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安徽省安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庆市2024—2025上学期期末调研七年级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历史试卷满分100分。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据图可知,中华文明起源具有()A.领先性 B.同步性 C.多元性 D.竞争性2.下图所示为甲骨文“家”字的构形及其释义。据此推测,古代“家”字的出现可能源于()“家”字的造字本义是畜养家畜的房屋A.定居生活 B.禅让制度 C.贫富分化 D.兼并战争3.祭祀祖先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列选项中,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蚩尤和大禹 B.黄帝和蚩尤 C.炎帝和黄帝 D.炎帝和大禹4.下图展示的是西周初期分封制的相关情况。从中可知,被分封的诸王主要依据()A.血缘关系 B.军功大小 C.财产多少 D.年龄大小5.“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年度十大工作任务之首写入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农业工具的革新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下列能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较高发展水平的是()A B.C. D.6.西周时期,只有贵族、富豪人家、达官贵人等阶层的孩子才能接受教育,教育集中在了上层阶级的“学在官府”。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孔子主张()A.“为政以德” B.因材施教 C.“无为而治” D.有教无类7.某同学的历史笔记内容有:商朝关于日食的记载、夏商周时期人民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医药知识。该同学笔记的主题应为夏商周时期的()A.思想文化 B.医学成就 C.科技成就 D.天文成就8.《秦律·田律》规定,地方官员应及时上报农田开垦面积、农作物生长、干旱、水涝、蝗灾等情况。这反映了秦朝()A.推行轻徭薄赋政策 B.重视农业生产C.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D.注重兴修水利9.陈胜、吴广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张角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他们的共同意图是()A.鼓动人民起义 B.推翻秦朝黑暗统治C.反对宦官专权 D.抨击封建君主专制10.据《后汉书·梁统列传》记载,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上朝时可不用快步走,可佩剑和穿鞋上殿,谒见皇帝时可以不自称名,享受和萧何(汉朝丞相)同等的仪礼规格。这反映出当时的政治特点是()A.地主豪强横行 B.外戚势力膨胀C.宦官把持朝政 D.注重仪式礼仪11.汉宣帝时期,中央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负责管理西域的一切事务。西域都护府的权力很大,可以行使中央对西域诸国的任命、册封与奖惩等权力,并掌握着一定数量的军事力量。由此可知,西域都护府的设置()A.促成了陆上丝绸之路的开通B.导致了地方势力割据一方C.解除了北方地区的边患危机D.有利于维护西域地区稳定12下侧示意图反映出()A.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B.三国鼎立局面形成C.魏晋时期政权并立 D.统一趋势不断加强13.据史料记载,西晋时期内迁的匈奴族的铁弗部自称是大禹的后代,鲜卑族拓跋部也自称是黄帝后裔。这说明内迁各族()A.对中原历史文化的认同 B.对中原文化取而代之C.结束了政权分立局面 D.完全消除了民族隔阂14.公元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关于东晋初期的政治局面,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夏传子,家天下” B.“尊王攘夷”C.“王与马,共天下” D.“三足鼎立”15.我们青少年既要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对下列即将寻访的旅游景点解读正确的是()A.图1建筑所纪念的人物编写了著名史书《史记》B.图2建筑是为纪念扁鹊而修建C.图3所示旅游圣地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D.图4建筑修建于我国西汉时期二、辨析改错(12分)16.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文化。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商周时期,铸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2)春秋末期,孙武的《孙子兵法》一书,奠定了我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3)《论语》和“楚辞”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诗歌创作影响深远。(4)钟繇在书法艺术上成就杰出,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是《兰亭集序》。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文帝时期,朝廷曾两次宣布将租率减为三十税一……废除黥、劓、刖三种残酷的肉刑,改以笞刑代替……在营建他的陵墓霸陵时,提出“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文帝治国措施。材料二光武帝下诏:“并省四百馀(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建武六年,他又下诏恢复西汉前期三十税一的赋制。“……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民。”——摘编自《后汉书·光武帝纪》(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光武帝重视民生所采取的举措。指出汉光武帝在位期间出现了什么样的治世局面。(3)在上述两位帝王统治时期,都出现了安定的统治局面。由此,你得到了哪些认识?18.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二

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南方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描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对秦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四、活动与探究(15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材料一汉武帝生平大事年表(部分)时间事件公元前141年景帝崩,彻以太子即帝位公元前140年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策问古今治道。董仲舒对“天人三策”,推明儒学,抑黜百家公元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实行“推恩令”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归来,历时十三年公元前119年令卫青、霍去病各将骑五万、步兵数十万分道出击匈奴,北逐单于公元前118年罢三铢钱,铸五铢钱公元前110年任命桑弘羊为治粟都尉,兼大农令,掌管全国盐铁公元前106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以“六条问事”公元前87年汉武帝驾崩,葬于茂陵,谥号孝武皇帝——摘编自罗义俊《汉武帝评传》材料二汉武帝本人富有政治才略和抱负,好大喜功,积极推动政策转变,在内务、外事、政治、经济诸方面都建立了显赫的功业。这一时期,汉政权开始以一个高度文明、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其主体居民也由此在很久以后确立了“汉人”“汉族”的固定名称。——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汉武帝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中的任意两个方面阐述其建立的显赫功业。(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对汉武帝进行简要评价。安庆市2024—2025上学期期末调研七年级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A【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D【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B【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A二、辨析改错(12分)【16题答案】【答案】(1)错误;将“甲骨文”改为“金文”。(2)正确。(3)错误;将“《论语》”改为“《诗经》”。(4)错误;将“钟繇”改为“王羲之”。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7题答案】【答案】(1)措施:减轻赋税;减轻刑罚;注重节俭(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举措: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减轻赋税;释放奴婢。(答出任意两点即可)治世局面:“光武中兴”。(3)认识:必须坚持以民为本;重视发展民生;要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统治政策;任用贤才,杰出人才会推动社会发展;等等。(答出言之有理的两点即可)【18题答案】【答案】(1)事件:商鞅变法。影响:促进秦国经济发展,使秦国国力增强,一跃成为最强的诸侯国。(2)原因: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稳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充足的劳动力;南迁人民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3)因素: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生产工具的革新;安定的社会环境;劳动力因素;先进的生产技术等。四、活动与探究(15分)【19题答案】【答案】(1)目的: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政治: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削夺诸侯爵位;建立刺史制度。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经济:统一铸币,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下令对商人征收车船税。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外交:派张骞出使西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