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教科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关于聚落的分布,描述错误的是()A.河流的中下游地区聚落的分布比较密集B.有文化特色的传统聚落越来越少了C.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2、具有“塞上米粮川”之称的是()A.阴山B.呼伦贝尔草原C.大兴安岭D.河套平原3、气温的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小的地区是()A.高山上B.高原地区C.沿海地区D.内陆地区4、下列地区最易受到寒潮影响的地区是()A.四川盆地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5、如图为某气侯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甲处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B.位于印度洋板块与大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C.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交界地带D.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活跃6、有关我国冬夏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A.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B.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C.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冬季风D.漠河镇是我国冬、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7、同时符合发达国家、北半球两个条件的一组国家是()A.美国、法国、印度B.美国、法国、澳大利亚C.巴西、中国、日本D.美国、德国、日本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材料:国家统计局公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数近13.7亿,广东省成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导致广东省取代河南成为第一人口大省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B.外来打工人口数量增多C.工业发达,城镇密集D.人口素质高,处于高水平生育阶段9、关于大陆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上的大陆南北对称分布B.大陆多呈三角形状C.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D.世界上较大的陆地有七块,就是七大洲10、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关于图中地理分界线的说法,正确的有()A.①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B.②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C.③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D.④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和畜牧业区的分界线2.图中④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是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B.是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C.是我国旱作农业和水田农业的分界线D.该线以北的河流冬季无结冰期1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C.昼夜更替D.四季的变化12、白令海峡勾通的两个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13、我国下列地区,人口密度较大的是()A.东部平原地区B.西北部地区C.东部沿海地区D.西部高山14、香港与祖国内地联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A.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B.在合作中,香港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且廉价C.祖国内地拥有充足的资金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D.目前,内地的广东省和香港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15、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建水库可以调配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B.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C.耕地多,草地少,后备耕地充足D.耕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地区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遥感影像地图是一种以____摄影或____遥感影像照片为底图,经过科学制作而成的有居民点、注记和____网并能反映地表事物____的地图.17、如图是极地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是____洲,B是____洋,C是____洋.

(2)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纬度位置的相同点是都位于____纬度地区;在气候方面的共同特点是____.

(3)2014年2月8日,我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建成开站,这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方向,四个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站.大学生小王打算暑假期间随科考人员去极地考察,适合他去的地方是____地区,理由是____.18、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2011年3月19日起;以美;法、英等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施了对利比亚政府军的多轮空袭,致使本来政局不稳的利比亚,局势更加混乱.

材料二:世界部分区域图.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大洲A____海峡B____

(2)本区域的大多数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属于____人种,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____.

(3)此区域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____.

(4)此区域长期以来战争不断,频繁的冲突使这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请你联系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其原因:____.19、根据下面的某地的气候数据资料;绘图并回答问题。

。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3-0.56141924262520147-1降水量(mm)8181738428816012859362315(1)根据数据资料;完成下面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2)根据资料和所绘制的图象分析,该地气温的特点是____;该地气温的年较差是____℃.

(3)据资料和图分析,该地年总降水量为632毫米,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____,降水的季节变化较____(大;小).

(4)综合分析,该地位于____带(五带).20、某活动小组为了探讨“地球运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在学校操场上竖一根1.5米长的木桩,观察并记录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木桩影子长短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周期是____年.

(2)当地球运动到A位置时,北半球的季节是____季,南半球的季节却是____季,此时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北极圈内出现了____现象.

(3)地球由公转轨道的C处向D处运动过程中,湖北省的白昼将逐渐变____(填“长”或“短”),获得太阳热量也将逐渐____(填“增加”或“减少”)

(4)图2中的A、B两图分别为夏至和冬至的正午太阳照射示意图,其中表示夏至日的是____图.21、读“我国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字母A;B、C、D分别表示我国的四大高原;其中:

A是____高原;

C是____高原.

(2)图中字母E、F、G、H分别表示我国的四大盆地,其中G是____盆地,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E是____盆地;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气候十分干旱,地下石油蕴藏量大.

(3)山脉是我国地形的骨架;请写出构成下列地形区的分界线的山脉名称.

①E、F的分界线是____;

②B、I的分界线是____.

(4)我国有陆上邻国14个,M是____(国家),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N是____(国家).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22、台湾岛是一个富饶的宝岛,资源十分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1题,共6分)23、读俄罗斯某考察队综合考察路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如果考察队上午8点从莫斯科(东三区)出发;此时北京时间是______.

(2)考察队所经城市②为印度重要的麻纺工业中心______;

③所在地区有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______.

(3)根据图上信息判断;俄罗斯东方站⑤位于城市④的______方向.

(4)去南极洲考察的最好时期是______.

评卷人得分六、连线题(共3题,共24分)24、将下列地区与其美称、别称正确组合:地区美称、别称甲.俄罗斯A.世界办公室乙.澳大利亚B.天然橡胶的故乡丙.印度C.世界加油站丁.巴西D.世界活化石博物馆甲—()乙—()丙—()丁—()25、我国的地形特征。26、(1).下列地理事项对应的国家是:A.千岛之国①澳大利亚B.黄袍佛国②巴西C.骑在羊背上的国家③泰国D.咖啡王国④埃及E.金子塔之国⑤印度尼西亚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____(2).下列地理事项对应的大洲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①欧洲B.世界上湿度最大的洲②亚洲C.世界上平均海拨最低的大洲③非洲D.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大洲④南美洲E.世界上平均气温最高的大洲⑤南极洲A—____、B—____、C—____、D—____、E—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解析】【解答】解: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乡村主要从事农业,选项ABD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2、D【分析】【分析】具有“塞上米粮川”之称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该地区依靠黄河水灌溉,农业发达.【解析】【解答】解:具有“塞上米粮川”之称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该地区依靠黄河水灌溉,农业发达,选项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3、C【分析】【分析】气温日较差是指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气温最低值的差;气温年较差是指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的差.

世界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温度带是热带.

【解答】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冬暖夏凉,气温日变化及年变化都较小,结合选项.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难度不大,理解解答.4、B【分析】略【解析】【答案】B5、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板块运动的有关知识;考查了学生对基本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掌握板块运动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图中甲马来群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容易发生火山;地震,C对,ABD错。

故选C。

【解析】C6、B【分析】【分析】气候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解析】【解答】解: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省,最低的地方是漠河.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吐鲁番盆地,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我国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另外,我国北方地区邻近冬季风的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造成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

故选:B.7、D【分析】本题考查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的位置;结合相关地图解答即可。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于北美洲;欧洲和大洋洲,如: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德国,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日本。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如:印度、中国、巴西等。选项A中的印度属于发展中国家,故A不符合题意;选项B中的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故B不符合题意;选项C中的巴西、中国都是发展中国家,故C不符合题意;选项D中的三个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位于北半球,符合题意。故选D。

【解析】【答案】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8、BC【分析】【分析】近年来,我国计划生育虽然有效控制了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但因为人口的基数大,所以每年仍会增加数量可观的人口.【解析】【解答】解:第六次人口普查公布;我国人口总数为13.7亿,人口增长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广东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其原因是该城市外来人口数量增多且工业发达,城镇密集造成的.根据题意.

故选:BC.9、ABD【分析】【分析】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是个蔚蓝色的美丽星球,它看上去更像“水球”.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29%,地球表面是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陆地集中于北半球、东半球;海洋集中于南半球、西半球.将地球分为水半球和陆半球,陆半球上依然是海洋多于陆地.所以,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多于陆地.【解析】【解答】解: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七大洲不同于七块陆地,地球上的大陆不是南北对称分布的,各个大陆的轮廓形状是不相同的,选项AB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ABD.10、BC【分析】试题分析:1.2.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是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以及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故本题选B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解析】【答案】1.AC2.BC11、ABD【分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析】【解答】解: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昼夜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根据题意.

故选:ABD.12、AD【分析】【分析】熟记各大洲间的分界线及地理位置是解题关键.【解析】【解答】解: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

故选:AD.13、AC【分析】【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为13.7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析】【解答】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一般来说;以黑龙江省的黑河-云南省的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稠密),西部地区人口少(稀疏);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少;平原、盆地人口多,山地、高原人口少;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多,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故选:AC.14、AD【分析】本题考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联系。香港与祖国内地联系十分密切。回归以后,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在合作中,香港的自然资源主要靠祖国内地稳定的供应,祖国内地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而香港拥有充足的资金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目前,内地的广东省和香港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基地。所以AD正确,BC错误。故选AD。【解析】【答案】AD15、AD【分析】解:A;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平衡;年际变化大,有必要兴建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以调剂各季节的河流水量.故A符合题意;

B;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故B不符合题意;

C;我国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后备耕地不足.故C不符合题意;

D;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考查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状况,要理解记忆.【解析】A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略

【分析】【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有些地图是借助现代遥感技术,根据航空照片与卫星影像资料编制而成的,能更加快速和准确地反映各种地理变化.此外,像电子地图等地图家族新成员,也已经开始在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推广应用.【解析】【解答】解:遥感影像地图是一种以航空摄影或卫星遥感影像照片为底图;经过科学制作而成的有居民点;注记和经纬网并能反映地表事物影像的地图.

故答案为:航空;卫星;经纬;影像.17、略

【分析】【分析】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解析】【解答】解:读图可知:(1)图中A是北美洲;B是北冰洋,C是大西洋.(2)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位于高纬度地区;气候方面的共同特点是气候寒冷.(3)泰山站离南极点近,长城站离南极点远,所以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南方.泰山站按照劣弧(小于180°的弧叫劣弧)逆时针旋转到长城站,与地球的自转方向相反,即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方,因此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四个科考站中,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长城站,因为长城站在南温带.小王暑假期间应去北极地考察,理由是暑假期间北极地区是暖季,且白昼时间较长.

故答案为:

(1)北美;北冰;大西;

(2)高;气候寒冷;

(3)东南;长城;北极;暑假期间北极地区是暖季,且白昼时间较长.18、略

【分析】【分析】西亚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水资源匮乏.是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大多数属于白色人种,信奉伊斯兰教.【解析】【解答】解:(1)读图可知;大洲A是非洲,B是霍尔木兹海峡;

(2)西亚的大多数国家称为“阿拉伯国家”;居民大多属于白色人种,大多数居民信仰的宗教是伊斯兰教.

(3)西亚的石油资源十分丰富.根据图中信息;该区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和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两国.

(4)此区域长期以来战争不断;频繁的冲突使这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主要原因有:此区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此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为争夺;控制石油资源;此区水资源匮乏,为争夺水资源;此区民族和宗教矛盾突出.

故答案为:

(1)非洲;霍尔木兹海峡;

(2)白色;伊斯兰教;

(3)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和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两国;

(4)此区位于“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此区石油资源十分丰富,为争夺、控制石油资源;此区水资源匮乏,为争夺水资源;此区民族和宗教矛盾突出.19、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9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大北温【分析】【分析】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先将资料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再将资料中各月的降水数据用长方形柱状图标注出来,即为气候资料图.

判断气候特点,可以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分析,分析夏季和冬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即可判断气候的特点.【解析】【解答】解:(1)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先将资料中各月的气温数据用点标注出来,再用平滑的曲线把各点连接起来,画一条曲线,即气温年变化曲线.再将资料中各月的降水数据用长方形柱状图标注出来,即为气候资料图.

(2)根据资料和所绘制的图象分析;该地气温的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地的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7月份,为26°C;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1月份,为-3°C;该地的气温的年较差是26°C-(-3°C)=29℃.

(3)据资料和图分析;该地年总降水量为632毫米,降水的季节变化特点是夏季多雨,冬季少雨;降水的季节变化较大.

(4)综合分析;该地夏季高温,冬季寒冷,且7月份气温最高,该地位于北温带.

故答案为:

(1)如图: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9;

(3)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大;

(4)北温.20、略

【分析】【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66.5°的固定夹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解析】【解答】解:(1)地球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

(2)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当地球运动到A的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半球的季节是冬季;夏至日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是: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3)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得知:当地球运动到C处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位于D处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赤道,在此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直射点距离北半球越来越近),因此地球由公转轨道的C处向D处运动过程中,北半球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白昼越来越长,获得太阳热量也将逐渐增加.

(4)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的最大值,因此此时的影子最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中的最小值,因此此时的影子最长.因此可判断,表示夏至日的是B图,A图表示冬至日.

故答案为:(1)自西向东;一;(2)夏;冬;昼长夜短;极昼;(3)长;增加;(4)B.21、略

【分析】【分析】熟记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和特征是解题的关键.【解析】【解答】解:(1)我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读图可知,A是青藏高原;C是黄土高原;

(2)读图可知;G是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阶梯,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内陆高原盆地;E是塔里木盆地,位于天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3)新疆的地形是“三山夹两盆”;读图可知,E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分界线是天山;大兴安岭是B内蒙古高原和I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4)我国幅员辽阔;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陆界线长22000多千米,陆上邻国14个,M是俄罗斯;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N是韩国.

故答案为:

(1)青藏;黄土;

(2)柴达木;塔里木;

(3)天山;大兴安岭;

(4)俄罗斯;韩国.四、判断题(共1题,共7分)22、√【分析】【分析】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中国海域分布有面积在500米2以上的岛屿6500多个,其中面积较大的有台湾岛、海南岛等.【解析】【解答】解:台湾是中国领土东南海上的要地;物产丰富,被誉为“祖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故答案为:√.五、简答题(共1题,共6分)23、略

【分析】

(1)莫斯科位于东三区;区时为8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东八区位于东三区的东侧,相差5个小时,用加法,所以北京时间为13时;

(2)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工业中心;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3)根据纬线可判断⑤在④的南方;根据经线可判断⑤在④的西方,所以俄罗斯东方站⑤位于城市④的西南方向;

(4)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是南极考察的最好时期.

故答案为:

(1)13点(下午1点);

(2)加尔各答;印度尼西亚;

(3)西南;

(4)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南极洲暖季或极昼期也可).

【解析】【答案】区时的计算原则就是东加西减;即求东侧的用加法,求西侧的用减法.每年的11月到次年3月是南极洲的暖季.

六、连线题(共3题,共24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