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PEP八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成熟的雌;雄鸟交配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形成和开始发育的场所分别是()
A.体内体内。
B.体内体外。
C.体外体外。
D.体外体内。
2、【题文】鸡冠的形状有玫瑰冠和单冠两种(如图所示),若图中这两只鸡的亲代都是玫瑰冠(用R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单冠是显性基因B.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C.亲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D.若图中两只鸡繁殖后代,后代形状比为1:13、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C.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4、蕨类植物一般比苔藓植物高大,这是因为A.假根中有发达的输导组织B.具有假根和真正的茎和叶C.根、茎、叶内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D.有较发达的营养组织和用孢子繁殖5、若想将被花生油和蛋白液而弄混浊的水变得清澈,加入的消化液最高效的一组是()A.胆汁、胰液和肠液B.唾液、肠液C.胆汁、胰液和胃液D.胃液、肠液6、卷舌(R)和不能卷舌(r)是一对相对性状。如果一个家庭中的母亲和一个子女都是不能卷舌的,而父亲是可以卷舌的,那么父亲的基因组成是()A.RRB.rrC.RrD.RR或Rr7、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不会流经()A.咽B.胰腺C.胃D.小肠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不产生孢子的是(B);能进行出芽生殖的是(A)
A.酵母菌。
B.细菌。
C.青霉菌。
D.曲霉。
9、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抗生素适于治疗不同的疾病B.使用后人体内会产生有较强抗药性病菌C.滥用不会杀死人体有益的细菌D.多用会增强人体的抵抗力10、【题文】人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有A.葡萄糖B.蛋白质C.水D.DNA11、下列不会造成水域环境破坏的是()A.水利工程B.清理湖面的漂浮物C.农田施肥、喷药D.砍伐森林、开垦荒地12、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下列有关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B.所有的小麦都属于一个种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远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少13、下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面各项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图表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则c代表脊髓的神经中枢B.若图表示看到酸梅分泌唾液的反射弧,则a代表眼球的视网膜C.若图表示听到铃声进入教室的反射弧,则a代表耳结构的鼓膜D.若此图表示使运动协调和维持身体平衡的反射弧,则c代表小脑的神经中枢14、【题文】下列人体的各种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双眼皮和单眼皮B.身高和体重C.有耳垂和无耳垂D.黄皮肤和黑眼睛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海南岛陆地面积只有3.4万平方公里;不到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5%,但已知的野生植物有4600多种,其中500余种是海南岛特有的;陆生野生动物中,两栖类有43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9%;爬行类116余种,占全国总数的33%;鸟类420余种,占全国总数的30.7%;哺乳类112余种,占全国总数的18.6%,其他种类的动植物资源也非常丰富.
资料二:海南岛拥有种类众多的珍贵.稀有甚至濒危的动植物;被列入国家一.二类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105种.终生生活在树上的海南长臂猿.灵巧美丽的海南坡鹿等,都是大自然馈赠给海南岛热带雨林的精灵,唯海南独有,现已进行国家级资源保护.
(1)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的多样性.
(2)资料一中提到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____.
(3)分析如图“海南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____.
(4)生物类群②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绝大多数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
通过____从母体获得营养;并由此排出废物,成熟后从母体产出.
(5)生物类群③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其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____.
(6)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海南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____.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____
16、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在____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把一种生物的____分离出来,在体外巧妙地进行____,然后转入____的体内,从而改造其某些____,最终获得我们所需要的.17、细菌是大地的“清洁工”,地球上死亡的动物、植物主要被腐生细菌分解为和____,这些物质又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原料。18、利用青霉提炼的抗生素--青霉素所有人都能注射____.19、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____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20、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是:____、____、____。
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21、在生物分类等级单位中,一个纲可以分成多个目.______(判断对错)2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______(判断对错)23、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A.正确B.错误A.正确B.错误24、食品的腐败主要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4题,共20分)25、【题文】连线题(10分):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控制传染源隔离和治疗传染病患者。
切断传播途径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
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疫苗。
体育锻炼。
卵白有保护作用。
卵黄将来可孵化成雏鸟。
卵壳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
胚盘含卵细胞的主要营养成分。
系带固定卵黄26、【题文】连线题:请将下列生物与它们的运动方式用线连起来。
金鱼兔蜥蜴蝙蝠。
爬行飞行游泳跳跃27、【题文】请将下列相关内容进行合理配伍。
a.第一道防线1.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b.第二道防线2.皮肤和黏膜。
c.第三道防线3.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28、把下列植物与所属的类型用线连起来:
A.侧柏B.石松C.地钱D.油菜。
________________
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4题,共40分)29、观察下面有关人体消化、呼吸、循环与泌尿等系统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②]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实现的。[③]过程是通过实现的。(2)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____氧气由这种血细胞携带经过[④]过程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再经过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内,供组织细胞进行____作用。(3)人体内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图中的[]____。(4)某些药物常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里服用,可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请解释其中的原因:。(5)若某人的N中出现了部分蛋白质和较多的红细胞,则说明发生病变的部位是图中的(填名称)。30、下图是桃花和桃的果实解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能产生花粉的结构是____,能接受花粉的结构是____。桃花主要依靠_______来传粉,因为桃花有香气和______枚鲜艳的花瓣。(2)桃子可食用的部分是由_____________(填名称)发育而来的,图中⑧是由__________(填名称)____发育而来的。(3)一朵已授粉的桃花,哪一部分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果实()A.花被B.雄蕊C.雌蕊D.蜜腺31、为了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停止对森林的开发和利用______.
32、如图为人体呼吸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1)人体的气体交换必须通过______和______系统才能完成.
(2)图中A过程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3)图中B代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经此过程,血液变为______血.图中D代表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此过程使血液变为______血,B和D都是通过______而实现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
鸟类有雌鸟和雄鸟之分;生殖季节,雌雄鸟交配,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在雌鸟体内结合成受精卵.雌鸟产具有坚硬外壳的大型卵.可见鸟类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卵生的动物.再根据鸟卵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如下所示:
可见胚胎发育的部位是胚盘;所以受精卵开始发育的场所也在鸟的体内完成.
故选:A
【解析】【答案】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鸟类的生殖和发育特征.
2、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A;从分析的遗传图解看出;单冠是隐性性状,而玫瑰冠是显性性状,A不正确;
B、从分析的遗传图解看出,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为RR或Rr,不是均为Rr;B不正确;
C、从分析的遗传图解看出,亲代的玫瑰冠基因型均为Rr;C正确;
D、子代的玫瑰冠基因型为RR或Rr,单冠的基因型为rr;遗传图解如图:
因此若图中两只鸡繁殖后代;后代性状可能全是玫瑰冠,也可能是玫瑰冠和单冠比为1:1,D不正确.
故选:C.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解析】【答案】C3、B【分析】【解答】解:A;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这一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在原始地球大气中,无机物可以形成有机物,A正确;
B;化学起源假说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温度逐步下降以后,在极其漫长的时间内,由非生命物质经过极其复杂的化学过程,一步一步地演变而成的.化学起源说将生命的起源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无机小分子生成有机小分子的阶段;第二个阶段,从有机小分子物质生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第三个阶段,从生物大分子物质组成多分子体系;第四个阶段,有机多分子体系演变为原始生命.米勒的实验试图向人们证实,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还没有得到准确的实验证实,B错误;
C;原始大气的成分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二氧化碳、氮气等;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C正确;
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D正确.
故选:B.
【分析】生命起源的学说有很多,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4、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熟练掌握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和区别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起固着作用,因此无法支持很高的地上部分,虽然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蕨类植物也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有了根、茎、叶的分化,根能吸收大量的水和无机盐,并且根、茎、叶内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植物生长利用,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解析】C5、C【分析】解:花生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的消化开始小肠;首先在胆汁的作用下被乳化成脂肪微粒,然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则这组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胰液;肠液、胆汁.
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在胃中被初步消化成多肽,再在小肠中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则这组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胰液;肠液、胃液.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人体出的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消化腺,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壁内的腺体.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肠腺能分泌肠液,胃腺能分泌胃液.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脂肪的消化过程.【解析】C6、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基因陏配子代代相传,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与性状的关系,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的特点。【解答】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两个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两个基因一个显性和一个隐性基因表现显性性状,两个隐性基因则表现隐性性状。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和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和卵细胞,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染色体又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决定能卷舌的基因为显性用R表示,决定不能卷舌的基因为隐性用r示,则能卷舌的基因组成为RR、Rr,不能卷舌的基因组成为rr。已知,母亲和子女不能卷舌,则基因组成是rr,由于子女的基因组成是rr,而父亲能卷舌,传递给子代的基因必有一个r基因,必有一个显性基因R,所以父亲的基因组成是Rr。故C符合题意。故选C。
【解析】C7、B【分析】解: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是食物经过和消化的通道;消化腺分泌消消化液.咽、胃和小肠属于消化道,胰腺属于消化腺.故食物在消化过程中不会流经胰腺.
故选:B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学生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属于基础题.【解析】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8、BBA【分析】
酵母菌;青霉菌、曲霉都属于真菌;故不属于真菌的是B;
真菌依靠孢子繁殖后代;而细菌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故不产生孢子的是B;
酵母菌不仅可以通过孢子繁殖;还可以通过出芽生殖,故能进行出芽生殖的是A
故答案为:B;B;A
【解析】【答案】酵母菌;青霉菌、曲霉都是真菌;大多数真菌通过孢子繁殖后代,细菌是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酵母菌还可以进行出芽生殖.
9、CD【分析】试题分析:抗生素就是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抑制致病微生物感染的药物,抗生素对动物或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它致病微生物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抗生素使用不当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不要滥用抗生素,故选CD。考点:本题考查的是安全用药。【解析】【答案】CD10、BD【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主要由蛋白质和DNA两种重要有机物组成,起遗传作用的是DNA分子,一条染色体一般只有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选项BD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染色体的组成。【解析】【答案】BD11、A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水域环境遭到破坏的原因。【解答】A.水利工程是人类建立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利用的工程,不会对水域环境形成破坏,故A符合题意;B.清理湖面的漂浮物,是为治理对水域环境造成破坏,故B符合题意;C.农田施肥、喷药,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及农药破坏水域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D.森林有提升地下水等作用,砍伐森林、开垦荒地会造成水域环境破坏,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B。【解析】AB12、AB【分析】解:A;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每一个种里只有一种生物,正确.
B;所有的小麦都属于一个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正确.
C;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不是最远,错误.
D;同种生物的共同特征最多;错误.
故选:AB
生物分类等级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等级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分类等级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种是最小的分类等级,界是最大的分类等级.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一种生物属于一个物种,但是一个物种包括多种生物个体.【解析】AB13、ABC【分析】试题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反射弧包括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a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b传入神经传导到c神经中枢,c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d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e效应器,最后由e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引起反射.故ABD符合题意.考点: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神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等方面来分析.【解析】【答案】ABC14、A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A.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因而属于相对性状.
B.身高和体重不是同一性状;因而不属于相对性状;
C.有耳垂和无耳垂;属于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是相对性状;
D.黄皮肤和黑眼睛不是同一性状;因而不属于相对性状.
考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的概念【解析】【答案】AC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5、生物种类种两栖类胎盘角质的鳞片或甲建立自然保护区种质库【分析】【解答】(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资料一中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生物分类单位中最基本的单位是种.
(3)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古代鱼类→古代两栖类→古代爬行类→古代鸟类;哺乳类.图“泰山部分生物的进化树”;①所代表的生物类群是两栖类.
(4)生物类群②哺乳类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绝大多数动物的胚胎在母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并由此排出废物,成熟后从母体产出.
(5)生物类群③爬行类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其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是角质的鳞片或甲.
(6)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也叫就地保护;分析资料二,要保护珍稀动植物资源,保护泰山的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还可以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
故答案为:(1)生物种类;
(2)种;
(3)两栖类;
(4)胎盘;
(5)角质的鳞片或甲;
(6)建立自然保护区;种质库.
【分析】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主要的内涵,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6、分子基因拼接组合另一种生物性状【分析】【解答】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产生特定的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物质.利用转基因技术可以改变动植物性状,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利用其它生物体培育出人类所需要的生物制品,用于医药;食品等方面.经转基因技术修饰的动植物在媒体上常被称为“转基因动植物.把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称为转基因技术.导入的基因称为外源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抗虫烟草,细胞中含有抗虫的基因,能够抗虫.基因工程的原理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遗传操作.
故答案为:分子;基因;拼接组合;另一种生物;性状.
【分析】基因工程的概念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人工方法,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17、略
【分析】试题分析: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分解产生的物质中,能作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的是水和二氧化碳。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答此题需要掌握细菌、真菌作为分解者分解有机物,促进物质循环。【解析】【答案】二氧化碳、无机盐18、略
【分析】
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毒性很小;是化疗指数最大的抗生素.但其青霉素类抗生素常见的过敏反应在各种药物中居首位,发生率最高可达5%~10%,为皮肤反应,表现皮疹;血管性水肿,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发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抢救不及时可造成死亡.各种给药途径或应用各种制剂都能引起过敏性休克,但以注射用药的发生率最高.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大小无关.对本品高度过敏者,虽极微量亦能引起休克.注入体内可致癫痫样发作.大剂量长时间注射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如引起抽搐、昏迷等),停药或降低剂量可以恢复.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有些人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注射前应进行皮肤穿刺实验.
19、略
【分析】
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故答案为:滤过.
【解析】【答案】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尿的形成过程.肾小囊腔里的液体是原尿,是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滤过后形成的;肾小管里流出的液体是尿液,是肾小管重吸收后剩下的液体.
20、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分析】【解答】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预防传染病时可以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
【分析】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是针对传染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来的,所以记忆时要联系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21、√【分析】解:生物分类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一般情况下;界又可以分成多个门,以此类推,门又可以分成多个纲,纲可以分成多个目,目可以分成多个属,属可以分成多个种.
故答案为:√.
生物的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以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的分类常识,属于基础性的题目.【解析】√22、√【分析】解: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因此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解析】√23、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细菌有的能使人或动物致病,有的对人类有益。如用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用酵母菌发酵制作面包,用醋酸杆菌发酵制作醋,用甲烷细菌发酵制作沼气,用来燃烧或照明等,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有益。少数细菌对人类有害,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等能使人患病。故题干叙述正确。故选A。【解析】A24、√【分析】解: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上的有机物,发育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因此,食品的腐败主要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溶菌酶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品防腐的原因.【解析】√五、连线题(共4题,共20分)25、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隔离和治疗传染病患者属于控制传染源,医务人员喷洒消毒液属于传染病措施的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和体育锻炼属于保护易感人群;鸟卵的结构分别为: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鸟卵由外及里的结构为:卵壳起保护作用,卵壳膜起保护作用,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的功能,系带起到固定卵黄的作用,卵黄膜是紧抱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卵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卵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和鸟卵的结构。【解析】【答案】
26、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金鱼生活在水中;运动方式是游泳;兔生活在陆地上,运动方式是跳跃;蜥蜴是爬行动物,运动方式是爬行;蝙蝠是哺乳动物,但是主要进行飞行运动。
考点:本题考查动物的运动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认识不同生物运动方式的能力,以及理解生物适应生活环境的能力。【解析】【答案】金鱼——游泳兔跳跃蜥蜴爬行蝙蝠飞行27、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皮肤和黏膜是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它们不仅能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有杀菌作用,黏膜的某些附属物有阻挡和清除异物的作用;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一些杀菌物质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使病菌溶解而死亡,吞噬细胞能吞噬和消灭侵入人体的病原体;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共同组成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三道防线。【解析】【答案】a2b3c428、CBAD【分析】【解答】解:A;侧柏用种子来繁殖后代;但种子是裸露的,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B;石松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属于蕨类植物;
C;地钱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属于苔藓植物;
D;油菜用种子繁殖后代;而且有果实,属于被子植物.
故答案为:
【分析】(1)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种子植物又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高大;裸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不能形成果实,只有根、茎、叶、种子四种器官;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六、解答题(共4题,共40分)29、(1)呼吸运动气体扩散。
(2)红细胞呼吸。
(3)⑦组织细胞(4)胃不能消化淀粉;淀粉胶囊中的药物不会在胃内释放出来,药物就不会刺激胃。
(5)肾小球【分析】【分析】考查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呼吸、尿的形成的等生理过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循环、消化、呼吸、排泄的基本知识,结合图进行分析。【解答】图示表示了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过程,在图示中①是在消化系统中食物的营养成分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代表消化吸收过程;图示中②是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④是血液循环;⑦是组织细胞;⑤是血液进入肾单位,⑥肾单位形成尿液N。(1)图示中②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这是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肺泡),完成吸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使胸廓缩小,肺随之缩小,这时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完成呼气。图示中③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氧的浓度最高,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低,这时发生了扩散作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因此,③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来完成的。(2)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氧气扩散到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然后随④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个组织细胞;供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氧气参与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
(3)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上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人体内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图中⑦组织细胞。(4)胃液内的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将蛋白质初步消化,胶囊的成分是淀粉,胃不能对淀粉进行消化,所以药物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5)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正常的尿液中没有蛋白质、红细胞、葡萄糖。若某人的尿液出现了部分蛋白质和较多的红细胞,则说明发生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解析】(1)呼吸运动气体扩散。
(2)红细胞呼吸。
(3)⑦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人像摄影服务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租赁车辆违章处理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产品销售合同意向书2篇
- 二零二五年版心脏病患者入学营养餐食与免责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小产权房买卖合同风险评估与审查规范3篇
- 二零二五版个人合伙教育培训机构退伙课程资源共享合同3篇
- 二零二五版汽车行业市场信息服务费协议书2篇
- 庆阳斜屋面防水施工方案
- 2025版销售员佣金合作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教育用地使用权出让协议(教育综合体)3篇
- 2024年列车员技能竞赛理论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 《无人机测绘技术》项目3任务2无人机正射影像数据处理
- 6S精益实战手册
- 展会场馆保洁管理服务方案
- 《ISO 55013-2024 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指南》专业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4B0)-121-240
- 监理从业水平培训课件
- 广东省惠州市实验中学2025届物理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小儿腹泻课件
- 北京市通州区市级名校2025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狮子王电影欣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