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中国政法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中国政法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站名:站名:年级专业:姓名:学号:凡年级专业、姓名、学号错写、漏写或字迹不清者,成绩按零分记。…………密………………封………………线…………第1页,共1页中国政法大学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批阅人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气候类型的判读中,根据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时,主要依据的是:()A.气温的年较差和降水的季节分配B.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以及降水的总量C.气温的变化曲线和降水的柱状图D.气温和降水与经纬度的关系2、在地球的大气圈中,对流层的特点对于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关于对流层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B.对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对流层的厚度在全球各地是均匀一致的3、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和生物等组成的复杂系统。在土壤形成过程中,以下哪个因素对土壤质地的影响最大?()A.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4、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是其中一种常见的气候变化模式。冰期时,海平面通常会:()A.上升B.下降C.保持不变D.先上升后下降5、在探讨地球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时,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类型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地球上存在森林、草原、荒漠、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B.不同生态系统在结构、功能和生物组成上存在很大差异C.生态系统的类型是固定不变的,不会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改变D.人类活动可以导致生态系统类型的转变和退化6、在气象学中,冷锋和暖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过境时,通常会出现:()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B.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气温和气压都升高D.气温和气压都降低7、气候对地貌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干旱地区,常见的地貌类型有沙丘、风蚀城堡等,这些地貌的形成主要与哪种外力作用有关?()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C.流水侵蚀D.流水沉积8、在气候学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太平洋海域的海表温度:()A.升高B.降低C.不变D.先升后降9、在板块边界处,常常会发生地震和火山活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以下哪种板块边界?()A.板块生长边界B.板块消亡边界C.板块内部D.以上都不是10、在研究地球的海洋系统时,以下关于海洋环流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海洋环流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B.洋流的形成主要受到风、温度和盐度等因素的驱动C.海洋环流的速度和方向在全球范围内是恒定不变的D.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与海洋环流的异常变化有关11、在河流的沉积作用中,形成的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一般来说,颗粒较大的砾石通常沉积在河流的:()A.上游B.中游C.下游D.河口12、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这导致了地球上不同地区在不同季节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在北半球夏季,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A.近日点B.远日点C.无法确定D.以上都不对13、在研究地球的岩石风化产物时,以下关于土壤和沉积物的区别,哪一项是错误的?()A.土壤具有肥力,能够支持植物生长,而沉积物通常不具备肥力B.土壤的形成过程受生物作用影响较大,而沉积物的生物作用相对较小C.土壤的颗粒较细,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不一D.土壤和沉积物在成分和结构上没有明显区别14、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演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列哪个时期是恐龙繁盛的时期?()A.寒武纪,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但恐龙尚未出现B.侏罗纪,恐龙种类繁多,是恐龙的鼎盛时期C.石炭纪,蕨类植物繁茂,煤炭资源形成,恐龙数量较少D.第四纪,人类出现,恐龙已经灭绝很久15、在地球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导致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等。其中,地壳运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是:()A.短期的、局部的B.长期的、全局的C.短期的、全局的D.长期的、局部的16、在河流的侵蚀作用中,下蚀作用使河床加深,侧蚀作用使河谷加宽。当河流进入平原地区,以下哪种作用会更加显著?()A.下蚀作用B.侧蚀作用C.溯源侵蚀D.以上作用强度相同17、在研究地球的气候系统时,以下关于气候变化的原因,哪一项是错误的?()A.自然因素如太阳活动、火山喷发等可以导致气候变化B.人类活动如燃烧化石燃料、砍伐森林等是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C.气候变化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不会出现突然的剧烈变化D.气候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可以放大或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18、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生物演化具有阶段性和不可逆性。三叶虫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它主要生活在:()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以上都不是19、在研究地球的岩石圈时,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以下关于变质岩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由原有岩石变质而成B.大理岩是一种常见的变质岩C.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中,岩石的化学成分通常不会发生改变D.变质作用可以发生在地球的不同深度和环境中20、岩石的风化产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土壤。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以下哪种生物的作用对于增加土壤肥力最为重要?()A.细菌B.真菌C.蚯蚓D.植物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15分)1、(本题5分)说明海洋中的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初级生产力的概念,分析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因素。2、(本题5分)解释什么是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结构,探讨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3、(本题5分)说明岩石的成因分类(如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和各类岩石的形成过程,举例说明不同成因岩石的鉴别特征。三、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设计实验探究地震波在不同岩石孔隙度中的传播特性。制备具有不同孔隙度的岩石样本,进行地震波传播实验,分析孔隙度对波速和衰减的影响,明确实验中岩石样本的制备方法、孔隙度测量技术和地震波检测设备的使用。2、(本题5分)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如红壤、黑土、黄土)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和微生物群落研究。探讨土壤类型、成土母质、气候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碳氮循环和生态功能的影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土壤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建议。3、(本题5分)分析从某煤矿采集的煤炭样本,测定其煤质指标(如水分、灰分、挥发分、固定碳含量等),研究煤炭的形成环境和变质程度。探讨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策略。4、(本题5分)对某山区的河流地貌进行分析,研究河谷的形态、阶地发育、河漫滩沉积,探讨河流侵蚀和堆积作用的平衡以及与构造运动的关系。5、(本题5分)设计实验探究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如金属矿、非金属矿、能源矿)在地质演化过程中的形成条件。结合地质勘查数据和实验室模拟,分析成矿作用的影响因素,明确实验中地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模拟实验的设计和控制以及成矿理论的应用和验证。四、论述题(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