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必修3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有关“观察牛蛙的脊髓反射现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不去掉脑,将观察不到搔扒反射B.该实验表明脊髓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C.环割并去掉脚趾皮肤的目的是让搔扒反射现象更加明显D.由于蛙腹部和脚趾尖都有感受器,刺激两处都会出现搔扒反射2、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室外,人体中不会发生的是A.机体散热量先减少后增加B.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D.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3、科学家为了研究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及外生殖器的表现,结果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性染色体组成外生殖器表现未做手术手术后手术后XY雄性雌性XX雌性雌性
A.家兔的性别分化仅与性染色体组成有关与性激素无关B.染色体组成为XY的家兔手术后发育为雌性,染色体组成变为XXC.雄性器官的分化需要来自睾丸的性激素信号,若缺失此信号则胚胎发育出雌性器官D.雌性器官的分化需要来自卵巢的性激素信号,若缺失此信号则胚胎发育出雄性器官4、诗歌词赋等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B.“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D.“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的互利共生关系5、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肯定大于①B.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6、浅海海域生活着海藻、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鱼类、微生物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A.种群B.群落C.生态系统D.生物圈7、研究发现:人们透过玻璃蛙腹部皮肤,能轻易观察到它的心脏、肝、骨骼和消化道之类的结构,清晰度极佳。当玻璃蛙熟睡时,90%左右的红细胞能汇聚在肝脏而无血栓形成,随后通体透明,与其身后的绿叶背景融为一体,从而避免被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些红细胞很可能是通过胞吞的方式进入肝脏B.将玻璃蛙红细胞用于研究血凝块的形成机制,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玻璃蛙通过身体变透明来躲避天敌是罕见的行为信息D.各种红细胞汇聚在肝脏,能显著降低其他器官的细胞呼吸速率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物种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就是指生态功能C.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D.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9、“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指把地球看作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库,并且进行无限度地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导致环境污染严重。下列经济模式属于“牧童经济”的是()A.焚林而猎,毁林开荒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10、为了探究生长素(IAA)和乙烯(ACC是乙烯的供体)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科学家用拟南芥下胚轴插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为50μmol/LB.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这与其自身的激素有关C.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是同时合成并发挥作用的D.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11、下列各项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若X表示生长素浓度,Y表示植物茎生长1所需时间,则不会大于B.若X表示细胞体积大小,Y表示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则小于C.若和表示和过氧化氢酶,则Y表示等量过氧化氢经其催化分解后最终的氧气产生量D.若X表示双链DNA分子中()所占比例,Y表示DNA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则应小于12、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比较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前者()A.后天经过学习形成B.会发生消退C.固定不变化D.脊髓参与调节13、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在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14、有一种生活在热带的果蚁,将自己含有蛋白酶的排泄物排在收集来的落叶上,用这些落叶来培养真菌,然后以腐叶作为自己的食物来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体型大小不同的果蚁间不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B.果蚁同化的能量一部分传递给了真菌C.果蚁和真菌都是消费者,协同促进碳、氮元素的循环D.果蚁与真菌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15、下图是某人工湖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字母表示同化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浮游动物和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质和能量的循环B.甲种鱼和乙种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b+c+e)×100%C.向该人工湖中投放的饲料越多,甲种鱼和乙种鱼的数量就越多D.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的能量去向都有呼吸作用散失和流入下一营养级16、我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螟蛉与蜾蠃之间存在寄生关系C.“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中的物质和能量可被植物利用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将单位时间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金字塔图形,就叫作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______。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_______个营养级。18、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_______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_______到_______,又从_______回到_______的循环过程。这里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_______,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_______。19、特点:在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______;能量流动则不同,能量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______的,而且是_______的流动,而不是_______。20、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__和_______。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________与_______之间循环往返。2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为______;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_______。2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3、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_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24、紫荆泽兰是我国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调查其在不同入侵生境中的生长情况,结果如下表:
。入侵生境。
幼苗密度(株/m2)
成熟植株密度(株/m2)
成熟植株高度(cm)
草地。
468
123
120
人工林。
548
95
115
自然林。
688
64
84
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可采_________法调查。紫茎泽兰可产生大量种子;其生态适应性很强,如果侵入地区能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其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___型增长。
(2)从不同生境的幼苗密度来看;最适宜紫茎泽兰定居的生境是_________;从成熟植株的密度和高度来看,最容易受紫茎泽兰入侵的生境是________,综合来看,与草地和人工林相比自然林具有较强的__________稳定性。
(3)泽兰实蝇是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将卵产生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后的幼虫蛀食幼嫩部分,并在植株顶端形成虫瘿,阻碍植株生长和繁殖。两者的种间关系属于______。25、根据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会产生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等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该过程主要依赖________(填“神经”或“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和骨骼肌属于其作用途径中的_________。此时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使各组织细胞的产热量增加,属于_________调节,各组织细胞就是甲状腺激素的_________。
(2)当人体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改变时,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通过传入神经传至大脑皮层,进而使___;达到内环境稳态。
(3)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和水盐平衡调节中枢均位于________。26、登革热是伊蚊传播;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发热等症状,如图为登革热病毒致病机理的简图,请据图回答:(9分)
(1)登革热病毒感染会使人体产生不同的抗体,说明登革热病毒表面存在丌同的_____,当T细胞活性下降时,其分泌的_____(填物质名称)量减少,影响_____;从而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下降。
(2)登革热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_____和肾上腺素等激素含量升高,从而使产热增加导致发热,发热要多饮水,饮水较多,_________降低会刺激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叐器;进而使垂体释放相关激素的量减少,导致尿量增加。
(3)物质甲和抗体Ⅰ能促进病毒在吞噬细胞内的增殖,使复合物增多,复合物增多又会使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外渗,血浆渗透压降低,而引起_____现象发生。27、森林生态系统中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以出现空隙的现象;称为林窗。林窗会影响食虫鸟类和食果类的分布,请回答下列问题:
(1)林窗的出现对该处阳生植物的生存有利,原因是______。
(2)在垂直方向上,食虫鸟和食果鸟在林窗区和非林窗区都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这种分布特点主要是由鸟类的___________决定的。
(3)为了调查某种鸟类的种群数量变化,通常采取的调查方法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成分通过______(答出三点)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整体。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详解】
不去掉脑袋;刺激仍然可以观察到搔扒反射,因为搔扒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在脊髓,不在脑部;A错误。去掉脑所进行的脊髓反射,说明脊髓可以不依赖大脑调节一些生理活动;B正确。环割并去掉脚趾皮肤目的是破坏感受器,目的是看感受器在反射中的作用;C错误。刺激腹部皮肤出现搔扒反射,刺激脚趾尖发生的是屈膝反射;D错误。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反射知识。2、A【分析】【详解】
A、从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室外寒冷时,由于外界环境温度低,身体通过辐射的热量多,所以散热增加,然后机体通过调节,减少散热,增加产热,重新达到产热=散热,维持体温稳定,所以机体散热量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
B、寒冷时,汗腺分泌减少,则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体内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使得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平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B正确;
C、寒冷时,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C正确;
D、“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现了神经调节;下丘脑产生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属于体液调节;因此寒冷时,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D正确。
故选A。3、C【分析】【分析】
性激素可分为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雄性激素能够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雄性生殖细胞的发生,维持雄性第二性征,同理雌性激素能够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雌性生殖细胞的发生,维持雌性第二性征。
【详解】
A;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可抑制其产生性激素,据表可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个体在手术后外生殖器表现为雌性,说明家兔的性别分化也与性激素有关,A错误;
B;手术只是使其不能产生性激素;从而导致外生殖器官发生变化,但不改变其性染色体组成,B错误;
C;睾丸是雄性生殖器官;产生雄性激素,雄性激素能够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所以在缺乏雄性激素时胚胎可以发育出雌性器官,C正确;
D;分析表格可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胚胎;将卵巢切除后,并不会发育为雄性器官,D错误。
故选C。4、D【分析】【分析】
1.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
(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
(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
2.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消费者主要指动物,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和动物。
【详解】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枯枝落叶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被生产者再次吸收利用的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
B;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远芳”到“晴翠”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藏的食物链为:绿色植物→蝉→螳螂→黄雀,C正确;
D;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应主要为捕食关系,D错误。
故选D。5、C【分析】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需要添加饲料;生产者的同化量⑤不一定大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①,A项错误;次级消费者粪便属于初级消费者残余,不属于次级消费者的遗体,B项错误;从能量关系看,②为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大于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③与流向分解者的能量④之和,C项正确;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同化太阳能,消费者通过捕食同化化学能,D项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选A项。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人工鱼塘的特点: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需要添加有机饲料,生产者的同化量并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6、B【分析】【分析】
1;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2;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3;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整体。
【详解】
A;种群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这里指所有生物,A错误;
B;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故这些生物构成了群落,B正确;
C;生态系统还要包括无机环境;这里只是指生物,C错误;
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D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区别,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概念,能正确区分三者;还要求考生掌握种群、群落的特征,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做出正确的判断。7、D【分析】【分析】
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类型:
①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颜色、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②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③行为信息:是指某些动物通过某些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的某种信息。
【详解】
A;红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随血浆运输至肝脏储存是血流动力学过程,不涉及跨膜运输,A错误;
B;将玻璃蛙红细胞用于研究血凝块的形成机制;没有体现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错误;
C;玻璃蛙身体变透明是一种为了躲避天敌而出现的物理信息;C错误;
D;各种红细胞汇聚在肝脏;导致其他器官输氧能力下降,代谢减弱,其他器官的细胞呼吸速率也降低,D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8、A:B:C【分析】【分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A错误;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属于间接价值,B错误;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方法,C错误;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ABC。
【点睛】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观赏、药用、使用、工业原料等)、间接价值(生态功能)和潜在价值。9、A:C:D【分析】【分析】
“牧童经济”是一种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指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并造成大量废弃物,污染环境。
【详解】
A;焚林而猎、毁林开荒是人类对森林的破坏;属于“牧童经济”,A符合题意;
B;南水北调;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生产,属于生态工程,不属于“牧童经济”,B不符合题意;
C;围湖造田、开垦荒山是人类对湖泊、森林的破坏;属于“牧童经济”,C符合题意;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使环境被污染,属于“牧童经济”,D符合题意。
故选ACD。10、B:D【分析】【详解】
A;分析图示可知;促进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的最适宜生长素浓度在10μmol/L和100μmol/L之间,若进一步探究最适浓度,可以在10μmol/L和100μmol/L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但不能判断50μmol/L是最适宜浓度,A错误;
B;两种激素浓度为0时;拟南芥下胚轴插条均有一定的生根量,说明枝条本身就含有自身产生的生长素,B正确;
C;该实验没有涉及拟南芥胚轴插条细胞中;生长素和乙烯合成时间,C错误;
D;由图中信息可知;与ACC激素浓度为0比较,低浓度的ACC对插条生根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对插条生根有抑制作用,所以ACC对拟南芥下胚轴插条生根作用的影响具有两重性,D正确。
【考点定位】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名师点睛】分析题图可知,在柱形图显示的几个浓度中,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插条生根的作用增强,当超过一定的浓度后对插条生根的促进作用减弱;与空白对照实验相比,较低浓度的ACC对插条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当超过一定的浓度后,随ACC浓度升高,ACC对插条生根具有抑制作用11、A:C:D【分析】【分析】
题图分析:X1和X2是自变量,其对应的因变量X1小于X2;根据此信息结合各选项问题即可作出判断。
【详解】
A、由图示可知,X1浓度时茎生长1cm所需时间小于X2浓度时,说明X1浓度可能大于X2浓度;A错误;
B、由于X1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小于X2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效率,则X2细胞体积小于X1细胞体积;B正确;
C、若X1和X2表示FeCl3和过氧化氢酶;则Y不能表示等量过氧化氢经其催化分解后最终的氧气产生量,因为二者最终产生的氧气量相同,C错误;
D、若X表示双链DNA分子中(A+T)所占比例,Y表示DNA分子的结构稳定性,则X1应大于X2;D错误。
故选ACD。
【点睛】12、A:B【分析】【分析】
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详解】
A;条件反射是后天经过学习形成的;A正确;
B;条件反射是会发生消退的;B正确;
C;非条件反射是固定不变化的;而条件反射是可以变化的,C错误;
D;非条件反射由脊髓等参与调节;而条件反射由大脑皮层参与调节,D错误。
故选AB。13、A:B【分析】【分析】
坐标中四条曲线;涉及两组变量--开放与封闭;初始密度不同。A、B两选项在初始密度相同的背景下,分析开放或封闭条件下的有关指标,其实可以理解为:与封闭条件相比,开放状态下存在着棉蚜的迁入或迁出问题。而C、D两项更强调读懂图中曲线,其中C项,可观察开放条件下1头/叶的曲线,它达到k值后稍有稳定一段时间的趋势后才开始衰退;种群的衰退指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表现为年幼个体数量少于老年个体数量,而种内斗争则与种群个体数量(或种群密度)呈正相关,因此种内斗争未必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
【详解】
封闭条件与开放条件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能否阻断种群的迁入和迁出;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种内斗争逐渐加强,开放条件下容易在种群密度比较大时出现迁出现象从而导致种群数量减少,A正确;在初始密度相同的情况下,开始种内斗争较弱时,开放条件下容易出现外来种群迁入现象,从而使种群增长速度过快而率先达到密度峰值,B正确;开放与封闭条件下的K值应相同,但由图示可知,只有开放条件下初始密度较大的种群在达到最大值时开始衰退,其余都是在未达到最大值时就开始衰退,C错误;种内斗争是指某一区域的同种个体为争夺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在种群衰退时虽然种群个体数量减少,但因棉叶被食用,其食物也在减少,故种内斗争不一定减弱,D错误。
故选AB。
【点睛】
此题通过曲线考查种群的特征、种群的数量变化,对曲线的解读和相关生态学知识的结合要求高,需反复查看曲线中蕴含的信息,紧密联系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有一定难度。14、B:C【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果蚁与真菌都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生物间的种间关系主要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
【详解】
A;互利共生是种间关系;而体型大小不同的果蚁属于同一个物种,因此体型大小不同的果蚁间不存在互利共生的关系,A正确;
B;真菌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落叶;少部分来自果蚁含蛋白酶的排泄物,果蚁同化的能量并没有传递给真菌,B错误;
C;果蚁和真菌都是分解者;C错误;
D;果蚁与真菌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BC。
【点睛】15、A:C:D【分析】【分析】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就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2)每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
(3)特点:单向的;逐级递减的(中底层为第一营养级;生产者能量最多,其次为初级消费者,能量金字塔不可倒置,数量金字塔可倒置)。
【详解】
A;浮游动物和鱼类作为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可加快物质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A错误;
B、相邻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乙种鱼从甲种鱼处同化的能量为d,而甲种鱼同化的能量为b+c+e,则甲种鱼和乙种鱼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b+c+e)×100%;B正确;
C;向该人工湖中投放的饲料过多;可能导致水质变差,鱼类减少,C错误;
D;最高营养级无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D错误。
故选ACD。16、A:C【分析】【分析】
1;种间关系包括: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寄生等;
2;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
A;《韩非子》“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体现了物质生产的有限性和人口增长过快之间的矛盾,体现了节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性,A正确;
B;螟蛉是一种绿色小虫;蜾蠃是一种寄生蜂;蜾蠃常捕捉螟蛉存放在窝里,产卵在它们身体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因此“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捕食关系,B错误;
C;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描述的是群落中的景象随着季节发生的变化,体现的是群落的季节性,C正确;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落叶,形成无机物被植物的根系吸收利用,体现的是“落红”中的物质通过转化可以被植物利用,但能量流动是单向的,D错误。
故选A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金字塔多四~五1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C、H、O、N、P、S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1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反复利用逐级递减单方向循环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能量流动物质循环载体动力无机环境生物群落21、略
【解析】①.抵抗力稳定性②.恢复力稳定性22、略
【解析】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3、A【分析】【分析】
【详解】
某些植物的花期受光周期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控制光照时间长短来控制花期,正确。
【点睛】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40分)24、略
【分析】(1)调查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因此紫茎泽兰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调查。紫茎泽兰可产生大量种子,其生态适应性很强,如果侵入地区能提供理想的生长环境,其群众数量将呈J型增长。
(2)从不同生境的幼苗密度来看;自然林的幼苗密度最大,故最适宜紫茎泽兰定居的生境是自然林;从成熟植株的密度和高度来看,草地中紫茎泽兰成熟植株的密度和高度最大,故最容易受紫茎泽兰入侵的生境是草地,综合来看,与草地和人工林相比,自然林的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
(3)泽兰实蝇是紫茎泽兰的专食性天敌.泽兰实蝇将卵产生在植株的茎尖;孵化后的幼虫。
蛀食幼嫩部分,并在植株顶端形成虫瘿,阻碍植株生长和繁殖.两者的种间关系属于寄生。【解析】样方J自然林草地抵抗力寄生25、略
【分析】【分析】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减少散热)、骨骼肌紧张性增强、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增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增加产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血管舒张、汗液分泌增多(增加散热)→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详解】
(1)在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传出神经的支配,使人体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所以皮肤毛细血管收缩、骨骼肌战栗等生理反应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皮肤毛细血管和骨骼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所以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加,使各组织细胞的产热量增加,属于体液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茶叶代销合作协议书
- 钢管扣件保管协议书
- 运维改造合同协议书
- 阅文合同霸王协议书
- 驻场开发保密协议书
- 酒店入股经营协议书
- 修脚店合伙开店协议书
- 养鸡合伙人合同协议书
- 菜园开荒租赁协议书
- 车辆交付违约协议书
- 黑龙江牡丹江旅游介绍PPT模板
- 六、回顾整理-总复习2.图形的认识与测量(二)-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课件)青岛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 中医养生(灵源万应茶)
- 追索子女抚养费起诉状
- 六年级数学质量分析PPT
- 土地平整、池塘推土、杂草灌木丛及树木清除施工方案
- 眼镜镜架的整形专业培训2课件
- 下线仪式串词策划
- 通用长期供销合同范本
- 《社区治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1900字)》
- 2023浙江省学生艺术特长测试A级理论复习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