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6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A.秦朝B.汉朝C.隋朝D.唐朝2、开创一代词风的北宋豪放派代表人物是()A.李清照B.苏轼C.辛弃疾D.关汉卿3、战国后期,使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攻势的关键性战役是()A.城濮大战B.牧野之战C.长平之战D.邲之战4、下列属于炎帝的功绩的有()

①发明耒耜②教人农耕③发明瓷器④发明车船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印制于()A.隋朝B.唐朝C.北宋D.南宋6、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南宋发展为著名的瓷都的是()A.江西景德镇B.河南汝窑C.海南岛D.河北的定窑7、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南宋灭亡②元朝建立③蒙古军队灭金④统一蒙古⑤蒙古军队灭西夏A.④⑤③②①B.③②①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①⑤④②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公元前____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____。第二年,____迁都洛邑,史称____。9、宋高宗和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______,之后与金达成和议,划定疆界。后来,金迁都燕京(即今北京),改名为______。10、历史课上;写一写朝代顺序,明明不假思索的写下:夏-商-东周春秋战国秦。

错误:______订正:______。11、列举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______。12、【题文】请将下列国家或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2分)

A.玄奘西行目的地:天竺B.遣唐使来华始发地:日本13、【题文】(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清朝时,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书写了光辉的篇章。14、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______》,它是我国第一部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至______3000多年的历史。15、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T正确F错误17、戚继光抗倭抵抗的是荷兰侵略者。。A.正确B.错误18、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秦朝开始。______。(判断对错)19、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他们的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最具特色的为彩陶。______(判断对错)20、半坡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他们和北京人都处于新石器时代。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列举题(共4题,共2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材料二:“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宋高宗材料三:(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宋朝什么节日的景象?有何风俗习惯?(写两个风俗)(3分)(2)材料二中的“市舶”指什么?为获“市舶之利”,宋朝政府是怎样“措置”的?(2分)(3)举三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3分)22、北宋的司马光编写的纪传体通史《资治通鉴》,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错误:____订正:____三、辨析题(6分,请写出试题中错误的史实或观点,并说明理由。)23、21、写出下列书籍(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__________》。(2)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医药学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代科学著作《_______________》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4)《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24、根据提示完成填空。(1)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____”的有利地位。(2)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宋齐梁陈四个定都建康的王朝,统称____(3)北朝贾思勰撰写的____》,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当时,北方凿窟造像之风盛行,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____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5、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材料三: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请回答:材料二讲的是什么时期的情况?(2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什么意思?(2分)材料三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何人开始的?(2分)“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什么制度代替了什么制度?(2分)26、【题文】在今天青海的高原上;有一座山叫日月山,关于这座山的来历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据说当年文成公主就要离开长安,远嫁吐蕃了。唐太宗让人给文成公主制造了一个黄金宝镜——日月镜。这面宝镜据说能照到中原的河山,以备公主思乡时用。当文成公主的队伍来到唐蕃交界处,她举目西望,但见草原空旷,不见人迹;拿出宝镜东照,长安城繁花似锦,不觉潸然泪下。可一想到唐;蕃友好的大局,她毅然踏入吐蕃地界,扔掉日月宝镜。随着宝镜“哐当”落地,那里竟慢慢隆起两座山。后人把这两座山叫做“日月山”。

(1)这个传说的出现;反映了吐蕃人民对文成公主的一种什么情怀?

(2)文成公主为汉、蕃两族作出了什么贡献?27、【题文】如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所示文明成果,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____(1分)

(2)选做题:

①依据材料二(A)所示信息;简述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3分)

②材料二(B)所述;“最早考试制度”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何历史影响?(3分)

材料三《权利法案》的颁布;打开了通向议会君主制的大门。从此之后,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寸步难行;“国王依靠自己生活”的原则终于成为陈迹,“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

(3)材料三所述;“‘国王依靠议会生活’的新时代开始了”含义指什么?(2分)

(4)综合上述材,结合你的回答,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文明成果。(3分)28、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学习。(一)走进人与自然和谐历史(1)图一、图二是我国原始居民适应自然、征服自然的产物。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居住图一、图二房屋的原始居民分别是谁?请说明出现这两种不同房屋结构的主要原因。

(2)根据所学,比较一下上述两个居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至少3点)

(二)认识人与自然和谐事例(3)先秦时期(即秦朝建立以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大自然作斗争,积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治理水患就是改造自然的重要措施之一。请将远古时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治理水患的成功范例举一例。

(三)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4)有和谐就有不和谐。试举出两个现实生活中人与自然不和谐发展的事例。

(5)反思古人的做法与主张,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问题上,作为一名当代中学生应该怎么做?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根据题干给出的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可知这是唐三彩。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唐三彩。2、B【分析】略【解析】B3、C【分析】试题分析:战国末期,强大的秦国不断通过战争,兼并东方各国的土地。公元前206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解析】【答案】C4、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炎帝传说的了解;知道其主要事迹。对于炎帝的主要事迹,教材有一定的介绍,主要是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所以号称神农氏,另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发明车船教人们打井等等。选项中的③瓷器的发明时间很晚,故排除③,正确答案为C。

【点评】了解皇帝的传说,探寻华夏族人文始祖。5、B【分析】《金刚经》印制于唐朝【点评】考查《金刚经》6、A【分析】宋代是我国制瓷业的辉煌时代;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南宋发展成著名的瓷都。北宋兴起,南宋发展为著名的瓷都的是江西景德镇。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掌握基础知识即可作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宋代的社会生活的相关史实。【解析】A7、A【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古代的政权的建立。1276年,元军攻破临安,①南宋灭亡。忽必烈继承汗位,于1271年定国号为元,②元朝建立。成吉思汗死后,1234年③蒙古军队灭金。1206年,蒙古贵族在斡难河源召开大会,推举铁木真为蒙古族的最高首领,尊称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④统一蒙古。1227年⑤蒙古军队灭西夏。所以,本题的正确顺序应该是④⑤③②①。故选A。

【解析】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武王伐纣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更迭,第三子目武王伐纣中的内容:“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可知,故填77l周幽王周平王东周。考点:武王伐纣【解析】【答案】77l周幽王周平王东周9、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岳飞的认识。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高宗和秦桧杀害。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

故答案为:

岳飞;中都。

本题考查学生对岳飞的认识和宋金对峙。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宋高宗和秦桧杀害,1141年南宋和金达成和议。

注意扎实掌握岳飞的主要事迹和宋金对峙的局面。【解析】岳飞;中都10、略

【分析】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定都阳城.约公元前1600年,成汤战胜夏桀,建立商朝,定都亳.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周军在牧野之战中打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

故答案为:

错误:东周;订正:西周.

本题以朝代顺序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朝代更替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朝代更替的相关史实.【解析】东周;西周11、略

【分析】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他们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过着定居生活,还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会制造彩陶和纺线、织布、制衣.

故答案为: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本题考查了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解析】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知识;唐朝时期的对外交往比较活跃,既有来自日本的遣唐使还有留学生;留学僧等;还有在唐朝时期,最出国门的访问学者,比如说唐朝时期的著名高僧玄奘,玄奘西行的目的地是天竺,在地图中的位置是:上:B下: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解析】【答案】

上:B下:A1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土尔扈特部是蒙古族的一支;明朝末年迁至伏尔加河下游游牧,后受到沙皇俄国的压迫,在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历经艰险,行程万里,终于回归祖国,受到了清政府的妥善安置。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的危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解析】【答案】A14、略

【分析】生活在西汉汉武帝时期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故答案为:

史记;纪传体,传说中的黄帝,汉武帝.

本题考查了《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宏伟目的,也表明了他进步的历史观.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史记》的作者、内容和地位.【解析】史记;纪传体;传说中的黄帝;汉武帝15、《齐民要术》【分析】《齐民要术》是北朝时期的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故答案为:

《齐民要术》。

本题主要考查贾思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和应用能力。理解并识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成就。【解析】《齐民要术》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距今70万—20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北京人已经会制造不同用途的石制工具,他们用砸击、敲打、碰撞的方法,把石块加工成各种形状的石器。北京人已经是人了。因而题干正确。综合分析,A符合题意。故选A。【解析】T17、×【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戚继光抗倭的相关知识点。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明朝中期,海防松弛,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共同抢劫分赃。他们到处烧杀抢掠,使百姓的生命财产惨遭损害。明政府派年轻的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戚继光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故题目错误。故选B。

【解析】B18、×【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熟练掌握我国古代文字的演变.【解析】×19、√【分析】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过着定居生活,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内,他们会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会饲养猪、狗等家畜,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陶器是他们的日常生活用具,会烧制彩陶。因此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半坡人;是我国最早进入农耕时代的居民代表。

本题以半坡原始居民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解析】√20、×【分析】半坡人已经能够制作和使用磨制石器;处于新石器时代,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活;比较半坡人和北京人生活的不同,把握半坡人所处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

本题考查半坡人的生活,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解析】×四、列举题(共4题,共20分)21、略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朝乡村生活、南方商业繁荣(海外贸易)的有关史实。(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元旦俗称新年,为一年的开始,百姓除饮酒、吃年饭之外,互相拜年是最重要的活动;贴春联和燃放烟花爆竹,更增加了节日的欢乐喜庆气氛。(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政府积极鼓励海外贸易,在一些重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3)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生活丰富多彩。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业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北宋平民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四百多年。【解析】(1)元旦放鞭炮穿新衣拜年挂年画贴春联(2个即可)(2)海外贸易市舶司(3)交子瓦子早市夜市活字印刷术航海使用指南针(其他答案对即可)22、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灿烂的宋元文化。北宋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耗费大量心血,前后用了19年,编撰《资治通鉴》,书中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解析】纪传体;编年体。23、略

【分析】(1)本题考查北宋的史学成就,旨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北宋的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2)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旨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地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3)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科技著作,旨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4)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文化,旨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解析】(1)《资治通鉴》(2)《本草纲目》(3)《天工开物》(4)《三国演义》。24、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曹操的相关内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在东汉末年军阀混战中,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取得了政治上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故填: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或挟天子以令诸侯。(2)本题主要考查了南朝的相关内容。公元420年,掌握东晋实权的大将刘裕,废晋帝自立,东晋灭亡。刘裕灭晋后,建国号为宋。从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史称“南朝”。故填:南朝。(3)本题主要考查了《齐民要术》的相关内容。北魏末年的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一部农业生产技术的总结性著作,其中系统的总结了6世纪以前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故填:齐民要术。(4)本题主要考查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综合了雕塑和绘画的特点。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继承了两汉的传统,同时受到古印度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那时,北方统治者到处开山凿窟,雕塑佛像,形成了许多石窟艺术。其中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的莫高窟——千佛洞。这些石窟内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佛像和其他艺术珍品。故填:云冈。

【解析】(1)借皇帝的名义号令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2)南朝(3)齐民要术(4)云冈五、综合题(共4题,共16分)25、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尧舜禹时期和夏朝的史实。材料二讲的是尧舜禹时期的情况,“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禅让制的实行。材料三中“天下为家”的局面是从启时期开始的,“公天下”变成“家天下”,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解析】【答案】(1)尧舜禹时期(2)实行禅让制(3)启世袭制代替禅让制26、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文成公主入藏及其意义。这个传说的出现,反映了吐蕃人民对文成公主尊敬、怀念之情。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发展。【解析】【答案】(1)体现了吐蕃人民尊敬;怀念文成公主的情怀。

(2)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发展。27、略

【分析】【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明古国“古巴比伦”文明的考查。要求学生牢记相关知识点。

【小题2】①此题考查学生对秦朝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牢记几个重要朝代的政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历史影响。

②此题考查学生对科举制度及影响。要求学生牢记。

【小题3】此题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理解和把握。需要学生重点识记。

【小题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但要有批判的继承和发扬的意思。【解析】【答案】(1)《汉谟拉比法典》

(2)①特点:中央集权;影响:加强了封建统治;巩固了国置之脑后统一;为后世历代统治者所沿用。(答出一点即可)②制度:科举制度;影响: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后世所沿用等。(答出一点即可)

含义:王权受到了限制;衽了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统治开始了。

(4)态度:尊重这些文明成果;对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要继承精华,并加以弘扬;对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要学习、借鉴、吸收;对这些文明成果的精华,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符合题意,观点正确,言之有理,均可得分)(答出一点即可)28、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房屋结构相关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