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考点清单】(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3/1B/wKhkGWecNrCAWlQsAAHLIanJJrg077.jpg)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考点清单】(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3/1B/wKhkGWecNrCAWlQsAAHLIanJJrg0772.jpg)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考点清单】(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3/1B/wKhkGWecNrCAWlQsAAHLIanJJrg0773.jpg)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考点清单】(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3/1B/wKhkGWecNrCAWlQsAAHLIanJJrg0774.jpg)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考点清单】(原卷版)-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考点大串讲(沪教版全国)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0/23/1B/wKhkGWecNrCAWlQsAAHLIanJJrg07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01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举例如:酒精挥发、玻璃破碎,冰融化、水结冰、石油分馏,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如:酿酒、造醋、光合作用、物质燃烧和金属生锈等。判断依据(宏观)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微观)物理变化的过程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不变,化学变化的过程中物质的分子会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联系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但在物理变化时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点拨】(1)物质的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但不能仅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例如,锅炉的爆炸、车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02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概念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内容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可燃性、助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毒性、腐蚀性、酸性、碱性等在描述性质时往往有“能、会、有、具有、可以”等字眼,而在描述变化时没有这些字眼。03性质和用途1.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碳单质石墨C金刚石C微观结构碳原子构成碳原子构成物理性质深灰色的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耐高温,质地较软,有滑腻感,有良好的导电性。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用途作电极或电刷、石墨炸弹、制铅笔芯、做坩埚,作机械高温润滑剂制装饰品(钻石)、制钻头、切割大理石、玻璃性质差异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大的原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2.空气中成分的性质与用途氮气:性质不活泼(稳定),用途:①作保护气②食品充氮作防腐剂等③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或医疗上冷冻麻醉④制硝酸和氮肥氧气:性质比较活泼,用途:①动植物呼吸②医疗急救③金属切割④炼钢⑤宇宙航行稀有气体:性质不活泼(稳定),用途:①作保护气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等③氦气充气球(密度比空气小且化学性质稳定)④氦气用于制造低温环境04空气的成分和污染1、空气的组成是(按体积计算)氮气占(约),氧气占(约),稀有气体占,二氧化碳占,其他杂质气体0.03%。2、氧气的用途:、、潜水、金属切割、金属的焊接等。氧气能用于炼钢、气焊是由于氧气具有;用于磁悬浮列车的气体是;食品包装中充以防腐。3、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溶于水。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化学性质稳定)。氮气的用作化工原料(如生产氮肥、硝酸、炸药)、作(如食品充氮防腐)、用于超导研究。4、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等,是无色无味的气体。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用作保护气;作电光源(因为通电后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是它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氦气用于(密度,不活泼)。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5、(1)空气污染物包括(飘尘)和两类。其中有害气体包括、、、臭氧等。特别注意:二氧化碳(CO2)(填是或不是)空气污染物!(2)三大环境问题:(CO2引起)、(SO2和NO2引起)、(氟利昂引起)。(3)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汽车尾气的排放;等。(4)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加强大气质量监测;;。6、物质可分为和两类。只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化学式,如氧气、水、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属于。由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化学式,如空气、澄清石灰水等,属于。05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用定量的方法实验,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1)装置图(2)实验原理红磷在密闭空间中燃烧消耗氧气,使得密闭空间中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白磷和红磷燃烧的反应原理和现象相同)(3)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②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内气体体积的1/5。(烟:固体的小颗粒;雾:液体的小液滴)(4)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5)反应原理: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6)注意事项①红磷必须足量。[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测量结果偏小]②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弹簧夹。[否则瓶内剩余气体仍然膨胀,剩余气体体积偏大,使得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偏少。测量结果偏小]③装置的气密性要好。[漏气会使集气瓶外面空气进入,测量结果偏小]④要先夹紧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瓶塞。[红磷伸入过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或未夹紧弹簧夹,导致燃烧时气体受热膨胀逸出,测量结果偏大](7)药品选择①能否使用木炭、硫等物质代替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改进:将集气瓶内的水换成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②能否使用铁丝代替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③能否使用镁条代替红磷燃烧测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金属镁能够与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反应。药品选择: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只与氧气反应,燃烧后的生成物为固体或液体(占的体积忽略不计)。(8)误差分析实际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9)集气瓶中水的作用:(1)主要是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固体)。(2)还可以吸热加快降温,和防止热的燃烧物溅落炸裂瓶底。(10)瓶中剩余的主要气体是:氮气(化学性质:不可燃不助燃;物理性质:难溶于水)(11)燃烧过程中的集气瓶压强变化:红磷燃烧开始,消耗氧气使得压强减小,但同时燃烧放出的大量热使瓶内的剩余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压强增大,燃烧放热引起的压强增大大于消耗氧气的压强减小,所以总的效果是压强增大。待燃烧结束后,剩余气体慢慢冷却,压强减小,减小到比初始压强更小(减少的部分就是被消耗的氧气体现的压强)。打开弹簧夹后,水流入集气瓶,瓶内压强迅速恢复到和大气压相同。06蜡烛燃烧的探究(1)点燃前:切下的石蜡放在水中,浮在水面。说明具有的物理性质:质软,难溶于水,密度小于水。(2)点燃蜡烛:燃烧现象:先受热熔化成液态,而后汽化成石蜡蒸气燃烧,火焰分3层,包括外焰、内焰和焰心。操作: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现象和结论:两端接触外焰处先变黑(炭化);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分析原因:外焰部位的石蜡蒸气与充足的氧气接触,石蜡蒸气燃烧充分,放出的热量最多。其他现象:燃烧时产生的黑烟为石蜡中碳元素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操作:点燃蜡烛后,用干而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和结论: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操作: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烧杯罩住火焰后迅速倒转,倒入澄清石灰水)现象和结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蜡烛燃烧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熄灭蜡烛时现象:产生白烟操作:点燃白烟现象和结论:白烟燃烧,引燃蜡烛;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是石蜡小颗粒(冷却凝固的石蜡蒸气)方法总结:检验某物质燃烧是否有水生成的方法:火焰上方罩干而冷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雾出现。检验某物质燃烧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方法: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是否变浑浊。07探究镁的性质实验内容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1.观察镁条的外观观察镁条的颜色、状态,试试看是否容易被折弯、扭断颜色:银白色;状态:固体;硬度:质软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能导电的金属2.镁条的导电性用打磨好的镁条代替铜丝连接两节干电池和电珠,观察电珠是否发光。电珠发光3.镁条燃烧取一段打磨好的镁条,用坩埚钳夹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条开始燃烧时,移到石棉网上方,让它继续燃烧,观察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颜色、状态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的固体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4.镁条与食醋反应取一段打磨好的镁条,放入一干净的试管中,并注入少量食醋,使镁条大部分浸没在食醋中,观察现象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镁条可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氢气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如生成白色固体,是实验现象的描述;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指出生成物的名称,实验现象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观察的;实验结论是由现象分析、推理得到的。08常见化学仪器仪器名称图形用途注意事项加热仪器试管(直接加热)在常温或加热时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①加热前应先预热;②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蒸发皿(直接加热)用于少量溶液的蒸发、浓缩和结晶①取、放时应使用坩埚钳,不可用手直接拿;②蒸发溶液时注意及时搅拌,以防液体局部受热,四处飞溅.烧杯(间接加热)①配制溶液;②作较多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③过滤时盛接滤液加热时,应放在石棉网上,使其均匀受热
酒精灯用于实验中加热①酒精量不应超过灯壶容积的23,不得少于14;②严禁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③加热时,应使用外焰;④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⑤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试管夹用于实验中夹持试管夹试管时夹的位置应距离试管口约13测量仪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经常与胶头滴管一起使用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作反应容器;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托盘天平称量药品①称量时“左物右码”;精确度为0.1g;②应用镊子夹取砝码
漏斗普通漏斗用于过滤或向小口容器里加液体①过滤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②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
长颈漏斗注入液体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形成液封,避免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分液漏斗注入液体分液漏斗的下端管口不必插入液面以下,可控制液体的滴加量和滴加速度辅助仪器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①滴液时,滴管应竖直悬空放在容器口的上方;②取液后,保持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玷污或腐蚀胶帽玻璃棒搅拌(溶解、蒸发)、引流(过滤、转移液体)或蘸取液体(测定溶液的pH)搅拌时切勿碰到器壁盛放药品的仪器集气瓶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进行物质和气体间的反应不能加热;用于某些固体物质在气体中的燃烧反应时,集气瓶内要放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受热不均炸裂细口瓶、广口瓶细口瓶储存液体药品,广口瓶储存固体药品取用试剂时,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不能弄脏,防止污染试剂09实验基础操作1.药品的取用药品取用方法注意事项图示固体①块状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用镊子):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②粉末状固体(用药匙或纸槽):操作时,做到“一斜、二送、三直立”取块状或密度较大金属颗粒应缓慢竖立试管,以免打破容器液体取用较多液体(倾倒法)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瓶上标签应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取用少量液体(滴加法)竖持试管;滴管垂直在试管口正上方位置选取合适规格的量筒;先倾倒,接近刻度时用胶头滴管定容(定量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2.给物质加热分类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图示给固体加热①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导致试管破裂;②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用外焰对准药品部位加热①加热时试管外壁应干燥;②加热时不要让试管接触到灯芯;③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防止骤冷破裂,也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伤实验台给液体加热试管倾斜(管口向上)与桌面成45°角,液体不超过容积的,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3.其他操作分类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图示连接仪器玻璃管连接橡胶塞左手拿橡胶塞,右手拿玻璃管(靠近要插入塞子的一端),先用水湿润要插入的一端,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橡胶塞玻璃管连接胶皮管左手拿胶皮管,右手拿玻璃管,先用水湿润玻璃管口,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橡胶塞连接容器左手拿容器,右手拿橡胶塞慢慢转动,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仪器的洗涤①一般情况下用水冲洗或试管刷刷洗;②若试管壁附有油污可用热纯碱溶液或洗洁精清洗;③附有难溶性固体(金属氧化物、碱、碳酸盐等),可用稀盐酸浸泡,再水洗;④洗涤干净的标志:容器内壁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古代诗词歌赋百花齐放、绚丽多彩。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白玉为堂金作马 B.暗香浮动月黄昏C.蜡炬成灰泪始干 D.日照香炉生紫烟2.(2023年重庆市中考A卷)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A.铜雕锈蚀 B.枯木腐朽C.冰雪消融 D.火山烈燃3.(2023年辽宁省丹东市中考)下列化学观念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 B.所有物质都能无条件转化C.物质既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创造的 D.物质的性质与组成、结构有关4.(202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A.金刚石裁玻璃B.金属铜作导线C.石墨作铅笔芯D.稀硫酸除铁锈5.(2023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物质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性质用途A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制作霓虹灯B活性炭吸附性作冰箱除味剂C熟石灰碱性改良酸性土壤D一氧化碳有毒冶炼金属A.A B.B C.C D.D6.(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安全重于泰山,危险化学品必须贴警示标识。浓硫酸应该贴的警示标识是A.
B.
C.
D.
7.(2023·广东广州·中考真题)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8.(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金子塔学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如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计算),其中“c”代表的是A.氧气B.稀有气体C.氮气D.二氧化碳9.(2023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化学真题)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连接仪器
B.检查气密性
C.取固体
D.倾倒液体
10.(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2-2023上学期10月月考)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面对刻度,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mL,这位同学取出的液体的体积是A.8mLB.大于8mLC.小于8mLD.无法判断11.(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2-2023九年上学期期末)以下关于科学探究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反应物的浓度、温度、时间都可能是实验变量C.在设置对照实验时,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均相同D.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12.(湖南省邵阳市绥宁县2022-2023上学期期末)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中,含量有较大差别的三种气体成分是A.氢气、氧气、氮气 B.二氧化碳、水蒸气、氧气C.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D.水蒸气、氧气、氢气13.(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过生日时,精美的蛋糕上都会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化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就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如图所示是实验中的几个步骤,请分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实验前要先观察物质的形态、外观等,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B.由图甲可以清楚地分析出外焰温度最高C.由图乙可见烧杯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由图丙可证明蜡烛燃烧时是气体燃烧14.(2023年湖南省衡阳市中考)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氧气传感器来检测足量红磷燃烧过程中氧气的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点时容器内氮气体积分数为85%B.容器内物质总质量:b点>c点C.氧气有剩余,说明物质燃烧时氧气必须达到一定浓度D.此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18%15.(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燕郊金子塔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红磷五氧化二磷 B.洁净的空气液氧C.冰水混合物矿泉水 D.二氧化碳气体蒸馏水16.(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2-2023下学期开学统考)图1是兴趣小组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用数字压强传感器来测定广口瓶中的压强变化,测定的压强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到b是因为反应产生气体压强增大B.若装置漏气,则b、c两点的压强都会偏小C.c点表示打开止水夹D.若用木炭代替红磷进行实验,压入广口瓶的水体积大于集气瓶中空气体积的1/517.(2023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石墨、活性炭和木炭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石墨的用途可以是______。A.用于制铅笔芯 B.用作电极 C.用于切割大理石(2)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是利用其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木炭可用作燃料。木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18.(16分)(上海市徐汇区部分学校2022-2023上学期期末)回答下列问题:(1)取用较多液体时,细口瓶的瓶塞应______放在桌上、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标签要朝______。倾倒液体时,瓶口要______试管口。(2)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滴管要______在容器口正上方。(3)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______保持水平。(4)给少量液体加热,通常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在加热前要______,试管与桌面成______角,加热时试管口不可朝着他人,以免液体溅出。19.(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2022-2023九年上学期第一阶段质量检测)碳酸氢铵哪儿去了?【资料信息】A.纯净的碳酸氢铵是一种无味、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特点是在低温、干燥的条件下,能稳定存在,但是当温度稍高(10℃以上)或湿度稍大,碳酸氢铵就易消失。碳酸氢铵不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B.碳酸氢铵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氨气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常用于检验氨气。【探究过程】提出问题:碳酸氢铵加热会消失,此过程发生的是什么变化?(1)作出假设:①碳酸氢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碳酸氢铵蒸气,发生了______变化;②碳酸氢铵受热消失,是由于它变成了别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收集证据:(2)完成表格实验内容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解释将干燥的碳酸氢铵在试管中加热管口有水珠有______生成将湿润的酚酞试纸放在试管口______有______生成将碳酸氢铵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借信息咨询与服务协议
- 怎样写户口迁移申请书
- 电子商务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
- 现代房车营地个性化服务与设施规划
- 2024中国其他畜牧服务行业分析报告
- 医用口罩风险分析报告
- 2025年反光背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2-2027年中国天麻素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自动排气阀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化工新材料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趋势研究预测报告
- 执行总经理岗位职责
- 2025年中铁十二局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NS3000计算机监控系统使用手册
- 小学生情绪调适课件
- 2025蛇年中小学春节寒假安全教育课件模板
- 《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 员工食堂服务外包运营管理方案
- DB31-T 329.17-2019 重点单位重要部位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第17部分:监管场所
- 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投标文件
- 长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招聘普通雇员笔试真题2023
- 2024年学校科研工作计划(6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