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新起点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新起点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新起点七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光学元件运用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是凸透镜,它能让近视眼看清远处的物体B.五官科医生头戴着的是个凹面镜,利用它会聚光束照亮耳道C.太阳灶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制成的,被加热物体放在透镜焦点上D.汽车的观后镜是个放大镜,通过它的放大作用,便于司机看清四周情况2、为了校园安全,各学校均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关于监控摄像头成像说法正确的是()A.与投影仪成像原理相同B.与近视眼镜成像原理相同C.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成正立、缩小的实像3、一个中学生双脚站立在地面上;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值最接近于()

A.150Pa

B.1.5隆脕103Pa

C.1.5隆脕104Pa

D.1.5隆脕105Pa

4、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

A.B.C.D.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6、关于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B.一块砖切成体积相等的两块后,砖的密度不改变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D.铜的密度是8.9隆脕103kg/m3

表示体积是1m3

的铜其质量为8.9隆脕103kg/m3

7、冻干食品是真空冷冻干燥食品的简称,也称FD

食品(

如图所示).

它首先将食品中的水分速冻成冰,然后用高温加热使之直接变为水蒸气,食物因此而脱水干燥。需要食用时,只需重新加水,食物就会恢复原来的面貌,色、香、味、形不变。在加工冻干食品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凝固后凝华D.先凝固后升华8、鼓浪屿因其西南面有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声如擂鼓所得名.

“擂鼓”一词生动描述了声音的两种特性,分别是(

)

A.响度与音色B.响度与音调C.乐音与噪声D.超声与次声9、小孔成像的原理是(

)

A.光是直线传播的B.光的折射原理C.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

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

倍B.两同学在t=15min

时相遇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

倍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

倍11、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鈭�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隆芦1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录脳>v脪脪

B.两物体在15隆芦20s

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录脳<v脪脪

C.两物体在15s

末相遇,且0隆芦15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

末相遇,且0隆芦20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12、小明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边疾驰而过,小明说汽车是运动的,则是()A.以地面作为参照物B.以汽车作为参照物C.以司机作为参照物D.以人行道两旁的树作为参照物13、有甲、乙两种不同品牌的保温杯,为了比较这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小北按照科学探究的程序,明确了具体的探究问题,选择了适当的器材,在控制变量的前提下,在室内进行了实验,得到了一段时间内,甲、乙两种保温杯内水的温度的实验数据,根据数据绘制的图像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选择正确的选项()

A.小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B.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C.甲、乙两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一样好D.估计实验过程中第5

小时的室温20隆忙

14、下列各种说法中的有关数据,与实际基本相符的是()A.济南近年来冬天最冷时的气温可达-20℃B.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5km/sC.课堂上大约用5N的力就能拿起物理课本D.触电时电流超过10mA就会有生命危险15、广安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

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B.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16、下列措施中,属于减少噪声危害的方法是:()A.在汽车底盘上安装减震弹簧B.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C.在宾馆的地面上铺上厚地毯D.给噪声大的机器加上隔音罩17、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B.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无关C.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0.1秒的运动的不同位置.根据底片可以判断,乙球运动时间的时间为____,____球做变速直线运动.(选填“甲”或“乙”)

19、身边处处有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

(1)

盲人在凹凸花纹的盲道上行走;他主要依靠的感觉是______.

(2)

湖畔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

“垂柳成荫”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倒影如境”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

(3)

端午的传统习俗之一“划龙舟”.

全体划桨手叜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向后划水,龙舟快速前进,这说明______.20、(1)

某同学站在穿衣镜前2

m

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

填“实像”或“虚像”)

当他向镜面前进1

m

时,它的像的大小______(

填“变大”“变小”“不变”)

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

.(2)

小明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

f

=10

cm

)

前18

cm

处,光屏上得到了烛焰倒立、______(

放大、缩小或等大)

的清晰像.

然后他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了一个远视眼镜片,由于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______作用,所以光屏上烛焰的清晰像变模糊了(

如图所示).

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他可将光屏______(

靠近或远离)

凸透镜.

(3)

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

选填“漫”或“镜面”)

反射的缘故;部分近视同学为看到黑板上的字,他们戴的是近视眼镜,该近视眼镜是______(

选填“凸”或“凹”)

透镜.21、如图中有下列工具:垄脵

钢丝钳、垄脷

瓶盖起子、垄脹

理发剪刀、垄脺

镊子,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______(

填序号)

.22、张阳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用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U鈭�I

图象,则a

的电阻值为______娄赂

将ab

串联接在电压为3V

的电源上,电路中电流为______A.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1题,共9分)23、“坐地日行八万里”属于地球自转现象.______(判断对错)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分析】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近视眼要戴凹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远视眼要戴凸透镜做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B;凹面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医学上,医生检查耳道就利用这点,聚集光线,看清耳道内的病情.

C;凹面球属于球面镜的一种;是采用球的内表面做反射面的,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成正立、缩小的虚象.【解析】【解答】解:A;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近视眼应该配戴凹透镜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故A错误;

B;医院的五官科医生为病人诊病时;头上戴着一只反光镜,这个反光镜是凹面镜,利用凹面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对耳道进行检查.故B正确;

C;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太阳光照射到凹面镜上,经凹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会会聚在焦点上,太阳灶就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故C错误;

D;汽车的观后镜是个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能成正立、缩小的虚象.因此利用凸镜可以达到扩大视野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B.2、C【分析】【分析】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和老花镜.【解析】【解答】解:摄像头的原理与照相机原理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C.3、C【分析】【分析】要估测中学生对地面的压强,根据可知需要先估测中学生的体重和中学生双脚的面积。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的掌握情况,能估测人的质量和人站立的着地面积是本题的关键。【解答】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0N

双脚的面积大约是500cm2

则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大约是:

故选C。【解析】C

4、C【分析】试题分析:根据各标志牌的含义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

A;禁止掉头行驶;不合题意.

B;交通标志牌;图中的“20t

”表示车辆限载20

吨.

不合题意.

C;标志表示禁止鸣笛;符合题意.

D;限速标志牌;其含义是通过此路段车速不得超过80km/h

不合题意.

故选C.【解析】C

5、C【分析】【分析】(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不仅仅是对平行光;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可做出判断;

(3)根据光的色散现象可做出判断;

(4)平面镜成像时,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解析】【解答】解:A;凸透镜可以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会聚于一点;同时对其它方向射来的光线同样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

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一定在同一平面内,故B错误;

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故C正确;

D;平面镜成像时;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始终相同,与物体与镜面的距离无关,故D错误.

故选C.6、B【分析】【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此题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但本题考查的知识点却是物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应深入理解,牢固掌握。【解答】A.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因为体积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其质量大小,故A错误.

B.对于确定的某种物质,它的密度不随质量、体积的改变而改变,故B正确;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11立方米的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故C错误;

D.密度的物理意义就是由定义而来: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铜的密度是8.9隆脕108.9隆脕103kg/mkg/m3的物理意义就是:1m1m3铜的质量为8.9隆脕108.9隆脕103kgkg故D错误。

故选B。【解析】B

7、D【分析】解:

将食品中的水分速冻成冰;是凝固过程;然后用高温加热使之直接变为水蒸气,冰会直接由固态升华为气态的水蒸气,使水果中的水分脱去。

故选:D

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体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固体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此题考查了物态变化中的升华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题目提供的环境可做出解答。【解析】D

8、A【分析】解:A

海蚀洞受浪潮冲击发出声音;声如擂鼓,说明声音很大,指响度.

像鼓声指音色.

符合题意.

B;A

中分析声音很大指响度.

但由于没有指出鼓声的高低;没有反映声音音调.

不符合题意.

C;海蚀洞受到浪潮的冲击是没有规则的;属于噪声.

不符合题意.

D;超声和次声人们都无法听到;人们听到的声音如擂鼓,不属于超声或次声.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

(1)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性;掌握三个特性的影响因素.

(2)

能分辨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和响度容易混淆,注意区分.【解析】A

9、A【分析】解: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

故选:A

因在同一种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光线穿过小孔时光源上下部分交换,但成像形状不变,像与光源形状相同.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应记住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解析】A

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CD【分析】【分析】首先使学生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表示是什么,然后从图象中找到需要的路程、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本题考查速度公式及其应用,同时考查学生应用图象来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读懂图象,能从图象中获取相关信息。【解答】A.由图象可知;相遇前甲同学10min

经过的路程为3km

相遇前甲的速度:v录脳=s录脳t录脳=3km10min=0.3km/min

相遇前乙同学10min

经过的路程为1km

相遇前乙的速度:v脪脪=s脪脪t脪脪=1km10min=0.1km/min

所以;v录脳=3v脪脪

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

是两同学相遇,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返回用的时间为15min鈭�10min=5min

经过的路程为1km

相遇后乙的速度:v脪脪隆盲=s脪脪鈥�t脪脪鈥�=1km5min=0.2km/min

所以v脪脪隆盲=2v脪脪

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

总时间为15min

则甲的平均速度为v录脳脝陆=4km15min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

总时间为15min

则乙的平均速度为v脪脪脝陆=2km15min

所以;v录脳脝陆=2v脪脪脝陆

故D正确。

故选CD。【解析】CD

11、AC【分析】解:A

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0隆芦10s

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同时间内甲物体通过的路程大于乙物体通过的路程,所以v录脳>v脪脪

故A正确;

B;甲物体在15隆芦20s

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

末相遇;且0隆芦15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m

故C正确;

D;由图象看出两物体在15s

末相遇;不是在20s

末相遇,0隆芦20s

内通过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AC

(1)

在s鈭�t

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

(2)

在s鈭�t

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3)

由图象可以看出两物体在0隆芦15s

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

(4)

根据图象读出0隆芦20s

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

本题考查了由s鈭�t

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物体的位置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找出物体的路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关键.【解析】AC

12、AD【分析】【分析】

选择参照物时,首先确定被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如果物体是运动的,选择和被研究物体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如果物体是静止的,选择和被研究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为参照物。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

【解答】

汽车疾驰而过;说明汽车是运动的,路面;树木和汽车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汽车疾驰而过是以路面、树木为参照物的,故AD正确。

故选AD。【解析】AD

13、ABD【分析】【分析】(1)

此实验是为了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所以其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2)

根据图象,在相同时间内,温度降低的多少来判断;(3)

结合图象分析降温规律,当温度不再改变时,即水温降到了室温。本题考查的是能正确根据图象,判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进而得出相应的规律,并判断出室温的高低,考查了我们读取图象的能力。【解答】A.由题意可知,此实验是为了比较两种品牌的保温杯盛水时的保温效果,而保温效果是通过水冷却的时间体现出来的,所以其自变量是水冷却的时间,故A正确;BC.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的水温下降较慢,甲的水温下降较快,所以乙保温杯的保温效果好,故B正确,故C不正确;D.由图象可知,当温度降到20隆忙

时,温度不再变化,所以室温为20隆忙

第5

小时室温当然也是20隆忙

故D正确。故选ABD。【解析】ABD

14、BCD【分析】解:

A;最近几年济南冬季气温最低大约在-10℃.不符合实际;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是3×108m/s,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略小一些,粗略认为等于3×108m/s=3×105km/s.符合实际;

C;物理课本质量在300g=0.3kg左右;拿起物理课本的力在F=G=mg=0.3kg×10N/kg=3N左右.基本符合实际;

D;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10mA的电流,对人体才是安全的.符合实际.

故选BCD.

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估测是一种科学的近似值,它不仅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法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产和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应用日常知识积累解答此题.【解析】【答案】BCD15、BC【分析】【分析】由“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可知,此题研究的是乙车的运动状态,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欲判断乙车是向后运动的,首先应考虑乙车与所选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肯定发生了变化,并存在以下几种情况: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甲乙两车都在向同一方向运动,但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的速度。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是可以不同的。【解答】若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那么甲乙两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不管以哪一辆车为参照物,另一辆车都是静止的,坐在甲车上的小颖不会看到乙车正在后退.

故A错误;

以甲车为参照物;至少可能有三种情况:一是若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二是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三是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在以上这三种情况中,乙车与甲车之间的相对位置都发生了变化,乙车相对于来说是运动的,其运动方向是向后的,所以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

故B;C正确;故D错误。

故选BC。【解析】BC

16、BCD【分析】【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本题考查学生对减弱噪声具体做法的理解能力,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答】A.在汽车底盘下要装减震弹簧;利于保护汽车各部分直接撞击变形,对乘客也有保护作用,不属于减少噪声危害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产生,符合题意;

C.在宾馆地面上铺厚地毯;这样人在走路时不会产生较大的噪声,是从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的产生,符合题意;

D.给噪声大的机器加上外罩,可以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选BCD。【解析】BCD

17、CD【分析】解:A

参照物可任意选择;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故A错误;

B;任何物体都可以选作参照物;只是选择不同的物体作参照物时,研究对象的运动状态可能不同,故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故B错误;

C;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

故C正确;

D;参照物可任意选择;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故D正确.

故选CD.

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

垄脵

参照物可以按需要可以任意选择(

除研究对象以外)

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具体选哪一种物体为参照物,是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的.

垄脷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就会不同.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参照物的概念,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但要注意,参照物一般不选研究对象本身,因为机械运动是相对“另一个物体“的运动,选研究对象本身做参照物,研究对象只可能处在唯一的静止状态.【解析】CD

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0.3s|乙【分析】【解答】解:在甲图中;包括了5个时间间隔,每个时间间隔为0.1秒,即甲运动了0.5秒;乙图只有3个时间间隔,乙运动的时间为0.3秒.

由于随着时间的推移;甲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仍然相等,所以甲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乙图所示的两点之间的长度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所以乙的速度越来越大,做变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0.3s;乙.

【分析】根据题意;首先要明确,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001秒,根据间隔的段数可以确定运动时间的长短.

利用相邻两点之间的长度可以确定其通过的路程,由于时间相等,根据公式:v=可以确定物体速度的变化.19、略

【分析】解:(1)

盲道上有条状的凸起,减小了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FS

可知;脚受到的压强增大,盲人可据此识别出盲道,因此盲人在凹凸花纹的盲道上行走,他主要依靠的感觉是触觉.

(2)

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柳树叶子是不透明的,无法使太阳光穿过,在其下形成阴凉;

倒影如镜;说的是水面如同平面镜,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

往后划桨;给了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也受到水向前的反作用力,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为:(1)

触觉;(2)

直线传播;反射;(3)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

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2)

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平静的水面就像平面镜;楼房;桥、树木可以在水面上成像即倒影.

(3)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此题考查了增大压强的方法、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是一道力学和声学综合题,难度不大,但注重了物理和生活实际的联系,体现了物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宗旨.【解析】触觉;直线传播;反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0、(1)虚像不变2(2)放大会聚靠近

(3)漫凹【分析】(1)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人离平面镜越近感觉像越大,像的大小实际上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只是眼睛看像的视角变大。【解答】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

处照镜子;根据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可知他看到在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

若他向平面镜靠近了1m

根据物像大小相等可知,像大小不变.

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则她的像靠近平面镜1m

此过程中物距变为2m鈭�1m=1m

则像距也变为1m

则像离她的距离为1m+1m=2m

故答案为:虚像;不变;2

(2)

【分析】(1)

当物距处于f

和2f

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

远视镜片是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会使像提前形成。本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的关系。【解答】已知f=10cm

则2f=20cm

蜡烛在凸透镜前18cm

处,处于f

和2f

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远视眼镜片是凸透镜;所以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将远视眼镜片放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