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七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17、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13、“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称赞的是A.赵州桥B.唐长安C.隋运河D.日本唐招提寺3、“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引文中“上”采取的改革措施不包括()A.整顿吏治B.编修经籍C.改革税制D.设置转运使4、小红同学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做了以下整理,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统治残暴B.外族进攻C.内部纷争D.天灾人祸5、亲临治理黄河工地的皇帝是()A.汉文帝B.汉高祖C.汉武帝D.光武帝6、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在位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7、从晋文公、齐桓公成就霸业的条件来看,决定性因素是()A.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B.统治者的个人能力C.实行的战略战术D.通过改革促进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为了保证王室、贵族统治权力的顺序继承,西周实行了()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嫡长子继承制D.禅让制9、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的历史事件是()

A.清政府设置台湾府B.戚继光抗击倭寇C.郑成功收复台湾D.卫温船队到达夷洲10、下列哪些成语出自战国()A.老马识途B.纸上谈兵C.卧薪藏胆D.朝秦暮楚11、元朝形成的新民族是A.羌族B.蒙古族C.回族D.鲜卑族12、下列相关内容搭配恰当的是()A.祖冲之——圆周率B.造纸术发明——西汉C.西行天竺——鉴真D.发明曲辕犁——唐朝13、唐太宗是一位开明的君主,表现在()A.虚心纳谏,善用贤臣B.政治上调整政治政策C.减轻人民苦役负担D.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14、下列各项那些属于唐朝和吐蕃密切交往的史实是A.文成公主入吐蕃B.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C.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联姻D.唐朝封怀仁可汗15、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北上争霸的国家是()A.齐国B.楚国C.越过D.吴国16、关于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正确的评价是()A.是人民推翻奴隶主贵族的运动B.是一次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斗争C.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D.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下图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它是隋朝工匠设计建造的。18、【题文】____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元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____制,加强对全国的统治。19、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和蒙古。______。(判断对错)20、为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实行“______”,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巨大损失。汉武帝实行“______”,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21、贾思勰生活在____和____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写成了《____》一书。2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23、小齐同学很喜欢看电视剧《封神榜》,当看到周文王在牧野战胜商纣王并建立了西周时他乐不可支。()24、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为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25、唐都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______(判断对错)26、秦末农民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8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责成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司马迁《史记—商鞅列传》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孝公”指哪国国君?“卫鞅”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

(2)举出材料一中变法的内容及其作用是什么?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扫六合”有何意义?

(4)根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8、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谈谈你的看法。29、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填写下表的空白处。

。项目周朝秦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呼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天下共主统治地方的方式30、东汉书法家______被后人称为“书圣”,他的代表作《______》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的南移。根据教材知识: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的重要粮仓。“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表明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由此可见,③④项反映了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①项是南朝时江南的景象;②项是唐朝时的经济表现。由此可见,①②两项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C【解析】C2、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隋唐建筑艺术的认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隋唐时期的建筑规模宏大,尤其是桥梁工程成就突出,材料中“百尺长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描述的就是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这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这座桥设计科学,便于交通,造型美观,七百多年后,欧洲才建立类似的桥梁,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解析】A3、D【分析】从材料“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可知,唐玄宗统治时期的重要措施是大力整顿吏治。除此之外,唐玄宗时期的重要统治措施还有重用贤能,大力整顿吏治,改革漕运制度,改革税制等,ABC选项属于引文中“上”采取的改革措施。宋太祖在地方设置转运使,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以“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为切入点,主要考查开元盛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开元盛世的相关史实。【解析】D4、A【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末代国王桀,商朝末代国王纣,西周末代国王周幽王都是有名的暴君,实行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导致灭亡,A项符合题意;B项符合西周,不符合夏;商两朝;CD两项不符合史实。

故选:A。

本题以判断正误为切入点;考查夏;商、西周灭亡。

本题以夏、商、西周灭亡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A5、C【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期,黄河下游决口,十几个郡县遭受洪灾,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亲临治河工地,命随从的文官武将都去背柴草,堵塞决口.经过这次治理,有八十多年,黄河下游没有发生过大水灾.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亲临治理黄河工地的皇帝.西汉初期;黄河下游决口,十几个郡县遭受洪灾,汉武帝下令治理黄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汉朝治理黄河的相关史实.【解析】C6、D【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所以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解析】D7、D【分析】本题考查晋文公、齐桓公称霸的条件。据所学知,成就霸业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和军事实力,地理位置、统治者的个人能力、战略战术等都是重要因素,但不起决定性作用。晋文公和管仲通过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晋国和齐国实力增强。故选D。

【解析】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BC【分析】为了巩固奴隶主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贡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

故选B.

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

知道西周通过分封制,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解析】【答案】BC9、AC【分析】略。

【解析】AC10、BD【分析】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老马识途”这一成语故事是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马,部队跟随老马找到了出路,发生在春秋时期。“纸上谈兵”是说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卧薪尝胆”是指春秋末年,吴国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越王勾践在吴国忍受了三年各种屈辱的生活后,被遣送回越国,勾践立志雪耻,发愤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以激励自己,最终称霸一时。“朝秦暮楚”是指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故AC发生在春秋时期,不符合题意,BD发生在战国时期,符合题意。故选BD。【解析】BD11、CA【分析】此题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再现。元朝时民族大融合,共同生活,影响,产生新民族回族。羌族兴起于夏,之水的大禹属于羌族;蒙古族是大约辽灭亡后,后人在北方建立的。鲜卑族大约在商朝。【解析】【答案】CA.12、ABD【分析】略【解析】ABD13、ABC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唐太宗相关知识的掌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是一位开明的君主。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房玄龄和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调整政治政策,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们负担;他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形成了唐朝与周边民族的和亲结盟政策。所以ABCD都对,故选ABCD。【解析】ABCD14、AC【分析】略【解析】AC15、CD【分析】略【解析】CD16、CD【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的灾难.但在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例如管仲改革,吴起变法等,都使社会生产得到发展,诸侯国的力量得到增强,使华夏族和其他各民族的融合加强,各国经过变法,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故选CD.

本题考查的是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知识点.理解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的实质.

本题以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赵州桥的准确识记。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辉煌的隋唐文化·高超的建筑水平【解析】【答案】李春、赵州桥18、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的知识;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元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故答案是:公元前221;行省。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解析】【答案】公元前221;行省19、略

【分析】金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而蒙古政权是在1206年建立的,故蒙古政权不可能与北宋同时并立存在.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北宋并立政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夺取后周政权,以开封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蒙古政权不可能与北宋同时并立存在.【解析】×20、略

【分析】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留下有关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他又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儒生,在咸阳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焚书坑儒”.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在长安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故答案为: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主要考查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解析】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1、北魏东魏齐民要术【分析】【分析】这是基础题;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知识积累,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历史知识储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贾思勰生活在北魏和东魏时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写成了《齐民要术》一书。

【点评】本题是对北魏和东魏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的主要成就的考查。22、略

【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故答案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民族区域自治是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相关史实。【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判断题(共4题,共12分)23、×【分析】【分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此后,周武王建立周朝,历史上成为西周。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武王伐纣的知识点。2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的相关知识点。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25、√【分析】唐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唐都长安规划整齐,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它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故答案为:√。

本题以唐朝的都城长安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盛唐的社会气象。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盛唐社会气象的相关知识点。【解析】√26、√【分析】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秦末农民起义爆发,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的暴政和秦末农民起义的相关史实。【解析】√五、简答题(共4题,共8分)27、(1)秦国;法家。

(2)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4)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的死而失去政治支持。【分析】【分析】(1)材料一中“孝公”指秦国国君;“卫鞅”这一理论属于法家学派。

(2)商鞅变法的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变法的作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联系: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材料二中的“扫六合”的意义: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出现了“大一统”局面。

(4)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守旧贵族的反对和秦孝公的死而失去政治支持。

【点评】关于商鞅变法,学生还要知道改革时的秦国国君是秦孝公,时间是公元356年。奖励生产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实现秦国的富强;奖励军功能够提高秦国军队的战斗力;承认土地私有,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推行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度量衡能够促进秦国经济发展。学生还要知道,商鞅虽然最终遭到车裂之刑,但改革还是成功的,因为这场改革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8、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