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选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0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系列变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增大B.ab过程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C.过程中,气体压强增大,体积变小D.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体积不变2、现有甲;乙、丙三种初温度相同的液体;其中甲、乙为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乙、丙为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若对这三种液体分别加热,则可根据它们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在“温度—热量”图像上分别画出对应的三点甲、乙、丙,如图所示,由此图像得出下列结论:①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大;②丙的比热比甲的比热小;③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大;④丙的质量比甲的质量小。这些结论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3、某弹簧振子沿x轴的简谐运动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t="1"s时,振子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B.t="2"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加速度为正的最大值C.t="3"s时,振子的速度为负的最大值,加速度为零D.t="4"s时,振子的速度为正,加速度为负的最大值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一段距离,待电路稳定后,与滑片移动前比较。
A.灯泡L变亮B.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不变C.电源消耗的总功率变小D.电阻R0两端电压变大5、当波源远离观测者时,观测者所接收到的频率f'和波源振动的频率f的关系为A.f'=fB.f'<fC.f'>fD.无法确定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一个氢原子吸收能量后由基态跃迁到n=4的激发态,然后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发出6种能量的光子B.只能发出1种能量的光子C.吸收的能量为12.75eVD.可能发出能量为0.85eV的光子7、核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现代社会中已不可缺少,我国在完善核电安全基础上将加大核电站建设.核泄漏中的钚(Pu)是一种具有放射性的超铀元素,它可破坏细胞基因,提高罹患癌症的风险.已知钚的一种同位素Pu的半衰期为24100年,其衰变方程为Pu→X+He+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B.100个Pu经过24100年后一定还剩余50个C.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增加D.衰变发出的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油酸分子的直径(也就是单层油酸分子组成的油膜的厚度)等于一小滴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与它在水面上摊开的面积之比B.两个邻近的分子之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它们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当两个分子的距离为r0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势能最小C.同种物质要么是晶体,要么是非晶体,不可能以晶体和非晶体两种不同的形态出现E.如果没有漏气没有摩擦,也没有机体热量的损失,这样的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E.如果没有漏气没有摩擦,也没有机体热量的损失,这样的热机的效率可以达到100%9、电阻A、的图像如图;由图像可知()
A.A,阻值之比为B.A,阻值之比为C.A,串联后的图线位于Ⅰ区D.A,并联后的图线位于Ⅱ区10、一个理想变压器,开始时开关S接1,此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一个理想二极管和一个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在副线圈上,电流表和电压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如下左图所示.原线圈接入如下右图所示的正弦式交流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为4VB.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0.8WC.若将开关S由1拨到2,同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电流表示数将变大D.若将二极管用导线短接,电流表示数加倍11、一小型发电机产生的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甲所示;已知发电机线圈内阻为1.0Ω,外接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为10Ω的灯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产生的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HzB.通过灯泡的电流为2.2AC.电压表读数为20VD.灯泡的实际功率为40W12、如图所示为远距离交流输电的简化电路图,发电厂的输出电压是U,用等效总电阻是r的两条输电线输电,输电线路中的电流是I1,其末端间的电压为U1.在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流入用户端的电流为I2.则
A.用户端的电压为B.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U–U1C.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I12rD.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功率为I12r13、[选修模块3-5]下列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A.核力存在于原子核内任意两个核子之间B.碳14在活体生物体内和死亡后生物体内的半衰期是一样的C.原子核发生一次β衰变,该原子外层就失去一个电子D.高速运动的电子其物质波的波长与动量成反比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1)单晶体有各向_______的特点.
(2)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_______;液体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_______;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_______.
(3)关于饱和汽压的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______,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15、在某温度时,水蒸气的绝对气压为P=200mmHg,此时的相对湿度为50%,饱和汽压为________.16、如图所示,由“非”门构成的一个简单控制电路,其中为光敏电阻,光照时电阻很小,为变阻器,L为小灯泡,其原理:当光敏电阻受到光照时,小灯泡L__________(选填“亮”或“灭”),不受光照时,小灯泡L__________(选填“亮”或“灭”)。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自动控制电路可应用在哪里较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小组制作了一个电子温度计,并通过实验将电压表表盘改为指示温度的表盘,实验原理图如图所示。其测温部分是插在细玻璃管底端的玻璃泡内(内含水银)的电极A、插在玻璃管内的电极B,电极A、B材料相同,粗细均匀且电阻率不随温度变化。实验时,将玻璃泡和标准温度计(图中未画出)置于恒温油槽中,水银温度升高,水银上升,稳定后读出油的温度t、玻璃管内水银的长度L、电压表的示数U;改变油的温度;重复实验,将对应数据填入表格。(水银电阻率较小,电阻可不计)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t/℃
5
10
15
20
25
30
L/mm
59.9
70.0
80.2
89.8
100.0
109.9
(1)玻璃管内水银能够上升的最大长度如放大图所示,则L0=__________mm;
(2)根据表中数据,在t-L图中描点并画出t-L图线_______;
(3)根据t-L图线,该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为________℃,最高温度为_______℃;
(4)若考虑玻璃泡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则用装置测量较高温度时,读数与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18、如图所示,抛物线C1、C2分别是纯电阻直流电路中内、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随电流变化的图线(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一定).由该图可知: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____________W,电源的内电阻为___________Ω.
19、【物理选修3-4】(1)某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时刻恰好传播到x=4m的b点;在t=0.6s时,x=1m的质点a恰好第二次位于平衡位置,质点P(图中未画出)位于x=5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与该波发生干涉的另一简谐波的频率是2.5Hz20、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cm和____mm
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3题,共24分)21、如图所示,甲、乙是直线电流的磁场,丙、丁是环形电流的磁场,戊、己是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试在各图中补画出电流方向或磁感线方向.
22、示波管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如果在偏转电极XX/、YY/之间都没有加电压,电子束将打在荧光屏中心.如果在偏转电极XX/之间和YY/之间分别加上如图所示的电压,请画出荧光屏上出现的完整扫描波形图.
23、图中表示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0.5m/s,波沿着x轴的正方向传播;画出经过7s后的波形曲线。
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4、如图1所示,为“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小球1和小球2的半径相同,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实验时先让小球1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S由静止开始滚下,进入水平轨道后,从轨道末端抛出,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复写纸上,在下面的白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连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小球2放在水平轨道末端,让小球1仍从位置S由静止滚下,小球1和小球2碰撞后,分别在白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操作10次.M、P,N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O点是水平轨道来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如图2所示.
(1)关于本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B.如果小球每次从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每次的落点一定是重合的。
C.重复操作时发现小球的落点并不重合;说明实验操作中出现了错误。
D.用半径尽量小的圆把10个落点圈起来;这个圆的圆心可视为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2)本实验除了要测量OP、OM,ON的值以外,还必须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
A.小球1的质量m1和小球2的质量m2
B.小球1开始释放的高度h
C.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小球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
(3)若所测物理量满足表达式_____(用上问中所测的物理量表示)时;则说明两球的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4)若改变小球1和小球2的材质(两球半径仍相同),两球碰撞时不仅得到(3)的结论即碰撞遵守动量守恒定律而且满足机械能守恒定律,则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断_____.
A.不可能超过2
B.可能超过3
C.MN与OP大小关系不确定。
D.MN与OP大小关系确定,且MN=OP25、在做“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时;
(1)为了利用单摆较准确地测出重力加速度,可选用的器材为______
A.2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木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B.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小钢球、秒表、米尺、铁架台。
C.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木球、秒表、50cm量程的刻度尺;铁架台。
D.100cm长的结实的细线;大钢球、大挂钟、米尺、铁架台。
(2)为了减小测量周期的误差,摆球应在经过最______(填“高”或“低”)点的位置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1,摆球每次通过该位置时计数加1.当计数为63时,所用的时间为t秒,则单摆周期为______秒.
(3)实验时某同学测得的g值偏大,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A.实验室的海拔太高B.摆球太重。
C.测出n次全振动时间为t,误作为(n+1)次全振动时间进行计算。
D.摆线上端未牢固地系于悬点;振动中出现了松动,使摆线长度增加了。
(4)有两位同学利用假期分别去参观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各自在那里利用先进的DIS系统较准确地探究了“单摆的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他们通过校园网交换实验数据,并由计算机绘制了T2-L图象,如图甲所示.去北大的同学所测实验结果对应的图线是______(填“A”或“B”).另外,在厦大做探究的同学还利用计算机绘制了a、b两种单摆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a、b两单摆的摆长之比=______.(北大所在地的纬度比厦大高.)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4分)2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为t1=0s时与t2=2s时的波形图像;已知该波中各个质点的振动周期大于4s.求:
(ⅰ)该波的传播速度大小;
(ii)从t1=0s开始计时,写出x=1m处质点的振动方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详解】
A.由图可知b→c过程中,气体压强不变,温度降低即Tb>Tc,根据
可得Vb>Vc
即体积减小。故A错误。
B.由图可知a→b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即气体发生等温变化,由图可知pa>pb,根据玻意耳定律paVa=pbVb
可得Va<Vb
即压强减小,体积增大。故B错误。
CD.根据
可得
可知c→a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即发生等容变化,由图可知,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2、D【分析】【详解】
甲乙丙三种物质初温相同,甲、乙是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从图上可以看出,在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乙末温高,根据可知乙的比热容比甲的比热容小;
乙、丙是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比热容相同,在吸收热量相同的情况下,乙末温高,根据可知乙的质量比丙的质量小。
综合以上分析有
故选D。3、A【分析】在t="1"s和t="3"s时,振子偏离平衡位置最远,速度为零,回复力最大,加速度最大,方向指向平衡位置,A正确,C错误;在t="2"s和t="4"s时;振子位于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回复力和加速度均为零,BD错误。
【名师点睛】根据振动图象判断质点振动方向的方法:沿着时间轴看去,“上坡”段质点向上振动,“下坡”段质点向下振动。4、C【分析】【详解】
AC.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一点,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大,外电路总电阻增大,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析得知,流过电源的电流减小,则由
知电源的总功率变小;且流过灯泡的电流减小,灯泡L亮度变暗,故A错误,C正确;
B.电源的路端电压
增大;即电容器电压增大将充电,电荷量将增大.故B错误;
D.电阻只有在电容器充放电时有短暂的电流通过;稳定状态无电流,则其两端的电压为零不变,D错误。
故选C。5、B【分析】【详解】
f由波源每秒钟所振动的次数决定,介质振动的频率由波源频率及波源相对介质是否移动来决定,当观察者远离波源过程中,观察者接收到的机械波频率比观察者静止时接收到的频率小,即f'<f.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
利用多普勒效应分析即可,当观察者远离波源过程中,观察者接收到的机械波频率比观察者静止时接收到的频率小;当观察者靠近波源过程中,观察者接收到的机械波频率比观察者静止时接收到的频率大.6、C【分析】【分析】
根据玻尔理论;能级间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能级差越大,辐射的光子频率越高,并根据光电效应发生条件求解;根据n-1求出处于激发态的氢原子可能发射出不同波长光的种数.
【详解】
A;B项:一个原子从n=4的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最多能发出n-1=3种;故A、B错误;
C项:从基态到n=4的激发态要吸收的能量为两能级差即故C正确;
D项:从n=4向基态跃迁有可能有三种能量的光子发出;分别为0.65eV,1.89eV,10.2eV,故D错误.
故应选:C.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光电效应的条件,以及知道能级间跃迁时辐射或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掌握辐射光子的种类计算方法.7、D【分析】【详解】
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X的电荷数为92,质量数为235,则中子数为143.故A错误.半衰期具有统计规律,对大量的原子核适用.故B错误.由于衰变时释放巨大能量,根据E=mc2,衰变过程总质量减小.故C错误.衰变发出的γ放射线是波长很短的光子,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故D正确.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A:B:D【分析】【分析】
【详解】
A.根据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原理可知;让一定体积的纯油酸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由于油酸分子是紧密排列的,而且形成的油膜为单分子油膜,然后用每滴油酸酒精溶液所含油酸体积除以油膜面积得出的油膜厚度即为油酸分子直径,A正确;
B.当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减小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当分子间的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增大分子间的距离,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所以当两个分子的距离为r。时;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分子势能最小,B正确;
C.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晶体,C错误;
D.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如果用Q表示物体吸收的能量,用W表示物体对外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内能的增加,那么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达为
D正确;
E.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热机的效率不可以达到100%,E错误。
故选ABD。9、A:C【分析】【详解】
AB.I-U图像的斜率之比等于电阻比的倒数,由图像可知A、B阻值之比为
选项A正确;B错误;
C.A、B串联后的电阻比B的电阻还要大,可知I-U图线位于Ⅰ区;选项C正确;
D.A、B并联后的总电阻比RA还小,则I-U图线位于Ⅲ区;选项D错误;
故选AC。10、B:D【分析】【详解】
A.根据交流电图像可知,原线圈中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
根据
可知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有
解得
即电压表读数为A错误;
B.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为
B正确;
C.将开关S由1拨到2,同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向下滑动,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副线圈电压变小,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大,输出功率变小,输入功率变小,根据
电流表示数将变小;C错误;
D.若将二极管用导线短接,半波整流前后,有效值之比为故输出功率加倍;输入功率不加倍,电流表示数也不加倍,D错误。
故选B。11、C:D【分析】【分析】
由甲图知电压峰值;周期;从而求电压有效值、角速度和频率;电压表测量的是路端电压,求解实际功率要用有效值.
【详解】
由图可知T=0.02s,则频率f=1/T=50Hz,选项A错误;电动势有效值为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为选项B错误;电压表读数选项C正确;灯泡的实际功率:P=IU=40W;选项D正确;故选CD.12、A:B:D【分析】【分析】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输出电压有输入电压决定;明确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功率;电压的损失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确整个过程中的功率、电压关系.理想变压器电压和匝数关系.
【详解】
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由输出功率决定,输出电压有输入电压决定;明确远距离输电过程中的功率、电压的损失与哪些因素有关,明确整个过程中的功率、电压关系.理想变压器电压和匝数关系.由于输电线与用户间连有一理想变压器,设用户端的电压是则得A正确;输电线上的电压降为B正确;输入功率C错误;损失的功率D正确;
故选ABD.
【点睛】
对于远距离输电问题,一定要明确整个过程中的功率、电压关系,尤其注意导线上损失的电压和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13、B:D【分析】【详解】
核力与万有引力、库伦力的性质不同,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m,原子核的半径数量级在10-15m,所以核力只存在于相邻的核子之间,核力是原子核能稳定存在的原因,故A错误;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环境的变化无关,只与自身有关,故B正确;β衰变的实质是原子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电子释放出来,故C错误;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λ=h/P,该波的波长与该物体的动量成反比,故D正确.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1)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2)根据表面张力的形成可知;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液体中溶有杂质时,表面张力变小;液体的密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3)关于饱和汽压的特点:液体的饱和汽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且饱和汽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解析】异性越小变小越大越大15、略
【分析】【详解】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表达式为.
也等于空气的绝对湿度与相同温度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绝对湿度之比;.
故饱和汽压为
【点睛】
本题考查相对湿度的定义式,关键是明确相对湿度几种不同的定义公式,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解析】400mmHg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3]当光敏电阻受到光照时,电阻很小,则非门输入高电势,输出低电势,故灯泡灭;不受光照时,电阻大,则分压大,非门输入低电势,输出高电势,小灯泡L亮,根据原理可知,可以作为路灯。【解析】灭亮可以作为路灯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毫米刻度尺要估读到毫米下一位。
(2)如图。
(3)由图像可得最低温度为-25℃,t=0℃时;水银的长度为50.0mm,即每升高1℃水银柱上升2mm;
138.0mm-50.0mm=88.0mm即最高温度为44℃。
(4)温度升高,玻璃泡体积增大,水银高度降低,造成测量温度偏小。【解析】138.0-2544偏小18、略
【分析】【详解】
由C2图象是外电路的功率随电流的图象,由可知图象为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则图象的最高点为最大外电路功率为4W;由C1图象可得解得【解析】4119、A:C:D【分析】由图可知,由题意t=0.6s,质点a恰好第二次位于平衡位置,则即T=0.8s,根据公式A正确;由图可知,质点b的振动方向向下,而后面的质点重复前面质点的运动情况,故质点P起振方向也是向下,B错误;当波由b点传播到P需要的时间为t0,则则质点P振动的时间为则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s=1.25×4A=0.10m,C正确;质点P第三次到达波峰的时间为故D正确;频率相同,相差恒定的两列波产生稳定的干涉,故能与此波产生稳定干涉的另一列波的频率为故E错误;故选ACD.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刻度尺在读数的时候要估读一位;所以金属杆的长度为60.10;
(2)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4mm,游标尺上第10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10×0.02mm=0.20mm,所以最终读数为:4mm+0.20mm=4.20mm=0.420cm=4.20mm.【解析】(1)60.104.20四、作图题(共3题,共24分)21、略
【分析】【详解】
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已知电流的方向可判定磁场方向,也可以通过磁场方向来确定电流的方向;
图甲;已知磁场方向,顺时针方向,则电流垂直纸面向里;
图乙;电流右侧的磁场的方向向里,左侧的磁场的方向向外,则电流的方向向上;
图丙;已知磁场方向,则可知电流方向,逆时针方向;
图丁;环形电流从左侧流入,从右侧流出,所以磁场的方向向下;
图戊;根据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磁场的方向向左;
图已;根据螺线管中上边的电流方向向外,下边的电流的方向向里,利用右手螺旋定则可以确定螺线管的磁场的方向向右.如图所示:
【解析】22、略
【分析】试题分析:A图中;在XX′偏转电极所加的电压的周期为2T,即在2T的时间内才能完成一次水平方向的扫描,而竖直方向(y方向)的周期为T,所以在水平方向的一次水平扫描的过程中,竖直方向由2个周期性的变化;y方向的电压变化为正弦式的变化,由于电子到达荧光屏的偏转量与偏转电压成正比,所以A图中的扫描图形如图;
要在荧光屏上得到待测信号在一个周期内的稳定图象.XX′偏转电极要接入锯齿形电压;即扫描电压.
B图中;在XX′偏转电极所加的电压的周期为T,即在一个周期T的时间内完成一次水平方向的扫描,同时竖直方向的周期为T,所以在水平方向的一次水平扫描的过程中,竖直方向也完成一个周期性的变化;y方向的电压大小不变,方向每半个周期变化一次,结合电子到达荧光屏的偏转量与偏转电压成正比,所以B图中的扫描图形如图.
考点:考查了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名师点睛】本题关键要清楚示波管的工作原理,示波管的YY′偏转电压上加的是待显示的信号电压,XX′偏转电极通常接入锯齿形电压,即扫描电压,当信号电压与扫描电压周期相同时,就可以在荧光屏上得到待测信号在一个周期内的稳定图象【解析】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7s波向前传播的距离为
7s后,故x=3.5m位置的原图中x=0位置的振动情况相同;因此作出以下图形。
【解析】五、实验题(共2题,共18分)24、略
【分析】【详解】
(1)A.通过碰撞后两球做平抛运动的过程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由于只是在碰撞前后动量守恒问题;所以斜轨道的光滑与否只是碰撞前的速度发生变化,不影响碰撞过程,故选项A错误;
BC.碰撞前后的速度是通过两次滑下完成的;所以落点不完全重合,但不重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储备的资金筹集途径
- 关于幼儿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5篇)
- 新型橡胶制品设计生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氢化异戊二烯橡胶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海洋图书出版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电子书平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化学教师年度教学计划五篇范文
- 柴油加氢裂化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民俗文化摄影展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民俗村落民宿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渤海大学学位英语考试真题
- 川教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2024生鲜及冷冻食品加工车间地面工程技术规程
- 《微信平台著作权侵权问题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300字
- 三级安全教育试题(公司级、部门级、班组级)
-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20220807013156
- 2024年无线电台管理局招聘97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如何有效组织幼儿开展体能大循环活动》课件
- 1+X数控车铣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高考生物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及答案解析(全国卷新教材)
- 水库灌区工程信息化设计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