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开发 课件 第七章 旅游保障体系规划_第1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 课件 第七章 旅游保障体系规划_第2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 课件 第七章 旅游保障体系规划_第3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 课件 第七章 旅游保障体系规划_第4页
旅游规划与开发 课件 第七章 旅游保障体系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旅游保障体系规划第七章旅游保障体系规划第一节旅游容量与游客量的测算第二节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第七章旅游保障体系规划学习目标掌握旅游容量的测算方法掌握游客量的测算方法

掌握旅游人力资源结构的构成情况

掌握旅游核心人力资源培养的途径重点难点掌握旅游人力资源结构的构成情况旅游核心人力资源的培养第一节旅游容量与游客量的测算发展:引借自生态学中的“环境容量”(1838年,比利时数学、生物学家P.E.弗胡斯特);1963年,莱佩奇(Lapage)首次提出“旅游容量”这一概念;20世纪90年代,广泛运用到旅游规划、旅游管理领域。在我国:关于旅游容量的研究,经历了概念性介绍、理论探讨和实际应用的阶段,但大量问题有待研究,一些技术性方法也值得推敲。定义:tourismcarryingcapacity:可持续发展前提下,旅游区在某一时段内,其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所能承受的旅游及其相关活动在规模和强度上极限值的最小值。一、旅游容量的概念二、旅游容量的构成

按规范性划分按内容划分旅游合理容量旅游极限容量旅游生态容量旅游心理容量旅游社会容量旅游经济容量注:红色标注为常用指标按空间尺度划分:旅游景点容量、旅游景区容量、旅游地容量、旅游区域容量按时间尺度划分:日旅游容量、季节旅游容量、年旅游容量旅游经济容量相关指标——旅游者基本消耗(中国)6Cr=(T/T0)*(A/a)=D*A/aCr——旅游心理日容量或环境日容量T——每日开放时间T0——人均每次利用时间A——旅游区(或景点或设施)的空间规模a——基本空间标准,即单位利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占用的空间规模或设施量根据项目性质不同,空间规模的选取标准不同,具体方法有:面积法、线路法、卡口法三种视项目具体情况选择。二、旅游容量的测算方法1.面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游览面积计C=A/a×D

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A——可游览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a——每位游人应占有的合理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2);

D——周转率(D=景点开放时间/游完景点所需时间)。游人容量标准——主景景点:50-100m2/人(景点面积);

一般景点:100-100m2/人(景点面积);

浴场海域:10-20m2/人(海拔0~-2m以内水面);

浴场沙滩:5-10m2/人(海拔0~+2m以内沙滩)。

二、旅游容量的测算方法@面积法注:摘自《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游人容量的计算公式为:瞬时容量=空间面积/单位规模指标日容量=瞬时容量×日周转率年容量=日容量×年可游天数@基本空间标准经验值9不同国家的标准有差异,如美国的标准一般大于日本的,我国的旅游容量测算一般参照欧美标准。旅游场所旅游容量的基本空间标准(欧美)场所基本空间标准备注动物园25平方米/人上野植物公园植物园300平方米/人神代植物公园高尔夫球场0.2-0.3公顷/只9-18洞,日利用者228人(18洞)滑雪场200平方米/人滑降斜面的最大日高峰率为75%-80%溜冰场5平方米/人都市型的室内溜冰场码头小型游艇2.5-3.0公顷/只25平方米/艘汽艇8公顷/只系留水域100平方米/艘海水浴场20平方米/人沙滩划船池250平方米/只上野公园划船场2公顷,80艘野外比赛场25平方米/人旅游场所旅游容量的基本空间标准(日本)引自: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10@基本空间标准经验值场所基本空间标准备注射箭场230平方米/人骑自行车30平方米/人钓鱼场80平方米/人狩猎场3.2公顷/人旅游牧场、果园100平方米/人以葡萄园为例徒步旅行400平方米/团郊游乐园40-50平方米/人游园地10平方米/人露营场所一般露营150平方米/人容纳250-500人汽车露营650平方米/辆容纳250-500人旅游场所旅游容量的基本空间标准(日本)续引自: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11@基本空间标准经验值游憩用地生态容量

用地类型 允许容人量用地指标 人/公顷 m2/人1.针叶林地 2~3 5000~33002.阔叶林地 4~8 2500~12503.森林公园 15~20 600~5004.疏林草原 20~25500~4005.草地公园70 1406.城镇公园 30~200330~507.专用浴场 500208.浴场水域 1000~2000 20~109.浴场沙滩 1000~2000 10~5注:摘自《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12@基本空间标准经验值泰山岱顶游人容量

泰山岱顶游览面积31360㎡,基本空间标准26㎡/人,每日可游时间12小时,游人在岱顶平均逗留时间2小时。另外,岱顶观日出处面积2100㎡(包含在岱顶游览面积中),观日出时基本空间标准取0.7㎡/人,日出持续时间2小时,游人在此平均逗留2小时。用面积法计算泰山岱顶的日极限容量。岱顶观日出处容量2100÷0.7×2÷2=3000(人次)岱顶观日出处外的容量(31360-2100)÷26×12÷2+2100÷26×(12-2)÷2=7155(人次)岱顶日极限容量7155+3000=10155(人次)2.线路法:以每个游人所占平均道路面积计,5-10m2/人完全游道:C=M/m×D

不完全游道:C=M

×D

/(m

+(m×E/F))

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M——游道全长,单位为m;

m——每位游客占用合理游道长度,单位为m;D——周转率,D=游道全天开放时间/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F——游完全游道所需时间,单位为h;

E——沿游道返回所需时间,单位为h。14二、旅游容量的测算方法@线路法完全游道指进出口不在同一位置。不完全游道指进出口在同一位置,游客游至终点必须按原路返回。北碚金刀峡峡谷长6.2km,假设人均最低占用游道长度为5m/人,金刀峡每日的开放时间为9小时,游人游览该峡谷平均需要2小时。请计算金刀峡的日极限容量。金刀峡日极限容量:6200÷5×9÷2=5580(人次)北碚金刀峡峡谷游人容量3.卡口法:实测卡口处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合理游人量C=D×A=

(t1/t3)

×A=

(H-t2)

×A

/

t3

C——日环境容量,单位为人次/单位时间;D——日游客批数,D=t1/t3;

A——每批游客人数;

t1——每天游览时间,t1=H-t2,单位为h;

t2——游完全程所需时间,单位为h;t3——两批游客相距时间,单位为h;

H——每天开放时间,单位为h。二、旅游容量的测算方法@卡口法武夷山游人容量游览福建武夷山,一般都要乘坐竹排游览九曲溪。因此,九曲溪的游人量可以作为武夷山旅游区的旅游容量。九曲溪全长8000m,每张竹筏乘坐8人,竹筏与竹筏之间的安全距离为50m;九曲溪一天开放5小时,每次游程2小时。按照游人在武夷山平均逗留3天计算,武夷山的日极限旅游容量应该是多少?武夷山日极限旅游容量——8000÷(50/8)×5/2×3=9600(人次)卡口法——C=M/M0*T/T0*tM为面积或长度;M0为基本空间标准T为每日开放时间,单位h;T0为游客每次游览时间,单位h;t为游客在景区平均逗留时间。按照面积法和线路法测算基地的生态游客容量。面积法:Da=ST/dt线路法:Da=MT/dtDa为日客流容量,

S为游览区内游览面积,M为游览道路长度,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密度,T为有效游览时间(假设为8小时),t为每次游览平均所需时间(假设为2小时)。注:游客密度参考风景区规划的规范并适当调整基地建成后,瞬时容量约为5800人。按照平均0.8的周转率,日游客容量为5838/0.8=7298,即约7300人次。项目测算方法S、Md瞬时容量(㎡、m)(㎡/人、m/人)(人)游客服务中心面积法5001050盐晶柱广场面积法200020100盐博园

面积法

393

中华盐心面积法220020110

盐雕博览馆面积法15005030

盐雕艺术园面积法1300080163

百味美食街面积法18002090不沉海面积法1300052600动漂道线路法250383盐魔方面积法320015213水世界面积法700015467欢乐湾面积法3300050660水晶宫会议中心面积法30005600其他可游览区域面积法100860150672合计--

-5838三、旅游容量的测算示例1:河南叶县分别按照面积法和线路法测算基地的生态游客容量。面积法:Da=ST/dt线路法:Da=MT/dtDa为日客流容量,

S为游览区内游览面积,M为游览道路长度,d为游览线路上的游客合理密度,T为有效游览时间(假设为8小时),t为每次游览平均所需时间(假设为2小时)。注:长城和游步道的游客密度参考风景区规范最低值,其他游览区域的游客密度参考风景区规划的中间值。指标测算方法S、M

(㎡、m)d

(㎡/人、m/人)T

(h)t

(h)Da

(人次)长城面积法3750050823000游步道线路法40005823200其他可游览区域面积法4250080822125合计--

-

-

-8325根据测算可知,基地的游客应控制在其生态容量即约8300人次/天以内,瞬时容量应控制在2100人以内。三、旅游容量的测算示例2:镇远一般测算期限:5-10年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测算:确定基点——初始游客量确定增长率——未来若干年游客量四、游客量测算1、初始游客量测算方法四、游客量测算时间序列法:适用已有项目或区域,且历史资料明确可查,增长率稳定、环境因素稳定、游客需求变化少。目标预测法:适用已有项目和全新项目市场比较法:适用全新项目(但市场有类似已有项目)方法:根据历年游客量增长趋势,顺势增长或加快增长。所需数据:历年游客量数据。关键:新增长率判断,顺势或增势年份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游客量(万人次)44.553.867.789.0105.7120.6135.1159.3?增长率

20.8%25.9%31.5%18.8%14.1%12.0%18.0%?下一年增长率=近5年平均增长率:近年平均增长率为18.88%,预测2010年游客量为159.3×(1+18.88%)=189.4万人次结合近年增长率变化趋势判断下一年增长率:近年增长率从2005年逐年下降,到2009年有明显上升,预测2010年增长率为20%左右,则2010年游客量为159.3×(1+20%)=191.6万人次四、游客量测算1)时间序列法方法:根据项目历年在上一级区域中的游客量占比,结合上一级区域的旅游规划目标数据测算。所需数据:上一级区域的历年游客量数据及未来规划游客量数据,(项目历年在上一级区域中的游客量比重)关键:比重判断,根据历年比重及项目建成后的吸引力能级判断基于《浙江安吉龙王山自然生态风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对章村的年游客量预测,根据项目特点和吸引力,估计龙王山景区游客量占章村游客量的50%,滑雪场占章村游客量的20%,公园占章村游客量的10%,则各项目年游客量为:年份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章村游客量(万人次)8694104112121131141153165龙王山年游客量(万人次)42.9047.1951.9156.0660.5565.3970.6276.2782.37滑雪场年游客量(万人次)17.1618.8820.7622.4224.2226.1628.2530.5132.95公园年游客量(万人次)8.589.4410.3811.2112.1113.0814.1215.2516.47四、游客量测算2)目标预测法方法:通过与类似(产品类似)项目对比决定项目游客量的重要因素,继而对比出项目的游客量。所需数据:多个类似项目的近一年游客量数据、类似项目及本项目的重要资料(决定游客量的重要因素如区位、吸引力等)关键:(影响游客量的)因子及权重确定;类似景区选择(产品类似,最好是同区域的)其他:此方法用途广泛,还可以用于门票定价、房产定价等四、游客量测算3)市场比较法市场比较法判断因素:

修正因素权重内容区位环境因素20%城市经济、地理位置、区域发展定位与规划项目能级因素20%项目总体面积、项目丰富度旅游环境因素25%区域旅游发展阶段、区域旅游目的地辐射力整体规划因素15%项目定位、项目档次市场客群因素20%游客基础、出游率、游客消费能力修正因素区位因素项目因素旅游环境整体规划市场基础年游客量(万人次)权重20%20%25%15%20%

大英死海11111100基地0.30.50.11.10.0536黄河谷.马拉湾1111150基地0.420.11.10.336.5运城死海1111120基地1.11.50.81.41.123推算结果约32万人次/年年游客量推算:3)市场比较法示例以上:36=(0.3×20%+0.5×20%+0.1×25%+1.1×15%+0.05×20%)×100,后面以此类推。注意:与不同项目类比出来的结果偏差不应太大。结果:32=(36+36.5+23)/3生命阶段判断已有项目根据历年数据判断全新项目一般为探索阶段或参与阶段确定生命周期增长规律一般项目,按照一般的旅游地生命周期规律(见下图)很有特点的项目,参照类似项目的增长规律,一般要求类似项目较成熟,历年数据完整按照增长规律测算参与阶段3-4年,增长率15-20%巩固阶段5-6年,增长率5-10%发展阶段4-5年,增长率30-35%停滞阶段2、未来若干年游客量测算方法——旅游地阶段预测模型四、游客量测算2、未来若干年游客量测算示例:贵州镇远石屏山游客量预测①镇远旅游生命阶段初判参与阶段3-4年,增长率15-20%巩固阶段5-6年,增长率5-10%③游客量估算②旅游地生命周期一般规律预计镇远的游客总量,5年后达61.2万,未来最大游客量将达73万,而后调整下行,基本保持在65万左右。游客量

(万人次)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0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镇远游客量

19.623.531.742.855.661.267.372.773.470.567.665.065.065.065.065.0基地游客量

4.79.512.816.718.420.221.822.021.120.319.519.519.519.519.5发展阶段4-5年,增长率30-35%停滞阶段第二节旅游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旅游人力资源的主体是旅游业就业人口,包括旅行社导游、旅行社经理人员以及旅游业其他直接或间接从业人员,还包括潜在的旅游人力资源。1.旅游景区人力资源层次结构1)决策层:投资者或资产所有权人组成,负责确定旅游业发展目标、纲领和实施方案,进行宏观控制;2)管理层:景区各部门经营管理人员,是决策层的下属机构,把决策层制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各个职能部门的工作中去,对日常工作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3)执行层:直接为旅游者提供接待服务的员工,主管、班组及一线服务员工,在决策层的领导和管理层的协调下,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把旅游业的发展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二、旅游人力资源构成2.旅游景区人力资源专业类型结构1)经营管理人员:高级职业经理人、规划设计人员、财务会计人员等。2)专业技术人员:指已取得国家承认的专业技术证书,又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在岗员工,包括高级技工、导游员、司机、厨师、演员等。3)行政管理人员:一是职能部门文员,行政职能部门(包括总经理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等)担任业务主管工作的员工;二是业务部门文员,从事文书、核算、内勤等工作的员工。4)接待服务人员:售票员、检票员、营业员、服务员等。5)后勤保障人员:助理导游员、保安员、救生员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