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高三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题文】企业在另一地方设厂的同时,也将企业文化传到该地,这种现象属于A.传染扩散B.等级扩散C.刺激扩散D.迁移扩散2、下列各组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的是()A.旱灾—寒潮—生物灾害B.暴雨—山洪暴发—泥石流C.旱灾—森林火灾—鼠灾D.滑坡—地震—全球气候变暖3、某产品生产与销售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判断该产品()

A.可能是化工产品B.研发中心在东南亚C.在墨西哥组装可降低关税成本D.生产过程体现了工业集聚现象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乡镇从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工业化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转变模式是A.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B.从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C.从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D.从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5、曾经最为贫困的东非地区;已成为非洲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2014年,东非的卢旺达率先在非洲推出4G网络。中国手机品牌“Tecno”在非洲超过苹果;三星,销量第一。据此回答1-3题。

“Tecno”在非洲销量超过苹果、三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质量最优B.产品廉价C.中国产品税收成本低D.出货量大6、如图中甲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一路公交站台;乙为该路线相反方向的站台,并将甲乙站台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做成统计图,据此完成23~25题。

该图示区域最可能是()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2012秋•锡山区校级期中)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A____,C____,D____.

(2)图中字母____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3)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图中字母____表示的作用弱.

(4)晴天温差比阴天大,为什么?8、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北海有丰富的____资源和渔业资源,图示区域内有四大渔场之一的____渔场(2)图示地区海岸线特征是____,____,使得该地区气温年较差____(变大或变小)。(3)荷兰是“鲜花王国”。鲜花种植业按投入状况分属于____农业;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酒店,主要得益于____条件的改善。(4)A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____;B洋流为____(名称)。(5)下列四种工业区布局中,若只考虑环境因素,对于伦敦而言最不合理的有____。

ABCD9、长江流域的伏旱是受反气旋控制形成的____.(判断对错)10、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P点地方时为____时.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3)____是昏线.

(4)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时.

(5)此时,一艘轮船在E点附近向东航行,10分钟后,越过EF一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____月____日____时____分.

(6)有一发炮弹从E点射向F点方向,炮弹将落在EF线的____(东;西)侧.

(7)此时,____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1、如图为北大西洋及两侧一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五带划分,C纬度以北地区属____,每年夏半年会出现____现象(填天文现象);C、D纬度之间的区域____(填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可相差____度.

(2)此时,B地气候特征是____,主要原因是受____(填气压带或风带名称)和____(填洋流性质)影响.

(3)图中渔场A形成的原因是____.

(4)E岛多____(填具体自然灾害名称),从成因与发生过程上看,该自然灾害属____.12、(2013秋•贵池区校级期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图。

(1)在图中填上地震波代号.P:纵波S:横波.

(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都明显加快,a为___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___;横波经过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___,其以上部分B为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从地表形态上看,背斜向上拱起,一定形成山岭____.(判断对错)14、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倒退。15、软流层以上的地幔与地壳构成地球的岩石圈。()16、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____.(判断对错)17、世界著名的渔场都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探究题(共1题,共3分)18、近年来,“油菜花节”成为全国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面对扎堆的油菜花节,不少游客已经发出审美疲劳的感慨,而举办油菜花节的各个景区,也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经济收益。下表为我国部分油菜花观赏地及其花期资料。分析“油菜花节”旅游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合理化建议。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18分)19、(2013•历下区校级一模)地理环境各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认识自然环境的形成和演变,有助于我们去探寻和揭示大自然的无穷奥秘.读某区域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简述该地区地貌形成过程中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

(2)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

(3)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20、阅读澳大利亚图表资料后,回答问题.

。城市1月7月年降水量甲43711707乙1967451(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图中甲;乙两城市1月与7月降水的差异及原因.说出图中甲城1月及7月的主导风向及形成原因.

(2)简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

(3)简述图中的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及分布特点;并说出其主要生产特点.

(4)请描述图中该国铁路的分布特征,试分析澳大利亚铁路密度小的原因.21、(2014•宁城县模拟)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地利用。

类型1990年。

面积/hm22000年。

面积/hm2耕地。

林地。

草地。

水域。

城乡工矿居民用地。

未利用土地1242376

784808

5022531

180798

101712

152032411379958

783829

5010581

177703

108362

15175034材料一:中国某区域图材料二:乙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变化表乙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其变化表。

材料三:金昌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部;第二亚欧大陆桥横贯境内,临沙漠边缘,地域辽阔.金昌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各类矿藏有50多种,其中有色金属资源得天独厚,镍储量在世界同类矿床中位居第三,与镍铜伴生的铂族贵金属储量居全国首位,为我国镍钴生产基地;铂族贵金属提炼中心和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但随着资源优势的衰减、市场和产业的冲击、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的滞后,后备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

(1)试评价甲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2)根据材料二乙地区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及其变化表;简析耕地;林地、草地面积的变化及原因.

(3)结合材料三,对金昌产业发展和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2题,共10分)22、【题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国家川气东输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7年8月31日上午在京举行;曾培炎副总理于8月31日下午宣布工程全线开工建设。川气东输工程横跨东;中、西部八个省市,干线管道全长1700千米,是继西气东输工程后的又一项举世瞩目的宏大工程。它的建设,标志着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能源结构调整又迈出了新的步伐。

材料2: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矿物能源;图甲所表示的是五个省级行政区这三种能源矿产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比例,图乙所表示的是某种能源矿产在全国的开采状况。

(1)写出A;B、C分别代表的能源矿产名称和图乙所表示的能源矿产的名称。

(2)省级行政区③所处的地形区是________;这一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简述这一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3)近年来在省区③建立了一批炼铝企业;分析建设炼铝企业的主要原因。

(4)省区①内有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简述该商品粮基地的主要区位条件。

(5)近年来国家修建了从省区②将能源外运的大型工程,这一工程的名称是____,简述建设这一工程的意义。23、【题文】阅读一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根据中国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境内大部分地区通信中断,供水;供电、道路交通受到很大影响。汶川及周围地区有中到大雨,局部地区有暴雨。地震共造成69207人死亡,374468人受伤,18194人失踪。汶川地处四川盆地西北缘,龙门山和邛崃山脉之间,岷江流经该县。

材料二: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

(1)地震发生后;多处山体发生滑坡,造成道路阻断,试分析山体滑坡产生的原因。(6分)

(2)本次地震造成汶川及周边省区大量人员伤亡;试分析其原因。(3分)

(3)我国是世界上多地震的国家,从“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分析,主要原因是:(5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解析】迁移扩散是指一种文化事物和现象,以人为载体,从一地长距离地传到另一地的扩散过程,企业文化从一地长距离传到另一地应为迁移扩散,答案为D。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都属于扩展扩散。扩展扩散是指一种文化事物或现象由接力似的从一地传往另一地的过程,所以选项ABC都不能选。【解析】【答案】D2、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特征。A项旱灾和寒潮没有直接的关联性;错误;C项森林火灾和鼠疫没有直接的关联性;错误;D项滑坡;地震和全球变暖没有关联性;错误。故选B项。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的知识,在做此题时要注意分析区分四个选项,结合已学知识认真进行分析。3、C【分析】【分析】读图,该产品的生产环节分布在发展中国家,然后部件在墨西哥组装,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化工产品,A错。产品研发要求高技术水平,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B错。墨西哥位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内,在墨西哥组装可降低关税成本,C对。生产过程体现的是工业分散,D错。4、A【分析】本题考查区域产业结构的转变模式。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沿海许多乡镇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三次产业的产值的比重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许多乡镇过渡到工业化阶段,三次产业的产值的比重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A正确,BCD错误。故选A。【解析】【答案】A5、B【分析】解:东非地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中国手机品牌“Tecno”在非洲超过苹果;三星,销量第一,主要原因可能是产品廉价。

故选:B。

中国手机品牌“Tecno”依靠结实的产品质量;本地化的设计,低廉的价格,传音在非洲等新兴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然而可以看到,在科技品质和品牌价值上,传音与三星;苹果、华为等产品有相当大距离的,这也是传音不敢在讲究用户体验的中国市场出击的原因。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不大。【解析】B6、B【分析】解:从7-8点钟;甲占上车人数增加很多,17点钟下班时间下车人数增加,回家人数增加,所以该地区是住宅区,B正确;

故选:B。

城市功能区的特点: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功能区。工业区现在一般分布外围;沿交通干线分布。商业区大多成团状和条状,并且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地区。城市功能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线,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大城市中,还会形成文化区;行政区等。

本题难度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的相关知识。【解析】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7、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DC【分析】【分析】(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相关环节进行作答.

(2)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

(3)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因为大气逆辐射作用弱造成的.

(4)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进行分析即可.【解析】【解答】解:

(1)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A代表的是太阳辐射;C代表的是大气逆辐射,D代表的是地面辐射.

(2)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大部分被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所以,地面是低层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

(3)在晚秋和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相对较弱造成的.

(4)晴天;云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温度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温度较低.

故答案为:

(1)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2)D.

(3)C.

(4)晴天,云少,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温度较高;晚上,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温度较低.8、略

【分析】(1)本题考查海洋资源的开发。根据图例和所学知识可知;北海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渔业资源,图示区域内有四大渔场之一的北海渔场(东格陵兰寒流和北大西洋暖流交汇处)。

(2)本题考查海岸线的特征及其影响。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由于受第四纪冰川的影响,该地区海岸线比较曲折和破碎,多半岛、岛屿、优良港湾,海洋往往深入内陆,西风可以深入大陆内部,使得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扩大,深入大陆内部,导致该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小。(3)本题考查农业类型的判读及其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农业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荷兰是“鲜花王国”,其鲜花种植业科技和资金投入量大,按投入状况分属于集约农业;鲜花保质期较短,从荷兰远销日本需要交通和冷藏保鲜技术的提高。(4)本题考查工业区和洋流的判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区鲁尔区,属于传统工业区;B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5)本题考查工业的布局。只考虑环境因素,伦敦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即常年盛行西南风,因此工业区不能布局在盛行风的上风向,根据图示信息可知,C最不合理。故选C。【解析】(1)石油北海渔场(2)曲折破碎多半岛优良港湾变小(3)集约型交通(4)鲁尔区北大西洋暖流(5)C9、A【分析】【分析】主要考查了气压系统与天气,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长江流域的伏旱都是受反气旋控制形成的.【解析】【解答】解:长江流域的伏旱是受反气旋控制形成的;北半球反气旋在水平方向上顺时针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垂直方向的空气自上而下补充.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反气旋控制的地区,多为晴朗天气.

故选:A.10、南0弧NP1712212110东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分析】【分析】(1)根据图中自转方向判断南北半球;日照图中夜半球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

(2)太阳光线应从右边水平照过来.

(3)顺着自转方向;自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为昏线.

(4)日照图中昼半球中间的经线地方时为12时;读图可知,45°E的时刻为12时.

(5)EF线为180°经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6)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7)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解析】【解答】解:(1)根据南顺北逆确定为南半球;P点位于夜半球中间的经线上;地方时为0时.

(2)太阳光线如图所示.

(3)顺着自转方向;越过NP弧是自昼半球进入夜半球,为昏线.

(4)根据东三区时刻为12时;可以算出东八区区时为:12时+5小时=17时.

(5)根据图中东三区为12时;可以算出东十二区为21时,10分钟后越过日界线,日期和时间由12月22日21时10分变为12月21日21时10分.

(6)根据偏转规律;炮弹将偏向EF的左侧即东侧.

(7)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的最大值.

故答案为:

(1)南0或24

(2)(水平从右侧照过来)

(3)弧NP(4)17(5)12212110(6)东。

(7)南回归线及其以南11、(北)寒带极昼夏至日47温暖湿润西风暖流寒暖流交汇,饵料丰富(火山)地震地质灾害【分析】【分析】(1)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有太阳直射);南北极圈内为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

(2)B地为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3)世界上的大渔场主要位于寒暖流交汇的地区或上升流地区.

(4)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常发生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解析】【解答】解:(1)根据五带的划分方法;可判断C为北极圈,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北寒带,每年夏半年有极昼现象.C为北极圈D为北回归线,CD之间为北温带,每年的夏至日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该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可相差的数值一样都为47°.

(2)B地为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3)A地为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4)E岛为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常有地震火山,因此冰岛地热资源丰富是个冰与火的国家.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都属于地质灾害.

故答案为:

(1)(北)寒带极昼夏至日47

(2)温暖湿润西风暖流。

(3)寒暖流交流;饵料丰富。

(4)(火山)地震地质灾害12、莫霍地壳古登堡地核地幔【分析】【分析】(1)地震波有两种横波和纵波;横波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速度快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地球物理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将地球内部大致分为三个主要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它们的分界面分别为:莫霍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古登堡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解析】【解答】解:

(1)地震波分横波(速度慢)和纵波(速度快);根据这一特点可判断左侧虚线处填S,右侧实线处填P.

(2)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时横波和纵波速度增加、通过古登堡界面时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下降.根据这一特点判断出图中a莫霍界面,b古登堡界面;A地壳,B地幔,C为地核.

故答案为:

(1)左侧虚线处填S,右侧实线处填P.(2)a是莫霍界面,A是地壳,b是古登堡界面,C是地核,B为地幔.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褶皱是因为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解析】【解答】解:背斜的岩层向上拱起.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在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所以背斜不一定形成山岭.

故答案为:错.14、×【分析】试题分析: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城市中心区衰落,城郊地区发展的现象。并不是城市化的倒退。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解析】【答案】错误15、√【分析】【分析】岩石圈包括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整个地壳。

【点评】考查岩石圈的范围。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原因,近地面的冷热不均是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解析】【解答】解: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水平面上存在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从而形成风.故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17、×【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这题主要考查渔场的形成原因.

洋流对海洋生物和渔场的影响:①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②上升流:秘鲁渔场.

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流形成的.由于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形成了秘鲁渔场.北海渔场一般都认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解析】【解答】解:世界渔场形成的原因有两种::①寒暖流交汇: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纽芬兰渔场;②上升流:秘鲁渔场.

秘鲁渔场是由秘鲁沿岸的上升流形成的.由于上泛的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形成了秘鲁渔场.北海渔场一般都认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形成.纽芬兰渔场是由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北海道渔场是由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形成.

故答案为:×四、探究题(共1题,共3分)18、略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以旅游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一般从旅游资源的质量、景区的规划、旅游资源特性及游览时间等方面分析。“油菜花节”旅游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油菜花季节性显著,游览时间短;以农业生产景观开发为主,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差异性小;易受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影响,旅游资源质量不稳定。根据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即可让游客参与植物培养、种植活动;观赏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等体验性活动,打破季节性限制;结合当地特有的旅游景观,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解析】主要问题:油菜花季节性显著,游览时间短;以农业生产景观开发为主,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差异性小;易受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影响,旅游资源质量不稳定。建议:可让游客参与植物培养、种植活动;观赏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等体验性活动,打破季节性限制;结合当地特有的旅游景观,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任答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①根据表中信息可知,油菜花季节性显著,游览时间短;②结合文字材料中“面对扎堆的油菜花市出现审美疲劳”可知,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差异性小;③油菜是农产品,结合表格信息可知,其花期主要处于春季,易受“倒春寒”等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影响。综上分析可知,油菜花作为旅游资源,其质量不稳定。根据题意可知,油菜花具有季节性显著,游览时间短,产品单一等缺点,影响和制约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提出相应对策:①丰富旅游活动项目:可让游客参与植物培养、种植活动;观赏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等体验性活动,打破季节性限制;②增加旅游产品种类:结合当地特有的旅游景观,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五、解答题(共3题,共18分)19、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1)此题考查内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图中的褶皱和断层反映了内力作用,河流的作用反映了外力作用.

(2)此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及水位.结合欧洲西部的气候;地形分析此处的水文特征.

(3)此题考查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植被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水循环的环节中,植被会影响下渗,径流的大小.【解析】【解答】解:(1)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图中的褶皱和断层是地壳运动引起的;外力作用是河流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2)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河流补给类型及水位.欧洲西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年雨型,全年的温度在0度以上,所以河流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3)在水循环的环节中;植被会影响下渗,径流的大小.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角度分析植被破坏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各个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植被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不稳定.

故答案为:

(1)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弓起的褶皱和断层;外力作用表现为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

(2)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3)植被破坏,导致蒸发和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径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植被破坏,加剧上游侵蚀作用,沟谷加宽加深,加剧中下游沉积作用,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植被破坏,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不稳定.20、略

【分析】【分析】(1)甲城市为热带草原性气候;1月:甲地降水远远多于乙地;甲地此时受到西北风影响,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故而降水多;而乙地主要受副高控制,降水少.7月(冬季):甲降水少于乙,甲地受到信风影响降水水少,乙受到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2)据图可知地形总体特征东西部高中间低;西部为广大的高原,东部为大分水岭,中部为大自流盆地.

(3)澳大利亚该地区为混合农业.分布于它的东南部和西南部.特征为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4)由图可知铁路主要沿海沿城市及矿区分布,受地形影响明显.由于人口、城市、矿产的集中造成铁路的密度小的特征.【解析】【解答】解:(1)由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甲城市为热带草原性气候,1月:甲地降水远远多于乙地;甲地受到西北风影响,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故而降水多;而乙地主要受副高控制,降水少.7月(冬季):甲降水少于乙,甲地受到信风影响降水水少,乙受到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2)据图可知地形总体特征东西部高中间低;西部为广大的高原,东部为大分水岭,中部为大自流盆地.

(3)澳大利亚该地区为混合农业.分布于它的东南部和西南部.特征为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4)由图可知铁路主要沿海沿城市及矿区分布;受地形影响明显.由于人口;城市、矿产的集中造成铁路的密度小的特征.

故答案为:

(1)1月(夏季):甲地降水远远多于乙地;甲地受到西北风影响;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故而降水多;而乙地主要受副高控制,降水少.7月(冬季):甲降水少于乙,甲地受到信风影响降水水少,乙受到西风带影响降水多.

甲城:1月以西北风为主:形成原因: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7月以东南风为主: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

(2)地势东;西高;中部低;西部高原面积广大,东部是(南北走向的)山脉,中部以平原为主(为大自流盆地)

(3)高度发达的商品化混合农业大致分布在年降水量300至550毫米;且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农产品商品率高.

(4)铁路分布特征:沿线主要经过沿海、沿大城市、矿产丰富的地区,且受地形影响明显密度小的原因:地广人稀,人口城市分布集中,矿产都集中分布海岸线附近等.21、略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中国部分区域地理.

(1)此题考查甲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图中的甲在湟水谷地;该地地势相对高原其他地区较低,热量相对较为充足;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形,地势相对平坦;灌溉水源充足.

(2)此题考查乙地区耕地;林地、草地面积的变化及原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乙地的耕地面积增加;林地、草地面积减少;水域面积减少;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建筑用地增加.主要原因是毁草开荒,毁林开垦;荒地开垦;围湖造田;建筑用地增加.

(3)此题考查对金昌产业发展和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金昌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部,第二亚欧大陆桥横贯境内,临沙漠边缘,地域辽阔.金昌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各类矿藏有50多种,其中有色金属资源得天独厚,镍储量在世界同类矿床中位居第三,与镍铜伴生的铂族贵金属储量居全国首位,为我国镍钴生产基地、铂族贵金属提炼中心和全国资源综合利用三大基地之一.随着资源优势的衰减、市场和产业的冲击、体制改革和技术创新的滞后,后备发展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金昌产业发展实行产业转型,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坚持发展主导产业,改进工艺和设备,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资源勘探水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