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九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2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下面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案是()A.

锯木头时锯子发热B.

阳光照射水温升高C.

两手相搓后变暖和D.

向下压活塞气体温度升高2、要改变某段导体电阻的大小,下列方法中无效的是()A.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B.改变导体的材料C.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D.改变导体的长度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就一定越高B.声音是一种波,在水中比在玻璃中传播慢C.正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能产生声音D.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4、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蜡烛A

距玻璃板4cm

则蜡烛B

距玻璃板8cm

才能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B.若蜡烛A

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C.若在玻璃板与蜡烛B

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看到蜡烛A

的像D.此实验选用玻璃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不仅能反射光成像,还能透光便于找到像的位置5、如图所示,闭合开关时,两灯都不亮,电压表示数为0.则原因可能是()A.L1短路B.L2短路C.L1开路D.L2开路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汽车的轮胎上和鞋底上都有花纹,这是为了____.7、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____.8、电工师傅常用一只额定电压为220V的灯泡L(检验灯泡)取代保险丝来检查新安装的照明电路中每个支路的情况,如图所示.当S闭合后,再分别闭合S1、S2、S3(每次只能闭合其中之一)时;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试判断(选填:“短路”;“断路”或“正常”):

(1)L不亮,说明该支路____.

(2)L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____.

(3)L发光呈暗红色,说明该支路____.

9、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灯都正常发光,且L1比L2亮,则A1示数____A2示数,V1示数____V2示数(两空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2014秋•射阳县期末)警用电动车逐渐成为警察巡逻的主要交通工具,一辆以蓄电池为驱动能源的环保电动车行驶时,车上的锂离子电池将____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当电动车在水平路面上以v=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时,驱动电机的输入电压U=300V,电流I=50A,在此行驶状态下,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是____W;若驱动电机能够将输入功率的90%转化为用于牵引电动车前进的机械功率,则电动车所受阻力____N.11、某铅球的质量为4Kg,它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为____,方向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误差是指真实值与测量值的差异.____(判断对错)13、是非判断题:

(1)____灯泡发光时;通过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

(2)____教室里有四盏日光灯;开关其中一盏灯都不影响其它三盏灯,这四盏灯的连接方式是串联或并联.

(3)____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后逐渐减小.

(4)____不管何种电流表都必须串联在电路中.14、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____)15、电压表和电流表一样,不能直接与电源相接____16、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叫做动力臂.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6分)17、(2008•密云县模拟)水泥钉是比较坚硬的;小刚想用实验测定水泥钉的密度.因此他准备了水泥钉;刻度尺、圆筒形玻璃杯、口大底小的小玻璃杯和适量的水.他根据这些实验器材设计出了下面的实验步骤,但不完整.请你将小刚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

(1)在圆筒形玻璃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小玻璃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水中漂浮,如图A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的深度为h1.

(2)将适量的水泥钉放在小玻璃杯中;使装有水泥钉的小玻璃杯漂浮,如图B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的深。

度为h2.

(3)将小玻璃中的水泥钉放入水中,如图C所示.____.

(4)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利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条件,写出水泥钉密度的表达式.ρ水泥钉=____.18、(2012秋•北流市期末)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的若干操作;请你依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比较图①②③,说明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____液体的体积有关.

(2)在图③与图④中保持了物体排开液体的____不变,得到的结论是浮力大小与液体的____有关.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请再举一个应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实验:____.评卷人得分五、作图题(共2题,共14分)19、如图所示;在圆圈内分别填入正确的电表符号,使开关闭合后两灯都能发光.

20、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1A”的字样.

(1)图甲是晓岑同学没有连接完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后,晓岑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电压表读数为零,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写出一种)

(3)故障排除后,晓岑再次闭合开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但是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1V,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选填“左”或“右”)滑动,直到____时为止,此时电流表读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W.

(4)晓岑根据测得的几组数据做出了图丙所示的U-I图象,发现电流与电压____(选填“成”或“不成”)正比,原因是____.从图象中还可以发现,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____.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2题,共6分)21、如图所示;过山车在开始旅行时,是靠一个机械装置推上最高点的,在第一次下行后,就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像所有列车一样,过山车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使它在结束行程或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停下来.

在过山车运行的过程中回答以下问题:

(1)过山车通过A点向上运动过程中;动能与势能是如何转化的?

(2)后面的“小山丘”设计的比开始时的“小山丘”低;为什么?

(3)过山车像所有列车一样,也安装了机械制动装置,在结束行程后能够准确地停下来,当过山车停下时是不是“能量消失了”?请解释.22、我们生活的鸡西市;到了冬季,因日照时间短,太阳能热水器的水达不到所需温度.为此人们研制了太阳能;电能两用热水器.大鹏家最近就安装一台这样的两用热水器,如图所示.铭牌如下:

。XX牌热水器型号V-55额定容积100L额定电压220V额定频率50Hz额定功率1500W防水等级△(1)太阳能热水器贮满水,水温从20℃加热到50℃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1L=10-3m3)

(2)大鹏将水箱装满水;只使用电加热器将水从20℃加热到50℃时,需加热器正常工作多长时间?(设电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3)在上述(2)情况下.加热器正常工作实际用了3h.则此热水器的效率为多少?

(4)仅就太阳能热水器与电热水器相比有哪些优点?(写一条即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主要有摩擦生热和压缩气体做功,做功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实质是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是从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其实质是能的转移.【解析】【解答】解:A;锯木头时锯条发烫;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

B;在阳光的照射下;水温度升高,即热量由阳光传递到水中,属于热传递,故符合题意.

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摩擦生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不符合题意.

D;迅速压下活塞气体温度升高;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故选B.2、A【分析】【分析】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及材料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解析】【解答】解:由于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由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还跟导体的温度有关,而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

故选A.3、B【分析】【分析】(1)声音有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其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与振幅及据声源的距离有关;

(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同的,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最慢;

(3)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4)防治噪声的途径包括在声源处、在传播中、在人耳处.【解析】【解答】解:A;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动幅度有关,故A错误;

B;声音是一种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在水中比在玻璃中传播慢,故B正确;

C;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C错误;

D;学校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B.4、D【分析】解:

A;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若蜡烛A

距玻璃板4cm

蜡烛A

的像距离平面镜也为4cm

则蜡烛B

与玻璃板相距4cm

才能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故A错误;

B;实验时平面镜必须要竖直放置;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由图可知,甲图平面镜竖直放置,不会出现像偏高的情况,乙和丙图平面镜没有竖直放置,分别作出蜡烛A

的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可知,乙图平板玻璃中蜡烛A

的像偏高且倾斜,如下图:故B错误;

C;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如果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档光板,则能看见蜡烛的像A隆盲

无法看到物体B.

故C错误;

D;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在物体的一侧,既能看到物体的像,也能看到代替物体的另一个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D

(1)

由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可知:玻璃板如果不竖直,蜡烛的像与蜡烛不能重合;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像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出蜡烛的像点即可确定平板玻璃中蜡烛A

的像偏高且倾斜的是哪一个。

(2)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物像等距即可解答此题。

(3)

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因此,在玻璃板后面放一块档光板,不会影响观察物体的像。

(4)

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是中考出题的一个热点,本题围绕这个探究过程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办法,合理的思考和解释来考查同学的,值得我们关注。【解析】D

5、D【分析】【分析】闭合开关灯泡不亮;原因有两个:断路或短路.

电压表无示数,原因有两个:并联的用电器短路或串联的其它部分断路.【解析】【解答】解:

A、如果L1短路不能发光,L2为通路能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如果L2短路不能发光,L1为通路能发光.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如果L1开路不能发光,L2也是开路不能发光;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有示数.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如果L2开路不能发光,L1也是开路不能发光.电压表无电流通过示数为零.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6、略

【分析】【分析】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解析】【解答】解:

汽车的轮胎上和鞋底上都有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方法来增大摩擦;

故答案为:增大摩擦.7、略

【分析】【分析】(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负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移动形成电流.

(2)把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解析】【解答】解: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

故答案为:电流.8、略

【分析】

(1)当L不亮时;说明电路是断路状态.

(2)当L能正常发光,说明L得到了220V的电压;该支路是发生了短路.

(3)L发光呈暗红色时,L与L是串联;两个灯得到的电压小于220V,故不能正常发光,反而说明L是正常的.

故本题答案为:(1)断路;(2)短路;(3)正常.

【解析】【答案】将额定电压220V的“校验灯”;接在保险丝的两只接线柱上,是相当于把此灯串联入电路中,它会有三种状态:“校验灯”恰能正常发光,说明该支路短路,“校验灯”发光不正常(暗红色)说明该支路工作正常,“校验灯”不发光说明该支路断路.测电笔能亮,说明火线上有电,而零线上本该不亮,但也亮了,说明是零线开路了.

9、大于|等于【分析】【解答】解:由图知,两个图中的灯泡都是并联的,右图中两电压表分别测L1、L2两支路的电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与电源电压都相等,所以U1=U2;

所以:V1示数等于V2示数;

左图中,电流表A1、A2分别测L1、L2两灯电流;

由题知,L1比L2亮,所以P1>P2;

由P=UI可知,I1>I2,即:A1示数大于A2示数.

故答案为:大于;等于.

【分析】根据并联电路电压特点可知两电压表示数关系;L1比L2亮,由此可知两灯功率,由P=UI可知两灯电流关系.10、略

【分析】【分析】(1)电池工作时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知道驱动电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根据P=UI求出输入功率,根据效率公式求出机械功率,利用P=Fv求出牵引力的大小,再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出电动车所受阻力.【解析】【解答】解:(1)锂离子电池是电源的一种;它在对外供电的时候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驱动电机的输入功率:

P输入=UI=300V×50A=1.5×104W;

牵引汽车前进的机械功率:

P机械=ηP输入=90%×1.5×104W=1.35×104W;

由P===Fv可得;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

F===1125N;

因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和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所以;电动车所受阻力f=F=1125N.

故答案为:化学能;1.35×104;1125.11、略

【分析】【分析】根据G=mg即可计算出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解析】【解答】解:已知铅球的质量m=4kg

则它在地球上所受到的重力G=mg=4kg×9.8N/kg=39.2N;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故答案为:39.2N;竖直向下.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2、√【分析】【分析】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测量的人或工具的原因,导致测量值与物体的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叫误差.【解析】【解答】解: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减小,不可消除.

故答案为:√.13、×【分析】【分析】(1)单位时间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叫做电流.

(2)串联电路中的用电器相互影响;其中一个工作,其他的都必须工作,其中一个不工作,其他的不能工作;并联电路中的用电器相互不影响,其中一个工作,其他的可工作也可不工作,即每个用电器都可单独工作.

(3)在电源外部;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4)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解析】【解答】解:(1)灯泡发光时;通过的电量越多,电流不一定大.因为时间的长短不知道.故此题说法错误.

(2)教室里有四盏日光灯;开关其中一盏灯都不影响其它三盏灯,说明这四盏灯的连接方式是并联,不是串联.故此题说法错误.

(3)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后直到电源负极,电流处处相等.故此题说法错误.

(4)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所以不管何种电流表都必须串联在电路中.故此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光线会发生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但这里是指“斜射”,而在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是不会改变的.【解析】【解答】解:光只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才会发生折射,且折射角总小于入射角,但当光线垂直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是不变的,因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根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即电压表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而电流表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等.【解析】【解答】解:测量电源电压时;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而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时,会形成电源短路,烧坏电流表,所以电流表不可以直接接在电源两端.故该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力臂是指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据此判断对错.【解析】【解答】解: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不是支点与动力作用点的之间的距离,故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6分)17、略

【分析】【分析】(1)水泥钉的质量:

设圆柱形玻璃杯的底面积是S;底小口大的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底小口大的玻璃杯受到浮力作用,空玻璃杯受到浮力大小等于玻璃杯排开水的重力.

当水泥钉放在玻璃杯中;玻璃杯还漂浮在水面上,玻璃杯和水泥钉的总重等于玻璃杯排开水的重力.

根据增加的重力等于增加的浮力;所以水泥钉的重力等于增加的浮力.

(2)水泥钉的体积:

把水泥钉直接放在水中;水面升高,增加的体积等于水泥钉的体积.

(3)知道水泥钉的质量和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水泥钉的密度.【解析】【解答】解:(1)在圆筒形玻璃杯内放入适量水,再将小玻璃杯杯口朝上轻轻放入水中漂浮,如图A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的深度为h1.

(2)将适量的水泥钉放在小玻璃杯中;使装有水泥钉的小玻璃杯漂浮,如图B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的深。

度为h2.

根据增加的重力等于增加的浮力和阿基米德原理得,水泥钉的重力为:G=△F浮=ρ水g△V排=ρ水gS(h2-h1);

所以水泥钉的质量为:m==ρ水S(h2-h1);

(3)将小玻璃中的水泥钉放入水中,如图C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的深度为h3.

所以水泥钉的体积为V=S(h3-h1);

(4)水泥钉密度的表达式.ρ水泥钉==.

故答案为:用刻度尺测出此时水的深度为h3;.18、略

【分析】【分析】(1)由①②③可知;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不同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由称重法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据此可知物体所受浮力于排开液体体积之间的关系;

(2)由③④可知,物体排开水和盐水的体积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说明受到的浮力不同,据此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于液体密度之间的关系,此实验中运用到了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实验应用到了此方法.【解析】【解答】解:(1)分析比较图①②③可知,物体排开水的体积不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由F浮=G-F′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同;说明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2)由③④可知;物体排开水和盐水的体积相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同,受到的浮力不同,说明了浮力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实验应用到了这种研究方法.

故答案为:

(1)排开;

(2)体积;密度;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合理即可).五、作图题(共2题,共14分)19、略

【分析】【分析】电流表相当于导线,与用电器串联;电压表相当于断路,与用电器并联使用.【解析】【解答】解:由图知;闭合开关,下面的电表与灯泡串联,所以是电流表,上面的电表与下面的灯泡并联,所以是电压表.电路图如下:

20、略

【分析】【分析】(1)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且与灯泡并联;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

(2)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通路;电压表读数为0说明电压表测量导线的电压即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3)额定电压下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相等;灯泡两端电压由1V增大到2.5V时,电路中的电流要增大,需要减小电路电阻即减小滑动变阻器的电阻;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读出电流表的示数,然后根据P=UI求出灯泡的额定功率;

(4)由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原因是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由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随两端电压的变化,根据P=UI可知实际功率的变化.【解析】【解答】解:

(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所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且与灯泡并联;

滑动变阻器按一上一下的原则串联在电路中;如下图所示:

(2)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电压表读数为零,故障的原因可能是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3)要测灯泡的额定功率;应使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5V,即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使电压表的示数由1V增大到2.5V时;应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即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滑片向左端移动;

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分度值为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0.3A;

灯泡的额定功率为P=UI=2.5V×0.3A=0.75W;

(4)由图象可知;通过灯泡的电流与两端的电压不成正比,原因是灯丝电阻随温度而变化;

由图象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根据P=UI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故答案为:

(1)如上图所示;

(2)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

(3)左;电压表的示数为2.5V;0.75;

(4)不成;灯丝电阻随温度而变化;增大.六、其他(共2题,共6分)21、略

【分析】【分析】(1)从影响能量大小的因素来分析能量的变化;找到能量转化的方向.

(2)过山车与轨道间有摩擦;由于摩擦,机械能不守恒,出现机械能和内能之间的转化.

(3)过山车上的机械制动装置能够强力使其停止下来,机械能减少转化为内能.【解析】【解答】解:(1)过山车通过A点向上运动时;过山车的速度越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