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新版高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6/1B/wKhkGWecFgeAa7voAAH4KBBLJF0573.jpg)
![2025年浙教新版高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6/1B/wKhkGWecFgeAa7voAAH4KBBLJF05732.jpg)
![2025年浙教新版高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6/1B/wKhkGWecFgeAa7voAAH4KBBLJF05733.jpg)
![2025年浙教新版高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6/1B/wKhkGWecFgeAa7voAAH4KBBLJF05734.jpg)
![2025年浙教新版高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16/1B/wKhkGWecFgeAa7voAAH4KBBLJF057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高三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有两根长直导线a、b互相平行放置,如图所示为垂直于导线的截面图.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内,O点为两根导线连线的中点,M、N为两导线连线的中垂线上两点,与O点的距离相等,aM与MN夹角为θ.若两导线中通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恒定电流I,单根导线中的电流在M处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为B0,则关于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方向一定相同B.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2B0cosθC.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2B0sinθD.在线段MN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都不可能为零2、从高处释放一小球甲,经过时间t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小球乙,不计空气阻力,在两小球落地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它们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它们间的距离不断减小C.它们间的速度之差不断增大D.它们间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3、叠放在一起的A、B两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以某一速度匀速运动,现突然将作用在B上的力F改为作用在A上,并保持大小和方向不变,如图所示,则关于A、B的运动状态可能为()A.一起匀速运动B.一起加速运动C.A加速,B减速D.A加速,B匀速4、201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日本科学家梶田隆章和加拿大科学家阿瑟•麦克唐纳,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中微子振荡方面所作的贡献.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下列表述符合物理史实的是()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B.胡克认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弹簧的弹力始终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C.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中心上D.密立根最早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电子的电荷量5、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很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速度越大,加速度越大6、如图所示,用手握瓶子,使瓶子在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如果握力加倍,则手对瓶子的摩擦力()A.保持不变B.可能加倍C.一定加倍D.方向向下7、下列静电学公式中,F、q、E、U、r和d分别表示电场力、电量、场强、电势差以及距离F=;②E=;③E=;④U=Ed则()A.它们都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才成立B.①②③只对点电荷或点电荷的场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成立C.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对任何电场都成立,④只对匀强电场才成立D.①②只对点电荷成立,③④对任何电场都成立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查德威克通过用α粒子轰击铍核的实验发现了中子.
①完成下列核反应方程:+→n+____
②通过在云室中让中子与静止的已知质量的核发生正碰的实验可以测定中子的质量,若已知被碰核氮核的质量为M,中子的入射速度大小为V,反弹速度大小为,氮核在碰撞中获得的速度大小为,则中子的质量多大?9、雪在外力挤压下可形成冰,表明雪的密度____冰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丽利用冰的密度,使用如下方法来估测积雪的密度:在平整地面的积雪上,脚向下用力踩在雪上,形成一个下凹的脚印,然后测量脚印的深度和____,根据冰的密度就可以估测雪的密度。10、如图所示的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同一个单摆在A、B两个星球半径大小相同的星球表面上的振动图象,其中实线是A星球上的,虚线是B星球上的,那么两个星球的平均密度ρA和ρB之比是__________。11、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______,式中的比例常量叫______,其数值为______,其单位是______.12、甲、乙两物体质量之比为2:1,所受合外力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之比为____;若甲、乙均由静止开始经过相同的时间,则通过相等的位移之比为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____.(判断对错)14、封闭在汽缸内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____.(判断对错)1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与初速度有关.____(判断对错)16、公式E=和对于任何静电场都是适用的.____.(判断对错)17、电场力大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大.____.(判断对错)18、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减小时,速度也随之减小.____(判断对错)19、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从而揭示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____(判断对错)20、原子核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____(判断对错)2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3题,共18分)22、一个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半径极小的小球用绝缘丝线悬挂在某个水平匀强电场中(电场线与水平面平行)当小球静止时,测得选线玉树直线夹角为30°,由此可知;
(1)该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向哪边?
(2)电场强度的大小为多大?
(3)若将小球的带电量减半后再利用上述方法,测量出的场强大小和原来场强大小相比将如何变.23、根据如图我们可以求出:
(1)甲的初速度为多少m/s?乙的初速度为多少m/s?
(2)在第2s末甲;乙瞬时速度相同;均为多少m/s?
(3)甲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多少m/s2?乙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多少m/s2?
(4)甲、乙前2s内的位移分别为多少米?24、如图所示,两个重均为G=100N,半径r=5cm的光滑球,放在底面半径为R=9cm的圆筒内.试求球与球、球与筒壁及球与筒底间相互作用的弹力的大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12分)25、甲;乙两组同学分别用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做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他们都测量了路端电压U和干路电流I的数据.
(1)甲组记录了6组数据如下;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1中画出电源的U-I图线.
。I(A)0.100.200.300.400.500.60U(V)1.381.331.261.201.131.05(2)乙组做出的实验图线如图2所示,实验测得图线上的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Ia=0.4A、Ua=5.0V,Ib=0.8A、Ub=4.0V,则可知该电源的内阻为____Ω.电源的效率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则图象b点状态时电源的效率为____.
26、现有一种电池,它的电动势为E,约为9V,内阻约为40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50mA,为了测定这个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图中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对电路的影响可不考虑,R为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Ω;R0是定值电阻;可防止操作不当损坏电池,起保护电路的作用.
(1)实验室备有的定值电阻R0有以下几种规格,本实验应选____.
A.10Ω;2.5WB.100Ω,1.0W
C.200Ω;1.0WD.2000Ω,5.0W
(2)该同学接入符合要求的R0后,闭合开关K,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取电压表的示数,计录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则根据该同学所作出的图线可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E为____V,内阻r为____Ω.(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7、(10分)某同学要探究一种新材料制成的均匀圆柱体的电阻。步骤如下:](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L=____m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右上图,由图可知其直径d=▲mm;(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10”挡,按正确的操作步骤测此圆柱体的电阻,表盘的示数如图,则该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Ω。(4)该同学想用伏安法更精确地测量其电阻R,现有的器材及其代号和规格如下:待测圆柱体电阻R电流表A1(量程0~100mA,内阻约5Ω)电流表A2(量程0~10mA,内阻约30Ω)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10kΩ)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25kΩ)直流电源E(电动势4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15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2.0A)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0~2k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0.5A)开关S导线若干为使实验误差较小,要求测得多组数据进行分析,请在框中补全测量的电路图,并标明所用器材的代号。(5)若该同学用伏安法跟用多用电表测量得到的R测量值几乎相等,由此可估算此圆柱体材料的电阻率约为ρ=▲(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8、【题文】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机械能守恒定律。水平桌面边缘带有最小分度为厘米的刻度,一辆小车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小滑轮与钩码相连。起初小车静止桌面右端,车的左端刚好与桌面上10.0cm处刻度对齐,钩码到地面的距离大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频闪摄影系统后,释放钩码,小车在钩码的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桌面运动,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频闪照片的一部分。已知小车质量M=200g,钩码质量m=50g,闪光频率f=10.0Hz,重力加速度g=9.80m/s2。
乙。
⑴用x表示小车从静止起运动到A点过程中通过的位移,vA表示小车运动至A点时的速度,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公式____成立(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就可说明在此过程中由小车和钩码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⑵由频闪照片上的数据,可得小车到达A位置时系统的动能EK=____J,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到A位置的过程中,钩码减少的重力势能Ep=____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⑶实验操作及测量均正确;经反复实验,数据几无变化。说明在此运动过程中系统机械能。
____(填“守恒”或“不守恒”),得此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应是____。评卷人得分六、计算题(共4题,共24分)29、(2016春•辽宁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顶点A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一个小球;最后落在斜面上的B点,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vt.30、【题文】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E=14V,内电阻r=1Ω,电灯规格为“2V4W”,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0=0.5Ω;当可变电阻R=1Ω时,电灯和电动机都正常工作,求:
(1)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2)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3)整个闭合电路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4)整个闭合电路工作1min放出的焦耳热.31、位于坐标原点处的波源产生一维简谐波在介质中沿x
轴正方向传播;从波源开始振动计时,t1=0.5s
时波刚好传播到位置坐标为xA=2m
的A
点,波动图象如图所示。介质中的B
点位置坐标为xB=7m
求:
垄脵B
点振动第一次到达波谷的时刻;
垄脷
从开始计时到B
点第一次向下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内,A
质点振动所经过的总路程。32、如图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以初速度v沿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带电粒子所受重力。
(1)请判断带电粒子的电性;
(2)求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R和周期T;
(3)为使该粒子进入磁场时做匀速直线运动,还需要同时存在一个与磁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电场,求电场强度E的大小和方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判断两根导线在M、N两点产生的磁场方向,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确定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在线段MN上只有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解析】【解答】解:A;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得知;两根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均沿逆时针方向,由于对称,两根通电导线在MN两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进行合成得到,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M点磁场向下,N点磁场向上,方向相反.故A错误.
B、C两根导线在M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得到M点和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0cosθ.同理,N点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也为2B0cosθ.故B正确.C错误.
D只有当两根通电导线在同一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合磁感应强度才为零,则知O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故D错误.
故选:B.2、D【分析】【分析】两个小球都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公式即可解题.【解析】【解答】解:经过t时间后甲的速度为v甲=gt,甲的位移h甲=
此时乙释放在落地前经过任意时间△t后:v甲=(t+△t)g,
v乙=g△t,h乙=
h甲-h乙==;所以它们间的距离不断增大,故A;B错误;
v甲-v乙=gt;所以它们间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3、A|C【分析】试题分析:据题意,拉力F作用在B上时做匀速运动,则有:此时把F作用在A上,如果则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B发生相对滑动,A物体作用在B物体上的摩擦力有:则B物体做减速运动;如果则A、B相对静止,且A、B整体有:则A、B一起匀速运动。故选项A、C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整体法与隔离法的应用及物体平衡和牛顿第二定律。【解析】【答案】AC4、D【分析】【分析】根据物理学史和常识解答,记住著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即可.【解析】【解答】解:A;伽利略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观点;故A错误;
B;胡克认为在弹性限度范围内;弹簧的弹力始终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B错误;
C;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焦点上,故C错误;
D;密立根最早通过油滴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出电子的电荷量,故D正确;
故选:D.5、C【分析】【分析】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与速度无关.【解析】【解答】解: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只有当变化所用时间相同时,加速度才大.故A错误.
B;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不一定越大,还要看速度变化量.故B错误.
C;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率;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故C正确.
D;物体的速度大;但不一定变化,变化也不一定快,加速度不一定大.故D错误.
故选:C6、A【分析】【分析】瓶子处于静止状态,故受到的为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关系可求得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力.【解析】【解答】解:因瓶子处于静止状态;而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和摩擦力,即使握力加倍,而摩擦力大小仍不会发生变化,故A正确;
故选:A.7、C【分析】【分析】通过电场强度的适用范围进行分析求解.【解析】【解答】解:A;对于公式①②仅适用于点电荷.④适用于匀强电场.③适用于任何电场.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分析】【分析】①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配平.
②中子与氮核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以求出中子的质量.【解析】【解答】解:①根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n+C;
②设中子的质量为m.
以中子与氮核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即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得:
mV=m(-V)+M
解得:m=M
故答案为:
①C;
②中子的质量为M.9、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可知,同样质量的冰、雪,雪的体积大于冰,所以雪的密度小于冰。根据题意,整个过程中雪变成冰时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根据公式m=ρV.设:人脚印的面积为S,雪的厚度为h雪,冰的厚度为h冰;则雪的质量为:m雪=ρ雪Sh雪冰的质量为:m冰=ρ冰Sh冰则ρ雪Sh雪=ρ冰Sh冰解得ρ雪=ρ冰h冰/h雪.又知:h冰=h雪-h脚印;冰的密度已知,所以还需要测量雪的深度和脚印的深度.考点:理论联系实际【解析】【答案】小于积雪的深度1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从图像中可看出:(3).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得(1),(2),根据可得(4)联立4个式子可得:考点:考查了单摆规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解析】【答案】4:111、略
【分析】【解析】库仑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k为静电力常量,大小为思路分析:根据库伦定律分析试题【解析】【答案】静电力恒量,12、1:41:4【分析】【分析】知道合外力大小之比;质量之比,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得加速度之比;
有加速度和时间,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可以求得位移之比;【解析】【解答】解:由a=得,
由x=at2,故
故答案为:1:4,1:4.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3、√【分析】【分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对应物体的位移或路程,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对应物体的位置.【解析】【解答】解:“宁停三分;不抢一秒”中的3分是3分钟,3分钟与1秒钟在时间轴上都是指的时间的长度,都是时间.故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变化的标志.气体压强是气体分子撞击器壁而产生的.【解析】【解答】解:如果保持气体体积不变;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运动变得更加激烈,分子的运动加快,所以每秒撞击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气体的压强增大.故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解析】【解答】解:根据h=得:t=;知平抛运动的时间由高度决定,与初速度无关.所以这个说法是错的.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场强定义式E=适应任何电场,E=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场强取决于电场本身,与检验电荷无关.【解析】【解答】解:场强定义式E=适应任何电场,E=只适用于真空中点电荷;故错误.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变形得到F与E的关系式,再分析即可.【解析】【解答】解: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得:F=qE
可知电场力与电场强度和电荷量都有关;则电场力大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大,故该判断是错的.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解析】【解答】解: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结合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可知;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小,速度增大.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
所以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减小时;速度可能随之减小,也可能随之增大.所以以上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使人们认识到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解析】【解答】解:贝克勒尔发现了铀和含铀矿物的天然放射现象;从而揭示出原子核具有复杂结构,拉开了人们以及原子核的序幕.故以上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解析】【解答】解: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解析】【解答】解: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力的性质相同,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故该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四、简答题(共3题,共18分)22、略
【分析】【分析】小球受重力、电场力、拉力.根据电场力的方向确定电场强度的方向,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电场力的大小.再根据E=求出电场强度的大小,将小球的带电量减半后再利用上述方法,测量出的场强大小不变.【解析】【解答】解:(1)小球在电场中受重力;电场力、拉力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则电场力方向水平向左,由于小球带负电,则电场强度方向水平向右;
(2)小球合力为零;则由平衡条件可得:
电场力大小F=mgtan30°=;
则电场强度E=;
(3)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无关;故将小球的带电量减半后再利用上述方法,测量出的场强大小不变.
答:(1)该匀强电场场强方向水平向右;
(2)电场强度的大小为;
(3)若将小球的带电量减半后再利用上述方法,测量出的场强大小和原来场强大小相比不变.23、略
【分析】【分析】速度-时间图象反映了质点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平行于t轴的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根据斜率的大小可判断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求解位移.【解析】【解答】解:(1)根据图象可知,甲的初速度为v甲=2m/s,乙的初速度为v乙=12m/s;
(2)根据图象可知;第2s末甲;乙瞬时速度相同,均为6m/s;
(3)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质点的加速度,则甲的加速度,乙的加速度;
(4)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位移,则甲前2s内的位移,乙前2s内的位移.
答:(1)甲的初速度为2m/s;乙的初速度为12m/s;
(2)在第2s末甲;乙瞬时速度相同;均为6m/s;
(3)甲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m/s2,乙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m/s2;
(4)甲、乙前2s内的位移分别为8m和18m.24、略
【分析】【分析】对两球整体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即可求解球与球与筒底间相互作用的弹力,再对上面一个球分析受力情况,由几何关系和平衡条件结合求解球与球、球与筒壁间的弹力.【解析】【解答】解:以两球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整体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可得:
圆筒底对球的支持力为:F=2G=200N
以上面一个球为研究对象;设球心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关系可得:
cosα=
由平衡条件有:F′cosα=G
则得两球间的弹力为:F′=G=166.7N
球与筒壁的弹力N=F′sinα=
答:球与球之间的弹力为166.7N,球与筒壁间的弹力为133.3N,球与筒底间相互作用的弹力的大小为200N.五、实验题(共4题,共12分)25、2.566.7%【分析】【分析】本题(1)的关键是将描出的点用直尺连线.题(2)的关键是由U=-rI+E可知,U-I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解析】【解答】解:(1):画出的U-I图象如图所示:
(2):由U=E-Ir=-rI+E可知,图象纵轴截距表示电动势E,U-I图象的斜率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所以E=6.0V,r==;
根据η=%可知,图象b点时电源的效率为:η==66.7%.
故答案为:(1)如图。
(2)2.5,66.7%26、C1041.67【分析】【分析】(1)已知电源电动势;内阻及最大电流;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电路中最小电阻,则可找出保护电阻;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表达式,再结合图象和数学知识可得出图象的截距及斜率的含义,则可求得电动势和内电阻.【解析】【解答】解:(1)当滑动变阻器短路时;电路中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0mA,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R0=-45Ω=180-45Ω=135Ω;则所给四个定值电阻中符合条件的只有C;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U=
变形得:
由数学知识可知,图象中的斜率k=;截距b=;
由图可知,b=0.1;故E=10V;
k==4.167;即=4.167;
解得:r=41.67Ω;
故答案为:(1)C.(2)10V41.67Ω27、略
【分析】【解析】【答案】(1)50.15(2)4.700(3)220(4)如图所示(5)28、略
【分析】【解析】⑴由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增大量可列出公式⑵A点速度可根据左右两个小车位置间的平均速度去求,从而求出动能,重力势能减小量为mgh⑶略【解析】【答案】⑴(2分)⑵0.425-0.4350.475-0.485(每空2分)⑶不守恒,小车、钩码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较大(每空1分)六、计算题(共4题,共24分)29、略
【分析】【分析】小球落在斜面上,根据竖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的关系,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出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落在B点的竖直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到达B点的速度.【解析】【解答】解:(1)根据得,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t=.
(2)小球到达B点的竖直分速度vy=gt=2v0tanα;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到达B点的速度==.
答:(1)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为.
(2)到达B点的速度大小为.3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电路中的电流:电动机两端电压为UM=E-I1(r+R)-U1=8V,所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为:
(2)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3)整个闭合电路工作1min消耗的电能:
(4)整个闭合电路工作1min放出的焦耳热:
考点:电动机问题的计算;焦耳定律。【解析】【答案】(1)16W(2)14W(3)1680J(4)840J31、略
【分析】
垄脵
先根据v=xAt1
求出波速。再由AB
间的距离和波速求得波从t=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北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珍爱我们的生命第八课生命可贵第1课时认识生命背记新人教版
- (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3《图形变换的简单应用》听评课记录
- 博雅计划数学试卷
-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听评课记录
-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4课《活动课 寻找历史》听课评课记录
- 第17课时-第八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02
- 无锡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听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3.3《实数的分类及性质》听评课记录2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8 平面图形的旋转》听评课记录3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听评课记录10.1二元一次方程
- 仓库高位货架管理制度培训课件
- 肝癌个案护理课件
-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规范》(2231-01-2020)
- 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及要点解读
- 员工待岗管理办法
- 26个英文字母书写(手写体)Word版
- 新学期新气象PPT
- 教育的第三只眼
- GB/T 13813-2023煤矿用金属材料摩擦火花安全性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 多功能健身车的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毕业设计
- 动物检疫技术-动物检疫的方法方式(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