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B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B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B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B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B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B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月考试卷1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畸形(jī)眼翳(yì)宽恕(shù)颔首低眉(hàn)B.胡髭(zī)绯红(fěi)诘责(jié)广袤无垠(yín)C.睥睨(bì)彷徨(páng)酷肖(xiào)长吁短叹(xū)D.污秽(suì)姮娥(héng)鞭挞(tà)脂粉奁(lián)2、选出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A.仁义道德魔鬼呆若木鸡规矩B.世故警告乞求天地良心C.安分首己半饷耐烦裁员D.哀痛厉声抽咽恐慌3、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买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乔元贞所以考第一,是因为我把自己的名字写错了,把‘史承汉’的‘承’字中间少写了一横。”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家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段中写父亲的“愁苦”、“深深叹着气”是为了什么()A.表现父亲的穷困。B.表现父亲忧郁的心境。C.“愁苦”写父亲的忧郁,“深深叹着气”写父亲的失望、无奈。D.“愁苦”是写父亲对于家庭窘境的忧愁,“深深叹着气”是写父亲对乔元贞的同情。4、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未晞箬蓬褶皱溯洄B.蓦然俶尔缥渺磅礴C.悔暗怠慢踊跃嘱咐D.翕忽深邃冗杂羁绊5、下列对于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于1918年发表了我国文史上第一篇白小说《狂人日记》,《社戏》是写作者鲁迅少年时看水乡社戏的一篇短篇小说,表现了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心情,选自《呐喊》。B.《回延安》是诗人1956年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受到革命老区人民的热烈欢迎,情不自禁写下的一首畅想延安未来新城风貌的诗歌。诗中成功借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表达革命内容,是我国20世纪50年代创作的革命诗歌中政治性和抒情性都很强的上乘之作。C.《桃花源记》大约作于东晋末期,作者以冲淡凝练、虚实相生、亦真亦幻、曲折往复的笔墨,虚构出桃花源中的故事,描绘出一幅自由安乐、恬静自然、美好幸福的人间生活图景,借此来阐释自己理想中的社会,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D.《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重章叠句的形式,构成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美感,起到了深化诗歌意境的作用。全诗三章均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萧萦凄迷的氛围,更烘托了所思不见的迷惘心情,这首朦胧而又直白的诗历来被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6、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C.颈联中“生”“人”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谁能否认中国没有进入国际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能力?B.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C.虽然刘翔已经能够下地走路,但医生告诫他不要心急,走路的频率不能太快,而且每天走路的时间也不能过长。D.能否根治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填空。(1)王选,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2002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誉为“________”。(2)演讲是以____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________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________的一种手段。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或尽粟一石:______

(2)虽有千里之能:______

(3)才美不外见:______

(4)且欲与常马:______。10、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____位____A.zhūB.zhù

②____捕____A.dǎiB.dài

③____着牙齿____A.cīB.zī

④____罚____A.chénɡB.chěnɡ1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这是某种令人惊hài(____)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xī(____)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piē(____)见的亚洲文明的jiǎn(____)影。12、给字注音:。____________漱嶂襄13、请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____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读________,我________;读________,我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名著阅读(共5题,共10分)14、【题文】名著阅读(6分)

(1)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

语段(1)选自小说____,“他”是作者____(人名)真实生活的写照。

(2)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

语段(2)中的“他”是____(名字)。作者写此文表达对“他”的____的感情。

(3)两壶热茶喝下去;他心里安静了些。茶由口中进去,汗马上由身上出来,好像身上已是空膛的,不会再藏储一点水分。他不敢再动了。

语段(3)中描写的“他”是____(名字)。他最大的梦想是____。15、名著阅读填空。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是______国著名记者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16、青春终于胜利了。这是他第四次死里逃生,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之后,苍白消瘦的他已能够勉强用两条摇摇晃晃的腿站起来,摸着墙壁,在房间里走动了。他的母亲搀着他走到窗口,他向街上望了很久,雪在融化,积成了小水洼,在早春的阳光下闪亮。(1)上面的文字出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文字中他指的是________。(2)简要概括他第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名著阅读积累: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前苏联作家______在病床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作品。小说以主人公______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在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______精神,______的信念,______的意志。18、名著阅读“阳光读写推介会”启动后,学校开展“名著推荐墙”活动,要求同学们将所读名著浓缩为一句话,推荐给其他同学。请你从以下备选名著中选择一部,仿照示例,完成推荐。示例:《水浒》——梁山好汉嫉恶如仇,除暴安良,显英雄本色。备选名著:《骆驼祥子》《名人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格列佛游记》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书写(共3题,共15分)19、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王、孟让襄阳重叠在唐诗的背影里,也给襄阳抹上了诗意的底色。当暮色像不经意间抬手碰翻的一杯清酒,慢慢地____()润开来的时候,城里头街灯次第亮起,开始是一点两点地闪____(),最后铺天盖地了。20、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广场上千百只灰鸽争相啄食,供人拍照、逗乐;chuānsuō般来往的船艇,迎着飞翔的hǎiōu,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21、.阅读下面语段,把文中拼音表示的文字依次填在文下方框内。(6分)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很像人与他的生命的关系。在无知无觉的年纪,他眼里的生命是一口取之不尽;用之不(jié)的井,可以任意(jí)取和享用;当他有一天觉悟,突然感到生命的短暂和有限时,他发现,他生命中许多宝贵的东西已被挥(huõ)一空,而对未来,他开始痛悔和恐惧,开始锻(liàn)和保健。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2.仿照画线的句子,续写一句话。(2分)评卷人得分五、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2分)22、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本文作者是____(朝代)的范仲淹,字____。(1分)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①____守巴陵郡()②浩浩____()③____暮冥冥()④吾谁与____()3.首段交代“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可以看出滕子京是个什么样的人?(2分)4.作者登高望远,从哪些角度描写了洞庭湖的壮丽之景?突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2分)5.请结合现实谈一谈你对文中提倡的人生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解。(3分)2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袁宏道《西湖游记》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①月色入户。户:②相与步于中庭相与:③止午、未、申三时。止:④其实湖光染翠着工。工: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世道哉!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两段文字都写了“月景”,但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2题,共4分)24、请以“因为有爱”或“温暖的阳光”为题.写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②贴近生活,关注体验,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25、只要拥有,哪怕点滴,用心珍惜,人生常乐。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温馨的情谊,一种独特的体验,一方自由的空间,乃至一本好书,一缕阳光,一个好心情真的,拥有不在乎多少,在乎感知,在乎呵护。让我们为拥有而快乐吧!请以“我拥有,我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⑵、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A.正确;

B.“绯红”应读作“fēi”;

C.“睥睨”应读作“pì”;

D.“污秽”应读作“huì”.“姮娥“应读作“cháng“

故选:A.

本题考查字音;需要结合所学和词义加以判断.

本题考查字音,大部分是多音字和形近字,解答时要根据意思认真作答.【解析】A2、C【分析】A.正确;

B.正确。

C.“安分首己”应改为“安分守己”;“半饷”应为“半晌”.

D.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汉字的准确书写;仔细分辨所给选项所提供的所有词语,找出错误字词,用排除法去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书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注意对形似字、生僻字的写法,做到书写规范,不出错别字.【解析】C3、D【分析】【分析】“深深叹着气”本意指无奈叹息;而在这结合后文可知是对元贞的同情,并不是指原意“愁苦”也不知本意的忧郁,更多的是说家庭的忧愁。故选D

【点评】此题要认真辨析词义并结合文意来选择。4、D【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及辨析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尤其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易混字和易错字的写法。A.箬篷;B.缥缈或飘渺;C.晦暗。故选D。【解析】D5、C【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辨析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能力。文学常识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国别、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必须识记准确,理解得体,不能混淆。课文内容应该理解记忆。本题采用反选排除法,A.应是:写“我”少年时看水乡社戏的一篇短篇小说;B.应是:目睹延安城新貌,情不自禁写下的一首诗歌;C.理解正确;D.应是“朦胧而又含蓄”,而不是“直白”。故选C。【解析】C6、A【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作者情感、表达技巧和重点词句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通读全诗,结合写作背景,把握诗歌主要内容和主题,抓住各项的表述要点,逐项分析判断。A项应为:自远而近。故选A。【解析】A7、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A、三重否定表否定,不合语境,去掉“没有”。B、歧义,局长嘱咐学校的几个领导。D、前后矛盾,去掉“能否”。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解析】【答案】C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家作品、文体常识的了解掌握情况,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尤其注意掌握具体的情节内容。此题不难,根据平时的记忆及积累填空即可。【解析】(1)当代毕昇(2)发表自己观点,阐明某一事理口才9、略

【分析】分析:

(1)句意为: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的粮食。

(2)句意为: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

(3)句意为:才能和品德就显现不出来。

(4)句意为:想要和平常的马一样尚且不可能。

答案:

(1)有时。

(2)即使。

(3)通“现”;表现。

(4)尚且。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解释;只要平时对所学文言文的实词掌握好就能做好本题。

做好本题需要作个有心人,经常对所学实词进行积累整理。【解析】有时;即使;通“现”,表现;尚且10、ABBA【分析】【分析】诸(zhū)读一声;不读四声;逮(dài)读四声,不读三声;龇(zī)声母是z,不是c;惩(chénɡ)读二声,不读三声。

【点评】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声调、声母、韵母的区别,平时注意多读,多练。11、骇曦瞥剪【分析】【分析】

考察字形字音12、shùzhàngxiāng【分析】【分析】汉字写拼音;注意声母韵母声调,注意“jqc”,“nl”的区别。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13、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根据题干的要求,认真分析例句的内容、句式,以及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仿写时要保证与例句在内容上相关,句式上相同,也要运用同样的修辞手法,仿句与例句一般能构成排比句。此题例句是谈读书,每个例句各两小句,第一小句讲读谁的书,第二小句讲读后的收获。依照例句,可仿写两句: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解析】示例:读冰心的诗歌,我感悟了纯真细腻的情感;读培根的随笔,我体会到了透彻深邃的哲理;读傅雷的家书,我学到了谦虚严谨、积极向上的做人道理,读高尔基的小说,我拥有了战胜坎坷命运的力量;读鲁迅的诗集,我获得了生命不止,战斗不息的坚韧意志;读陆游的诗词,我树立了忠诚爱国、抗敌立功的志向。

三、名著阅读(共5题,共10分)14、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阅读各语段,抓住语段中信息,回顾作品内容,根据所读所记判断即可。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语段(1)选自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是作者_奥斯特洛夫斯基(人名)真实生活的写照。语段(2)中的“他”是范爱农(名字)。作者写此文表达对“他”同情和悼念的感情。语段(3)中描写的“他”是祥子。“他”的最大梦想是什么?他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15、略

【分析】《红星照耀中国》(RedStarOverChina)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答案:

《西行漫记》;美国;埃德加•斯诺;延安(陕北)

本题是对文学及名著知识点的考查。名著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课标推荐的中外文学名著,对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内容提要等方面都要有所了解,深入思考。【解析】西行漫记;美;埃德加•斯诺;延安16、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对于课本上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题涉及到课内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对于课本上有关名著的内容更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本题涉及到课内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可知保尔第四次死里逃生的经历: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解析】【小题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或保尔·柯察金)【小题2】第四次是在铁路快修完时,保尔得了伤寒和大叶性肺炎。17、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作品作者以及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的作者是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书名的寓意是: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是在同敌人以及各种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2)注意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谈;围绕主人公的启示.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答案: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

名著常识关键在平时积累;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解析】奥斯特洛夫斯基、;保尔•柯察金;自我献身的;坚定不移;顽强坚忍18、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和仿写。每部名著的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都要熟知。学生要在平时勤于背诵,加强积累整理。仿写要求做到句式相同,修辞一致,语意连贯,内容合理,表述正确。本题解答时要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和修辞。示例:《骆驼祥子》——祥子三起三落,体强命苦,演绎昔日事。【解析】示例:《骆驼祥子》——祥子三起三落,体强命苦,演绎昔日事。《名人传》——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顽强拼搏,奏响生命赞歌。《钢铁是怎样炼成》——保尔不畏艰难,意志坚定,成就人生传奇。《格列佛游记》——格列佛航海探险游历奇异国,机敏博学,造就奇闻妙谈。四、书写(共3题,共15分)19、略

【分析】此题考查字音的掌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尤其是易错字,要分类整理,强化记忆。注意“浸”的正确读音。【解析】jìn;shuô。20、略

【分析】试题分析:此类型的题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考查等级为A。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注意“梭”字书写形似字较多。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A。【解析】【答案】穿梭海鸥2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1)此题为基础题,根据拼音以及词语的意思,写出词语中要求写出的汉字。注意“用之不竭”的“竭”、“汲取”的“汲”等字书写。(2)根据前面的句式,按照“生命是,可以”的格式进行仿写。考点:根据拼音写汉字仿写句子【解析】【答案】(1)竭汲霍炼(2)他眼里的生命是一条漫无边际没有尽头的小路,可以任意奔跑和停留。五、文言文阅读(共2题,共12分)22、略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认知能力。结合平时的积累来填写即可。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文段的内容以及文章的写作背景来分析人物形象即可。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即可。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语句内涵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以及联系现实来理解此句话的内涵即可。【解析】【答案】1.北宋希文(共1分,每空0.5分)2.①古时官吏降至或远调②水大的样子③迫近④归依(共2分,每小题0.5分)3.说明滕子京治政有方,虽被贬,但未沉沦,仍奋发有为,有博大胸襟之人。4.空间宽阔浩渺,气势雄伟时间变幻莫测(共2分)5.能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是圣贤姿态,在现实生活中很难得,得我们应有接近圣贤思想的愿望,并不断付出努力,战胜自我,摒弃私心,胸怀天下做一个豁达而进取的有益于社会的人。(3分)23、略

【分析】1.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户”“为”是古今异义词。止是通假字。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试题分析:理解并翻译文言文语句,就是把文言文在尽可能地保留原意和风格的情况下用现代汉语的形式表达出来。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此处注意“盖”这个重点词的理解。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3.试题分析:因为【甲】文为课内文言文,写月的句子学生比较清楚,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乙】文的句子是课外的,首先要搞清楚文章的意思,然后再考虑写作手法。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解析】【答案】1.①门②一起,共同③同“只”,仅仅④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