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A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A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A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A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A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A版八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B.铁C.氧D.硅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后倾倒D.只有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才受浮力的作用3、小明学习了叶片的结构后,很想进一步观察保卫细胞和气孔,你认为他最好选用()A.小麦叶片的上表皮装片B.小麦叶片的下表皮装片C.小麦叶片的横切片D.小麦叶片的纵切片4、植物体内导管运输的物质和方向是()A.有机物、向上B.水和无机盐、向下C.有机物、向下D.水和无机盐、向上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B.铜线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C.在电路中电源是消耗电能的装置D.在通常情况下,玻璃和橡胶都是导体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工业上采用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____变化。7、雾霾天气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该系统由呼吸道和____组成,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通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有____做支架.8、动物生来就有的、由____所决定的行为,称为____行为,又称为本能行为.9、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____,最长的是____。10、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小明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为了使结果具有普遍性,他应该选择两个规格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把两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如图所示电路中,小明在连接电路时刚把最后一根导线接到电源时,两灯就亮了,他在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是____,排除故障后,小明分别把图A、B、C各点断开,把____表接入;测量通过的电流.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12、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促进植物根的呼吸作用。13、把萌发的种子放在保温瓶中几小时后,保温瓶中的温度较原来降低了14、柳树重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柳树从水中吸收氧气,把氧气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15、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产量。16、为了充分利用阳光,每块土地种植的农作物越多越好。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6分)17、磁铁对小铁球的磁力改变了小铁球的运动状态,请在图中画出小铁球受到磁力的示意图。18、图中足球重4.25N,试画出这个足球受到的力的图示(不考虑空气阻力)。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10分)19、如图所示;小磁针在图示位置静止,请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电源的正极.

20、要求闭合开关后;图4中甲乙两个通电螺线管相互吸引,请画出乙螺线管线圈的绕法。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解答】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其它元素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硅;铝、铁等.

故选C.

【分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居前四位的元素依次是氧、硅、铝、铁.2、B【分析】【解答】解:A;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故A错误;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B正确;

C;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向前倾倒,故C错误;

D;只要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产生的向上托的力;即受浮力作用,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1)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是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概念从定义中获取信息,分析出答案;

(2)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它总是指向地心;

(3)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4)浸在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产生的向上托的力,即受浮力作用.3、B【分析】【解答】切片是用从生物体材料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而装片是用撕下或挑取的少量生物材料制成的;气孔位于叶片的表皮内,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一般来说,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数多于上表皮;因此进一步观察叶片的保卫细胞和气孔,应该用撕取小麦叶的下表皮制成装片来观察.故答案选:B

【分析】: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气孔是蒸腾作用水分出入的门户.一般来说,叶片的下表皮的气孔数多于上表皮.4、D【分析】【分析】植物体有两种输导管道——导管与筛管。导管位于植物体茎内的木质部中;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向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自上而下运输有机物。分清植物体中两种运输物质的管道——导管与筛管,在植物体内的分布;功能及区别。

【解答】解:导管是植物体内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管状结构。导管是为一串管状死细胞所组成;只有细胞壁的细胞构成的,而且上下两个细胞是贯通的;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而筛管是植物体中由上而下输导有机物的管道。

故答案为:D5、B【分析】【分析】要解答此题需掌握金属内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金属导电靠的就是自由电子.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电源的作用和导体;绝缘体的分类.

【解答】解:A;验电器是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不合题意.

B;当金属接上电池后;自由电子出现了定向移动,于是形成了电流.符合题意.

C;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不合题意.

D;玻璃和橡胶是绝缘体;不合题意.

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分析】【解答】工业上制取大量空气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根据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沸点不同加热使其先后分离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制取氧气的方法,与实验室制取不同的是工业为物理方法,实验室为化学方法。7、肺软骨【分析】【解答】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呼吸道能保证气流通畅主要是因为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

故答案为:肺;软骨。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雾霾天气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8、遗传物质先天性【分析】【解答】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一种本能行为.

故答案为:遗传物质;先天性.

【分析】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动物越高等,它们利用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表现出的动物行为越复杂,适应复杂生活环境的能力也越强.9、胃小肠【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据此解答.关于消化系统的组成,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掌握.难度较小.

【解答】解: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其中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主要是储存食物、软化和初步消化蛋白质,也能吸收少量的水和无机盐、酒精.消化腺包括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位于消化道外,包括唾液腺、肝脏和胰腺;小腺体包括位于消化道内,包括胃腺和肠腺.小肠长6米左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部分,是主要的吸收器官.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

故答案为:胃;小肠.10、不相同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电流【分析】【分析】探究实验中;为了使结果有普遍性,减少偶然性,应选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做实验.

为防止电路连接过程中出现短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

实验过程中要用电流表分别测出通过A;B、C三点的电流.

【解答】解:为了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时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

把一只开关和两只小灯泡连接后;刚把线路两端接到电源两极,两灯就亮了,说明电路是通路,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

排除故障后;小明分别把图A;B、C各点断开,把电流表接入,测量通过的电流,分析数据,以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不相同;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电流.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1、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水果存久了,水果进行长时间的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导致重量会减轻。因此水果存久了重量会减轻,是因为呼吸作用消耗大量的有机物。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同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呼吸作用反应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12、A【分析】【解答】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农民给植物松土,是为了让根部能够得到更多的氧气,促进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要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13、B【分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

萌发的种子能进行呼吸作用;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同时一部分能量是以热的形式散失,所以瓶内的温度会升。故此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生物细胞利用氧将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在生物体的线粒体中进行的。14、B【分析】【解答】土的重量只减少了很少一部分;说明植物的生活还需要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但量很少;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被柳树吸收后大部分(99%)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一部分作为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而柳树苗从空气中吸收的氧气是用来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的,会使重量减轻;而柳树苗能不断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积累在柳树的体内,是柳树增重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15、A【分析】【解答】在温室中种植蔬菜;要使蔬菜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蔬菜大棚内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就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就多,因此可以增加产量。所以题干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着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16、B【分析】【解答】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因此种植农作物时应合理密植不是越密越好。

【分析】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一般以每亩株数(或穴数)表示。株距;行距要多少才算合理,必须根据自然条件、作物的种类、品种特性、以及耕作施肥和其他栽培技术水平而定。

故答案为:错误。四、作图题(共2题,共6分)17、【分析】【分析】磁铁能够吸引具有磁性材料的物体;因此小铁球将受到磁铁对它的作用力,方向指向靠近磁铁的磁极.根据课标,本题将“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几个知识点与“探究磁铁可以改变钢球运动的方向”相结合.使学生能从画图的过程反映其物理思维过程,检验其对以上知识的掌握程度.【解答】解:过球心画指向磁铁最近的磁极的作用力.如图所示。

18、【分析】【分析】足球在空中飞行;(不考虑空气阻力)只受重力作用,方向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解答】解:踢出去的足球,(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只受重力作用,从重心竖直向下画,标出符号G,如图:

五、其他(共2题,共10分)19、解:①根据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规律可知;通电螺线管靠近小磁针N极的一端为S极,所以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N极.

②根据安培定则;伸出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大拇指指示通电螺线管的N极,则四指弯曲所指的方向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