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科版七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题文】文献记载:“蜀守冰凿离礁,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这里的“此渠”是指()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井渠2、4、时光悠悠,千年转瞬即逝,一朝而亡的武周显得那么短暂,但武则天这个名字从未被人淡忘过,关于她历史地位的争论也从未停止过。我们肯定她的原因是:A.为“贞观之治”的到来奠定基础。

B.爱惜人才C.注重减轻农民负担,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

D.进一步完善科举制3、我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鉴真C.马可波罗D.唐朝和尚4、宋辽之间出现“(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一相对和平的局面,是由于()A.岳飞抗金B.澶渊之盟C.宋夏合议D.宋金合议5、下列现象不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北京人使用天然火B.半坡人使用耒耜耕地C.山顶洞人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河姆渡人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6、你在读宋末元初的诗篇时,将会读到文天祥的()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D.“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B.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C.创设了科举制度D.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8、春秋时期的霸主有()A.晋文公B.楚庄王C.秦穆公D.齐桓公9、某班话剧组的同学准备编写一部历史剧本《明朝风云》。若该历史剧本内容需符合史实;下列场景,不应该在剧本中出现的是()

A.锦衣卫正在监察臣民B.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C.戚继光率戚家军抗击倭寇D.顺治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10、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A.指南针B.印刷术C.火药D.造纸术11、人们为了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仔细回忆一下“塞翁失马”这一成语故事,想一想,它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12、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列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郑和13、隋朝是古代统一的苦难与辉煌,伟大与罪恶并存的王朝。下列叙述与它的“辉煌”“伟大”有关的是()A.实现了南北朝的统一B.开通大运河C.创设科举制度D.开创“文景之治”14、春秋末期长江下游北上争霸的国家是()A.齐国B.楚国C.越过D.吴国15、人们为了说明一个深奥的道理,常用讲故事的方式。仔细回忆一下“塞翁失马”这一成语故事,想一想,它最能体现下列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__________。17、唐朝时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唐玄宗首创殿试和武举.______(判断对错)18、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1)秦始皇派人开凿_________,沟通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2)秦始皇统一_________和道路的宽窄,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3)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_________。19、半坡聚落聚居在______流域;河姆渡聚落聚居在______流域。20、观察图片;请将下列原始人类遗址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京人遗址B、元谋人遗址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32分)21、战国时期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综合性防御工程是都江堰。______(判断对错)22、爱国诗人屈原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诗经》。______(判断对错)23、史料:“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推论:南宋时期,苏州、湖州地区盛产稻米,成为闻名天下的“粮仓”。()。A.正确B.错误24、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封建社会时期,相传,当时的黄河流域活动着几个较大的部落,如炎帝、黄帝、蚩尤等。______(判断对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四个选项中很容易排除B;D两项;因为教材没有出现过郑国渠和井渠,剩下A、C两项,题文中“蜀守冰”指的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蜀郡太守李冰,他曾经在四川成都平原的岷江中游修筑过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而灵渠是秦始皇在统一岭南过程修筑的一条连接湘水和离水的人工运河,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A2、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女皇帝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统治时期,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发展。使得唐朝继续维持了它的繁荣,因此其统治史称“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据此可知,C项正确。ABD不符题意,故选C。【解析】C3、A【分析】明朝中期的《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作者吴承恩,它取材于民间流传的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运用轻松明快;幽默诙谐的语言,塑造出神勇广大、敢于反抗的孙悟空的形象,反映了民众要求挣脱人身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西游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解析】A4、B【分析】1044年;宋真宗时,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澶渊之盟和宋夏和议都是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上来看,有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宋辽;宋夏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局面。宋辽之间出现“(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这一相对和平的局面,是由于澶渊之盟。

故选:B。

本题以宋辽之间出现“(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为依托,考查澶渊之盟。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辽、西夏和北宋并立的相关知识。【解析】B5、D【分析】依据课本内容分析选项可知;半坡居民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中,河姆渡人居住的是干栏式的房子.所以D选项不符合历史史实,ABC都是正确的描述.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解析】D6、B【分析】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后,抗战派大臣文天祥继续抗元,兵败被俘后坚贞不屈,表现出崇高的气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他的《过零丁洋》。

故选:B。

本题考查文天祥的著名诗句。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文天祥的相关知识。【解析】B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7、ACD【分析】略【解析】ACD8、ABCD【分析】略【解析】ABCD9、BD【分析】忽必烈接见马可·波罗是在元朝,顺治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是在清朝。故选BD。【解析】BD10、BC【分析】A.指南针出现在宋朝时期.

B.印刷术出现在隋唐时期.

C.火药出现在唐朝时期.

D.造纸术出现在西汉时期.

故选BC.

本题主要考查出现在隋唐时期的发明.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我国的四大发明.【解析】BC11、BD【分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其主要思想是: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反映的正是老子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老子历史贡献的知识点.

本题以“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答案】BD12、BC【分析】略【解析】BC13、ABC【分析】略【解析】ABC14、CD【分析】略【解析】CD15、BD【分析】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其主要思想是: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反映的正是老子的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老子历史贡献的知识点.

本题以“塞翁失马”的成语故事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B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6、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时第一个霸主。齐国在齐桓公时,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通过改革,齐国国富兵强。公元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周天子派人参加,终于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考点:人教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解析】【答案】齐桓公17、略

【分析】唐太宗时期;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开武举,亲自面试学生.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准确掌握武则天完善科举制的措施.【解析】×18、略

【分析】(1)本题考查灵渠的开凿。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故填写:灵渠。(2)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车轨。为了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故填写:车辆。(3)本题考查秦朝的长城。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故填写:万里长城。【解析】(1)灵渠。(2)车辆。(3)万里长城。19、黄河长江【分析】半坡聚落聚居是黄河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河姆渡聚落是长江流域农耕时代的代表。

故答案为:

黄河;长江。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是我国农耕时代的代表。

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黄河长江20、据所学知;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故把A填入上框,B填入下框。

故答案为:

【分析】

本题以图片为切入点;考查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元谋人和北京人的相关知识。【解析】据所学知;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周口店地区,我国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元谋人生活在云南省元谋县,故把A填入上框,B填入下框。

故答案为:

四、判断题(共4题,共32分)21、√【分析】据所学可知;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故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22、×【分析】生活在战国末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被称为“楚辞”,代表作有《离骚》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是屈原楚辞代表作《离骚》的语句。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屈原的《离骚》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