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月考试卷821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动物的动作、声音和气味等都可以起传递信息的作用。下列各种现象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传递来完成的是()A.雌性美国白蛾分泌性外激素吸引雄蛾B.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C.蚂蚁根据同伴分泌的化学物质的指引找到食物D.蜜蜂通过舞蹈告知同伴蜜源的方位2、能说明木炭跟氧气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燃烧匙内还有黑色固体剩余B.发出明亮的白光C.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集气瓶变热3、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
B.力和力臂。
C.光的反射。
D.平面镜成像。
4、“人怕伤脸,树怕伤皮。”树皮受损时对树的生命活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影响树根对水分的吸收B.影响茎对有机物的运输C.影响茎对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D.影响叶的光合作用5、如图是蚕豆叶的那种组织?()
A.营养组织B.输导组织C.机械组织D.保护组织6、将重为20N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金属体积的1/4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能变为()A.18NB.16NC.14ND.10N7、下列词语中描写天气的是()A.四季如春B.全年寒冷C.小雨夹雪D.四季分明8、某种温度下,在100g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甲中加入10g硝酸钾固体,恰好得到饱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0gB.乙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0%C.升高温度,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增大D.降低温度,可以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____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____的装置。电压的单位是____,用符号____表示。测量电压的仪器也叫____表,在电路图中用符号____表示。10、如图所示的单摆,让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从A点向B点摆动的过程中,小球受到的重力对小球____功,细绳对小球的拉力____功(均选填“做”或“不做”).
11、在开口的矿泉水瓶上扎个小孔,水从小孔喷出的情况如图所示,随着瓶内水面的降低,水喷出的距离越来越短,是因为小孔处水的压强逐渐变____.用手堵住瓶口,水逐渐停止流出,此时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瓶外大气压.
12、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克.
(2)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吋,通常可采用____的方法提纯A物质.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后(升温过程中溶剂的质量不变),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填字母).
13、要配制30%稀硝酸500mL(密度是1.18g/cm3),需要质量分数为65%的浓硝酸(密度为1.4g/cm3)____mL(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配制过程中不需要使用天平,但必须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____(至少两种).14、如图所示,磁悬浮地球仪是利用____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转动地球仪时,底座与地球仪之间的斥力将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能根据溶液的“浓”“稀”来判断溶液是否饱和,只有当溶液;溶质、温度相同时,饱和溶液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例如20℃时的NaCl饱和溶液比20℃时的NaCl不饱和溶液浓,具体关系可如图所示,则图中有A、B两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A____;B____.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7、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8、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9、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20、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21、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4题,共24分)22、用力的图示法表示下面的力。
①电线对电灯6N的拉力;
②用与地面成30°的150N的力在O点斜向左上方拉小车。23、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连接家庭电路。要求开关控制螺口灯泡;三孔插座直接接入电路。
24、在图中;若闭合开关S后要使A;B两个螺线管相排斥,请在图中画出螺丝线管A的绕线方向。
25、作图题;画出斜面上的物体A和光滑球的受力示意图。
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1题,共3分)26、在图1中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O为光心;F为焦点);在图2中,根据通电螺线管的N;S极,分别标出电源的正负极和两个小磁针静止时的N、S极.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1题,共9分)27、按照如图甲所示的实物电路在图乙虚框内画出电路图.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B【分析】【解答】群体内信息交流是在同种动物之间产生的;同种类的动物的语言是相通的,不同种类的动物的语言是不相通的,因此狼通过灵敏的嗅觉追踪猎物不是通过群体内信息交流完成的。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的信息交流2、C【分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有:发光;发热、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木炭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燃烧匙内还有黑色固体剩余,只说明木炭有剩余;发出明亮的白光只是现象,不是基本特征;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指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依据;集气瓶变热只是现象,不是基本特征。
【解答】A;木炭跟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燃烧匙内还有黑色固体剩余,只说明木炭有剩余;故选项错误;
B;发出明亮的白光只是现象;不是基本特征,故选项错误;
C;生成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指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故选项正确;
D;集气瓶变热只是现象;不是基本特征,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3、A【分析】【解答】解:A;由于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图中为两个N极,所以磁感线都是指向外的,故A正确;
B;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图中力臂与力的作用线不垂直,故B错误;
C;图中入射角为90°﹣40°=50°;而反射角为40°,二者不相等,故C错误;
D;平面镜应该成的是虚像;而图中的像是实像,故D错误.
故选A.
【分析】(1)在磁体的外部;磁感线总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据此判断;
(2)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据此判断;
(3)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判断;
(4)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且大小相等,为虚像,据此判断.4、B【分析】【分析】筛管位于维管束的韧皮部;运输有机物,方向从上往下;导管位于维管束的木质部,运输水和无机盐,方向自下而上。分清两种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及功能与生活应用。
【解答】解: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如果树皮被环剥,筛管被割断,树根得不到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导致树木死亡。而空心只是髓和一部分木质部空了,靠近树皮的木质部仍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仍在。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仍能运输到枝叶。因此,树皮受损时对树的生命活动产生的直接影响是影响茎对有机物的运输。
故答案为:B5、D【分析】【分析】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等,各具有不同的功能。组织名称主要结构特征或功能分生组织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保护组织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解答】解:A;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A不符合题意.
B;输导组织:茎、叶、根尖的成熟区等处的导管能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输有机物,它们都属于输导组织.B不符合题意.
C;机械组织具有支持作用;能支持植物的地上部分,C不符合题意.
D;保护组织:多由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如题中的图示中细胞排列紧密,还有半月形的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绝大多数是表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以保护蚕豆叶的内部结构,属于保护组织.D符合题意.
故选:D6、D【分析】【分析】(1)金属块体积的浸入水中静止,金属块所受浮力等于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减去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称重法测浮力);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出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金属块的体积);(2)求出了金属块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求出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受到水的浮力;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金属块的重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示数);水的浮力和支持力之和,据此得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的范围值,据此分析选择.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掌握和运用,考查了称重法测浮力,本题关键:一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物体的体积,二是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对金属块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注意: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如并排摆放在桌面上的两本书,虽接触,但无力。
【解答】解:(1)金属块体积的浸入水中静止,金属块受到的浮力:F浮=G-F示=20N-18N=2N;
由F浮=ρ水V排g可得;
V=V排==2×10-4m3;
解得金属块的体积:V=1×10-3m3,(2)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ρ水V排′g=1×103kg/m3×1×10-3m3×10N/kg=10N;
G=F示′+F浮′+F支;
当金属块与杯底接触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G-F浮′-F支=20N-10N-F支;
因为F支≥0,所以F示′≤10N;只有D是可能的。
故答案为:D7、C【分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解答】解:四季分明;四季如春、全年寒冷都是说的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小雨夹雪指的是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故选:C.8、D【分析】【分析】正确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以及质量分数的定义,为溶质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
【解答】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题目中的100克是溶液,故A错,溶液的质量分数指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乙溶液,总质量是110克,故B错,硝酸钾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乙两溶液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C错。降低温度溶解度下降,可使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D正确。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电压电压伏特V电压【分析】【解答】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符号V表示.
测量电压的仪器也叫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用符号表示.
故答案为:电压;电压;伏特;V;电压;.
【分析】提供电压的装置是电源,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了解电压的单位与符号,知道用电压表来测量电压的大小,并了解其符号,可解答此题.10、做不做【分析】【解答】小球从A点向B点摆动的过程中;小球的高度降低,在重力的作用下沿重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所以小球受到的重力对小球做了功;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方向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小球没有在拉力的作用下移动距离,故细绳对小球的拉力没有做功.
故答案为:做;不做.
【分析】力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11、小小于【分析】【解答】液体压强的大小和深度有关,根据公式p=ρ液gh;随着瓶内水面下降,小孔受到的水的压强变小,水喷出的距离变短;
堵住瓶口;不久水便停止从小孔中射出,因为在流出一部分水后,瓶内上方空气的体积变大,气压就变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水就停止从小孔中射出.
故答案为:小;小于。
【分析】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气体的压强跟自身的体积成反比,气体的体积增大,其压强就减小;反之,气体的体积减小,其压强就增大12、25降温结晶B>C>A【分析】【解答】(1)据图可以看出,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故填:25;
(2)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大;当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吋,通常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故填:降温结晶;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后,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溶液组成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与t1℃相同;且是B大于A,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会析出固体,据图可以看出,C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A,故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故填:B>C>A.
【分析】根据已有的溶解度曲线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交点表示在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可以比较同一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确定析出晶体的方法,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进行比较即可.13、194.5烧杯、玻璃棒、量筒【分析】【解答】溶液稀释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
设需要质量分数为65%的浓硝酸为x;
x×1.4g/cm3×65%=30%×500mL×1.18g/cm3
x=194.5mL;
配制溶液过程中需要量筒量取体积;玻璃棒搅拌,烧杯做容器,所以必须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故答案为:194.5;烧杯;玻璃棒、量筒.
【分析】根据溶液稀释前后的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根据溶液配制过程中需要的仪器进行分析.14、同不变【分析】【分析】从图可知: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故可判断球体与底座是相互排斥的;再对在空中的球体受力分析即可判断斥力的大小.此题考查了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以及力的作用大小的判断.
【解答】解:因为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因为球体静止在空中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底座对它的斥力.转动地球仪时,底座与地球仪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磁极方向也不变,所以斥力大小将不变.15、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硫酸溶液是浓溶液,但是不饱和溶液如饱和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分析】【分析】根据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如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硫酸溶液是浓溶液,但是不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如氢氧化钙溶液达到饱和时也是稀溶液;
故答案为:溶质质量分数为80%的硫酸溶液是浓溶液,但是不饱和溶液;如饱和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6、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7、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8、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9、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20、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21、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4题,共24分)22、【分析】【分析】力的图示的画法:首先画出标度;然后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线段,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在线段的末端标出力的大小.
【解答】
(1)
画出标度3N,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根据标度,画出竖直向上6N的线段,在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出6N.如图:
(2)
画出标度50N,找到力的作用点,从力的作用点起,根据标度,画出与地面成30°角150N的线段,在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在线段的末端标出150N.如图.23、【分析】【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3920-2024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摩擦色牢度
- 2023-2024学年高一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测试(二)试题
- 年会领导讲话稿(集合15篇)
- 小学生处处防患时时安全
- 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练习(B卷)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
- 初级会计实务-初级会计《初级会计实务》模拟试卷277
- 智研咨询-2024年中国半导体激光器行业市场全景调查、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基于动态物体先验的物体级SLAM算法研究
- 基于SCR结构的抗闩锁ESD保护器件优化设计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电器仪表人员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小学春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人卫版第九版传染病学总论(一))课件
- 粉条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食品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记录及其报告格式参考
- 产品质量法解读课件1
- 仓库搬迁及改进方案课件
- 煤矿机电运输培训课件
- 毕业论文-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音乐思政课特色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