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7/24/wKhkGWeYQ2OAc0j3AAFWoJDxn3s838.jpg)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7/24/wKhkGWeYQ2OAc0j3AAFWoJDxn3s8382.jpg)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7/24/wKhkGWeYQ2OAc0j3AAFWoJDxn3s8383.jpg)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7/24/wKhkGWeYQ2OAc0j3AAFWoJDxn3s8384.jpg)
![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27/24/wKhkGWeYQ2OAc0j3AAFWoJDxn3s83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4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一位革命前辈曾参加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以下战役;其中属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是()
①平型关大捷②徐州会战。
③孟良崮战役④辽沈战役。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中山装、握手礼、剪辫子、废止缠足等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现象应该出现在()A.鸦片战争后B.义和团运动后C.辛亥革命后D.新文化运动后3、中国共产党经过二十多年革命探索后,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最早提出这个政治主张是在()A.中共一大B.中共七大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D.十一届三中全会4、为解放南京,推翻国民党统治,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的战役是()A.台儿庄战役B.挺进大别山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5、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A.建立了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B.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C.农民翻身,得到土地,成为土地主人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6、某电视台为了做一个张之洞的专题片搜集了以下资料,这些资料能用的是()A.领导虎门销烟B.签订《马关条约》C.率兵收复新疆D.创建汉阳铁厂7、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完成统一C.土地改革的完成——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D.抗美援朝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百年屈辱8、北伐战争中,被誉为“铁军”称号的是()A.国民革命军第四军B.国民革命军第一军C.黄埔军校学生军D.叶挺独立团9、“红色旅游团”的团员要到解放战争时期被誉为“革命圣地”的城市去。你知道他们要去哪里吗?()A.西安B.延安C.北平D.重庆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淮海战役的胜利,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错误:理由:11、【题文】(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
中共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12、“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资产阶级维新人士____的呐喊;维新变法时创办的报刊后改名为____。13、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极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______(判断对错)14、舍身堵枪口壮烈牺牲的是______(人);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______制度确立。15、中国对外开放过程中设立的经济特区有______,______,汕头,厦门,______。1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对_______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17、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18、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改正: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9、卢沟桥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标志。()20、北伐战争中,国民革命军在湖南和湖北战场上讨伐的主要对象是孙传芳。()2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22、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在武昌领导起义获得成功,建立民国。______(判断对错)23、武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24分)24、【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后每年的十月一日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分)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宣告了我国哪一地区获得解放?其解放的方式是什么(2分)25、【题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节录《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二: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
请回答:
(1)材料一唱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什么心声?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司令员是谁?(3分)
(2)材料二中美国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是指什么协定?(1分)
(3)抗美援朝的胜利对我国产生什么重大影响?(3分)26、【题文】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日;《中学生历史报》准备出一期纪念专刊.设置了以下几个学习板块,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革命先行者]他自称称为“洪秀全第二”;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辛亥革命后他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材料中的“他”是________;1905年“他”在日本东京成立_________,“他”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3分)
[革命第一枪]
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2)结合上图指出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是在哪个城市?(1分)简要说说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是什么?(3分)
[精神传后人]“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莫入此门”这副对联体现了黄埔军校的办。
学宗旨是培养有理想;不怕牺牲;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新一代军人。
(3)黄埔军校创办于()(2分)
A.戊戌变法时期B.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C.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4)在北伐战争中;以黄埔学生军为主力的第四军__________领导的独立团奋勇杀敌,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2分)
A.周恩来B.贺龙。
C.叶挺D.刘伯承。
{两岸谱新篇】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届时将隆重。
举行辛亥革命l00周年纪念大会等活动。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
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
(5)请你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评卷人得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20分)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鸦片战争前)英国商人主要向中国输出毛、棉织品,从而中国输入茶、丝等物。但英货在中国市场上销路不大,这是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还具有顽强的抵抗作用。在正常情况下,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发生逆差。在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0)间,中国茶叶输英总值是9626万元;乾隆四十六年到五十八年(1781—1793)间,英国毛织品等货物输华总值是1687万元,仅及中国输英货价的1/6。因此,英国必须以大量白银来抵付贸易差额。——白寿彝《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英正当贸易中,中英两国的贸易状况。(不得摘抄原文)(2)材料二反映出1799年——1838年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呈什么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3)结合所学知识,面对鸦片走私的状况,林则徐领导了什么运动?它的意义是什么?28、为赢得广大农民的支持新中国采取的措施是什么?该措施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的怎样的变化?2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某校学生围绕“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次巨变”这一主题展开了探究:
第一次巨变:社会形态的改变一一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开辟了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第二次巨变:政治形态的改变一一各族人民在事实上获得政治上的平等。
第三次巨变:经济形态的改变一一1978年改革开放;经过30年的努力,各族人民在经济上普获实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第一次巨变的标志事件是什么?
(2)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名民族地区发生第二次巨变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为推动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第三次巨变;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请列举其中两项举措。
(4)民族团结是关系国家和各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分析以上三次巨变,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3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就解决“三农”问题,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拐点:新中国成立后】材料一:法规定,废除;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的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的什么运动?其法律依据是什么?【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材料二: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八年级下册教材(2)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材料三:1958年8月,报纸上提出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出现了“早稻亩产三万六千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3)材料三反映了1958年农村建设出现了怎样的失误?它带来怎样的危害?
【伟大的历史转折:改革开放】材料四“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农村政策做的最大调整是什么?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感悟历史】(5)党和政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断调整农村政策,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评卷人得分六、识图题(共4题,共36分)31、钟山紫烟;秦淮绿波,古都南京,总是令人神往,引发怀旧之幽情。有人说,中国近代历史百年沧桑看南京。南京的确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广安友谊中学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1)图一场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二场景发生在______年的辛亥革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人______建立______(国家名称)。
(3)图三场景发生在______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_____以上。现在,终于低下了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4)图四场景发生在1949年4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役名称)以后,标志着统治中国__________年的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垮台。32、(1)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20世纪80年代设置的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经济特区。B.20世纪90年代设置的扩大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新区(2)河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目的之一,是打造扩大开放的新高地。仔细观察该图并结合设置时间,指出上述三区设置的特点。33、下列是一组反映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图片,请仔细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请回答:(1)将图中资料的字母代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①.属于洋务运动时期的是______;②.属于戊戌变法时期的是_______;③.属于辛亥革命时期的是______;④.属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是_____;(2)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探究,同学们绘制了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们完成未填部分的内容。(3)根据以上分析,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你能看出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有什么特点?(4)通过“中国近代化探索”相关知识的学习,对于今天我国的发展谈谈你的建议?34、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图片一中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2)图片二是台湾印象纪念章。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海峡两岸38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哪一年?1992年海峡两岸的“九二共识”内容是什么?(3)你认为阻碍海峡两岸统一的因素有哪些?(4)作为中学牛,请你为两岸关系的未来发表一点看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①平型关大捷和②徐州会战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③孟良崮战役和④辽沈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解放战争时期发生的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1947年发生的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决战的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解放战争时期进行的三大战役的相关史实.【解析】【答案】D2、C【分析】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先后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禁缠足、倡女权等法令,使人们的生活方式简易化,方便化,具有民国生活特色开始出现;人人平等、人格独立的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妇女也得到了解放,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政府采用法令的形式推行文明生活习俗的变革,剪辫改变了旧的落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题干中中山装、握手礼、剪辫子、废止缠足等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现象应该出现在辛亥革命后。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资本主义列强打开;但同时欧风美雨也把世界创造的文明带到中国。近代中国人在社会生活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的相关史实。【解析】C3、B【分析】最早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是在中共七大。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
故选:B。
本题考查了中共七大。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中共七大的内容与意义。【解析】B4、D【分析】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向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在长江北岸严阵以待的百万雄师,从西起江西湖口,东到江苏江阴500多千米的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顷刻间土崩瓦解,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故选D.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后期渡江战役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后期渡江战役的知识点识记能力.解答这道题时,应联系已学知识进行说明,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统治中国22年.【解析】【答案】D5、A【分析】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建立了土地公有制是错误的.故选项A.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影响.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公布后,新解放区也开始了土地改革运动.土地改革使众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
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建议学生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意义.【解析】【答案】A6、D【分析】领导虎门销烟的是林则徐;故A不正确;签订《马关条约》的是李鸿章,故B不正确;帅兵收复新疆的是左宗棠,故C不正确;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洋务运动的代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发动洋务运动,洋务派中央以奕䜣为代表,地方以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等为代表,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如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等;后期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本题以洋务派代表人物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解析】D7、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土地改革的意义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可知: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是三大改造的完成;西藏的和平解放不能说标志着祖国全部实现统一,只是祖国大陆得到统一。所以ABD结论不正确,故选C。
【解析】C8、D【分析】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进行了北伐战争,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作为北伐的先锋,首先开赴湖南;湖北战场.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猛攻武昌城,为其所在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叶挺独立团的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北伐战争的结果以及意义.【解析】D9、B【分析】本题要注意题干中的“解放战争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延安指挥解放战争,因此延安被称为“革命圣地”。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解放战争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注意时间限制,注意准确识记延安的历史地位。【解析】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获得解放,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地区南京、上海直接暴露在人民解放军的铁拳面前。平津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考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解析】【答案】平津战役的胜利,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1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上,根据邓小平的设想,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解析】【答案】A12、谭嗣同《中外纪闻》【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害,维新变法最终以失败结束。谭嗣同在刑场吟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慷慨就义,表达了他“甘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精神。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成立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随后,他们又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闻》,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故答案为:谭嗣同;《中外纪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以及特点。13、略
【分析】据题干“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极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结合所学可知,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建立起农民土地私有有制;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土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解析】×14、略
【分析】结合所学可知;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当场阵亡,年仅21岁.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故答案为:
黄继光;社会主义.
本题以填空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与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掌握.
本题考查学生对抗美援朝与三大改造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黄继光;社会主义15、深圳珠海海南岛【分析】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设立经济特区是一个重大的突破。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这四个经济特区毗邻香港、澳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历史上有出海谋生的传统,在海外拥有众多的华侨、华裔,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1988年新增加了海南岛为经济特区,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故答案为:深圳;珠海;海南岛。
本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
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熟悉改革开放的相关知识点。【解析】深圳珠海海南岛16、略
【分析】本题考查红军长征胜利的标志及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同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全面内战爆发。故本题第一空应填会宁,第二空应填中原解放区。10【解析】会宁;中原解放区17、略
【分析】本题考查三大战役的相关知识。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英勇奋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主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主力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故填:淮海、平津。
故答案为:
【解析】淮海、平津18、略
【分析】本题考查中共八大的意义。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社会的主要矛盾,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反映的是广大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故填:×,应把“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改为“中共八大”。【解析】【×】“社会主义总路线”改为“中共八大”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9、×【分析】【分析】1937年7月7日;日军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以军事演习为名,向中国军队发动突然进攻,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这就是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所以卢沟桥事变是局部抗战的开始标志,这一表述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卢沟桥事变的相关史实的识记能力。20、×【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有吴佩孚、张作霖、孙传芳,其中盘踞在湖南、湖北的军阀主要是吴佩孚,故选F。【解析】F2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共一大的相关内容。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得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毛泽东、董必武、李达、何叔衡等13人。当时陈独秀没有参加大会。故此题错误,故选F。【解析】F22、×【分析】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12日,起义军完全控制武汉三镇。史称“武昌起义”。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清朝统治土崩瓦解。1911年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齐集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的相关史实。【解析】×23、×【分析】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成为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8月1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南昌起义的相关史实。【解析】×四、其他(共3题,共24分)24、略
【分析】【解析】(1)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新中国的成立,是开国大典,此后称为国庆节。(2)第一问是西周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此题通过课本基础知识即可做出,难度不大。【解析】【答案】(1)开国大典。国庆节。(4分)
(2)西藏。和平解放。(4分)25、略
【分析】【解析】(1)根据材料中的可以看出是抗美援朝的历史事件,反应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保家卫国的心声。(2)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3)此问是抗美援朝胜利的意义,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写出。【解析】【答案】(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彭德怀(4分)
(2)《朝鲜停战协定》(2分)
(3)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野心,保卫了中朝两国的独立和安全,空前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威望。(2分)26、略
【分析】【解析】(1)根据材料中讲述的是辛亥革命,他应该是孙中山,在1905年成立的同盟会,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2)辛亥革命在武汉首义,功绩根据课本答出即可。(3)根据所学,黄埔军校建立于国民大革命期间。(4)被称为铁军称号的是叶挺领导的军队。(5)根据所学,现在纪念辛亥革命可以为当今祖国统一,两岸的和谐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只要言之合理即可。【解析】【答案】(1)孙中山;同盟会;三民主义。(3分)(2)武汉(武昌)。(1分)历史功绩: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国观念深入人心。(3分)(3)B(2分)(4)C(2分)(5)缅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任取一点或其他言之有理者均可,2分)五、材料题(共4题,共20分)27、略
【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之前的中英贸易。根据材料一内容可知,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出现贸易逆差。(2)本题考查鸦片的危害等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二可知,鸦片的输入呈现出趋激增趋势。鸦片使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大批官僚、地主、军官、士兵吸食鸦片,使清政府更加腐败,军队的战斗力进一步削弱。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3)本题考查虎门销烟。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他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收缴的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解析】(1)中国处于出超地位;英国出现贸易逆差。(2)趋势:激增;危害: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农民负担加重;军队战斗力进一步削弱,清朝政治更加腐败。(3)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28、(1)在祖国统一问题上;西藏解放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其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该地方的政府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针对帝国主义的威胁,我国政府采取的英明决策是抗美援朝;做出决策的主要原因是保家卫国。
(3)为赢得广大农民的支持新中国采取的措施是土地改革;该措施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由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
故答案为:
(1)西藏;阿沛阿旺晋美;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土地改革;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巩固新政权相关知识的掌握;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巩固新政权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解析】【小题1】(1)在祖国统一问题上;西藏解放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其解放做出重要贡献的该地方的政府代表是阿沛阿旺晋美,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针对帝国主义的威胁,我国政府采取的英明决策是抗美援朝;做出决策的主要原因是保家卫国。
(3)为赢得广大农民的支持新中国采取的措施是土地改革;该措施使农村的土地所有制由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
故答案为:
(1)西藏;阿沛阿旺晋美;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大陆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3)土地改革;地主私有变为农民私有。【小题2】【小题3】29、略
【分析】
本题以“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三次巨变”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解放后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关系的有关内容。【解析】(1)1949年宣告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获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标志着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第一次巨变。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必然选择。我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3)本题为列举国家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或措施。依据教材知识包括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修建扩建机场;高速公路、水利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重点工程。
(4)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民族团结是中国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
故答案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西部大开发战略;青藏铁路建设、抽调内地干部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
(4)民族团结是中国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30、略
【分析】(1)本题考查的了土地改革的相关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建国初,党和政府在全国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其法律依据是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本题考查的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因此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1953年起,国家开始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3)本题考查的是1958年我国农村建设出现的失误及带来的危害。结合材料三的信息,根据所学可以得出指的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提出来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对当时的形势认识错误,片面强调“快”,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左”倾错误的泛滥,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4)本题考查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它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5)本题考查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给我们的启示启示。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要依据国情制定政策,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曲折中前进。【解析】(1)土地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2)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或走农业合作化运动或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或人民公社化运动);危害:造成国民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严重困难时期(或伤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下降等)(4)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用: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或答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道路)(5)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尊重国情,从实际出发;经济建设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党和政府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坚持改革开放等六、识图题(共4题,共36分)31、略
【分析】(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1840年至1842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由于中国政府的腐败,中国战败,清王朝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本题的图一场景发生在鸦片战争时期。(2)本题考查中华民国的成立。孙中山领导了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当选首任总统。(3)本题考查抗日战争时期的南京。图片三场景发生在1945年。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中国首都南京,日军占领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犯下了滔天罪行。据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三十万人以上。(4)本题考查渡江战役。1949年4月21日渡江战役爆发。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之久的南京国民政府垮台。图片四就是渡江战役。【解析】(1)鸦片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1911;孙中山;中华民国。(3)1945;30万。(4)渡江战役(解放南京)。32、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了经济特区的设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20世纪80年代对外开放的窗口是深圳,深圳位于广东省;我国20世纪90年代,党和政府作出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扩大了开放的窗口,上海浦东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故上框为B;下框为A。
(2)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北雄安新区的知识。根据所学知识,深圳是20世纪80年代设立的经济特区,位于广东省,在三个经济特区中位于最南方;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上海浦东新区位于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2017年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河北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位于河北省,在三个经济特区中位于最北方,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简单公司场地租用合同
- 货车转让合同范本
- 消防维保合同书
- 购销日化用品的合同
- 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性能仿真及优化研究
- 一种新型义齿修复材料JSAM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2025年人教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师大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人教新起点必修3物理上册月考试卷
- 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的质量、进度、保密等保证措施
- 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的体现
- 2025年1月八省联考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测试-高三生物(陕西、山西、宁夏、青海卷) 含解析
- 环保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件
-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课件
- 公益捐助活动影响力评估方法
- 第七讲推动构建新时代的大国关系格局-2024年形势与政策(课件)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议论文写作的论证手法
- 2024年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及财务分析全套计算表格(含附表-带只更改标红部分-操作简单)
- 湖北省石首楚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可研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