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9/03/wKhkGWeYR-2AXE3TAAGfwSEacaE274.jpg)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9/03/wKhkGWeYR-2AXE3TAAGfwSEacaE2742.jpg)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9/03/wKhkGWeYR-2AXE3TAAGfwSEacaE2743.jpg)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9/03/wKhkGWeYR-2AXE3TAAGfwSEacaE2744.jpg)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9/03/wKhkGWeYR-2AXE3TAAGfwSEacaE274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5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鱼的鳃丝是丝状的而不是片状,下列不是其原因的是()A.有利于增大与水接触的表面积B.有利于增加鳃的表面积C.有利于鱼类的呼吸D.有利于减少阻力2、将一棵银边天竺葵(边缘呈白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候;选一健壮的叶片,用透气但不透光的黑纸将1处正反两面遮住(如图),然后将植株移到阳光下,数小时后,将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经酒精脱色处理后加数滴碘液.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1处颜色不变蓝,原因是不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B.3处颜色不变蓝,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C.用不透光的黑纸把1处从正反两面遮住,是为了与2处对照D.将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是为了耗尽叶片中的氧气3、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A.龟B.海豹C.蟾蜍D.螃蟹4、“无心插柳柳成荫”利用了无性生殖方式中的()A.扦插B.嫁接C.压条D.组织培养5、图示农田生态系统中两条主要的食物链;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青蛙,短期内对该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
A.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B.水稻虫害严重C.蛇的数量迅速增加D.田鼠的数量迅速增加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如图生物“进化树”形象而简明地表示了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据图可知错误的是()
A.①所在树枝上的动物身体背部有脊柱B.②代表的是爬行动物C.③代表的植物类群,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D.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珙桐与海带的远7、如图是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示意图;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①内流动的是动脉血,③内流动的是静脉血B.④内流动的是静脉血,⑥内流动的是动脉血C.在肺泡这一部位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D.在组织内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二氧化碳扩散到细胞中,氧气扩散到血液中8、人体的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A.气体通道B.分泌消化液C.消化食物D.湿润空气9、关于生物变异,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些生物的变异对人类有益B.生物变异能使生物获得新的品种C.诱导变异对生物的生存不利D.生物的变异对生物的进化不利10、下列属于两栖类的动物是()A.青蛙B.大鲵C.蝾螈D.龟11、下列各项措施中,与呼吸作用原理有关的是()A.低温贮藏水果和蔬菜B.大雨过后及时排出农田中的积水C.小麦、玉米入仓前晒干D.向密闭的粮仓内充入氮气12、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A.上皮组织B.保护组织C.输导组织E.神经组织E.神经组织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3、如图为小美同学体细胞中;控制眼睑性状的一对基因Aa位于一对染色体上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染色体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____.
(2)小美体细胞中的这一对染色体,若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来自母方,那么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则来自____.小美是个女生,她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
(3)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____,而小美的眼睑表现为双眼皮,据此可判断单眼皮为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4)小美的父母符合国家“单独二胎”政策,准备要二胎.小美想要一弟弟,她的愿望能够实现的概率是____.14、(2012秋•江津区期末)如图是细菌和酵母菌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
(1)细菌与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与酵母菌的主要区别是:细菌没有真正的____.
(3)从生殖方式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生殖.而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____生殖和____生殖.
(4)绝大多数的细菌和酵母菌,不含叶绿素只能进行____生活.15、在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某小组同学正在讨论探究计划,他们按甲;乙、丙、丁的顺序依次发言.你看,一个人一个主意.请你来分析其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1)丙提出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叫做____,本实验采用这种方法最主要的优点是____.
(2)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相比较,可使实验结果更为可靠的是____提出的实验方案.因此,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____作为实验材料.
(3)丁提出的实验方案中的A、B分别探究____、____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是实验组还是对照组?____.
(4)乙认为,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乙的观点反映了科学探究几个鳍同时摆动实验要遵循____的原则.
(5)甲提出的直接观察的方法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____提供依据.
(6)通过实验探究,你知道了:____的作用是控制鱼前进的方向.16、现有小蝌蚪20条;培养器具2个;水草、含甲状腺激素的食物添加剂、河水若干,下面是小刚同学设计的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实验,请回答:
(1)针对该实验你提出的问题____.
(2)作出假设____.
(3)实验步骤:①向甲、乙两容器中加入等量的河水和水草以及长势相似的蝌蚪;②每天给甲喂正常饲料,给乙喂____的饲料;③并做好观察记录.
(4)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
(5)实验现象是____正常发育,____短期内发育成小型青蛙.
(6)实验结论____.17、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图中所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
(2)该食物网中有____条食物链.
(3)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青蛙,则此生态系统中____数量增多.
(4)如果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草受到了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那么这种有毒物质在____体内积累最多.
(5)在此生态系统中,生物部分除了有动物和植物之外,还应该有____、____等生物;它们作为生态系统的____.
(6)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____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有一定____.18、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江西、浙江有一些不法厂商使用重金属铬超标的工业明胶冒充食用明胶来生产药用胶囊.《中国药典》规定“铬含量不得超过2毫克/千克”,而在检测的某些药品的胶囊中甚至超过几十倍.人长期接触毒胶囊中的六价铬,可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并有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其中之一是导致肾小管损害,表现为尿中小分子蛋白质增加等多种症状.某同学为研究铬对动物的影响,进行了下列探究:
(1)该同做出的假设是:____.此假设是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2)设计实验:该同学将30只大小相同;健康状况相近的小白鼠随机分成三组,实验处理如下表.
。组别饲料饲喂方法检测方法甲每天饲喂3次,每次1克每10天测一次尿中小分子蛋白质的含量乙含铬10毫克/千克的葡萄糖15克丙含铬20毫克/千克的葡萄糖15克如果甲、乙、丙为一组对照实验,则甲每次饲喂的饲料及量为____.
(3)实施实验:30天后测得的数据如图:
(4)结果分析与结论:①根据上述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结合题干中的信息可推测肾小管有____作用.
②如果你所做的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相符,此时应采取的正确做法是____.19、对分布在云南的西双版纳;黑龙江的漠河及江西的庐山三个地区的某种哺乳动物的测量结果如表:
体长(mm)耳长(mm)体毛A地区68565浓密B地区54086正常C地区483103稀疏根据测量的结果可以推测:
(1)A地区为____,B地区为____,C地区为____.
(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有利于____,耳朵小、体毛浓密有利于____,这说明生物能适应环境,它们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____.
(3)对A、B、C三地区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____,它是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20、小D同学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
(1)实验装置的底板应是____的;玻璃应是透明无色为佳,最好不选择有色玻璃.
(2)鼠妇的数量以10只左右,不宜太少,这是为了____.
(3)统计次数应多于两次,最后取____值.
(4)试验中选择的相同条件是____,对照条件是____;没有进行对照的条件是____.
(5)实验变量是____.
(6)实验做完后,应将鼠妇____.21、如图表示探究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过程;请据此回答问题:
(1)实验前需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____.
(2)如图所示实验的变量是____.
(3)在步骤F中,滴加的试剂是____,可以检验光合作用产物是____.
(4)如果选择银边天竺葵叶子的银边与中间绿色部分进行对照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22、肺动脉流的是动脉血,肺静脉流的是静脉血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18分)23、你见过竹子开花吗?在大熊猫的栖息地,大片竹子开花会危及大熊猫的生存,这是为什么呢?很少开花的竹是如何长成郁郁葱葱的竹林的呢?24、许多植物花色彩艳丽,气味芬芳,对植物本身有什么意义?评卷人得分六、其他(共4题,共36分)25、生物分类就是依据某一标准将生物分门别类;即把具有相同特征的生物归为一类,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如图1是将7种生物分为A;B、C三类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将细菌、酵母菌、衣藻、草履虫归为A类,其依据是它们都是____;将衣藻和南国梨树归为B类的依据是____;将除了病毒以外的其他6项归为C类的依据是____.
(2)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与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相比,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____.
(3)霏霏在野外采集到两种相似的小动物(如图2),请你帮她区分一下:两种动物身体都是由许多____组成的,其中____是蚯蚓.此结构在蚯蚓的运动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26、看图回答问题:
(1)G的细胞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叶绿体呈____状螺旋排列.
(2)与A相比较,C细胞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
(3)F细胞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____.
(4)图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____.
(5)D的菌体是由____构成,属于真菌的是____.
(6)与A相比较,B细胞在结构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____.
(7)如果将上述生物分为两类,可以分为____和____.27、将下面几种动物与他们相关内容用细线相连.
28、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真菌形态结构和特征,将真菌分为酵母菌、霉菌等类群.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分析】此题重点考查鱼的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体现了生物学中形态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解析】【解答】解:鱼的呼吸器官是鳃;水由口进入然后流经鳃由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二者进行气体交换,所以鱼用口吞水,用鳃孔排水,不断相互交替张开和闭合,是鱼在呼吸,鲫鱼的鳃丝既多又细.当鳃在水中时,鳃丝展开,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呼吸.综上所述,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D2、D【分析】【解答】解:A;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1处不见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因此颜色不变蓝,A正确;
B;3处叶片颜色不变蓝;原因是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说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B正确。
C;用不透光的黑纸将1处正反两面遮住是为了与2对照;变量是光,C正确.
D;将银边天竺葵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是为了耗尽叶片内的淀粉,D错误.
故选:D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2)此实验存在两组对照组,一个是1与2,惟一的变量是光(见光与不见光);另一个是2与3,惟一的变量是有叶绿体与无叶绿体.本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3、C【分析】【分析】【解析】【答案】C4、A【分析】【分析】扦插属于无性生殖的方式,用营养器官茎做一定的处理插入土壤即可,具有无性繁殖的优点,即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此方法应用很广.【解析】【解答】解:扦插一般是指把植物的茎进行切断;经过处理之后,插在土壤中,然后每一段枝条都可以生根发芽,长出一个新的植株.柳树;杨树等植物适合用茎进行扦插繁殖,植物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用根、茎、叶进行的繁殖又叫营养繁殖.因此,“无心插柳柳成荫”利用了无性生殖方式中的扦插.
故选:A.5、B【分析】【分析】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解析】【解答】解:在题中所示的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青蛙以水稻害虫为食,若大量捕杀青蛙,造成害虫天敌减少,从而导致害虫大量繁殖,使水稻虫害严重.
故选: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6、ABD【分析】【分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图中是生物进化树,①代表环节动物,②代表两栖动物,③代表裸子植物.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①代表环节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体背部没有脊柱,A错误;
B;②代表的动物两栖类其发育类型属于变态发育.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B错误;
C;③代表裸子植物的植物类群;其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C正确;
D;珙桐属于被子植物;桫椤属于蕨类植物,海带属于藻类植物,因此珙桐与桫椤的亲缘关系较珙桐与海带的近,D错误.
故选:ABD7、AD【分析】【分析】观图可知:①表示肺动脉、②表示肺部的毛细血管、③表示肺静脉、④是上下腔静脉、⑤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⑥是体静脉、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A;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和组织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当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泡时;肺泡内的氧气比血液中的多,故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比肺泡中的多,故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所以①肺动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③肺静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A错误;
B;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组织里的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所以④上下腔静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⑥体动脉内流动的是动脉血,B正确;
C;在肺泡这一部位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氧气由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进入肺泡,C正确;
D;在组织内发生的气体交换过程是:氧气扩散到细胞中;二氧化碳扩散到血液中,D错误.
故选:AD.8、BC【分析】【分析】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解析】【解答】解:AD;呼吸道的作用包括:气体通道、湿润空气;AD正确;
BC;消化腺分泌消化液;消化液消化食物,都不属于呼吸道的功能,BC不正确.
故选:B、C.9、CD【分析】【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解析】【解答】解:A;各种生物都存在着遗传和变异;没有遗传变异生物就不能进化,就不能适应环境;有些生物的变异对人类有益.A正确.
B;变异能使生物个体产生新的性状;没有变异就没有新品种的出现.B正确.
C;有的变异对生物个体本身有利;有利于个体生存的变异是有利变异;对个体生存不利的变异是不利变异.C错误.
D;生物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不断的产生各种有利变异,变异使生物的种族不断发展变化;这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使生物能够不断地产生新的类型,不断的进化.D错误.
故选:C、D10、ABC【分析】【分析】根据两栖动物的定义分析解答.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解析】【解答】解:青蛙;大鲵、蝾螈属于两栖类;其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龟属于爬行动物,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
故选:ABC.11、ABC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解答时可以从根的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A;温度: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生产实践上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保持低温,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与呼吸作用有关,故符合题意;
B;大雨过后及时排出农田中的积水;有利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故符合题意.
C;小麦、玉米入仓前晒干;是为了抑制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故符合题意;
D;向密闭的粮仓内充入氮气是为了抑制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故符合题意;
故选ABCD.12、ADE【分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动植物组织的内容,分析解答.【解析】【解答】解: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二者的主要组织不能混淆,动植物的组织各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可见ADE符合题意.
故选:ADE三、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3、DNA父方XX相对性状隐性50%【分析】【分析】(1)染色体是细胞内具有遗传性质的物体;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
(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4)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从理论上讲,生男生女的可能性各是50%.【解析】【解答】解:(1)染色体由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小片段.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因此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图中所示,小美体细胞中的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来自母方,那么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则来自父方.
人类体细胞内染色体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因此小美的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X.
(3)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人类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有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小美的基是Aa,因此可断定双眼皮是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
(4)在亲代的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经过减数分裂,两条性染色体彼此分离,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女性则只产一种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受精时,如果是含X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发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就产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发育成为男性.由于男性可产生数量相等的X精子与Y精子,加之它们与卵子结合的机会相等,所以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在整个人群中男女性别之比大致1:1.人的性别遗传如图:
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每次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小美的父母符合国家“单独二胎”政策;准备要二胎.小美想要一上弟弟,她的愿望能够实现的概率是50%.
故答案为:
(1)DNA(脱氧核糖核酸)
(2)父方;XX
(3)相对性状;隐性。
(4)50%14、略
【分析】【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酵母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解析】【解答】解:(1)细菌与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⑤细胞质;
(2)细菌与酵母菌的根本区别在于酵母菌具有④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③DNA集中的区域,没有真正的细胞核;
(3)从生殖方式上看;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一个分成两个,而酵母菌在环境条件较好时,比如营养充足,温度适宜进行出芽生殖,在条件不良时又可以进行孢子生殖;
(4)绝大多数的细菌和酵母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因此营养方式属于异养.
故答案为:(1)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⑤细胞质(2)细胞核(3)分裂;出芽;孢子(4)异养15、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模拟实验.模拟实验是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采取模拟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解析】【解答】解:(1)丙提出的方法采取模拟实验对象制作模型在科学研究中叫做模拟实验法;模拟实验的优点:①模拟实验用易于取得的材料做模型,很好地解决了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的问题在一些不宜以真实生物进行操作实验中.用模型实验还减少了干扰因素,且花费少,简单,易于操作,能够很好的说明问题的根本原因.一般情况下,模拟程度越高,实验效果越有效.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模拟实验中,以食用醋和清水作材料配制模拟酸雨,既方便经济又安全易操作,效果又明显,很好的说明了酸雨对生物的影响.②不会对鱼的身体造成伤害。
(2)生物科学研究中;在同时有活体和模型可供选用的情况下,应首选活体作为实验材料.这样可以更直接;准确反应生物的特征.所以丙与丁提出的实验方案相比较,丁提出的实验方案更可靠.
(3)由图中AB可以看出;用细线捆扎鱼的尾鳍;背鳍,可知探究尾鳍、背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它们都进行了特殊处理属于实验组.
(4)“不易观察单个鳍的作用;应对某个鳍的作用单独进行研究”这说明对照实验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也就是控制变量的原则.
(5)直接观察;每次只观察一种鳍的动作.这个方案不好,因为直接观察不行!好几个鱼鳍同时摆动,你怎么能看出每个鳍的作用?这样很难排除其他鳍的干扰.但可以为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提供依据.
(6)我们知道:尾鳍的作用是控制鱼前进的方向.
故答案为:(1)模拟实验;不会对鱼的身体造成伤害。
(2)丁;活体。
(3)尾鳍;背鳍;实验组。
(4)控制变量。
(5)作出假设。
(6)尾鳍16、略
【分析】【分析】(1)探究实验的关键点:唯一变量.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解析】【解答】解:甲状腺激素是人体内的一种重要的激素;它具体有什么样的作用,可以通过科学探究来研究.
科学探究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具体到本题,我们可以提出的问题是: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什么作用?
第二步;根据提出的问题,作出符合生活实际或科学事实的假设: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第三步;恰当的探究计划,是探究成功的关键.包括方法;步骤、材料、用具等.本实验材料选用蝌蚪,蝌蚪的发育是变态发育,发育过程变化显著.易于观察和比较.整个实验过程中,除喂养的饲料不同外(普通饲料和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其他条件保持一样,如:蝌蚪大小、水质、水草、水温、喂养次数、饲料喂养量等.
第四步;在饲养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可以发现,甲组喂正常饲料,蝌蚪正常发育.乙组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快速地进行变成发育.
第五步;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故答案为:
(1)甲状腺激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什么作用?
(2)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
(3)含甲状腺激素。
(4)有无甲状腺激素。
(5)甲;乙。
(6)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17、略
【分析】【分析】(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植物有木本植物(各种树木)和草本植物.青草是绿色植物属于生产者.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不包括腐生动物;还包括寄生的植物如菟丝子.动物属于消费者.
(2)食物链:每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青草)开始;一直到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其他消费者吃它为止.从左到右:青草→鼠→猫头鹰;青草→鼠→蛇→猫头鹰;青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青草→食草鸟→蛇→猫头鹰;青草→食草鸟→猫头鹰共5条.
(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大量捕杀青蛙后,昆虫由于天敌减少;食物充足会大量繁殖,昆虫数量增多.
(4)有毒化学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富集;在食物链末端的高级消费者体内最多,因此猫头鹰体内积累最多.
(5)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6)在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解析】【解答】答(1)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消费者、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青草是绿色植物,因此生产者是青草;消费者是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必需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的动物.所以动物属于消费者.
(2))食物链:每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青草)开始;一直到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其他消费者吃它为止.从左到右:青草→鼠→猫头鹰;青草→鼠→蛇→猫头鹰;青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青草→食草鸟→蛇→猫头鹰;青草→食草鸟→猫头鹰共5条.
(3)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大量捕杀青蛙后,昆虫由于天敌减少;食物充足会大量繁殖,昆虫数量增多.
(4)有毒化学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传递并逐渐积累富集;在食物链末端的高级消费者体内最多,因此猫头鹰体内积累最多.
(5)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
(6)在平衡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故答案为:
(1)青草;消费者.
(2)5
(3)昆虫
(4)猫头鹰
(5)细菌;真菌;分解者.
(6)相对稳定;自动调节能力.18、略
【分析】
(1)据材料可知;该同做出的假设是:铬能够损伤肾小管,使尿中小分子蛋白质增加.
(2)如果甲;乙、丙为一组对照实验;则甲每次饲喂的饲料及量为15克不含铬的葡萄糖,控制变量的唯一性.
(4)①根据上述图象可得出的结论是:铬能够使尿中小分子蛋白质增加;且浓度越高服用时间越长尿中小分子蛋白质越多.肾小管具有重吸收作用.
②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
故答案为:
(1)铬能够损伤肾小管;使尿中小分子蛋白质增加;
(2)15克不含铬的葡萄糖;
(4)①铬能够使尿中小分子蛋白质增加;且浓度越高服用时间越长尿中小分子蛋白质越多;重吸收;
②记录真实数据;重新做实验.
【解析】【答案】探究实验的原则是变量的唯一性和设置对照实验.结合铬能够损伤肾小管;使尿中小分子蛋白质增加这一信息,可以解答本题.
19、黑龙江的漠河江西的庐山云南的西双版纳散热保温形态结构温度非生物因素【分析】【分析】(1)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解析】【解答】解:(1)从测量结果看;该种哺乳动物在A地区体长最大,耳廓最短,体毛浓密;耳廓短;体毛浓密散热能力就低,有利于保持体温;该动物适于生活在严寒地区;我国黑龙江的漠河纬度高,气候寒冷;因此,可以判定A地区是漠河.位于B地区的该种动物耳廓的长度、体毛的疏密都正常,该动物适于生长在温带地区;江西的庐山属于温带地区;因此,可以判定B地区是庐山.处于C地区的该种动物耳廓长、体毛稀疏,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散热,适于分布在热带地区;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地区;因此,可以判定C地区是西双版纳.
(2)动物的耳朵大;体毛稀疏,保温能力差,适于散热;而耳朵小,体毛浓密则有利于保温.
(3)同种动物分布在纬度不同的地区;外部形态就不同;因此,对于这种动物外部形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为温度;温度属于生态因素中的非生物因素.
故答案为:(1)黑龙江的漠河;江西的庐山;云南的西双版纳。
(2)散热;保温;形态结构。
(3)温度;非生物因素20、透明无色避免偶然性平均温度、水分光照相同的光照放回适合鼠妇生活的大自然【分析】【分析】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探究成功的关键是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以及所需要的材料用具等.【解析】【解答】解:(1)实验中所选的玻璃板应该是透明无色的;便于观察.
(2)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误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3)取全部的平均值;所以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而且最后要统计,取全部的平均值,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4)(5)对科学探究过程中;进行实验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有:除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即对照实验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实验变量是光照,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形成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说明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6)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活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1)透明无色;
(2)避免偶然性;
(3)平均;
(4)温度;水分;光照;相同的。
(5)光照;
(6)放回适合鼠妇生活的大自然.21、使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光照碘液淀粉叶绿体【分析】【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且条件适宜是的就是对照组.【解析】【解答】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如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需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使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图中叶片的一部分遮光;一部分不遮光,这样处理可起到对照作用,实验的变量是光照.目的是看看叶片遮光部分和没有遮光部分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
(3)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在步骤F中,滴加的试剂是碘液,其目的是检验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是淀粉。
(4)如果选择银边天竺葵叶子的银边与中间绿色部分进行对照实验;唯一的变量是叶绿体.叶片银边部分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叶片中间绿色部分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银边天竺葵叶子的银边与中间绿色部分进行对照实验,可说明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故答案为:(1)使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
(2)光照;
(3)碘液;淀粉;
(4)叶绿体.四、判断题(共1题,共5分)22、×【分析】【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动脉将富含养料和氧气的血液送到身体各器官的毛细血管网,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养料和氧气供细胞利用,同时把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这样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解析】【解答】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五、解答题(共2题,共18分)23、略
【分析】【分析】被子植物又叫绿色开花植物,主要特征是:胚珠外有子房壁包被,种子有果皮包被;受精过程不需要水,具有双受精现象;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解析】【解答】解:竹子是绿色开花植物;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是繁衍后代的表现.多数种类的竹子开花后地上地下部分全部枯死,所以大片竹子开花会危及大熊猫的生存.竹子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的,即从根部长出竹笋,竹笋长大后就是一枝竹子,一般不进行有性生殖,因为竹子是禾本科的植物,开花后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故答案为:竹子是绿色开花植物;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是繁衍后代的表现.多数种类的竹子开花后地上地下部分全部枯死,所以大片竹子开花会危及大熊猫的生存.
竹子的繁殖方式是无性生殖的,即从根部长出竹笋,竹笋长大后就是一枝竹子,一般不进行有性生殖,因为竹子是禾本科的植物,开花后就结束了自己的一生.24、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虫媒花的特点.多数有花植物是依靠昆虫传粉的,常见的传粉昆虫有蜂类、蝶类、蛾类、蝇类等.虫媒花多具一下特点:①多具特殊气味以吸引昆虫;②多半能产蜜汁;③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颜色;④结构上常和传粉的昆虫形成互为适应的关系.【解析】【解答】答:因为一些昆虫都是靠视觉和嗅觉访花寻食的.有些蝴蝶能看到红;蓝、黄和橘黄的颜色.典型的蛾媒花是白色的;傍晚之后散发浓郁的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店运营合同三篇
- 2025版物业财务管理合作协议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货车租赁合同范本(含车辆租赁合同附件清单)2篇
- 实现目标的关键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咕咚》精美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公共机构行政车辆保养维修服务协议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某小区临街门面租赁合作协议书3篇
- 风险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衔接培训
- 社区行业保安工作总结
- 二零二五年度创意市集摊位租赁运营合同12篇
- 2025理论学习计划2025年理论中心组学习计划
- 2025年医美医院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
- 山西省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 春节节后收心安全培训
- 高中物理斜面模型大全(80个)
- 2025年高考物理复习压轴题:电磁感应综合问题(解析版)
- 2024-2030年芯片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前景预测报告
- 2024年个人车位租赁合同经典版(二篇)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驾驶培训市场发展动态与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中铁十四局合同范本
-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