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新科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396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题文】世界最大平原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雨林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读图热带风暴“榕树”的行进路线图;回答3-4题。

“榕树”的移动方向是()A.自东南向西北B.自西北向东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3、中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A.黑龙江地区B.吐鲁番盆地C.青藏高原D.内蒙古地区4、亚洲大多数民族属于()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5、【题文】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约为A.12小时B.24小时C.一年D.365天6、小明学习“人口与人种”这一节后,对人口的增长、分布、人口问题、密度等方面作了如下归纳,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中纬度近海地区的人口分布多,高寒地区的人口分布稀少D.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7、如图说明了()

A.预测某地天气B.寻找各种矿产C.确定位置、方向D.测量地形高度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读四大洲轮廓图;完成8-12题.

④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A.英语B.西班牙语C.阿拉伯语D.葡萄牙语9、某登山队准备从南坡登如图所示的山峰.据此回答19-21题.

关于该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坡气温都比北坡高B.南坡气温都比北坡低C.南坡降水比北坡少D.南坡降水比北坡多10、日本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

A.森林资源。

B.矿产资源。

C.水能资源。

D.土地资源。

11、藏族人喜欢穿脱袖藏袍;主要是为了适应下列什么样的环境()

A.气候寒冷。

B.阳光照射强烈。

C.干旱少雨。

D.气温昼夜温差大。

12、下列关于东南亚和印度气候的叙述,正确的两项是()A.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B.东南亚和印度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冬季,东南亚各地和印度都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西北季风D.东南亚和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都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13、地球的公转产生了()A.四季的变化B.昼夜长短C.昼夜更替D.四季分明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每空1分,计10分)(1)写出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从举例当中选)①②③④⑤⑦(2)C处的海拔为米,若⑤⑥两地图上水平距离为2.3厘米,其实际水平距离为米。(3)小河B流向方。计划建一水库,若从蓄水量大、工程量小的角度考虑该水库的坝址应选在甲、乙、丙三地中的地。15、2010年6月至7月初,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行。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南非地处A_______洲的南部,位于______(东或西)半球。这是世界杯足球赛首次在该洲举办。(2)参赛队伍最多的是B___________洲,该洲西临C________洋。B洲的国家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___(“发达”或“发展中”)国家。(3)亚洲和A洲分界线是D__________运河,A洲北部分布着世界面积最大的沙漠——_________沙漠。(4)F点的经纬度(________,_________)。(5)开幕式将于6月11日15:00在南非举行,届时,中国的观众将于北京时间21:00观看到现场直播。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是:。16、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是____,该国人口居世界第____位。17、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叫做____,它以____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最早这里的土著居民是____,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本地的人种以____为主.18、澳大利亚保留了独有的古老物种,享有“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的美誉.______(判断对错)19、读图;回答:

(1)比例尺较大的是____,比例尺较小的是____.(填A或B)

(2)表示范围较大的是____,表示范围较小的是____

(3)表示内容较详细的是____,表示内容较简单的是____

(4)A图中重庆在北京的____方向.20、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____(陡或缓),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坡度____(陡或缓)。21、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1)C____D____E____

(2)在这幅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____米以上。

(3)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方向。

(4)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22、世界上是深的海沟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3、2015年首届中国﹣拉美加勒比共同体论坛在北京召开,成为“南南合作”的典范.()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4、读“中东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五海”指:②是______,③是______,⑤是______.

(2)中东地区海域众多;有许多海上交通要道,其中著名的海峡:⑥是______,⑦是______.

(3)⑧是______运河;连接了______海和______海,缩短了______洋和______洋的航线.

(4)本区国家众多;其中图中字母代表的国家是:A______,D______.

25、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填出地理事物名称.

大洲: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G______.

大洋: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26、在下面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示意图”中;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相应的空格上,使示意图的关系成立:

控制无计划增长掠夺式开采污染保护合理开发利用。

(1)人口与环境恶性循环示意图(如图1):

答: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发展示意图(如图2):

答: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

27、读东西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大洲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2)写出大洋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3)A洲和B洲分界线是______运河.

(4)海陆面积对比来看;______分是陆地,______分是海洋.

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8、【题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2分,10分)

(1)一月图中箭头表示的是____(风向)季风,形成____(雨;旱)季。

(2)由孟买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判断,孟买以____气候为主,该气候特点是____。受____季风影响,印度水旱灾害频繁。29、读东西半球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G: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洋的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3)图中A与B之间的界限:

______山--______河--______山脉--______海峡.30、填表对比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两侧的大洲沟通的海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世界最大平原为亚马孙平原;位于赤道附近,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①纬度因素、②海陆因素、③地形因素;世界气候类型:(1)热带雨林气候:刚果盆地、马来群岛、亚马孙平原最集中。(2)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两侧,非洲最广、南美次之、澳大利亚较广。(3)热带沙漠气候: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部中部,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4)热带季风气候:只在亚洲南亚和中南半岛。(5)温带季风气候:亚洲东部北纬350~600之间一月0℃等温线以北地区。(6)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00~350大陆东岸,一月0℃等温线以南地区。亚洲、北美、澳大利亚东南部。(7)温带大陆性气候:中纬度内陆地区,亚洲、北美分布最广,南美局部。(8)地中海式气候:南北纬300~400之间大陆西岸,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广,也因此而得名。(9)温带海洋性气候:南北纬400~600之间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分布最广(10)寒带(极地)气候:极圈内高纬度地区。(11)高山气候: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与人类生活、生产关系密切。气候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二氧化碳对大气有保温作用。人类一方面燃烧煤、石油等,大量排出二氧化碳;另一方面,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气温也就随着升高。世界的雨极在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的干极在智利的阿塔卡马沙漠。【解析】【答案】B2、A【分析】解:在经纬网地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分析可知,“榕树”的移动方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故选:A.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上方向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解析】A3、C【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从而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夏季时,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再加上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南部省区,因此使得我国夏季南北普遍高温,但青藏高原除外,因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所以在夏季时,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平均温度大概在8℃左右。A项黑龙江地区是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区;B吐鲁番盆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因此本题答案选择C项。考点: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解析】【答案】C4、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亚洲的相关知识。亚洲大多数民族属于黄种人。【解析】【答案】B5、B【分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约为24小时。【解析】【答案】B6、D【分析】【解析】

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中纬度近海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成为世界人口稠密区,高寒地区,天气寒冷,人口稀少。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居住人口数,所以人口多,人口密度不一定大。故选D。7、C【分析】解: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利用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还可以判断地图上的方向。

故选:C。

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本题考查了经纬网的判读,有一定的难度。【解析】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8、BD【分析】解:读图可知;①是非洲,②是欧洲,③是亚洲,④是南美洲;南美洲目前主要的通行语言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故选:BD.

原来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行葡萄牙语以外;还有许多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讲西班牙语.

本题考查世界语言的分布,牢记即可.【解析】BD9、AD【分析】解: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图中暖湿气流到达南坡,受地形的影响,南坡的降水比北坡多,气温比北坡高.

故选:AD.

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解析】AD10、AC【分析】

日本境内矿产资源贫乏;地狭人稠,但是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到68%,由于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山高坡陡,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故选项AC符合题意.

故选:AC.

【解析】【答案】①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海岸线长而曲折,这一岛国特征不仅可以享有丰富的渔业资源,还为其开发海底资源、发展海洋运输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②森林在国土中所占的面积则比较大;森林覆盖率高达68%.

③由于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山高坡陡,河流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④由于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人口稠密,土地资源不够丰富,农业用地即耕地资源更显得比较贫乏.

⑤日本无论从其矿物的蕴藏总量还是从人均占有蕴藏量来说都是比较贫乏的;特别是石油;煤炭、铀等能源资源则尤显缺乏.

这一点在其需要耗费大量矿物资源的工业高速发展以后显得更加突出.

11、AD【分析】

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藏区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气候变化.藏袍的衣料好,有较强的防寒作用.袍袖宽敞,在气温升高时,可以方便地褪去一只袖子,调节气温,同时有利于起居旅行.藏袍腰襟大,白天当衣穿,保温防寒,晚上当铺盖,和衣而眠.另外,它也有利于劳动生产.藏人放牧;干活、耕作、遇天气多变,需要调温时,褪下袖子就行了.把袖子褪下系在腰间,弯腰干活也十分方便.由此慢慢形成了习惯,即在气温正常时,藏族人穿藏袍一般也只穿一只袖.

故选:AD.

【解析】【答案】居民的衣食住行等方面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12、AD【分析】试题分析:中南半岛和印度半岛的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东南亚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冬季,东南亚各地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东北季风和西北季风,印度主要盛行东北季风;东南亚和印度的热带季风气候都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选项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考点:该题考查东南亚和印度的气候。【解析】【答案】AD13、ABD【分析】解: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四季分明都是地球的公转运动形成的;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

故选:ABD.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绕地轴运动,公转绕太阳运动,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

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及产生的现象,牢记即可.【解析】ABD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4、略

【分析】试题分析:(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据图可知:①为盆地;②为陡崖;③为山谷;④为山脊;⑤为山峰(顶);⑦为鞍部。(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在同一幅地形图内,基本等高距是相同的,据图可知:C处的海拔为200米;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若⑤⑥两地图上距离为2.3厘米,那么它们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2.3÷1::200000=4000000厘米=4600米。(3)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河流自高处流向地处,据图可知:小河B向东流;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因为该处筑坝工程量小且落差大;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以保证有较大的集水面积和库容,据图可知:甲处位于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据此坝址应选在甲处。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解析】【答案】(1)①盆地②陡崖③山谷④山脊⑤山峰(顶)⑦鞍部(2)200米4600米(3)东甲15、略

【分析】试题分析:(1)我们通常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为界将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据图可知:南非地处A非洲的南部,位于东半球。(2)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世界共有七大洲,据图可知:B是欧洲,该洲西临C大西洋;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属于发达国家。(3)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是A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该运河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A非洲北部分布着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沙漠。(4)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据图可知:60°E经线与南极圈(66.5°S)相交于F点,所以F点的经纬度是(66.5°S,60°E)。(5)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上经度不同的地方时区不同,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得地球上东边的时刻比西边的时刻早。造成了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的差异。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大洲和大洋、地球的运动。【解析】【答案】(1)非东(2)欧大西发达(3)苏伊士撒哈拉(4)66.5°S60°E(5)地球自转16、印度二【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南亚国家及其概况。

首先要考虑南亚有哪些国家;然后进行比较每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作答。

南亚的国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7个国家。其中印度是南亚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以超过10亿,仅次于中国,位居世界第二位。

本题较简单,主要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17、拉丁美洲巴拿马印第安人混血人种【分析】【分析】一般把加拿大和美国叫做北美;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因为通用语言都属于拉丁语;被称为拉丁美洲;它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分成两部分,最早这里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本地的人种以混血人种为主.故答案为:拉丁美洲;巴拿马;印第安人;混血人种.

【点评】大洲之间往往以山脉、河流、湖泊、运河、海峡等地理事物为分界线.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该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18、略

【分析】解: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故答案为:√.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经济发达,是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家.因有许多古老的动物,如袋鼠;鸸鹋、鸭嘴兽等,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又因为羊特别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澳大利亚铁矿、铝土矿、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而且开采的矿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誉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古老动物,牢记即可.【解析】√19、略

【分析】

图幅相同的情况下;B图北京市地图表示的范围较小,其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内容详细;A图中国地图表示的范围较大,其比例尺较小,表示的内容简略;从图中看出重庆市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

故答案为:(1)B;A;(2)A;B;(3)B;A;(4)西南.

【解析】【答案】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

20、陡缓【分析】【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根据地形剖面图判断地形、坡度陡缓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紧紧结合所学知识,细心填写。21、鞍部山谷陡崖400西南B【分析】【分析】(1)从图中看出;C处是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应为鞍部,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应为山谷,E处有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应为陡崖.

(2)从图中看出;该图的等高距为100米,据图分析可知,最高点的海拔至少在400米以上.

(3)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箭头指向北确定方向;据图分析可知,A处位于B处的西南方向.

(4)在此等高线地形图上;A处等高线密集则坡陡,B处等高线稀疏则坡度越和缓,爬坡较省力;容易.

【点评】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22、略

【分析】解: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为马里亚那海沟平均深度8000米.

故答案为:马里亚纳。

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那海沟(平均深度8000米;距离日本列岛最近处不过200公里),由于受到亚洲大陆板块的推压和太平洋板块的后退的原因,正在以每年10厘米的速度向向东北方向,即太平洋-日本列岛一线扩张.

考查海底地形概况,多结合地图记忆基础知识.【解析】马里亚纳四、判断题(共1题,共6分)23、√【分析】【分析】中国和拉美加勒比共同体都属于发展中国家,所以中国﹣拉美加勒比共同体论坛的合作是“南南合作”的典范.故答案为:正确.五、简答题(共4题,共16分)24、略

【分析】

(1)根据地理位置可知②是黑海;③是里海,⑤是阿拉伯海,⑥是土耳其海峡,⑦是霍尔木兹海峡,⑧是苏伊士运河,A是伊朗,D是沙特阿拉伯.

(2)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地中海与红海;沟通大西洋与印度洋的世界著名运河;也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故答案为:

(1)黑海;里海;阿拉伯海;(2)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3)苏伊士;红;地中;印度;大西;(4)伊朗;沙特阿拉伯.

【解析】【答案】西亚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其中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该地区还有两个海峡、一个运河:沟通波斯湾与阿拉伯海的霍尔木兹海峡、沟通红海与阿拉伯海的曼德海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

25、略

【分析】

由七大洲的位置和轮廓判定:A北美洲;B南美洲;C欧洲;D亚洲;E非洲;F大洋洲;G南极洲.由大洋位置判定:①太平洋②大西洋③印度洋④北冰洋.

故答案为:北美洲;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解析】【答案】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6、略

【分析】

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中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控制人口的重要性,并逐步走上了计划生育的道路.

故答案为:无计划增长;掠夺式开采;污染;控制;合理开发利用;保护.

【解析】【答案】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了60亿大关.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27、略

【分析】

(1)从图上可以看出:A.北美洲B.南美洲C.欧洲D.亚洲E.非洲.

(2)从图上可以看出:①太平洋②大西洋.

(3)A北美洲和B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4)人们常用“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粗略地说明全球海洋和陆地面积的比例.由于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得多,宇航员从太空看到的地球表面,大部分是蔚蓝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