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4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4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4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4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4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2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课时分层作业(四)通过神经系统的调整(二)(建议用时:40分钟)题组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1.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D[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A正确;在突触处兴奋的转化模式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C正确;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不是同步的,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D错误。]2.已知突触小体释放乙酰胆碱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时,电信号会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下列突触结构模式图中,能正确表示兴奋由轴突经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电信号改变依次的选项是()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①→③ D.③→①→②B[前一个神经元先兴奋,产生动作电流,释放乙酰胆碱,继而复原静息电位。接着后一个神经元兴奋,继而又复原静息电位,B项符合题意。]3.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须要Ca2+参加,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B.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若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改变B[增大Ca2+的通透性可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作用后即被灭活,不会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A项错误;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属于胞吐,体现了生物膜的流淌性,B项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并不进入细胞内,C项错误;假如突触小泡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会使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增加,D项错误。]4.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淌性消逝B.关闭突触后膜的Na+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改变C[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不作用于突触前膜,故突触前膜的流淌性没有消逝,膜电位不发生显著改变,故A、D错误;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使得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不能分解,所以就始终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故B错误、C正确。]5.人手指意外接触到损害性刺激时,会引起屈肘反射。相关反射弧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损害性刺激引起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_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_状态的过程,并以________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2)图示反射弧中,M是________。当兴奋到达P处时,该结构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兴奋通过灵敏电流计R时,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将发生________次偏转。(3)兴奋在反射弧中是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传导的,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损害性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P处和Q处时,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在P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________作用,在Q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________作用。解析:(1)损害性刺激引起感受器产生兴奋,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并以神经冲动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2)图示反射弧中,M是传入神经,当兴奋到达P(突触)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当兴奋到达R处时,每当引起一个电极部位的兴奋,指针就会偏转一次,故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偏转。(3)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单向传导的,因为一个反射弧由多种神经元通过突触连接,在突触结构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4)损害性刺激产生的兴奋传导到P处和Q处时,释放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由于P所在反射弧支配的是屈肌,故在P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兴奋作用;由于Q所在反射弧支配的是伸肌,故在Q处神经递质对突触后膜起抑制作用,在两个反射弧共同作用下形成屈肘反射。答案:(1)相对静止显著活跃神经冲动(或“局部电流”或“电信号”)(2)传入神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两(3)单向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4)兴奋抑制6.图1是当A接受肯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图1图2(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____。(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支叫做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针刺引起难受,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4)假如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改变是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缘由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上________的改变。解析:图1中A内含有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D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F(肌肉)和支配它的运动神经末梢构成效应器;图2中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后膜。对于神经纤维来说,处于静息状态时,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受到刺激时,转变为膜外为负电位,膜内为正电位。乙酰胆碱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答案:(1)突触突触后膜(2)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反射大脑皮层(3)外负内正(4)兴奋膜电位题组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整和人脑的高级功能7.做膝跳反射试验前先告知受试者有思想打算,结果试验现象不明显。其缘由是()A.反射弧结构发生改变B.传出神经受阻C.感受器受到抑制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D[在告知受试者有思想打算后,再对受试者进行膝跳反射试验,受试者的大脑皮层则有意识地限制脊髓中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导致试验现象不明显。]8.大脑皮层在神经调整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既是高级中枢也是低级中枢B.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不会写字C.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感觉活动亲密相关D.产生渴觉的结构基础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大脑皮层上的神经中枢均为高级中枢,A项错误;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的患者不会说话,B项错误;大脑皮层上有躯体感觉中枢和躯体运动中枢,C项正确;渴觉只是在大脑皮层产生,无效应器作出反应,故未形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D项错误。]9.某人因意外受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A[“植物人”的呼吸和心跳正常且能完成基本(低级)的反射活动,呼吸、心跳中枢位于脑干,脊髓中的神经中枢限制人体的基本(低级)反射活动。]10.下列神经调整中,不符合实际状况的是()A.大脑皮层H区受损后,产生听觉性失语症,患者将失去听觉B.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态像海马的脑区有关C.下丘脑具有调整体温柔水平衡的调整中枢D.同一个神经元的兴奋传导是双向的,而神经元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A[大脑皮层H区受损后,产生听觉性失语症,患者不会失去听觉,但听不懂语言,A错误;]11.(2024·全国卷Ⅰ)人的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膀胱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是单向的,其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排尿过程的调整属于神经调整,神经调整的基本方式是反射。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________。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限制排尿,说明排尿反射也受高级中枢限制,该高级中枢位于________。(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________,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解析:(1)兴奋从一个神经元到另一个神经元的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2)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位于脊髓。成年人排尿反射的初级中枢会受到位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的限制。(3)排尿过程中,尿液还会刺激尿道上的感受器,从而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促进排尿。答案:(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2)脊髓大脑皮层(3)感受器12.右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为两个电流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肯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发生一次偏转,乙发生两次偏转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改变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改变C[在同一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在不同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所以当在a点赐予肯定的电流刺激,电流表的两接头处先后发生电位改变,所以甲、乙都偏转2次;图中共有3个完整的突触;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d点可测到电位的改变。]13.如图所示,甘氨酸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使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甘氨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C.使突触后神经元抑制D.甘氨酸不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C[由于Cl-内流,可使突触后膜的膜外正电位更高,从而使静息电位加强,导致下一个神经元难以产生兴奋,即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A错误;甘氨酸通过胞吐方式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B错误;由A选项分析可知,下一个神经元受到抑制,C正确;甘氨酸属于神经递质的一种,能使突触后膜的Cl-通道开放,D错误。]14.某人无意间右脚踩在了铁钉上,右腿快速抬起,左腿快速蹬直,并“不由自主”出声尖叫。图为钉刺反应的反射弧示意图(字母A~E代表不同的神经元,m和n代表反射弧上的位点)。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当铁钉刺入右脚皮肤时,引起右腿抬起和左腿蹬直,该反应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__,痛觉产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2)兴奋时m点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兴奋由神经元B传向C时,突触后膜将__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兴奋由神经元C传向D时,突触后膜发生的膜电位改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受到铁钉刺激时,此人右腿抬起的时间早于左腿蹬直的时间,缘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钉刺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的神经中枢兴奋后,将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而产生痛觉。(2)m点未兴奋时膜电位的分布是外正内负,m点兴奋时膜上的Na+通道打开,在短时间内大量Na+内流,引起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发生逆转,表现为外负内正。(3)由图分析可知,神经元C属于抑制神经元,当神经元B传来兴奋时,神经元C兴奋并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膜两侧的电位差进一步加大,抑制了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4)因为突触间存在突触延搁,突触数目越多,传递时间越长,兴奋从感受器传到右腿经过的突触(神经元)比传到左腿少,故受到铁钉刺激时,此人右腿抬起的时间早于左腿蹬直的时间。答案:(1)脊髓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2)外负内正Na+内流(3)兴奋外正内负的电位差增大(4)兴奋从感受器传到右腿经过的突触(神经元)比传到左腿少兴奋传递过程中的异样状况分析15.阿托品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某试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再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