑动摩擦力(1)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作滑动摩擦力。(2)产生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挤压;两物体接触面粗糙;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3)方向:跟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知1-讲感悟新知拓展:当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是存在着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之间会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个力是静摩擦力。知1-讲感悟新知深度理解摩擦力不一定总是阻力,其方向也不是一定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如物体在倾斜的皮带上面随皮带上行,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此时摩擦力是动力;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摩擦力的方向和足球的运动方向相反,此时摩擦力是阻力。感悟新知知1-练如图1所示,关于滚动铁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B.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C.人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前D.铁钩与手之间没有摩擦力的作用例1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有关摩擦力的辨析,要抓住其产生的原因来进行分析判断。解析:铁环在地面上滚动,铁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滚动摩擦;铁钩与铁环之间相对滑动,铁钩与铁环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人脚相对于地面有向后运动的趋势,所以受到地面对脚向前的静摩擦力;铁钩与手之间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它们之间有静摩擦力。答案:C感悟新知知1-练1.[期末·宿迁宿城区]人站在水平的地面上时,与地面间______摩擦;站在斜坡上时,与斜坡间______(以上两空均填“有”或“没有”)摩擦;人行走时与地面间的摩擦是______摩擦。没有有静知识点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知2-讲感悟新知21.实验设计如图2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这里应用了转换法。知2-讲感悟新知2.实验步骤(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2)在木块上放置钩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重复步骤(1)。(3)分别在木板上铺棉布、毛巾,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复步骤(1)。知2-讲感悟新知3.实验记录实验序号表面压力/N摩擦力/N1木板1.20.42木板1.70.63木板2.20.74棉布1.20.55毛巾1.20.6知2-讲感悟新知4.分析论证实验序号1、2、3,木块在木板上滑动,压力越大,木块所受的摩擦力也越大;实验序号1、4、5,压力相同,毛巾的表面最粗糙,所受的摩擦力最大.5.实验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和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知2-讲感悟新知特别提醒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稳定,原因是很难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另外,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也可能是导致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的原因之一。知2-讲感悟新知实验改进实验时,要做到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比较困难。如图3,可以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这样木块始终保持静止,拉动长木板的速度变化不影响实验,且弹簧测力计始终静止,更方便读数。感悟新知知2-练[中考·淮安]如图4所示,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例2感悟新知知1-练解题秘方:本题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把握住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实验结论的基本思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感悟新知知2-练(1)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木块没有运动,水平方向所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摩擦力,方向向_______.解析:刚开始拉木块时,木块没有被拉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但有向右运动趋势,即木块受到方向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静左感悟新知知2-练(2)要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木块应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_运动,图甲中木块做匀速运动,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N.解析: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4N,则滑动摩擦力大小为1.4N.匀速直线1.4感悟新知知2-练(3)比较甲、乙两次实验数据,可初步确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解析:甲、乙两次实验压力大小不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甲、乙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压力大小感悟新知知2-练(4)比较甲、丙两次实验数据,_______(填“能”或“不能”)得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比较甲和丙两次实验可知,两次实验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相同,不能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结论.不能没有控制压力相同感悟新知知2-练2.[中考·宁夏]如图5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感悟新知知2-练(1)甲、乙、丙三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实验.(2)单杠运动员上杠前手上要涂防滑粉,是用到_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他在做回环动作时手不能握杠太紧是用到_______两次实验得出的结论.甲乙、丙甲、乙感悟新知知2-练(3)比较甲、丁两次实验,某同学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小红同学认为结论是错误的,她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知3-讲感悟新知3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1)增大压力;(2)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知3-讲感悟新知2.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1)减小压力;(2)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4)使接触面彼此分离.知3-讲感悟新知发散思考在机械转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什么途径来减小有害摩擦的?发散结果机械转轴处加润滑油,是通过接触面彼此分离来减小摩擦.感悟新知知3-练[情境题生活应用中考·泰州]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行车功能正从代步转变为健身。其构造中包含许多物理原理,例3感悟新知知3-练例如:在轮胎上刻花纹来增大摩擦,图6四种改变摩擦力的方法与该例相同的是()感悟新知知3-练解析:在轮胎上刻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用力捏紧刹把刹车,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溜冰时穿旱冰鞋,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力;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镁粉,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运动员击球时用力握球拍,是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答案:C感悟新知知3-练3.[中考·烟台]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交通工具,它的结构和使用涉及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给车轴加润滑油是为了增大摩擦B.轴承内装有滚珠是为了减小摩擦C.刹车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D.轮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摩擦力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影响因素实验探究改变方法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谢谢大家爱心.诚心.细心.耐心,让家长放心.孩子安心。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第七章力逐点导讲练课堂小结作业提升学习目标课时讲解1课时流程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两个力的特征知识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1-讲感悟新知11.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在受力实验体验:(1)如图1所示,用手指压铅笔尖,手指会感觉到疼.知1-讲感悟新知(2)如图2所示,将固定磁铁的小车向固定铁块的小车靠近到一定距离释放,磁铁和铁块都会向中间靠拢,最终吸在一起.知1-讲感悟新知论证思考(1)图1中,用手指压铅笔尖,手指对铅笔尖施力,还是笔尖对手指施力?手指会感觉到疼又说明什么?论证结果图1中,手指压铅笔尖时,主观上是手指对铅笔尖施力,手指施力,笔尖受力.手指感到疼意味着笔尖也对手指施力,此时手指是受力物体,笔尖是施力物体.知1-讲感悟新知(2)图2中,磁铁吸引铁块时,磁铁对铁块施力,还是铁块对磁铁施力?磁铁也会向中间靠拢又说明了什么?论证结果图2中,主观上磁铁吸引铁块,磁铁对铁块施力,客观上铁块也在吸引磁铁,铁块对磁铁施力.知1-讲感悟新知实验结论: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在受力.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感悟新知知1-练下列体育项目中的一些现象,不能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来解释的是()A.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身体前进B.滑冰运动员用力推墙,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云计算服务购买合同
- 与研发机构签订的研发合同范本范例
- 五星级酒店劳动合同模板:简易版
- 2025年房屋租赁合同权威版协议
- 2025年地产资金融通中介协议
- 专业育婴师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标准版企业创办协议
- 产品分销合同约定
- 业主房屋装修合同样本(标准版)
- 个人汽车贷款抵押担保合同
- 2025年方大萍安钢铁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 汽车维修店加盟协议书细则
- 2024东莞市劳动局制定的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大学本科课程教育心理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 公务员2010年国考《申论》真题卷及答案(地市级)
- 2025届上海交大南洋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环保局社会管理创新方案策划方案
- 主题二任务二 《探究身边信息技术的奥秘》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桂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人教八年级上册英语第一单元《Section A (1a-2d)》教学课件
- 2023年版《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