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00 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24000 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24000 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24000 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24000 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

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编制单位:湖南鑫创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单位:娄底金弘新材料有限公司

二〇二三年五月

I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1概述................................................................................................................1

1.1项目由来.................................................................................................................1

1.2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2

1.3建设项目特点.........................................................................................................3

1.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3

1.5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4

1.6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4

2总则................................................................................................................5

2.1编制依据.................................................................................................................5

2.2评价目的、原则、内容及评价重点.....................................................................9

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10

2.4评价工作等级.......................................................................................................19

2.5评价工作范围.......................................................................................................24

2.6相关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25

2.7环境保护目标.......................................................................................................25

3建设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28

3.1项目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工艺流程及产排污环节工程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3相关平衡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污染源源强核算...................................................................错误!未定义书签。

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29

4.1自然环境概况.......................................................................................................29

4.2湖南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33

4.3区域污水处理厂...................................................................................................37

4.4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37

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4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4

5.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56

5.3环境风险评价.......................................................................................................72

6污染防治措施及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116

6.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论证..................................................................116

6.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及可行性论证..................................................................119

6.3项目“三同时”环保投资.....................................................................................130

I

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33

7.1环境经济效益分析方法.....................................................................................133

7.2项目经济效益分析.............................................................................................133

7.3项目社会效益分析.............................................................................................133

7.4项目环境效益分析.............................................................................................134

7.5综合评价.............................................................................................................134

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35

8.1目的.....................................................................................................................135

8.2环境管理.............................................................................................................135

8.3环境监测计划.....................................................................................................138

8.4排污口规范管理.................................................................................................140

8.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141

8.6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46

9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分析...................................................................147

9.1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147

9.2与当地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147

9.3与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等的符合性分析.........................................................149

9.4与行业政策及规范条件的相符性分析.............................................................156

9.5与“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167

9.6选址可行性分析.................................................................................................170

9.7总平面布局合理性分析.....................................................................................171

10评价结论..................................................................................................172

10.1项目概况...........................................................................................................172

10.2环境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72

10.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173

10.4与政策、规划的符合性...................................................................................175

10.5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75

10.6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75

10.7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176

10.8公众参与...........................................................................................................176

10.9评价总结论.......................................................................................................176

10.10建议和要求.....................................................................................................176

II

附表顺序:

附表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

附表2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附表3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附表4建设项目地表水影响影响评价自查表

附表5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影响评价自查表

附表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

附表7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附件顺序:

附件1项目环评委托书

附件2建设项目备案证明

附件3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及选址意见书

附件4建设项目入园意见

附件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

附件6建设项目环境检测报告

附件7高新区规划环评批复

附图顺序: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项目平面布局图

附图3项目厂区防渗示意图

附图4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图

附图5项目监测布点图

附图6项目评价范围图

附图7项目现场照片图

III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概述

1.1项目由来

锂是动力电池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国内新能源的飞速发展带动了锂离子电池

产业产量的发展,同时,废旧锂电池产生量也日益增大,对于废旧锂电池的综合回

收是符合市场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伴随着国家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项重

大任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求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按照减量化

优先的原则,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问

题日益严峻,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能

源汽车产业催生巨大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

—2035年)》鼓励企业提高锂、镍、钴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完善动力电池回收、

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鼓励共建共用回收渠道。

随着锂电池大规模报废期的到来,在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逐步

提升,报废锂电池处理需求也将随着新能源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而持续增长,市场

空间将逐步打开。因此,娄底金弘新材料有限公司拟在湖南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建设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该项目已在湖南省投资项目在

线审批监管平台备案,项目编码:2301-431300-04-01-645207。项目采用废旧锂电池

预处理和综合回收等生产系统,设计形成年回收2.4万吨/年废旧磷酸锂电池的生产规模。

本项目拟在项目建设和设备选购上选用当前国际国内和最新《国家重点行业清

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推荐使用的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低水耗、经济高效的

清洁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保证生产工艺和装置的先进性,资源、能源利用

的可持续性,并根据生产技术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全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等有关规定,该项目属于分

类管理名录中“三十九、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中的“85、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

理422中的废电池、废油加工处理”,应编制类别为报告书。因此,娄底金弘新材

料有限公司特委托湖南鑫创咨询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担“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

池回收利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单位成立了项目环评课题组,

1

项目环评课题组在进行现场踏勘、同类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后,编制了本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本环评在建设单位提供的原辅材料、工艺、设备、产品种类及生产规

模等的基础上进行,如果项目建设地址、原辅材料、工艺、设备、产品种类、生产

规模及环保措施等发生重大变化,需另行环评。

1.2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过程详见图1.2-1评价工作程序图。

依据相关规定确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类

第1.研究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

一件

阶2.进行初步工程分析

段3.开展初步的环境状况调查

1.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2.明确评价重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3.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

制定工作方案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现建设项目

第状调查、监测与评价工程分析

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

1.

2.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经济技术论

2.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

三3.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评价结论

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图1.2-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

2

1.3建设项目特点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行业类别为C4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项目主要采用放电、

破碎分选、筛选等预处理生产工艺得到极粉,极粉再采用浆化、净锂、压滤等工序

得到浸出渣和硫酸锂液,其中浸出渣再通过浸出、中和沉淀、磷酸洗涤、烘干、煅

烧等生产工艺得到磷酸铁产品,硫酸锂液通过两次净化、沉淀、离心、烘干、粉碎

等工序得到碳酸锂产品,项目生产过程中主要会产生SO2、NOx、颗粒物、氟化物、

硫酸雾、氯化氢、挥发性有机物等废气,以及喷淋废水、车间地面及设备清洗废水

等。

项目生产废水全部循环利用不外排;生活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涟源市高新区

工业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废气采用布袋除尘、湿法喷

淋等行业成熟可靠的处理措施,主要污染物均可实现达标排放,对周边环境空气影

响较小;固体废物均可得到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地下水重点防治单元采取防腐防

渗等措施后,对土壤与地下水环境影响较小;经分析,项目环境风险属于可接受水

平。

项目位于湖南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符合园区规划要求。项目属于资源

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要求,项目实施有利于提高资源利

用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提高灵活性,对节能降耗,缓解区域环境保护压力,

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1.4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从报告类别、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三线一单等方面对拟建项目进行分析判定,

见表1.4-1。

表1.4-1项目分析判定情况分析

序号分析项目分析结论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拟建项

1报告类别目类别为“85、非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422中的废电池、废油加工处

理”,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法律法规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及其修改决定,本项目

2和产业政属于鼓励类第四十三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第27条“废

策旧木材、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废印刷电路板、废旧电池、废旧船舶、废旧

3

农机、废塑料、废旧纺织品及纺织废料和边角料、废(碎)玻璃、废橡胶、

废弃油脂等废旧物资等资源循环再利用技术、设备开发及应用”,符合国

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拟建地为二类工业用地,项目建设用地符合湖南娄底高新技术

规划和产产业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本项目符合湖南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产

3

业定位业定位、用地性质及准入条件,即符合湖南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相关

规划要求。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湖南

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涉及所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根据《娄底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基本要求暨环境管控单元生

态环境准入清单》,该清单体系为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单元除外的其他环境

管控单元。本项目所属的湖南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于省级以上产业

园区。根据《湖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暨省级以上产业

园区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本项目所在地湖南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

4三线一单重点管控单元(环境管控单元编码为ZH43138220002,面积7.343km2,核

准范围(一区一园)涉及石马山镇和蓝田街道;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

经分析本项目与该准入清单中湖南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控要求的

符合性,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湖南娄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控要求,因此,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

管控的意见》(湘政发[2020]12号)相关要求,项目的建设满足《湖南省

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湘政发[2020]12

号)相关要求。

1.5本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报告着重论述了项目建设的环境可行性,重点关注项目选址、运营期生产工艺

产生的酸雾、颗粒物、固体废物等环保处理处置措施,分析项目运营过程中对大气

环境、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涉及的环境风险等。

根据工程分析,预测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提出预防、减缓和补偿等环境保护措施。

1.6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

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湘政发[2020]12号)相关要求,符合湖南娄底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规划,在采取本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风险防范措施,严格执行

“三同时”制度,确保废水、废气、噪声达标排放、各类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环

境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后,项目建设不会对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

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4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总则

2.1编制依据

2.1.1国家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12.29修订);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3.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8月修订,2020年1月1日

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10.26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6.27修订);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4.29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12.29修订);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1.1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7.1);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2021年3月1日施行);

(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2017.10.1施

行);

(1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

(1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29号);

(1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第4号令,2019.1.1);

(17)《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环发[1999]

107号,1999.4.2);

(18)《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

发[2021]33号);

(19)《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

号,2013.9.10);

(20)《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

号,2015.4.2);

5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

号,2016.5.28);

(2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

[2012]77号);

(2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

[2012]98号);

(24)《关于发布<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的公告》(原环境

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43号,2017.10);

(25)《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区域削减措施监督管

理的通知》(环办环评[2020]36号);

(26)《关于加强化学危险物品管理的通知》(环发[1999]296号);

(2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2011.12.1);

(28)生态环境部等4部委《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

[2019]56号,2019.07.01);

(29)生态环境部《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部

令第11号,2019.12.20);

(30)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

本)》(公告2015年第90号,2019.12.16);

(31)《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2015年版);

(32)《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2015年第90号),2015.12.24;

(33)《废旧电池破碎分选回收技术规范》;

(34)《含锂废料回收利用方法》(HG/T5812-2020);

(35)《废电池化学放电技术规范》;

(36)《废电池回收热解技术规范》;

(37)《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

(38)《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方案》(环大气[2019]53号);

(39)《2020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环大气[2020]33号);

(40)《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41)《大气有害物质无组织排放卫生防护距离推导技术导则》

(GB/T39499-2020);

6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1)《排污许可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736号,自2021年3月1日起

施行)。

2.1.2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22);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21);

(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HJ964-2018);

(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

(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10)《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1091-2020);

(11)《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年10月1日实施);

(12)《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1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2019);

(14)《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298-2019);

(15)《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

(16)《废锂离子动力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1186-2021);

(17)《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19-2017);

(18)《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废弃资源加工工业》(HJ1034-2019);

(19)《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工业窑炉》(HJ1121-2020);

(20)《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锅炉》(H953-2018);

(21)《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HJ884-2018)。

2.1.3地方法规及规范性文件

(1)《湖南省环境保护条例(修正案)》,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

2013.5.27;

(2)《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湖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

次会议通过,2017年6月1日实施;

(3)《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湖南省县级以上地表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

7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护区划定方案的通知》,湘政函[2016]176号;

(4)《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湘政发[2012]39号),2012年11月17

日;

(5)《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方案

(2015-2017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16]33号);

(6)《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湘政发〔2015〕53号);

(7)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湘

政发[2017]4号);

(8)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湘政办发[2018]17号),2018年7月26日;

(9)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湘政发〔2018〕

20号);

(10)《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

(湘政发[2020]12号);

(11)《湖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总体管控要求暨省级以上产业园区生

态环境准入清单》;

(12)《娄底市“十四五”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年);

(13)《娄底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规划》(2020-2023年);

(14)《娄底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管控基本要求暨环境管控单元生态环

境准入清单》(娄政发〔2020〕8号);

(13)《涟源市2019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涟政办发〔2019〕9

号);

(14)《湖南省主要地表水系水环境功能区划》(DB43/023-2005)。

(15)《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试行,2022年版)》。

2.1.4其他技术性文件

(1)《湖南涟源经济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及环评批复(现为湖南娄底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项目环评委托书;

(3)娄底市生态环境局涟源分局出具的《关于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

8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函》;

(3)《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

庆同丰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2023年1月);

(4)湖南桓泓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的《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

收利用项目检测报告》(HH202302227);

(5)建设方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文件、图件。

2.2评价目的、原则、内容及评价重点

2.2.1评价目的

通过实地调查与现场监测,了解项目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

质量现状;对拟建项目的工程方案、工程污染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预测和分

析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及建成后对当地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程度与范围;对可能产

生的环境问题提出防治要求与对策;对采取的各项环保措施及其经济损益情况进

行分析;对项目与产业政策、规划的符合性进行分析;了解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

见和建议;对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做出结论,为环境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技术

依据。

2.2.2评价原则

根据国家有关环保法规,结合项目建设特点及场址现状情况,确定该工程评

价原则如下:

(1)结合区域现状及有关的国家及地方环境功能区划、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标准等为依据开展工作;

(2)坚持为工程建设的优化和决策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注重环评工作

的政策性、针对性、公正性及实用性;

(3)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力求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确定项目的可行

性和项目建设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协调一致性。评价结论必须明确、

公正、可信,评价中提出的环保政策、措施、建议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

(4)为适应工程建设进度要求和缩短评价工作周期,在保证评价工作质量

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目前现有该地区近几年的有关现状资料;

(5)评价内容要重点突出、结论明确、对策可行。

9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2.3评价内容

具体评价内容主要包括:

(1)进行项目工程分析和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开展项目的环境

现状调查,查明有无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提出改进的措施与要求;

(2)调查与预测分析项目运营期“三废”排放对空气、水、土壤、生态、

声环境有利和不利影响;

(3)根据项目影响和区域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及环境管理的要求,提出减缓

不利影响的污染防治措施和投资估算;

(4)分析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提出有关对策措施;

(5)进行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和提出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6)结论与建议等。

2.2.4评价重点

本评价在加强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评价重点为环境空气现状及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地下水环境现状及影响评价、土壤环境现状及影响

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环境风险影响分析、污染治理措施的可行性、技

术经济论证及达标排放分析;对噪声、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其它评价内容进行

一般性分析。

2.3评价因子与评价标准

2.3.1评价因子

(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根据工程特点、环境特征以及工程对环境影响的性质与程度,对该工程的环

境影响要素进行识别。识别过程见表2.3.1-1。

表2.3.1-1工程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施工期营运期

阶段

基础/主物料废水废气固废事故补偿

环境要素占地噪声

体工程运输排放排放堆存排放绿化

劳动就业△△

社会

经济发展△△

发展

土地利用★★☆

植被生态★▲☆

自然

自然景观▲▲☆

资源

地表水体▲▲☆

居民空气质量▲▲★★▲☆

生活地表水质▲★▲☆

质量声学环境▲▲★☆

10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居住条件▲★★★▲☆

经济收入☆☆

▲/△表示短期不利影响/有利影响★/☆表示长期不利影响/有利影响

空格表示影响不明显或没有影响

(2)评价因子筛选

根据项目生产工艺及其污染物污染物排放的特点,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

特征和规划要求,确定本次评价因子如表2.3.1-2所示。

表2.3.1-2主要评价因子确定表

评价因子

评价要素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因子环境影响评价因子

颗粒物、二氧化硫、氮

常规因子:SO、NO、CO、PM、PM、O

22102.53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

大气环境特征因子:挥发性有机物、硫酸雾、氯化氢、氟化物、

硫酸雾、氯化氢、氟化

氮氧化物、TSP

pH值、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H)、总

地表水pH、CODcr、BOD、氨

磷(以P计)、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铜、锌、5

环境氮、总磷、动植物油

铅、镉、砷、铬(六价)、粪大肠菌群

色、嗅和味、浑浊度、肉眼可见度、pH、总硬度(以

CaCO3计)、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铁、锰、

铜、锌、铝、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阴离子表面

地下水活性剂、耗氧量(CODMn法,以O2计)、氨氮(以N计)、

铁、硫酸盐

环境硫化物、钠、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亚硝酸盐、硝

酸盐、氰化物、氟化物、碘化物、汞、砷、硒、镉、

铬(六价)、铅、三氯甲烷、四氯化碳、苯、甲苯、

锂。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土壤环境(GB36600-2018)表1中45项基本项目、pH、铁、——

锂、铝、镍、铬

声环境LeqdB(A)LeqdB(A)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一般废物

环境风险——硫酸、盐酸

2.3.2评价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境

硫酸、TVOC、氯化氢、P2O5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HJ2.2-2018)附录D的参考限值,其他因子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表2.3.2-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限值

染物物项目取样时间浓度限值执行标准

年平均60μ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

SO224小时平均150μg/m(GB3095-2012)及其修改单二级

1小时平均500μg/m3标准

11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年平均40μg/m3

3

NO224小时平均80μg/m

1小时平均200μg/m3

年平均70μg/m3

PM

1024小时平均150μg/m3

年平均35μg/m3

PM

2.524小时平均75μg/m3

24小时平均4mg/m3

CO

1小时平均10mg/m3

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µg/m3

O

31小时平均200μg/m3

年平均50µg/m3

氮氧化物24小时平均100µg/m3

1小时平均250µg/m3

年平均200µg/m3

TSP

24小时平均300µg/m3

氟化物1小时平均20µg/m3

硫酸1小时均值300μg/m3

TVOC8小时均值600μg/m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

氯化氢1小时均值50μg/m3境》(HJ2.2-2018)附录D

3

P2O51小时均值150μg/m

(2)地表水环境

本项目区域地表水主要为涟水、温江河,其中温江河取水口及一级保护区水

域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类水质标准,温江河二级

保护区水域执行III类水质标准;涟水石马山镇梅子桥至红卫坝河段为渔业用水

区,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水质标准。

表2.3.2-2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pH无量纲,粪大肠菌群个/L,其它mg/L

项目名称II类标准值III类标准值标准来源

pH6~96~9

化学需氧量≤15≤20

氨氮≤0.5≤1.0

总磷≤0.1≤0.2

石油类≤0.05≤0.05

挥发酚≤0.002≤0.005

硫化物≤0.1≤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铜≤1.0≤1.0(GB3838-2002)

锌≤1.0≤1.0

铅≤0.01≤0.05

镉≤0.005≤0.005

砷≤0.05≤0.05

铬(六价)≤0.05≤0.05

粪大肠菌群≤2000≤10000

12

24000吨/年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地下水环境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中Ⅲ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2.3.2-3。

表2.3.2-3地下水质量标准

序号检测项目计量单位标准值标准来源

1色度度≤15

2嗅和味/无

3浑浊度NTU≤3

4肉眼可见物/无

5pH(无量纲)°C6.5-8.5

6总硬度mg/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