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8/0F/wKhkGWecGbeAF9yhAAHH3Ls9yB0302.jpg)
![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8/0F/wKhkGWecGbeAF9yhAAHH3Ls9yB03022.jpg)
![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8/0F/wKhkGWecGbeAF9yhAAHH3Ls9yB03023.jpg)
![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8/0F/wKhkGWecGbeAF9yhAAHH3Ls9yB03024.jpg)
![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3/18/0F/wKhkGWecGbeAF9yhAAHH3Ls9yB030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陕教新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原子核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α衰变、β衰变和β衰变B.β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C.β衰变、α衰变和β衰变D.α衰变、β衰变和α衰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所需的概念是伽利略首先建立的B.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称”出了地球的质量C.光电效应现象由爱因斯坦发现,并对其做出了正确的解释D.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证明了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3、如图所示,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经历两个状态变化过程,先后到达状态b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B.在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C.在过程中气体的内能逐渐变大D.在过程中气体的内能逐渐变小4、汽车行驶时轮胎的胎压太高或太低都容易造成安全隐患。某型号轮胎的容积为充气前内部已有压强为2.0个大气压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现用充气泵对其充气,要求轮胎内部压强达到2.8个大气压,不考虑充气过程气体温度的变化。则需充入压强为1个大气压的空气的体积为()A.B.C.D.5、下列对图中的甲;乙、丙、丁四个图像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是流过导体某个横截面的电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电流在均匀增大B.图乙是某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该物体受不为零的恒定合力作用C.图丙是光电子最大初动能随入射光频率变化的图像,则与虚线对应金属的逸出功比实线的大D.图丁是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该物体所受的合力随时间减小6、如图所示为卢瑟福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图中的显微镜可在圆周轨道上转动,通过显微镜前相连的荧光屏可观察粒子在各个角度的散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图中的B两位置分别进行观察,相同时间内观察到屏上的闪光次数一样多B.在图中的B位置进行观察,屏上观察不到任何闪光C.卢瑟福选用不同金属箔片作为粒子散射的靶,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基本相似D.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粒子撞击到金原子核后产生反弹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的其中一个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的质量为的质量为相当于的能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氘核的摩尔质量为氘完全结合成氢时可以释放出来的核能约为()A.B.C.D.8、历史上;为了研究原子的性质,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下面四幅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孙通过分析图①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B.②表示的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在裂变过程中要吸收能量C.③中向左偏转的是β粒子,向右偏转的是α粒子,不偏转的是γ粒子D.锌的逸出功为3.34eV,用④中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发出的光照射锌板,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9.41eV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体积变化时,其内能可能不变B.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C.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过程是不可逆过程D.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缘故10、图示描述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四个状态,图中的延长线过原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从状态到的过程,气体体积不变B.气体从状态到的过程,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C.气体从状态到的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D.气体从状态到的过程,气体的内能减小11、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所有晶体都是各向异性的D.多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12、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B.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分子力是它们的合力C.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大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D.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13、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和热量变化的情况是()A.不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B.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C.吸收热量,内能增加D.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14、有甲、乙、丙三个温度不同的物体,将甲和乙接触较长一段时间后分开。再将乙和丙接触较长一段时间后分开,假设只有在它们相互接触时有传热,不接触时与外界没有传热,则()A.甲、乙、丙三个物体都达到了平衡态B.只有乙、丙达到了平衡态,甲没达到平衡态C.乙、丙两物体都和甲达到了热平衡D.乙、丙两物体一定达到了热平衡15、一群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向外辐射出不同频率的光子,则()A.需要向外吸收能量B.共能放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C.向跃迁发出的光子频率最大D.向跃迁发出的光子频率最大16、2020年11月27日00时41分;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首次并网成功。如图所示是原子核的比结合能与质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反应中,质量数守恒,电荷数守恒B.华龙一号的原理是热核反应C.原子核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D.核裂变反应发生后,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荷叶上的小水滴总是球形的。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分子势能和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A、B、C三点的分子势能的大小关系为______,能总体上反映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的是图中______(选填“A”、“B”、或“C”)的位置。
18、在梅州某中学的科技创新节上,有同学做了一个小实验:如图所示,先把空的烧瓶放入冰箱冷冻,一小时后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密地套在瓶颈上,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的体积将会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了热量。
19、小朋友画了一幅鱼儿在水中吐气泡的图画,如图所示。假设湖水的温度恒定不变,你认为他画得_________(填“对”或“不对”),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请运用物理原理简要说明)。
20、将下列实验事实与产生的原因对应起来。
实验事实。
A.水与酒精混合体积变小。
B.固体很难被压缩。
C.细绳不易拉断。
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
E.冰冻的食品也会变干。
产生原因。
a;固体分子也在不停的运动。
b;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
c;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d;分子间存在着斥力。
e;分子间存在着间隙。
它们对应关系分别是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21、光电效应方程的理解。
(1)Ek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_______和_____有关;
(2)若Ek=0,则_______,此时的ν即为金属的_______。22、氦原子被电离一个核外电子后形成类氢结构的氦离子。已知基态的氦离子能量氦离子能级结构如图所示。
现有大量类氢结构的氦离子从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能辐射出___________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辐射的光子最大能量为___________eV。23、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的基本原理: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化为一对光子,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处理后产生清晰的图像。根据PET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的衰变和正负电子湮灭的方程式_____。
(2)将放射性同位素注入人体,的主要用途是()
A.利用它的射线B.作为示踪原子。
C.参与人体的代谢过程D.有氧呼吸。
(3)PET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________(选填“长”“短”或“长短均可”)。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6分)24、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5、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6分)26、设有一马桶,桶内体积为V,因堵塞需疏通,现用薄膜胶带密封后(如图a所示),桶内除了部分水,剩下的为空气,空气体积为压强为P0。接着通过水箱向桶内注水,这时密封薄膜胶带向上鼓起,桶内空气体积变为然后用手往下按压胶带(如图b所示),桶内空气体积压缩了恰好疏通。吸水管横截面积为S,堵塞物所在位置如图c所示,疏通前瞬间与液面高度差为h。设密封完好,疏通之前,桶内空气没有泄漏且温度保持不变,水的密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求:
(1)注入水后;桶内空气的压强;
(2)疏通瞬间堵塞物受到桶内水的压力。
27、如图所示,圆柱形汽缸内的活塞把汽缸分隔成A、B两部分,A为真空,用细管将B与U形管相连,细管与U形管内气体体积可忽略不计,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大气压强p0为76cmHg。开始时,U形管中左边水银面比右边高6cm,汽缸中气体温度T0为27℃。
(1)将活塞移到汽缸左端,保持气体温度不变,稳定后U形管中左边水银面比右边高62cm。求开始时汽缸中A、B两部分体积之比;
(2)再将活塞从左端缓缓向右推动,并在推动过程中随时调节汽缸B内气体的温度,使气体压强随活塞移动的距离均匀增大,且最后当活塞回到原处时气体的压强和温度都恢复到最初的状态,求此过程中气体的最高温度Tm;
(3)若已知汽缸总长为L,横截面积为S,理想气体的内能U与温度T的关系为k为常量且在(2)中气体达到最高温度时,求气体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结果用Tm,T0、p0,k表示)
28、如图所示,水平放置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密闭汽缸,内有可自由活动的活塞将汽缸分为Ⅰ、Ⅱ两部分。活塞与汽缸左侧连接一轻弹簧,当活塞与汽缸右侧接触时弹簧恰好处于原长。开始Ⅱ内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Ⅰ内为真空,稳定时Ⅱ内气柱长度为此时弹簧力与活塞重力大小之比为已知开始环境温度为汽缸导热性能良好,活塞质量截面积重力加速度取
(1)将活塞锁定,将环境温度缓慢上升至求此时Ⅱ部分气体的压强;
(2)保持环境温度不变,解除活塞锁定,同时将汽缸逆时针缓慢旋转求稳定时Ⅱ部分气柱的长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了α;β衰变特点;只要写出衰变方程即可求解.
解:根据α、β衰变特点可知:经过一次α衰变变为经过1次β衰变变为再经过一次β衰变变为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考点:原子核衰变.
点评:本意很简单,直接考查了α、β衰变特点,注意衰变过程中满足质量数、电荷数守恒.2、A【分析】【分析】
【详解】
A.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描述运动所需的概念是伽利略首先建立的。故A正确;
B.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什用试验的方法测量出万有引力常量,第一个“称”出了地球的质量。故B错误;
C.光电效应现象由赫兹发现;爱因斯坦对其做出了正确的解释。故C错误;
D.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子除了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故D错误。
故选A。3、D【分析】【详解】
A.由图可知,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小,故外界对气体做功,A错误;
B.由图可知,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小,故外界对气体做功,B错误;
C.根据理想气体气态方程
可知,的过程中,p增大,V减小,T不一定变大;故内能不一定增大,C错误;
D.根据理想气体气态方程
可知,的过程中,p不变,V减小,则T变小;则气体的内能逐渐变小,D正确。
故选D。4、D【分析】【详解】
设轮胎的容积为充入一个大气压的体积为根据玻意耳定律
代入数据解得
故选D。5、D【分析】【详解】
A.根据电量时间关系可知图像的斜率是电流;故电流保持不变,故A错误;
B.根据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可知图像的斜率是速度;故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合外力为零,故B错误;
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
可知当最大初动能为零时实线的频率更大;故与实线对应金属的逸出功比虚线的大,故C错误;
D.根据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可知图像得斜率是加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大加速度减小,故物体所受的合力随时间减小,故D正确。
故选D。6、C【分析】【详解】
AB.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绝大多数粒子沿原方向前进,少数粒子有大角度散射,所以A处观察到的粒子多,B处观察到的粒子少;故A错误,B错误;
CD.粒子发生散射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金原子核库仑斥力的作用,故C正确,D错误。7、B【分析】【详解】
根据质能方程
因为氘中含有氘核的个数
所以氘完全结合成氦核时可以释放出的能量约为
故选B。8、D【分析】【详解】
A.卢瑟福通过分析图①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故A错误;
B.②表示的核反应属于重核裂变;在裂变过程中,存在质量亏损,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知要放出能量,故B错误;
C.根据左手定则判断知,③中向左偏转的是α粒子;向右偏转的是β粒子,不偏转的是γ粒子,故C错误;
D.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释放光子的最大能量为
锌的逸出功为3.34eV,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则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故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9、A:C【分析】【分析】
【详解】
A.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气体体积变化时;可以与外界进行热量的交换,其内能可能不变,故A正确;
B.布朗运动就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或者可以说是胶粒的运动,间接说明了分子的热运动,故B错误;
C.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过程中;是大量分子从无序程度小的运动状态向无序程度大的运动状态转化的过程,其逆过程也不能自动进行,一切自然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因此气体向真空的自由膨胀的过程是不可逆的,故C正确;
D.压缩气体时气体会表现出抗拒压缩的力是由于气体压强的原因;故D错误。
故选AC。10、A:B:D【分析】【分析】
【详解】
A.从状态到气体发生的是等容变化,气体的体积不变,故A正确;
B.从状态到气体发生的是等容变化,气体的体积不变,温度升高,气体吸热,从状态到温度升高,气压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知体积增加,体积增加说明对外做功,温度升高说明内能增加,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公式
可知气体吸收热量;故B正确;
C.从状态到温度不变,是等温变化,压强减小,体积变大,体积变大说明气体对外界做功,故C错误;
D.从状态到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变大,则体积变小,所以外界对气体做功,且温度降低,所以内能减小,故D正确。
故选ABD。11、B:D【分析】【分析】
【详解】
A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A错误B正确;
C.晶体中的单晶体各向异性;多晶体各向同性,C错误;
D.单晶体有确定的几何形状;而多晶体和非晶体均无确定的几何形状,D正确。
故选BD。12、B:D【分析】【详解】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如图所示。
AB.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的斥力等于引力;它们的合力,即分子力为零,但并不是分子间无引力和斥力,A错误B正确;
C.当r>r0时;随着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斥力比引力减小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错误;
D.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随着距离的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大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D正确。
故选BD。13、B:C【分析】【分析】
【详解】
晶体熔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但是分子势能增加,则内能变大。
故选BC。14、A:D【分析】【详解】
AB.乙和丙分开后;甲;乙、丙三个物体与外界没有传热,它们各自的宏观性质将不随时间而变化且具有确定的状态,所以甲、乙、丙三个物体都达到了平衡态。A正确,B错误;
CD.甲和乙接触一段时间分开后;甲和乙达到了热平衡,但乙和丙接触一段时间后,乙的温度又发生了变化,甲和乙的热平衡被破坏,乙;丙两物体达到了热平衡。C错误,D正确。
故选AD。15、B:D【分析】【详解】
A.高能级向低能级跃迁向外放出能量;以光子形式释放出去,故A错误;
B.最多能放不同频率光子的种数为
故B正确;
CD.从最高能级向最低能级跃迁释放的光子能量最大,对应的频率最大,波长最小,则向跃迁发出的光子频率最大;故D正确,C错误。
故选BD。16、A:D【分析】【分析】
【详解】
A.核反应遵守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故A正确;
B.华龙一号的原理是重核的裂变反应;故B错误;
C.原子核的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故C错误;
D.核裂变反应发生后;会释放能量,所以核子的平均质量减小,故D正确。
故选AD。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7、略
【分析】【详解】
[1]在小水滴表面层中;水分子间距较大,故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体上表现为引力;
[2]由图象可知,A、B、C三点的分子势能的大小关系为
[3]当时,分子力分子势能最小,故B点为分子间作用力为零的情况,即B点表示平衡位置,故表现为引力的位置只能为C点。【解析】引力C18、略
【分析】【详解】
[1][2]当烧杯放入热水中时,里面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则气球的体积会变大;是因为烧瓶里的气体吸收了热量。【解析】变大吸收19、略
【分析】【详解】
[1]不对。
[2]根据湖水的温度恒定不变,由等温变化有
可知,气泡在水里上升过程中压强逐渐减小时,气泡的体积逐渐增大,所以画的不对。【解析】不对见解析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隙的存在,即A→e
[2]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即B→d
[3]细绳不易拉断;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即C→c
[4]糖在热水中溶解得较快,说明热水中扩散快,热水中分子热运动剧烈,说明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即D→b
[5]冰冻食品也会变干,水分丢失,说明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运动,即E→a【解析】edcba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①.金属的逸出功W0②.光的频率ν③.hν=W0④.截止频率νc22、略
【分析】【详解】
[1]大量类氢结构的氦离子从能级向低能级跃迁,最多能辐射出的光子种数为
[2]辐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孝心献老人听评课记录表
-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交流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一节《中东》听课评课记录1
- 听评课记录树叶的秘密
- 应届生三方协议解约告知函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3.5《相似三角形的应用》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脚手架工程设计、制造与租赁一体化合同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16.1《二次根式的性质》(第2课时)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庆典活动宣传推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城市道路照明工程合同书
- GB/T 16475-1996变形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
- 无纸化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 上海铁路局劳动安全“八防”考试题库(含答案)
- 《愿望的实现》教学设计
- 效率提升和品质改善方案
- 义务教育学科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南
- 物业客服培训PPT幻灯片课件(PPT 61页)
- 《汽车发展史》PPT课件(PPT 75页)
- 工地试验室仪器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 反诈骗防诈骗主题教育宣传图文PPT教学课件
- 浅谈化工生产装置大修安全环保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