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3节海水的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1页
2024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3节海水的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2页
2024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3节海水的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3页
2024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3节海水的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4页
2024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3节海水的运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5-第3节海水的运动(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2014年8月11日,受“超级月亮”影响,钱塘江潮水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江堤掀起巨浪,壮丽程度堪比往年农历八月十八潮。据此完成1~2题。1.钱塘江大潮属于(B)A.波浪 B.潮汐C.洋流 D.风暴潮2.引起该海水运动的主要动力是(D)A.盛行风 B.海底地震C.海底火山喷发 D.天体引潮力[解析]钱塘江大潮是因受到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形成的潮汐现象。潮汐现象是地球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下产生的,一般具有周期性改变。读地球表面某地潮汐的改变周期示意图,回答3~4题。3.假如图示潮汐改变只考虑月球的影响,可以推想(C)A.a至b的时间间隔为6小时B.b至c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C.c至d的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D.a至d的时间间隔为24小时50分4.假如图示潮汐改变是受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的影响,可以推想(D)A.产生b、d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B.产生a、c现象时,太阳的引潮力减弱月球的引潮力C.产生a、c现象时,日月地三者相对位置是完全一样的D.产生b、d现象时,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解析]第3题,月球周日运动的周期为24小时50分钟,也是海洋潮汐的日改变周期。图中a至c或b至d都表示潮汐的日改变周期,因此a至b、b至c、c至d都是半个日改变周期,时间间隔为12小时25分,故C正确。第4题,当日月地在一条直线上,太阳的引潮力和月球的引潮力叠加,产生a、c现象;当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相垂直时,太阳的引潮力减弱月球的引潮力,产生b、d现象,故D正确,A、B错误。日月地在一条线上时,可以月球在日地之间,也可以地球在日月之间,故C错误。近年来,探讨发觉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改变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削减,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海峡内一年365天风力都在8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会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读图,回答5~7题。5.德雷克海峡的冰进现象一般出现在(C)A.3月 B.6月C.9月 D.12月6.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A)A.赤道旁边海疆东西温差增大B.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削减C.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削减D.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7.下列叙述不属于导致海峡波涛汹涌的是(D)A.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南北交换B.南极辐合带在南纬60°旁边通过海峡中部,东风环流和西风环流在此汇合C.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水域面积窄,狭管效应明显D.水面对风力阻挡作用小,风浪大[解析]第5题,据图分析可知,德雷克海峡的冰主要来自南极洲,9月份南极气温上升,冰雪溶化,部分冰川断裂形成冰山,随着洋流漂移到德雷克海峡,成为冰进现象;3月份南极气温降低,冰山变少,成为冰退现象,故选C。第6题,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削减,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则秘鲁寒流势力增加,导致赤道旁边海疆东西温差增大,故选A。第7题,南极大陆的干冷空气与美洲大陆相对湿暖的气流南北交换形成锋面,风力变大,导致海峡波涛汹涌;南极辐合带在南纬60°旁边通过海峡中部,东风环流和西风环流在此汇合,搅动海水,导致海峡波涛汹涌;太平洋、大西洋在这里交汇,水域面积窄,狭管效应明显,导致海峡波涛汹涌;水面对风力的阻挡作用小,不属于导致海峡波涛汹涌的缘由,故选D。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学问,回答8~9题。材料一中国国家海洋预报台2015年3月8日发布风暴潮黄色预警。风暴潮是发生在沿岸的一种海洋灾难,由猛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样上升,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涨潮时的水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材料二下图为2015年3月8日(农历正月十八)渤海湾潮位和等深线分布图。8.该日渤海湾形成的风暴潮是由什么引起的(B)A.热带气旋 B.温带气旋C.台风 D.日月引力9.该日受此风暴潮灾难影响最严峻的地区是(C)A.渤海湾西北部 B.渤海湾东南部C.渤海湾西南部 D.渤海湾中部[解析]第8题,渤海湾纬度较高,形成风暴潮的缘由是温带气旋。第9题,从图中可知渤海湾西南部海面水位最高,受其影响最大。下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读图回答10~11题。10.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D)A.① B.②C.③ D.④11.甲处洋流的影响是(C)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B.形成闻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加湿 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解析]第10题,首先,马达加斯加岛位于南半球,因此从气温分布规律上来说,北高南低;又由材料中所给a>b>c,所以由北向南为a、b、c,解除①和③;又因为马达加斯加岛位于中低纬大洋西岸,所以该处为暖流,故选择④。第11题,该处为暖流,故可以使沿岸大气增温加湿,选择C项。顺风顺水才能加快航速,逆风逆水反而会减慢航速;寒暖流交汇处或者上升补偿流处易形成渔场,该处不符合;洋流一般会扩大海洋污染的范围。二、综合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好望角位于非洲西南端,因多暴风雨,海浪汹涌,故又称为“风暴角”。好望角及其邻近海疆始终是印度洋与大西洋互通的航道要冲。好望角海疆几乎终年大风大浪,冬季常有“杀人浪”出现,这种浪波弱则5~6m高,强则高达15m以上,浪头如同悬崖峭壁,浪背如缓缓的山坡,受其侵袭而蒙难的船只不计其数,该海疆是世界最危急的航海区域之一。(1)分析好望角海疆“杀人浪”的形成缘由。(2)Q海疆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分析该海区多雾的缘由及对海洋航运产生的影响。(3)Q海疆是东南大西洋的重要渔场,试分析该渔场形成的主要缘由。[答案](1)好望角周边海疆冬季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影响下,风力强劲,风浪大;在宽阔的海疆上,自西向东的洋流突然遇到好望角陆地的侧向阻挡形成巨浪。冬季由极地东风和盛行西风引起的旋转浪叠加在一起时,“杀人浪”更易形成。(2)本格拉寒流经过该海疆,对海疆有降温作用;气流经过冷海面时,受寒流影响温度降低,水汽凝聚而形成海雾。海面能见度下降,影响航运速度,简单出现海上交通事故。(3)由于受东南信风(离岸风)的影响,旁边海区的海水盛行上升流,海水把海底的盐类物质带到大洋表层,为浮游生物供应了食料,也为鱼类供应了足够的饵料,鱼类在此集聚而形成渔场。[解析]第(1)题,依据好望角所处的位置,从盛行风和洋流两方面分析好望角海疆“杀人浪”的形成缘由。第(2)题,从洋流、水汽等方面分析Q海区海雾多发的缘由,从能见度降低分析海雾对航速、平安的影响。第(3)题,结合Q海疆在气压带、风带中的位置,推断沿岸洋流对渔场形成的影响。13.探究非洲西海岸洋流形成及对环境的影响。非洲西海岸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离海岸距离/km水温/℃014.75216.410417.420818.431219.141619.752020.362420.872821.2(1)结合上表,描述沿19°S水温的分布规律。(2)甲图所示区域位于__赤道低__气压带与__副热带高__气压带之间,盛行风向为__东南风__,受此风的影响,海水会发生运动,在甲图中画出该海疆海水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示意图。(3)依据前面的探究,推断过M点洋流的性质为__寒流__,并在乙图中画出该洋流的流淌方向。(4)分析该洋流对沿岸气候及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答案](1)离海岸距离越远,海水表面的温度越高(2)作图如下图(3)作图如下图(4)寒流降温减湿,使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长;上升流使鱼类饵料丰富,从而形成大渔场。[解析]第(1)题,从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