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12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你挑着担,我牵着马”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妇孺皆知。历史上,唐僧西行取经的目的地是A.天竺B.新罗C.日本D.波斯2、战国七雄中位于最南面的是()A.齐国B.楚国C.秦国D.燕国3、《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触动了大贵族的利益.商鞅变法内容中,最能触动大贵族利益的是()A.建立县制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C.允许土地自由买卖D.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4、西周时发生了“国人暴动”,当时的“国人”指的是()A.工匠B.奴隶C.平民D.农民5、唐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四街如种菜畦”所描写的是那个城市()A.长安B.洛阳C.开封D.北京6、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如图所示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A.B.C.D.7、战国前期________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A.“旧石器”B.“新石器”C.青铜器D.铁器8、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从西域传入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秦国商鞅变法时,在地方上推行了制;10、公元前1046年,文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11、公元前____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____。第二年,____迁都洛邑,史称____。12、读上表判断。下列结论是从表中得出的划√;违背表中意思的划×,没有涉及到的划○。

。盛世名称出现朝代当政皇帝形成的重要原因开皇之治隋朝隋文帝实现统一,锐意改革,重视人才,发展农业。贞观之治唐朝唐太宗政治安定,选用良吏,轻徭薄赋,简法轻刑,重视教育。开元盛世唐朝唐玄宗政治稳定,贞观之治奠定基础,玄宗勤于政事,励精图治,经济发展。(1)隋朝出现了开皇之治的局面。______

(2)开元盛世;表明唐朝进入鼎盛时期。______

(3)之所以出现贞观之治是由于武则天选用良吏;轻徭薄赋,简法轻刑,重视教育。______

(4)隋唐时期出现三次盛世局面。______

(5)封建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政治安定、经济发展。______。13、战国时期,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大型防洪灌溉水利工程______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___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毛泽东有诗词写道:一代天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等。()

15、东晋的画家贾思勰,擅长人物画,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A.正确B.错误16、汉武帝在洛阳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______(判断对错)17、被称为“五谷”的作物,西周时期已经齐备。()18、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卫青率船队曾达到夷洲,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地区。()19、倡导“无为”治国的大思想家是孔子。()20、唐朝长安城布局市坊分立,到了宋朝时打破了市坊分立的界限。()21、我国铁农具出现在战国时期。______(判断对错)22、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朝廷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南宋时期的外贸所得,成为朝廷财赋的重要来源。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辨析题(共4题,共32分)23、小红要写一篇有关“蔡侯纸”的历史小论文。她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

错误:________

理由:________24、通过涿鹿之战使得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称为“炎黄联盟”。()25、东周时期,一些重要的诸侯国比如齐国、晋国、楚国等仍然存在,说明西周时期传承下来的宗法制分封制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种说法正确吗?如有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26、西晋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分别为北齐、北周取代,统称北朝。评卷人得分五、列举题(共4题,共20分)27、举出距今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28、列举夏、商、西周三朝的建立者与末代暴君:29、宋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到了两宋有很大发展。列举宋朝的三位词人。30、列举题(18分)(1)列举少数民族建立统一的全国性政权(4分)(2)列举中国古代史上反映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三件大事(6分)(3)列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8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行的史实。唐僧到西天取经的故事源于历史上的玄奘到天竺求取佛经的史实,故选A。【解析】【答案】A2、B【分析】战国七雄指的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巧记其具体方位的口诀为东南西北到中央,位于最南面的是楚国.

故选B.

本题考查战国七雄的知识点.

本题以战国七雄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楚国地理位置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解析】【答案】B3、D【分析】【分析】商鞅变法法令规定: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这就触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A建立县制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管理,B和C措施有利于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基础知识的准确识记和理解。4、C【分析】周厉王统治时期;横征暴敛,与民争利,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派人监视人民,没人敢再议论朝政,留下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成语故事,公元前841年西周平民发起了国人暴动,周厉王被驱逐出镐京,被迫逃亡.“国人暴动”当时的“国人”指的是平民.

故选C.

本题考查国人暴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夏商周更替的相关历史史实.【解析】C5、A【分析】“百千家似围棋局;十四街如种菜畦”是对长安城的描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城街道整齐,排水设施齐全,内分为坊和市,市坊分开,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都长安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长安城的布局特点.【解析】A6、A【分析】本题考查商朝灿烂的青铜业的代表成就。司母戊鼎,是世界迄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B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C是铁制农具;D秦朝兵马俑。故选BCD错误,A正确。故选A。【解析】A7、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器和牛耕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到战国时期得到推广。铁器的普遍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战国时期”,注意准确识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解析】D8、A【分析】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西汉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开辟,西域的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物品以及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物种开始传入中原,汉朝的铸铁、凿井等技术也传到了西域。观察图片选项中①粟②水稻③小麦是中原产品。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以张骞通西域后;不少西域的物种传到中原,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为依托,考查丝绸之路的作用。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的主要史实。【解析】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进行变法,其中规定在地方上建立县制,所以答案是县制。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县制10、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的建立者。由于商纣王的残暴统治,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公元前1046年,双方在牧野大战,最后商纣自焚而死,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史称西周,而文王是武王的父亲,他在位期间,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姜尚等,国力逐步强大。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解析】【答案】错误:文王更正:武王11、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武王伐纣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三子目武王伐纣中的内容:“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可知,故填77l周幽王周平王东周。考点:武王伐纣【解析】【答案】77l周幽王周平王东周12、略

【分析】(1)隋朝初年;国家实现了统一,隋文帝锐意改革,重视人才,发展农业.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发展,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开皇之治”.本题的结论是从表中信息得出的.

(2)唐玄宗统治时期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表明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本题的结论是表中信息没有涉及到的.

(3)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安定,选用良吏,轻徭薄赋,简法轻刑,重视教育.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本题的结论是表中信息违背表中的意思.

(4)隋唐时期出现了中国历史上三次盛世局面;即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本题的结论是从表中信息得出的.

(5)由材料中的图表可知;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这三个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政治稳定,经济的繁荣发展等.本题的结论是从表中信息得出的.

故答案为:

(1)√.

(2)○.

(3)×.

(4)√.

(5)√.

(1)本题考查的是开皇之治的知识点.

(2)本题考查的是开元盛世的知识点.

(3)本题考查的是贞观之治的知识点.

(4)本题考查的是隋唐时期盛世局面的知识点.

(5)本题考查的是封建盛世局面出现原因的知识点.

本题以隋唐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隋唐时期盛世局面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13、都江堰云冈【分析】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筑了都江堰。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当时,北方凿窟造像之风盛行。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

故答案为:都江堰;云冈。

本题考查都江堰和石窟艺术的相关知识;结合所学即可作答。

本题较简单,识记都江堰和石窟艺术的相关知识。【解析】都江堰云冈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4、×【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成吉思汗的相关知识点。1206年,蒙古贵族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汗,尊称他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忽必烈结尾后,与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15、×【分析】本题考查顾恺之的作品。东晋的顾恺之绘画题材广泛,他笔下的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北朝的贾思勰写了《齐民要术》。本题是错误的,故选B。【解析】B16、×【分析】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五书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家人才,儒士进人各级政权机构.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故答案为:

×.

本题以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了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为切入点,考汉武帝时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相的关知识.

本题掌握汉武帝时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相关知识.【解析】×17、√【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周时期的史实。被称为“五谷”的作物,西周时期已经齐备。【解析】【答案】对18、×【分析】【分析】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孙权派卫温等曾到达夷洲(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不是卫青。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吴国与台湾。19、×【分析】【分析】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倡导“无为”治国的大思想家是庄子。他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宋时期城市商业的发展。唐代长安城布局整齐,有严格的“坊”“市”界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宋代,市墙、坊墙均被拆毁,坊市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设市,形成街市。宋代,原先禁止设市的城郭乡村,也被允许置市贸易了。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鱼市等。综上所述,故选T。【解析】T21、×【分析】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扩大;推广。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我国铁农具出现在战国时期,这个表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铁农具的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和牛耕。【解析】×22、√【分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宋代的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朝廷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南宋时期的外贸所得,成为朝廷财赋的重要来源,这个表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宋代海外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等相关史实。【解析】√四、辨析题(共4题,共32分)23、错误: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

理由:《史记》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蔡侯纸”是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发明的。【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红要写一篇有关“蔡侯纸”的历史小论文。她可以查阅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这个是不正确的;《史记》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蔡侯纸”是东汉时期,蔡伦在总结前人造纸经验的基础上改进发明的。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错误;改正: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分析】【分析】相传;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故答案为:错误;改正: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黄帝和炎帝的知识点。25、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理由:东周时期,各诸侯国虽然存在,但不再向周王室进贡,也不再服从周王的命令,而是纷纷扩张国土,进行争霸战争,传统的分封制宗法制实际上已经被破坏。【分析】【分析】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春秋时期,当时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王室衰微,反而依附大的诸侯国。几个大诸侯国为了拥有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乘机争霸,出现了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五个霸主,史称“春秋五霸”。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战国时期,出现了战国七雄,争斗不断。由此可见:东周时期,各诸侯国虽然存在,但不再向周王室进贡,也不再服从周王的命令,而是纷纷扩张国土,进行争霸战争,传统的分封制宗法制实际上已经被破坏。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理由:东周时期,各诸侯国虽然存在,但不再向周王室进贡,也不再服从周王的命令,而是纷纷扩张国土,进行争霸战争,传统的分封制宗法制实际上已经被破坏。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社会特征。26、判断:错误;改正:把西晋改为北魏。【分析】【分析】后来北魏分裂;北方先后出现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不是西晋。故答案为:判断:错误;改正:把西晋改为北魏。

【点评】本题考查了北朝。五、列举题(共4题,共20分)27、炎帝黄帝【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28、夏朝禹桀商朝汤纣西周周武王周幽王【分析】【分析】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末代暴君是桀;商朝的建立者是汤,末代暴君是纣;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末代暴君是周幽王。

【点评】学生还要知道,夏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商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1600年,西周建立的时间是公元前1046年。夏朝的都城是阳城,商朝的都城是亳,西周的都城是镐京。29、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著名的词人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的发展,成为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两宋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