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我国历史上最早将“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的人是()A.启B.禹C.尧D.舜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的“东瀛”指的是()A.天竺B.朝鲜C.日本D.印度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经济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A.三国鼎立局面出现B.对外贸易发展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丝绸之路开辟4、创新是一个民族的不竭动力,下列属于唐朝人民改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是()A.B.C.D.5、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A.祖国统一B.民族团结C.中外交往D.抵抗侵略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________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7、1939年德国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1941年12月7日,____(事件)标志着二战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8、“楚王问鼎”和“退避三舍”都是出现在战国七雄的历史典故里。

错误:____;改正:____。9、1921年7月;中共”一大”先在广州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错误:____

正确:____。1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____朝印制的《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1、中国近代第一所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的新式学堂是京师同文馆。____。(判断对错)12、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____(判断对错)13、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____(判断对错)14、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先后经历了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____(判断对错)15、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4题,共32分)16、将下列两组内容进行合理连线。A.林则徐a.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B.1842年b.抗击洋枪队C.太平军c.虎门销烟D.英法联军d.收复新疆E.左宗棠e.中英签订《南京条约》17、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许多成语都来自著名的历史事件。请将以下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事件用横线连接起来,并将每个小题对应的序号填到答卷上。(1).退避三舍A.淝水之战(2).纸上谈兵B.赤壁之战(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C.城濮之战(4).万事俱备,只欠东风D.鸿门宴(5).投鞭断流E.长平之战18、将下列相关联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契丹忽必烈北宋会宁蒙古元昊金国东京汉族阿骨打西夏大都党项赵匡胤辽上京女真阿保机元朝兴庆19、请把下列历史事物与文明古国连线搭配。(4分)金字塔古代中国种姓制度古代印度《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埃及分封制古巴比伦王国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0、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成于秦汉;延续到清,成为中国历史的一个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引诱.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

--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材料二。

材料三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会议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和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的举措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两种不同手段产生的共同影响.

(2)哪一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请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的示意图补充完整.

(3)依据材料三;指出清初制约皇帝权力的机构.为突破其制约,雍正设立了哪一机构?请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总趋势.21、社会转型期往往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与更新。

材料一有学显赫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认为:“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威不两错,制不二门。”

(1)据材料一概括该学派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者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者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2)材料二体现了伏尔泰的什么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历史影响。

材料三“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主要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其具体内容至少应该包括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是在当社会变迁历史进程中出现社会渐进过程中的中断和质的飞跃、社会发生激烈的变化,由一种社会形态过渡到另一种社会形态的时候所出现的社会整体性变动。”

——《中国社会转型期商人法律制度研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归纳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欧美18—19世纪时社会转型的共同因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世袭制的出现.【解析】【解答】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了.

故选A.2、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鉴真东渡的相关知识,唐玄宗统治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给日本留下的最著名的建筑是日本的唐招提寺,所以答案是C,唐朝时期的天竺指的是古代印度。3、C【分析】在魏晋时期;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给南方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发,注意题目要求的是主要的原因,ABD不是主要的原因.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了北方人口南迁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对于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应重点掌握;并要注意北方人口南迁是江南得到开发的最重要的原因.【解析】C4、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曲辕犁.【解析】【解答】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还创制了新式灌溉工具筒车.A为筒车,C为曲辕犁,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改进不是发明.

故选C.5、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外交往.【解析】【解答】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了基础;鉴真东渡日本和玄奘西行天竺都属于中国古代史上中外交往的重要史实;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中外交往.

故选C.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解析】【答案】大化改新7、日本偷袭珍珠港【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日本偷袭珍珠港.【解析】【解答】日本在1941年12月偷袭美国的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标志着二战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战.

故答案为:

日本偷袭珍珠港.8、战国七雄春秋五霸【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五霸的历史典故.【解析】【解答】“楚王问鼎”是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派王孙满去慰劳,庄王竟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大有取周而代之的气势.“退避三舍”是晋文公逃亡在楚国时,楚王问他将来怎样报答自己.重耳说,如果将来晋楚交兵,“退避三舍”.后来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把军队撤九十里.所以“楚王问鼎”和“退避三舍”都是出现在春秋五霸的历史典故里.

故答案为:

错误:战国七雄;改正:春秋五霸.9、广州上海【分析】【分析】本题以改错题的形式,考查中共一大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据所学知;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故答案为:

错误:广州;正确:上海.10、唐金刚经【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金刚经》.【解析】【解答】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唐朝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故答案为:唐;《金刚经》.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京师同文馆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它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故答案为:√.12、√【分析】【分析】此题根据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解答.【解析】【解答】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和蔬菜,因此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

故答案为:√.1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根据已学知识可知;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的甘肃会宁会师,是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在农村的土地政策变化.【解析】【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不能体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土地改革、合作化运动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

故答案为:

×.1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家争鸣.【解析】【解答】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郭沫若之所以说春秋战国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指的就是百家争鸣这个学术繁荣局面.

故答案为:

√.四、连线题(共4题,共32分)16、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史实的识记。依据教材内容,可知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故A-c。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故B-e。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故C-b。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故D-a。左宗棠收复新疆,故E-d。考点: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抗争【解析】【答案】AcBeCbDaEd17、略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与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为争夺霸主地位,双方在城濮大战。城濮之战时,晋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故(1)与C相连。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赵王运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指挥战争,结果赵军大败,赵括被射死。故(2)与E相连。楚汉战争中,项羽进军关中,实力雄厚,拥兵40万,驻扎在鸿门。刘邦只有10万人。项羽对刘邦先入咸阳很不满,刘邦不敢与他对抗,亲自到鸿门谢罪。项羽设宴接待刘邦。他的谋士范增劝项羽乘机杀掉刘邦,在宴席上几次示意,项羽不予理会。范增如壮士项庄,舞剑助兴,意在杀死刘邦,即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庄刘项伯挡住,无法下手。刘邦借口上厕所,逃离鸿门。故(3)与D相连。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准备进而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统一全国。孙权与刘备联合,共同对抗曹操。刘备和军师诸葛亮和孙权的大将周瑜,商计运用火攻的方式打败曹操。,周瑜命令部下做好了战事的一切准备,只等诸葛亮借来东风,马上进兵。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故(4)与B相连。383年,东晋苻坚不顾上下反对,征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出师前,苻坚自恃兵多势强,号称自己的百万大军,“投鞭于江,足断其流”。秦军前锋与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对峙。东晋团结一致,从容应对,以少胜多,大败前秦。故(5)与A相连。【解析】(1)C(2)E(3)D(4)B(5)A18、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辽、宋、夏、金、元朝的相关知识点。10世纪初,契丹杰出的首领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都城在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宋朝,定都东京。11世纪前期,党项族的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12世纪初期,女真杰出的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军队相继灭掉了西夏和金。后来忽必烈即位,1271年定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忽必烈称元世祖。【解析】契丹--阿保机--辽--上京蒙古--忽必烈--元朝--大都汉族--赵匡胤--北宋--东京党项--元昊--西夏--兴庆女真--阿骨打--会宁--金国19、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标志。古代埃及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在雅利安人统治时期确立了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分封制是古代中国西周时期完善确立的。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人类文明的开端·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解析】【答案】图片五、简答题(共2题,共10分)20、略

【分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焚书坑儒和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本题主要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3)本题主要考查清朝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4)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总趋势.【解析】【解答】(1)材料一中;秦始皇“不要人民读书”的举措是焚书坑儒.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种植的书,其它一律烧毁,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焚书坑儒”.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材料一中,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的举措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这两种不同手段产生的共同影响是加强了思想控制.

(2)明朝时期;明太祖授权锦衣卫,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明成祖增设特务机构东厂.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明朝时期,明太祖在地方上废除元朝的行中书省制,设三司;在中央废丞相制,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三司是布政司、按察司和都司.

(3)依据材料三“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会议讨论,一经决定,连皇帝也不能改变”可知,清初制约皇帝权力的机构是议政王会议;为突破其制约,雍正设立了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综上所述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总趋势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僵化,封建皇权不断强化.

故答案为:

(1)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了思想控制.

(2)厂卫特务机构;丞相;布政司.

(3)议政王会议;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4)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僵化;封建皇权不断强化)21、(1)主张:变革;废除特权;重农抑商;轻视教育;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尊法抑儒;影响: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适应了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特权;地方分权和建立统一国家的需要,具有进步意义,为秦统一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奠定了理论基础。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