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2/0D/wKhkGWecHDWAUr8CAAE97UNWOZI615.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2/0D/wKhkGWecHDWAUr8CAAE97UNWOZI6152.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2/0D/wKhkGWecHDWAUr8CAAE97UNWOZI6153.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2/0D/wKhkGWecHDWAUr8CAAE97UNWOZI6154.jpg)
![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2/0D/wKhkGWecHDWAUr8CAAE97UNWOZI61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当用盐拌黄瓜条后有水分渗出,结合如图所示黄瓜细胞状态,对此解释较合理的是()A.b浓度小于a浓度,细胞吸水B.a浓度小于b浓度,细胞失水C.b浓度大于a浓度,细胞吸水D.a浓度大于b浓度,细胞失水2、西红柿是人们生活中常吃的蔬菜.西红柿的果实在生物结构层次上属于()A.细胞B.组织C.器官D.植物体3、石明决是一味珍贵的中药,其主要成分是鲍鱼壳,鲍鱼身体柔软,营养丰富,身体不分节,据此推测鲍鱼属于()A.节肢动物B.爬行动物C.软体动物D.腔肠动物4、植树造林可以营造“金山银山”,选好树种很关键。树种单一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将马毛松和其他树种“搭配”种植形成混交林,能有效减少病虫害。这种生态效益是由复杂的()带来的。A.种间关系B.种内关系C.地理环境D.气候类型5、金鱼原产于我国,现在世界各国品种繁多的金鱼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引进的,金鱼品种繁多的根本原因是()A.生活的温度不同B.控制性状的遗传物质不同C.饲养的方法不同D.生活的环境不同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下列属于夜行性动物的是()A.嶂螂B.田鼠C.猫头鹰D.蝴蝶7、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相同的是()A.聋哑人打手势B.鹦鹉学舌C.宠物狗算算术D.望梅止渴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唯一的证据B.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C.“始祖鸟”是鸟类进化成哺乳类的典型证据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讲化的结果9、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地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或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B.调节角膜曲度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C.外耳道内有听觉感受器D.鼻咽部有炎症时可引起中耳炎10、“穿花蝴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该诗句描绘了蜻蜓的()A.防御行为B.先天性行为C.后天性行为D.繁殖行为11、“狗咬刺猬,无处下嘴”刺猬遇到敌害时,会蜷曲成一个“刺球”,它的这种行为属于()A.攻击行为B.防御行为C.先天性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12、叶片上具有气孔的植物类型可能是()A.水生植物B.旱生植物C.气生植物D.沉水植物1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B.研究群落的空间结构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利用空间和食物资源C.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一般高于森林生态系统D.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规律有利于提高相邻营养级生物之间能量传递效率14、下列家兔的特征与其维持恒定体温有密切关系的是()A.体表被毛,分不同季节换毛B.心脏分四腔,运输氧的能力强,产热较高C.四肢发达,神经系统发达D.用肺呼吸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如图表示人的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A是____,它的染色体数目是正常体细胞的____,其内含Y染色体的几率是____.
(2)B是____,B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
(3)C表示____过程,胎儿通过胎盘和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16、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构成;分布在神经系统里;神经细胞受刺激后能____.17、血红蛋白是一种含____的____.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____,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____的功能.18、(1)提出问题: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糨糊)吗?
(2)作出假设:____.
(3)填写表格:
。试管。
编号实验材料热水浴时间鉴定。
试剂观察到的现象观察到的现象1号糨糊。
2毫升清水。
2毫升
____10分钟碘液。
2滴____色2号糨糊。
2毫升唾液。
2毫升____10分钟碘液。
2滴____色(4)本探究实验证明了口腔中的____能将淀粉初步分解为____,所以我们咀嚼米饭时会越嚼越甜.19、如图是蚕豆叶横切面;清注出各部分的名称.
其中A和D合称为____,B的细胞内部都有____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E的开闭受到____细胞的控制,另外该种细胞中有____,所以也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与图中E的开闭最密切的物质是____,当保卫细胞____时,E呈开放状态.20、在“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实验中:
A试管:1%馒头碎屑+99%水+甲物质2mL+充分搅拌;
B试管:1%馒头碎屑+99%水+乙物质2mL+充分搅拌;
C试管:1%馒头碎屑+99%水+甲物质2mL
水浴15分钟后都滴加碘液;观察结果:A试管变蓝色;B试管不变色;C试管变蓝色。
(1)“搅拌”操作模拟了人体的____器官的生理功能.
(2)C装置不搅拌,与A和B装置起____作用.
(3)实验中的甲物质是____.
(4)乙物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是____.
(5)针对“搅拌”,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2题,共20分)21、判断(错误的请说明理由)
(1)植物体的所有生长发育时期都是由六种器官组成的.
(2)植物的叶片属于营养组织.
(3)植物体的器官分为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两大类.22、你知道么?生活中有这样一对夫妇;他们两人都是健康的,可生个聋哑孩子.经过审批生了个第二胎,可二胎也是个聋哑儿,他们非常伤心,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下面问题。
(1)这是什么病?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可能性最大?为什么?
(2)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怎样?他们若生第三胎出现聋哑儿的可能性有多大?(用字母B、b表示)评卷人得分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2分)23、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植物光合作用需要某种原料;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将一盆栽植物放在黑暗处24小时;
②选取两片同样大小的叶M和N;并进行如图一处理(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
③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2小时;
④取M;N两片叶;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⑤漂洗叶片;滴加碘液进行检验。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步骤④中;能够溶解叶片中叶绿素的溶液是______。
(3)实验结果:变蓝的是图一中的叶片______(填字母);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在图二中;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是______段(填图中字母);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______段(填图中字母);在cg时间段,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作用强度。
(5)分析图二曲线,可以推测:在光照过强的情况下,分布在叶片表皮上的______部分会关闭,从而影响二氧化碳吸收,导致光合作用减弱。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解:当人们用盐腌制黄瓜时,图中能表示黄瓜细胞的状态是丙图所示.原因是:当该区细胞中a细胞液浓度大于b周围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当该区细胞中a细胞液浓度小于b周围溶液浓度时;根细胞就失水。
故选:B
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植物细胞既可以失水,也可以吸水,这主要取决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和细胞液浓度的大小.当周围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细胞失水时细胞膜质和细胞壁分离.当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周围水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吸水.a细胞液的浓度,b周围水溶液浓度。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根尖的结构特点及掌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分析糖拌番茄片时番茄细胞内外液体的浓度大小关系,即可正确答题.【解析】【答案】B2、C【分析】解: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绿色开花植物体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西红柿是果实,属于器官。
故选:C。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组织是形态;功能相似;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群;器官指的是有不同的组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绿色开花植物体.据此答题.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的概念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理解了才会应用.【解析】C3、C【分析】解:鲍鱼身体柔软;体内没有脊柱,有外套膜,属于是软体动物。
故选:C。
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坚硬的贝壳,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少数贝壳退化,用鳃呼吸.解答即可.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解析】C4、A【分析】解:由分析可知;南方的马尾松林常常是山林经砍伐后种植的人工林,其基因多样性流失,种类单一,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减少,森林的自动调节能力下降,森林的抗病虫害能力下降,所以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果将马尾松林与其它树种形成混交林,则能增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森林的自动调节能力增强,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因此我国南方的马尾松林,往往较易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害;如果马尾松和其他树种形成混交林,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大发生。这种生态效益是由复杂的种间关系带来的。
故选:A。
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据此答题。
关键是理解和掌握生物的种类、数量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解析】A5、B【分析】【分析】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据此作答.【解析】【解答】解:生物的多样性主要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由基因的多样性决定的,所以其实质就是基因多样性.因此现在世界各国品种繁多的金鱼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引进的,金鱼品种繁多的根本原因是控制金鱼性状的遗传物质不同不同.
故选: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6、ABC【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行为习惯,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不同动物具有不同的行为习惯;有的喜欢在夜间活动,有的在夜里活动,如蟑螂;老鼠、猫头鹰等动物一般在夜间出来活动.蝴蝶则是白天在花丛中穿梭.
故选:ABC7、A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不同特点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聋哑人打手势”和望梅止渴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参与形成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复杂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小狗做算术题、鹦鹉学舌都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复杂反射,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相同的是AD.
故选:AD8、A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与生物进化有关的知识。掌握人的进化过程特点以及生物进化的证据、结果等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解答】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但不是唯一证据,生物进化还有分子生物学证据、分子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等,故A错误;B.早期人类在使用天然工具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制造工具。随着制造工具的越来越复杂,他们的大脑也变得越来越发达。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促进了脑的发展,增加了脑容量,而脑的发展又提高了他们制造工具的能力。所以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最显著变化的是脑容量增加,故B正确;C.“始祖鸟”有些特征象鸟,有些特征像爬行动物,是原始爬行动物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故C错误;D.原始祖先有许多不同的变异类型,在不断地进化和选择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现在生物的多样性。可见,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故D正确。故选AC。【解析】【答案】AC9、BC【分析】【分析】眼球的结构为:
耳朵的结构为:
【解析】【解答】解:A;在眼球的结构中;晶状体透明、有弹性,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A正确.
B;调节晶状体曲度可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B错误;
C;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内;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C错误;
D;咽鼓管一端连着鼓室;另一端连着咽部,因此鼻咽部位的病菌可以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中耳发炎.D正确;
故选:B、C10、BD【分析】【分析】(1)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
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2)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3)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4)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解析】【解答】解: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由蜻蜓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可见B;D正确.
故选:B、D11、B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防御行为.解答时可以从概念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狗咬刺猬,无处下嘴”刺猬遇到敌害时,会蜷曲成一个“刺球”,它的这种行为属于防御行为,这种行为是动物先天就有,不学就会的,有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BC12、AB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叶片气孔的数目与分布,据此回答.【解析】【解答】解:在叶片单位面积中气孔的数目及其分布状态;因种类不同而异.有些植物叶片的上表皮;下表皮都有气孔,但下表皮较多;有些植物只限于下表皮;少数浮在水面的叶子,如睡莲,气孔仅见于上表皮.沉水植物的叶,一般没有气孔.气孔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沉水植物的叶一般较小,或很薄,往往只由二到三层细胞,甚至一层,表面也没有角质层,这样细胞和外界的结触面积就很大,可以直接进行物质交换,所以就不需要气孔了.因此叶片上具有气孔的植物类型可能是水生植物、旱生植物、气生植物.
故选A、B、C13、AB【分析】【分析】生态系统、群落和种群之间为包含关系,森林生态系统为自然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人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等应用.【解析】【解答】解:A、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一般在时捕捞;因为种群增长率最大,A正确;
B;研究群落的空间结构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利用空间和食物资源;B正确;
C;森林生态系统垂直结构明显;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低于森林生态系统,C错误;
D.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相邻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D错误.
故选:AB.14、AB【分析】【分析】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鱼;蛙、蛇、变色龙等.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属于变温动,如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
在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和鸟类为恒温动物,知道两类动物的特征,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AB;家兔属于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具有保温作用,心脏四腔,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动脉血和静脉血完全分开,运输氧气的能力强,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故AB与其维持恒定体温有密切关系;
CD;四肢发达;神经系统发达,用肺呼吸,与体温恒定无关;故CD与其维持恒定体温无关.
故选:AB.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精子一半50%受精卵46受精脐带【分析】【分析】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解析】【解答】解:(1)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因此A是精子;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因此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体细胞中的少一半;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因此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数目是23条是体细胞的一半.
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是XY,精子的性染色体是X或Y,可见:男性产生含Y精子的几率是50%.
(2)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图示中B是受精卵,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又恢复到父母的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即46条.如图所示:
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3对;并有一定的形态和结构;B卵巢内的细胞为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3对.
(3)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因此C表示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在由受精卵分裂发育成胚泡的过程中,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胚泡进入子宫植入子宫内膜后,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因此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
故答案为:(1)精子;一半;50%
(2)受精卵;46;
(3)受精;脐带;16、略
【分析】【分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解析】【解答】解;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分布在神经系统里;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
故答案为:产生并传导兴奋17、略
【分析】【分析】在红细胞内,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解析】【解答】解: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故答案为:铁;蛋白质;结合;分离;运输氧气.18、略
【分析】【分析】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解析】【解答】解:(2)因为是探究唾液对淀粉消化作用;所以假设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糨糊).
(3)1号试管变蓝;2号试管不变蓝,2号试管中馒头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所以不变蓝.唾液淀粉酶在37℃时,发挥的作用最好.
(4)本探究实验证明了口腔中的唾液能将淀粉初步分解为麦芽糖;所以我们咀嚼米饭时会越嚼越甜.
故答案为:(2)唾液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糨糊);
(3)37℃;变蓝;37℃;不变蓝;
(4)唾液;麦芽糖.19、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可结合叶片的结构图即可解题.【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A上表皮;B叶肉;C叶脉、D下表皮、E气孔;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构成的表皮位于叶片的外侧有保护作用;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构成叶肉,是叶的主要部分,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只要场所;保卫细胞之间形成的小孔称为气孔.气孔在呼吸、蒸腾作用等气体代谢中,成为空气和水蒸汽的通路,其通过量是由保卫细胞的开闭作用来调节,在生理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保卫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当保卫细胞吸足水分是时会膨胀,E气孔打开,相反保卫细胞失去水分,E气孔关闭.
故答案为:
表皮;叶绿体;保卫;叶绿体;水;吸水.20、舌对照清水消化淀粉舌的搅拌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分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
(3)消化酶的特性:一、专一性:一种特定的酶只能催化一种特定的底物二、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其他无机催化剂要高三、酶有个最适温度(或者范围).【解析】【解答】解:(1)牙齿的咀嚼可以把食物磨碎;舌的搅拌可以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的混合,从而增大食物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可以更好地进行化学消化.因此“搅拌”操作模拟了人体的舌器官的生理功能.
(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C装置不搅拌,与A和B装置起对照作用.
(3)A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中没有唾液淀粉酶,淀粉没有变化,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B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因此实验中的甲物质是清水,乙物质是唾液.
(4)唾液中含有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乙物质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是消化淀粉.
(5)针对“搅拌”;提出的问题是舌的搅拌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
故答案为:(1)舌。
(2)对照。
(3)清水。
(4)消化淀粉。
(5)舌的搅拌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四、解答题(共2题,共20分)21、略
【分析】【分析】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进而构成生物体.【解析】【解答】解:(1)常见的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如藻类植物就没有六大器官组成,故题干说法错误.
(2)构成植物叶的上下表皮具有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叶肉细胞是属于营养组织;叶脉中有导管和筛管,属于输导组织,因此叶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器官,故题干说法错误.
(3)绿色开花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组成的.根、茎、叶为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为生殖器官,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
(2)×
(3)√22、略
【分析】【分析】(1)我国婚姻法已明确规定;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结婚.原因是近亲带有相同隐性遗传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近亲结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遗传病的可能性较大.
(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疾病.【解析】【解答】解:通过分析可知:
(1)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性疾病.这样的遗传病在血缘关系越近的人出现的可能性最大;因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为了让每个家庭生育出健康的孩子,最有效的优生优育的措施是禁止近亲结婚.近亲之间,许多基因来自共同祖先,因此表兄妹携带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大,遗传病患病率比较高.
(2)若控制这一相对性状的基因用B、b表示,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聋哑孩子,聋哑孩子的基因组成是bb,其中一个b一定来自父母,而父母正常,因此这对夫妇的基因组成是Bb×fa_questions_shengwu_temp.这对基因的遗传图解如图所示:由遗传图解可知,正常孩子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聋哑孩子的基因组成是bb.他们若生第三胎;出现聋哑儿的可能性是1/4.
故答案为:
(1)隐性遗传病.近亲结婚.血缘关系越近的人;遗传基因越相近,婚后所生子女的遗传病的可能性就越大.
(2)fa_questions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交通系统监理服务合同
- 苏科版九年级数学听评课记录:第29讲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2025年度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施工合同风险防控策略集锦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第5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SSS)》听评课记录
- 生态文明教育在办公环境中的实践与探索
- 2025年度智能酒店用品绿色采购专项购销合同
- 苏州三年级数学下册《认识面积》听评课记录
- 浴室防水纺织品的技术与创新
- 中图版(北京)八年级地理上册3.2《语言和宗教》听课评课记录
- 2025年度多媒体会议室租赁及配套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届高考物理二轮总复习第一编专题2能量与动量第1讲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的应用课件
- T型引流管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2024-2025学年人教新版九年级(上)化学寒假作业(九)
- 内业资料承包合同个人与公司的承包合同
- 【履职清单】2024版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重点岗位履职清单
- 2022年全国医学博士英语统一考试试题
- 学校工作总结和存在的不足及整改措施
- 《工业自动化技术》课件
- (绩效考核)钳工技能鉴定考核试题库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知识图谱与大模型融合实践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