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有关下图所示的五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五种物质都是混合物B.①②④有相似之处,都盛放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C.③④属于化合物D.②和⑤有相似之处:元素种类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2、下列环境问题与所对应的物质相关的是()A.臭氧空洞——氧气B.雾霾——氮气C.温室效应——二氧化碳D.酸雨——甲烷3、在探究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时用了图中的某个电路,已知R1>R2,电压表V1、V2、V3的读数分别是4V,2V,6V,测量时的电路图应是()A.B.C.D.4、教室内有四盏220V的灯,两个开关,每个开关控制两盏灯.图中能正确反映教室这四盏灯连接情况的是()A.B.C.D.5、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金鱼藻设计的实验装置;观察在不同距离灯光照射下,试管产生的气泡数目,得到的数据如下: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5101520253035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61554232252119从数据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多B.植物与光源的距离与产生的气泡数呈负相关C.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D.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6、昆明市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茎的()A.分生组织B.机械组织C.导管D.筛管7、将如图所示完好的接线板连入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指示灯发光。再将台灯插入接线板上的插座,台灯与指示灯都能发光。则()A.该接线板的连接线内只有火线和零线B.台灯与指示灯串联,并受开关S控制C.该接线板所有插孔都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D.台灯与指示灯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探究人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____。

【实验过程】①两个同学在做反应快慢测试实验时,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要____将尺夹住。②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的那个位置的刻度。再重复做4次,求出5次实验结果的____。被测试者接到的地方越靠近尺的下端,说明他的反应越____。③让被测试者按2;4、6、8这样的顺序数到100的同时;重复上述实验。求出被测试者数数时夹住尺上与0刻度距离的平均值。④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上述实验。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号。测5次,求平均值。

【实验结论】①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是____,并且同一个人在____下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也不同。

②在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时;需要许多器官的参与。

③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一个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____的连续过程。9、气象灾害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等.10、有关水和溶液的知识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自来水厂净水的主要过程是沉淀、____、吸附、消毒,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

(2)软化硬水的方法:家庭中常用____法,实验室中常用____法.

(3)在一定温度下,将少量的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搅拌、静默并冷却至原来温度.下列有关反应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不变。

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d.溶解度增大11、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天竺葵进行绿叶制造淀粉需要光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1)实验前;将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2)将天竺葵的几片叶进行如下处理:A部分上下两面遮光;B部分不遮光(如图所示),然后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

(3)几小时后摘下叶片;酒精脱色,再漂洗.

(4)滴上碘液;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

请回答如下问题:

①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

②A、B两部分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部分.

③A、B两部分中加碘变蓝的是____部分;说明绿叶能在光下产生淀粉.

④请补充完成光合作用的反应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着能量)+____

⑤晚上不宜将盆栽植物放在卧室内,原因是____.1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如:二氧化碳是由____构成,氯化钠是由____构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保持;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13、一条弹簧,受到15牛的拉力时长8厘米,受到5牛的拉力时长6厘米,受到10牛的拉力时,弹簧伸长____厘米,没有受到拉力时,弹簧长____厘米。14、做“硫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预先装少量的水,其目的是____该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____反应。15、如图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独竹漂”的表演场景。若表演者脚下的楠竹的质量为12kg,此时排开水的体积为0.06m3,则楠竹受到的浮力为____N,表演者和手中细竹竿共重____N。(g取10N/kg)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7、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8、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9、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0、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1、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4题,共24分)2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家庭电路。要求开关控制螺口灯泡;三孔插座直接接入电路。

23、在图中;若闭合开关S后要使A;B两个螺线管相排斥,请在图中画出螺丝线管A的绕线方向。

24、如图,晓宇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过程中,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运动到木板C处停下来。请画出小车运动到B处时所受的各个力的示意图。25、左图说明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请用笔划线代表导线将右图中的电路元件正确的连入电路。

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3题,共12分)26、根据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在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磁感线的方向.

27、请在图1中画出蜗牛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请在图2中大致画出折射光线;

请在图3的方框中正确填入开关和灯泡的符号。

28、请根据图中所示的实物图;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30分)29、你在进餐时,能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荣的味道,手能感受到饭菜的温热,同时还可以与家人谈话。请你说在这一过程中有几种感觉产生?它们分别与哪些感觉器官有关?30、天花板下利用弹簧挂着一磁体;磁体N极向下,磁体下方有一电磁铁,电路如图所示.请在电路中补画滑动变阻器,使开关闭合后滑片向左滑弹簧长度伸长,若A点有一枚小磁针,请画出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的状况(N极涂黑).

31、如图是录音机录音工作原理.声音信号经过话筒、放大电路变成随声音变化的电流,这个电流通过磁头线圈在铁芯的间隙处产生磁场.从磁头下面通过的录音带(在聚脂薄膜带上涂了磁性材料Fe2O3粉)上的磁性材料被磁化并保存下来;声音就以磁的形式记录下来了.录像机及各种磁卡的工作原理都和录音机一样.

将磁卡、磁带等磁记录介质靠近强磁性物体后常会导致磁卡、磁带的失效.请分析导致磁记录介质失效(信息破坏)的原因.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和液氧;冰和水都属于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A;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氧气和液氧、冰和水都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

B;①④有相似之处;都盛放了不同状态的同种物质,②中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③④属于化合物;③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②和⑤有相似之处:元素种类相同;但分子构成不同,都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2、C【分析】【分析】A;臭氧层空洞与氟利昂有关;

B;空气中的可吸入的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主要物质;

C;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时二氧化碳;

D;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解答】A;臭氧层空洞与冰箱等排放的氟利昂有关;与氧气无关,A错误;

B;空气中的可吸入的颗粒物是形成雾霾的主要物质;而不是氮气,B错误;

C;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正确;

D;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与二氧化碳无关,D错误。

故选:C3、D【分析】【解答】A、由图知,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电压表V1测R2的电压,电压表V2测R1的电压,电压表V3测R1和R2并联的总电压;并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三个电压表的示数相等,故A错;

B、由图知,R1和R2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R2的电压,电压表V2测R1的电压,电压表V3测R1和R2串联的总电压,因为R1>R2,所以V2的示数应大于V1的示数;故B错;

C、由图知,R1和R2组成并联电路,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的电压,电压表V3测R1和R2并联的总电压;并联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三个电压表的示数相等,故C错;

D、由图知,R1和R2组成串联电路,电压表V1测R1的电压,电压表V2测R2的电压,电压表V3测R1和R2串联的总电压,因为R1>R2,所以V1的示数应大于V2的示数,并且V3的示数等于V1和V2示数的和;故D正确.

【分析】(1)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的和,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2)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根据U=IR,阻值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4、A【分析】【解答】(1)一个开关断开时;本开关控制的两盏灯不工作,另一个开关控制的两盏灯可以正常工作,所以两开关控制的灯分别是并联的;

(2)同一个开关控制的两盏灯;损坏一个,另一个还可以工作,说明同一个开关控制的两灯之间也是并联的;

(3)每个开关和开关所控制的灯之间是串联的关系.

故选:A.

【分析】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工作时互不影响,用电器的开关应该连接在火线上.5、D【分析】【解答】A;从实验现象得出的数据可知;距离灯越近,金鱼藻产生的氧气(气泡)就越多,A正确;

B、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的影响;试管与灯的距离越来越大;光照强度越来越低,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越少,说明植物和光源的距离与植物产生的气泡数成反比;B正确;

C、由于距离近光照会变强,距离远光照会变弱;所以这一现象说明,光照越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越强,产生的氧气(气泡)就会越多.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在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植物的光合作用越旺盛.C正确;

D;本实验的变量是光照强度;而不是光照时间,所以不能得出光照时间越长,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的结论,D错误.

故选:D

【分析】金鱼藻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由于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实验中释放出的气泡主要是氧气.6、C【分析】【解答】选C。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挂吊瓶”的针头应插入到较大绿化树茎(树干)的木质部中的导管中。

【分析】木本植物茎内主要有两条运输管道:导管和筛管,导管是植物体内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7、D【分析】【分析】(1)三角插头的中间脚必须接地;

(2)插座与指示灯是并联的;指示灯与开关是串联的;

(3)火线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

【解答】A;根据图示可知;该插头为三脚插头,因此相连的线有火线、零线和地线,故A错误;

BC;开关控制台灯和指示灯;而台灯和指示灯互不影响,因此台灯与指示灯并联,开关S在干路上,故B错误,C正确;

D;从接线板上可以看出;两个三孔插座,两个两孔插座,因此一共有四个插孔与火线相连,即四个插孔能使测电笔氖管发光,故D错误。

故答案为: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8、人对刺激作出的反应仅用拇指和食指平均值快不一样的不同的条件传导信息作出反应【分析】【分析】

(1)可取之处在于把一个复杂的难于测量的科学问题;通过设计转化为一个比较浅显的可测量的可操作的问题,使抽象问题直观化和具体化。

(2)应采取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避免实验中由于次数少所造成的误差。

(3)①对刺激的反应是否是许多器官协同作用的结果;②反应快慢是否受环境的影响;③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

具体操作方案(如以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探究实验为例):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上述实验。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息(听觉等)。测5次,求平均值,这个平均值与前面平均值(视觉刺激信号下)进行比较,值越小则说明对那种信号刺激的反应速度越快。由此来判断反应快慢是否受刺激信号类型的影响。

【解答】

探究人对刺激作出的反应。

【实验目的】探究____。

【实验过程】①两个同学在做反应快慢测试实验时,测试者突然松开直尺,被测试者要____将尺夹住。②记录被测试者捏住尺的那个位置的刻度。再重复做4次,求出5次实验结果的____。被测试者接到的地方越靠近尺的下端,说明他的反应越____。③让被测试者按2;4、6、8这样的顺序数到100的同时;重复上述实验。求出被测试者数数时夹住尺上与0刻度距离的平均值。④被测试者闭上眼睛重复上述实验。测试者在放开直尺的那一刹那发出声音,给被测试者一个信号。测5次,求平均值。

【实验结论】①不同的人对刺激反应的快慢是____,并且同一个人在____对外界刺激的反应速度也不同。

②在对具体的刺激作出反应时;需要许多器官的参与。

③对刺激的反应过程是一个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____的连续过程。

故答案为:人对刺激作出的反应;仅用拇指和食指;平均值;快;不一样的;不同的条件传导信息下;作出反应。9、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分析】【分析】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之一.主要包括亚洲热带风暴;中国沿海城市区域出现的台风;南方地区的干旱、高温、山洪、雷暴、中国北方的沙尘暴等.北美地区常见的飓风、龙卷风、冰雹、暴雨(雪).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解答】解:中国是气象灾害严重的国家,主要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故答案为:洪涝;干旱;寒潮;梅雨.10、过滤沉淀、吸附、过滤煮沸蒸馏c【分析】【解答】(1)生产自来水的净水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其中沉淀、吸附、过滤,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软化硬水的方法是家庭中常用加热煮沸;实验室中常用蒸馏法;

(3)A;由于氧化钙与饱和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而使溶液因此减少了水;饱和溶液的溶剂减少会造成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溶剂都在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在减少;故A错误;

B;根据选项A的分析;溶剂的质量减少;故B错误;

C;饱和溶液随溶剂水的减少;溶质相应析出,变化后的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溶液温度没有改变,根据相同温度下的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

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只受温度的影响;由于溶液的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也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1)过滤;沉淀;吸附、过滤;(2)煮沸;蒸馏;(3)c.

【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生产自来水的净水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消毒等解答;

(2)根据软化硬水的方法是加热煮沸;实验室中常用蒸馏解答;

(3)虽然生石灰遇水会放出大量热而使饱和溶液温度升高,但题中明确“恢复到原来的温度”,因此在分析本问题时不需要考虑温度对溶液的影响;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易被误解为增加了溶液中的溶质,其实,由于氧化钙反应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水,而使饱和溶液因减少溶剂水而析出固体,饱和溶液的溶质、溶剂质量同时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11、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BB氧气没有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室内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不利于人的健康【分析】【解答】该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①暗处理: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天竺葵在黑暗中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②部分遮光;光照: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是为了设置对照.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光合作用,图示中的B起对照作用.

③A叶片的遮光部分和B见光部分以光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滴加碘液后,停留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观察到的现象是:A叶片的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色,说明这部分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叶片的见光部分变蓝色,说明进行了光合作用.

④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用反应式表达为: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⑤晚上将盆栽植物放在卧室内;没有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室内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影响人的健康.

故答案为:①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②B;③B;④氧气;⑤晚上没有光照;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消耗室内氧气,产生二氧化碳,不利于人的健康.(合理即可)

【分析】(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主要是淀粉.

(2)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光照→将叶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漂洗→滴加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科学探究要设置对照实验,据此解答.12、分子离子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分析】【分析】根据已有的微观粒子进行分析,分子、原子核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解答】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和原子等;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直接构成的。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故答案为:分子离子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13、25【分析】【分析】

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的特性制成的;只要弹簧受到一定的拉力,待指针稳定后就可以把力的大小显示出来.要牢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解答】

设原长为ycm,弹力系数为k,则由F=kx可得方程组。

y+15/k=8

y+5/k=6

解得y=5k=5

所以受到10N拉力时长为5+10/5=7cm

不受拉力时长5cm

弹簧伸长了7-5=2cm

故答案为:2;514、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氧化【分析】【分析】(1)根据硫和氧气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会污染空气进行分析;(2)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氧化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硫粉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有毒,为防止污染空气,该实验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从而达到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的目的;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氧化反应,硫在氧气里燃烧是硫与氧之间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故答案为: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氧化15、600|480【分析】【分析】漂浮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总等于其所受重力的大小.“独竹漂”中楠竹受到水的浮力和表演者重力以及楠竹自身重力的作用,因此楠竹在竖直方向上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即可求出运动员和手中细竹竿的重力.本题是一道关于浮力和力的合成的综合计算题,在解题时应充分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答】解:楠竹排开水的体积为0.06m3,则楠竹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6m3=600N;

楠竹的质量为12kg;楠竹的重力为:G=mg=12kg×10N/kg=120N,运动员和手中细竹竿共重为:600N-120N=480N.

故答案为:600;480.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7、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8、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9、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0、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1、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4题,共24分)22、【分析】【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2)安装安全用电原则: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故答案如下图所示:

23、【分析】【分析】要使两螺线管互相排斥;则应使两磁铁同名磁极相对;则由安培定则可得出B的磁极,由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可得出A的磁极;则由安培定则可得出螺线管的绕法.本题考查了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安培定则,其中对于安培定则要求我们不但能根据电流方向判断磁场方向还要能根据磁场方向判断出线圈的绕向及电流方向.

【解答】解:由安培定则可知;B螺线管右侧为N极;故为使两磁极相互排斥,则A螺线管的左侧应为N极;

故用右手握住螺线管;大拇指指向左侧,则可知A线圈的绕向如下图所示:

24、【分析】【分析】先判断小车在B处受到哪些力的作用;然后根据力的示意图做出解答,需要注意的是相等的力,线段的长度必须相等.此题考查的是力的示意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同一个图中,线段的长度表示了力的大小.【解答】解:小车受到了竖直方向上的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小车在竖直方向上保持静止,说明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平衡力的大小是相等的;

小车还受到了地面施加的摩擦阻力.

故答图如下:

25、【分析】【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2)两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3)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解: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零线直接接入灯泡,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2)两孔插座的接法: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3)三孔插座的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当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插入三孔插座时,能使金属外壳接地,防止漏电时发生触电事故.五、其他(共3题,共12分)26、【解答】解:由图可知;电流由左侧流入,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所指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左侧为N极,右侧为S极,外部磁感线由N指向S.如图所示:

【分析】【分析】由电源的正负极可知电流的方向,由右手螺旋定则可得出螺线管的磁极,然后画出磁感线的方向.27、解:(1)

(2)

(3)

【分析】【解答】(1)大致找出蜗牛的重心;过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并用符号G表示.如图所示:

(2)首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根然后据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