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1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2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3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4页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景德镇市乐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央视《探索·发现》曾播放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在该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的生活场景有()①元谋人用打制石器进行劳动②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③蓝田人用磨制石器进行劳动④山顶洞人用骨针缝制衣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A.农作物种植B.聚落的发展C.磨制石器的发展D.牛耕的出现3.陶寺都城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距今4300-4000年,被纳入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该遗址已陆续发掘出城墙、宫殿区、大型宗教礼制建筑、王陵区、政府掌控的大型仓储区等。该遗址的发掘可以用来研究()A.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B.早期国家的产生C.长江流域的原始农业D.部落联盟的兴起4.2023年3月以来,淄博烧烤使淄博成为一座“网红城市”。历史上在这里,他曾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A.齐桓公B.晋文公C.秦穆公D.楚庄王5.据史书记载,西周初年的国家有800多个,到了春秋初年,还剩下170多个,战国之初,只有十几个了。材料反映出该时期最突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A.国家数量由多到少B.国家逐步走向统一C.诸侯由弱变强D.周天子由强变弱6.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因材施教B.温故知新C.有教无类D.仁者爱人7.《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其中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材料中第一次“革命”主要是指()A.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B.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C.推行残暴统治导致农民起义D.建立的朝代是个短命王朝8.如图是秦二世到汉文帝时期人口数量比较表,下列哪项内容跟汉文帝统治时期人口快速增长无关()A.注重农业生产B.减轻人民负担C.提倡勤俭治国D.推行儒学教育9.西汉建立之初,面对匈奴的袭扰,采取了以和亲为主、积极防御为辅的策略;到汉武帝时,改变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反击。出现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B.“推恩令”的实施C.儒家学说得到尊崇D.国力逐步强盛10.梳理知识线索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图示是以“东汉的兴衰”为主题设计的知识线索,其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楚汉之争B.光武中兴C.巨鹿之战D.赤眉起义11.以下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一部历史剧台词。据你推测,小华最有可能扮演的角色是()A.张骞B.商鞅C.司马迁D.顾恺之12.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写道:“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里“曹”的主要贡献是()A.完成了北方统一B.结束了州郡割据的局面C.改善了民族关系D.加强了大陆与台湾联系1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导致统一的西晋政权短命而亡的原因有()①统治集团的奢侈腐化②“八王之乱”削弱了统治力量③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④少数民族起兵反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唐朝诗人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王朝兴衰的感慨。诗中所述朝代的都城在当时称为()A.长安B.南京C.建业D.建康15.魏晋南北朝的.300多年间,各民族以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传承与发展了中华文明,创造出了璀璨的科技文化。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贾思勰--《齐民要术》B.顾恺之--《女史箴图》C.祖冲之--《洛神赋图》D.王羲之--《兰亭集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6.(10分)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源远流长。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材料三:战国时期,旧的社会制度进一步瓦解,新的社会制度逐步确立。此时的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史称“诸子百家”······各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相互抨击;同时又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出现了思想文化的繁华局面。(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什么?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哪一朝代?(2分)(2)材料二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根据材料二指出,他的主要治国思想是什么?(3分)(3)材料三中“旧的社会制度”和“新的社会制度”分别指什么?“学术繁荣的局面”又指什么?(3分)(4)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觉得应该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2分)17.(10分)民族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步的历史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汉时期,民族间的交流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西部贸易交流频繁,而北方民族间的战争不断。面对匈奴的袭扰,秦朝大将北击匈奴并修筑万里长城,而汉武帝则通过公元前119年的战役使匈奴再无力与西汉对抗。(1)材料一中的“秦朝大将”是谁?“公元前119年的战役”指的是哪一战役?(2分)(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朝“南方地区的开发和融合加强”和汉朝“西部贸易和交流频繁”的具体表现有哪些?(4分)材料二:材料三:(南朝时)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现象?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历史现象?分析材料二与材料三所反映的两个历史现象之间的关系。(4分)18.(10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是人类社会不断自我完善的历史。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1分)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史记·商君列传》(2)材料二中的“商君”是谁?材料体现了商君哪些措施?(至少写出两点措施)(3分)材料三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了加强对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