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五四制)_第1页
14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五四制)_第2页
14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五四制)_第3页
14变废为宝有妙招 第二课时 减少垃圾 变废为宝(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五四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五四制)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垃圾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力量。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垃圾减量和资源循环利用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减少垃圾产生,实现变废为宝。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的自觉性。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确定减少垃圾种类和识别可回收物品的能力。例如,通过分类游戏,让学生区分塑料瓶、纸张、金属罐等可回收物品,以及厨余垃圾和其他不可回收垃圾。

-学习和实践简单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如通过演示,让学生掌握家庭垃圾分类的基本步骤,包括预处理、分类投放等。

2.教学难点:

-理解垃圾减量与资源循环利用之间的关系。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垃圾减少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还能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施变废为宝的创新思维培养。难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废弃物品转化为有用的物品,如将废旧瓶子制作成花瓶、将废纸回收再利用等。

-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环保习惯的养成。难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的长期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地践行环保行为。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材,以便跟随教学内容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垃圾分类图片、环保视频、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指南等,以直观展示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

3.实验器材:准备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张、金属罐等)和工具(如剪刀、胶水等),用于学生动手实践变废为宝的环节。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在实验操作台附近布置安全区域,确保实验过程安全有序。教学过程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城市垃圾堆积的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垃圾从哪里来吗?它们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到的垃圾分类知识,如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减少垃圾产生的方法,包括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节约资源、合理消费等。

-举例说明:通过实际案例,如减少使用塑料袋、使用环保购物袋等,展示如何减少垃圾产生。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在家庭和学校中实施减少垃圾的措施。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实践,如设计减少垃圾的宣传海报、制作环保手工艺品等。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从自身做起,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设计一份家庭垃圾分类计划,并尝试实施一周。

-收集家中可回收物品,尝试进行再利用或变废为宝。

6.活动一:垃圾分类游戏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不同种类的垃圾卡片,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小组成员需将卡片正确分类投入对应的垃圾桶中。

-获胜小组可获得小奖励,并分享他们的分类经验。

7.活动二:变废为宝创意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环保手工艺品,如用废旧瓶子制作的笔筒、用废纸制作的贺卡等。

-通过展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变废为宝的机会。

8.活动三:环保知识竞赛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竞赛,内容包括垃圾分类、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等。

-竞赛形式:抢答、选择题、连线题等。

-通过竞赛,巩固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9.活动四:环保主题演讲

-邀请学生进行环保主题演讲,分享他们关于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想法和经验。

-演讲结束后,进行点评和奖励,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10.活动五:环保倡议书

-学生分组撰写环保倡议书,提出减少垃圾、变废为宝的具体措施。

-将倡议书张贴在校园内,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知识点梳理1.垃圾污染的危害:

-对环境的破坏:如污染水源、土壤,破坏生态系统。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如有害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资源浪费:大量垃圾产生,导致资源浪费。

2.减少垃圾的方法:

-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如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资源、电能等。

-合理消费:避免过度消费,减少垃圾产生。

3.垃圾分类:

-可回收物:如塑料瓶、纸张、金属罐等。

-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药品等。

-厨余垃圾:如食物残渣、蔬菜叶等。

-其他垃圾:如烟蒂、灰土等。

4.变废为宝的方法:

-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如将废旧瓶子制作成花瓶、将废纸回收再利用等。

-创意设计:运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如制作手工艺品、家居装饰等。

5.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6.垃圾减量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关系:

-减少垃圾产生,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有助于减少垃圾污染。

7.环保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

-家庭垃圾分类:将家庭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使用环保购物袋、餐具等。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资源、电能等。

8.环保意识的培养:

-通过教育、宣传等方式提高环保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保习惯,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9.环保行动的参与:

-参与环保志愿者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倡导身边的人关注环保问题,共同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10.环保法律法规的了解:

-了解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遵守环保法律法规,维护生态环境。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学反思与改进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帮助我们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以下是我对本次“14变废为宝有妙招第二课时减少垃圾变废为宝”这一课的教学反思与改进措施。

首先,我觉得课堂氛围的营造是关键。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展示城市垃圾堆积的图片,试图激发学生的兴趣,但发现部分学生对这一话题并不敏感,参与度不高。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尝试更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导入方式,比如展示一些校园内常见的垃圾问题,让学生感受到环保问题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其次,对于垃圾分类的讲解,我发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困惑,比如如何准确判断物品的分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增加一些实践环节,如模拟垃圾分类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分类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分类知识的理解。

此外,变废为宝的环节,我注意到学生的创意有限,很多作品缺乏新意。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引入一些成功的变废为宝案例,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可能性,同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环保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环保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主动参与环保活动的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环保实践活动作业,如让学生调查家庭或社区垃圾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最后,针对课堂总结和作业布置,我觉得可以更加多样化。例如,在总结环节,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在作业布置环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提出自己的环保想法。内容逻辑关系①垃圾污染的危害

-环境破坏: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态系统破坏。

-健康威胁:有害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

-资源浪费:大量垃圾产生导致的资源浪费。

②减少垃圾的方法

-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塑料袋、一次性餐具等。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电等资源。

-合理消费:避免过度消费,减少垃圾产生。

③垃圾分类

-可回收物:塑料瓶、纸张、金属罐等。

-有害垃圾:废电池、废药品等。

-厨余垃圾:食物残渣、蔬菜叶等。

-其他垃圾:烟蒂、灰土等。

④变废为宝的方法

-废旧物品再利用:废旧瓶子、废纸等。

-创意设计:制作手工艺品、家居装饰等。

⑤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减少垃圾污染,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⑥垃圾减量与资源循环利用的关系

-减少垃圾产生,有利于资源循环利用。

-资源循环利用,有助于减少垃圾污染。

⑦环保理念在生活中的实践

-家庭垃圾分类:分类投放垃圾。

-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使用环保购物袋、餐具等。

-节约资源:合理使用水、电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