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及周边环境,确定基坑安全等级为。
第1节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针对可能浮现的紧急状况,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
工作,同时组织专家成立专家咨询组,及时为本工程基坑施工提供技
术支持。
1.1.1指挥机构及职责
项目成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由项目经理、副经理,
以及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指挥组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项目
安全管理部),日常工作由项目安全管理部负责。
1.1,1.1现场总指挥主要职责
(1)次定是否启动指挥、协调应急行动。
(2)决定是否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匡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
决定是否启动上一级预案。
(3)复查和评估事故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
(4)决定应急撤离,最大限度地保证现场人员和外援人员及相
关人员的安全,确保任何伤害者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
(5)负责确定救援工作的终止。
(6)负责上报事故。
1.1,1,2副总指挥的主要职责
(1)保持与现场总指拦的直接联络,协助现场总指挥组织应急
救援工作。
(2)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向应急现场总指挥提出应急
反应对策和建议。
(3)事故现场实行交通管制,协助场外应急机构开展服务工作。
(4)组织实施抢险行动方案,不断加以改进。
(5)监察、指导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小组的行动。
(6)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1.1.2组员分工及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信息联络组;技术处理组;抢险抢修组;后
勤保障组;医疗救护组;事故调查组和善后处理组。
(1)信息联络组:项目书记李坤岳担任组长,项目行政部人员
为成员,主要职责如下:
①负责消息的传达、确保内外信息反馈迅速。
②负责应急过程的记录、整理、对外联络和事件澄清后的对外发
布。
③对外信息传递,以及与相关方的协调与沟通工作。
(2)技术处理组:副总工王震担任组长,技术部管理人员为成
员,具体职责如下:
①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向应急救援总指
挥提供科学的工程技术方案和技术支持,有效指导应急行动中的工程
技术工作。
②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暂时应急方案和措施。
③指导抢险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
2/18文档可自由编辑
④绘制事故现场平面图,标明重点部位。
⑤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
(3)抢险抢修组:项目质量总监程然担任组长,工程部、土建
部和项目所属的劳务队伍为成员,具体职责如下:
①及时调遣项目应急救援队伍和劳务队伍组织抢险抢修。
②及时向指挥长报告抢险发展情况。
③对场区内、外进行有效隔离、疏散,设置事故现场警戒线,保
护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维持治安秩序。④寻觅受害者
并转移至安全地带。⑤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内物
资,将可能引起新危(wei)险的物品转移到
安全地带。⑥抢救救援结束后,封闭事
故现场,直到收到明确解除指令。⑦负责应急救援器材的发放、
管理和维护工作。⑧抢险抢修或者救援结束后,对结果
进行复查和评估。(4)后勤保障组:项目商务经理王瑞芳
担任组长,物资设备部、
财务部管理人员为组员,具体职责如下:①负责调集抢
险所需的器材、设备,及时提供后继的抢险物资。②保障应急
救援系统内各组人员必需的防护、救护用品及生活物
资的供给。③了解事故现场周边的应急
物资供应点分布情况,为及时向应急
行动的后勤物资供给作好准备工作。
(5)医疗救护组:项目安全总监黄志峰担任组长,项目安全部、
3/18文档可自由编辑
质检部的人员为组员,具体职责如下:
①对受伤人员进行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
机构就医。
②使重度受害者优先得到救护。
(6)事故调查组:普通以下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由项目成
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对于浮现人员伤亡的事故,由上级主管部门成立事故调查组,项
目协助调查。具体职责如下:
①搜集现场物证并保持原料。
②搜集事故事实材料和相关证人笔录。
③绘制事故图,包括事故现场示意图、流程图和受伤者位置图。
④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进行调
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明确事故责任人,制定防范措施,提出对相
关责任人的处分建议,形成事故处理结案资料报公司安委会研究决
定。
(7)善后工作组:项目书记李坤岳担任组长,项目各部门负责
人为组员,具体职责如下:
①组织清理事故现场,尽快恢复现场生产、生活。
②做好对伤亡人员及家属的安抚工作。协调落实遇难者家属抚恤
金和受伤人员住院费问题。
③负责保险索赔事宜的处理。
④积极与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商议,尽快恢复或者减少对环境的影
响
4/18文档可自由编辑
和破坏,消除不良社会影响。
⑤做好其他善后事宜。
第2节预警与报告
1.2.1预警行动
(1)紧急情况发生后,现场要做好警戒和疏散工作,保护现场,
及时抢救伤员和财产,并由在现场的项目部最高级别负责人指挥,在3
分钟内电话通报到值班室,主要说明紧急情况性质、地点、发生时间、
有无伤亡、是否需要派救护车、消防车或者警力支援到现场实施抢救。
(2)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情况报告后必须在2分钟内将情况报告
到紧急情况指挥长或者副指挥长。指挥部组织讨论后在最短的时间内
发出如何进行现场处置的指令。分派人员车辆等到现场进行抢救、警
戒、疏散和保护现场等。并将现场情况向上一级有关部门报告。
(3)遇到紧急情况,全体职工应主动积极地投身到紧急情况的
处理中去。各种设备、车辆、器材、物资等应统一调遣,各类人员必
须坚决无条件服从指挥长或者副指挥长的命令和安排,不得迟延、推委、
妨碍紧急情况的处理。
(4)在整个施工阶段要从人员、设备、材料和制度做好充分的
准备工作,一旦遇到险情能迅速投入抢险工作。
(5)对于雨季施工,要及时了解天气信息遇到暴雨天气要委派
专人值班,掌握施工现场情况并及时汇报。
5/18文档可自由编辑
1.2.2应急处置
1.2.2.1响应分级
三级响应:事故发生后,项目应即将启动本项目预案,积极开展
救助和处置工作,并及时向项目应急指挥长报告。发生普通一下事故,
在项目可控范围内,仅启动项目级应急预案。
二级响应:经评估事故可能进一步扩大,超出项目可控范围,项
目应即将向公司求援。请求启动公司级应急预案。
12.2.2一级响应:公司安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如果事故仍有进一
步扩大趋势,需要调动周边地区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由公司应
急办报告,请求地方支援。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响应程序
(1)项目负责人接到报警后,即将启动项目应急预案,通知单
项目指挥小组成员及义务救援队迅速赶往事故现场,按照“先救人后救
物、分工协作”的原则开展救援工作,将伤者尽快送到医院抢救,对
现场的安全状况做出快速反映,在保护现场的前提下,防止事故进一
步扩大。
(2)项目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和应急救援办公室接到报告后,
对事故大小迅速做出判断,如果是普通以上事故,则向上级单位汇报,
并启动上级单位生产安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如事故扩大,必要时应
请求社会、政府和上级部门支援。
(3)当事故得到控制后,应尽快组织现场恢复工作。
(4)救援结束后,应即将成立事故调查组,调查事故发生的原
因和研究制定防范措施。
6/18文档可自由编辑
(紧急事故发生)
(报项目应急救援小组)
人吊体广]
:现场处置、送医院抢救)(各应急小组)(上报监理、业主、设计)
If
(抢险方案确定)
(物资设备到位)
1进行抢险]
‘抢险结束,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
.处理、还存总结J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1.2.2.3处置措施
(1)抢救方案根据现场实际发生事故情况,最大可能迅速调集
汽车吊、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及人员、车辆迅速投入开展抢救
及袭击抢救行动,调查现场情况,如有人员失踪,即将判明方位,紧
急安排技术专家根据工程特点、事故类别,制定抢救方案,疏散人群,
维持现场秩序。
(2)伤员抢救即将与急救中心和武汉紫荆医院联系(电话),请
求出动急救车辆并做好急救准备,确保伤员得到及时医治。
(3)事故现场取证救助行动中,安排人员同时做好事故调查取
证工作,以利于事故处理,防止证据遗失。
(4)在抢险行动中,抢救机械设备和救助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
操作规程,配齐安全设施和防护工具,加强自我保护,确保抢救行动
7/18文档可自由编辑
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5)指挥与控制:
①基坑开挖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附近建造物的倾斜的指挥
与控制。
当发现附近建造物倾斜达到警戒值1%时或者沉降速度达
到O.lmm/d时,采取的措施为:
a即将住手基坑开挖,加强基坑支护,措施为增加锚杆数量,将
锚杆间距加密为500mm;情况较差时,先采用§600钢管暂时立柱进
行支顶,间距为1.0m。
b地面加强措施为在基坑周边5.0m范围内采用注浆进行加固土体,
地面注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注浆压力0.5〜l.OMpa,土体加固深度
为8.0mo
c邀请有关专家或者加固研究所共同制订建造物的纠偏方案并组
织实施。
②突降大雨或者暴雨时,即将起动备用水泵抽水,并安排专人不
间断观察基坑的稳定情况。
③基坑坍塌事故的指挥控制
发生坍塌事故后,由项日经理负责现场总指挥,发现事故发生人
员首先高声呼喊,通知现场安全员或者其他管理人员,由现场管理人
员通知项目领导及应急小组,同时组织进行现场紧急抢救。应急小组
接报后在确认事故的情况下启动应急预案,技术攻关小组现场分析事
故原因,指导抢险小组开展抢险工作。
8/18文档可自由编辑
抢险小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清理土方或者杂物,如有人员被埋,
应首先按部位进行抢救人员,其他组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发展
扩大,让现场安全负责人随时监护边坡状况,及时清理边坡上堆放的
材料,防止造成再次事故的发生。对轻伤人员在现场采取可行的应急
抢救,如现场包扎止血等措施。防止受伤人员流血过多造成死亡事故
发生。应急小组人员分工,各负其责,重伤人员由保卫部门协助送
外抢救,门卫在大门口迎接米救护的车辆,有程序的处理事故、事
件,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紧急救援的普通原则:
以确保人员的安全为第一,其次是控制材料的、工程的损失。凡
发现险情要立刻使用事故报警系统进行通报,紧急救援响应者必须是
紧急工作组成员,其他人员应该撤离至安全区域,并服从紧急工作组
成员的指挥。
(6)通讯
项目部必须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号码明示于工地显
要位置。工地抢险指挥及安全员应熟知这些号码。
(7)警戒与治安
安全保卫小组应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
护现场治安秩序。
(8)人群疏散与安置
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
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
9/18文档可自由编辑
(9)公共关系
项目部领导班子为项目部各信息采集和发布的组织机构,届时将
起到项目部的媒体的作用,对事故的处理、控制、发展、升级等情况
进行信息采集,并对事故轻重情况进行删减,有针对性定期和不定期
的向外界和内部如实的报导。
(7)现场恢复
当事故得到控制,救援工作结束,充分辩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
险,当安全隐患彻底清除,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恢复正常工作
状态。
(8)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预案编制审批完成后,基坑施工前,项目技术部门组织应急救援
小组成员、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和主要的施班组进行预案的培训交
底。
第3节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月进行一次评审,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
中暴露的缺陷,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1.3.1支撑构件应力或者变形过大
支撑结构的立柱在上部荷载及基坑开挖土体应力释放的作用下,
会发生沉降与抬升。立柱承载力的不均匀也会增加立柱与地下连续墙
间较大沉降差的可能。立柱间及立柱与地下连续墙的沉降差异大于预
警值时,可采取一下措施进行控制:
(1)当立柱上浮时,应增大立柱的承载力,在立柱底进行压密
注浆;
10/18文档可自由编辑
(2)当相邻柱间沉降差超过报警值时,可局部放慢或者加速挖土,
个别地方采取注浆和加固措施,例如在柱与柱之间增设暂时剪刀撑增
强其刚度,共同协调不均匀变形;
(3)支撑应力过大时应增加暂时支撑;如支撑柱变形过大,则
应住手相应作业,对支撑柱即将支模板浇筑混凝土进行补强。
1.3.2基坑周边地面浮现裂缝
基坑周边浮现裂缝原因普通是由于基坑开挖后,周边土体发生位
移或者沉降而导致的裂缝。
处理措施:迅速用水泥浆灌缝,同时用薄膜等防雨物质将裂缝修
补处覆盖,避免雨水流入;如果浮现大裂缝,支护体位移严重(达到
警戒值),必须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1.3.3基底流砂、管涌
(1)现象
基坑开挖至一定深度以后,基坑底部浮现地下水管涌或者流砂
现象。
(2)处理措施
①对轻微的流砂现象,可在基坑开挖后采用加快垫层浇注并加厚
垫层的方法“压住”流砂.对较严重的流砂,应即将住手开挖,进行
土方回填,或者往坑底反压沙包和土包,增加土的压重和减小动水压力,
同时加强坑内降水措施,降水设备全力运转,检查减压井管是否阻塞,
若原位的减压井无法满足降水要求,可以考虑增设减压井。尽快查找
11/18文档可自由编辑
到渗漏点,采用双液注浆或者高压水泥注浆固结周围粉砂层使其形成
防
11/18文档可自由编辑
渗帷幕。
②发生管涌现象时,应即将进行土方回填,采用导流管引流。先
在管涌浮现位置插入较大口径的导流管,使导流管成为管涌的通道;
再对导流管四周用压力注浆机注入水泥浆,封闭四周土体;封闭导流
管,以封闭管涌通道;完成管涌封堵后加强降水,再进行土方开挖。
因地质勘探孔深度均已超过承压水层,因此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个
别位置浮现局部管涌。
1.3.4停电应急措施
1.3.4.1现象
整个施工区域发生大面积停电,所实用机电械瘫痪,造成基坑抽
水设施、降水设备住手运转,对基坑的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1.3.4.2原因
施工箱变总线路线故障、电线短路断路。
1.3,4.3预防措施
(1)现场配备柴油发机电,一旦停电即将启用发机电发电,可
供电量为200KVA,能满足降水井和照明灯的正常运行。
(2)一旦发生停电事故、即将派电工启用应急电源,保证现场
降水井、照明灯的正常运行。并派专人维护现场秩序(交通秩序)、
疏散人员。同时,即将向当地供电局报告,在最短期内恢复正常供
电。
(3)即将组织施工用电自查自纠、消除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即将组织对全体施工作业人员的举一反三施工用电再教育,提高施工
12/18文档可自由编辑
用电安全防范意识,做到遵章守纪,防止同类事故发生。
(4)材料和人员准备
现场豫备发机电,发机电容量因至少能够保证排水措施(包括降
水设备和强排水泵)和照明需要,现场电工随时待命,准备对用电设
备进行修复。
1.3.5暴雨过后坑内积水
1.3.5.1现象
大雨后基坑积水严重,坑底土体浸泡后松软,主要表现为大雨对
边坡的冲刷造成边坡护坡的破坏,导致边坡土坍塌,基坑安全受到严
重影响。
1.3,5,2主要措施
(1)专门派遣人员对边坡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边坡护坡有所破
坏,立刻进行修补,可增加边坡及基坑内降水井的运行数量,加快地
下水的降水速度。
(2)加强施工期间的施工排水系统日常维护,保持场地内排水
设施畅通。
(3)生活区西侧邻江一面为地势较高的铁路线,在围墙与铁路
线之间设置截水沟,将周边雨水通过截水沟排至两侧的集水井,再抽
排至市政管网。
(4)施工机电设备采取防雨、防淹措施,安装接地安全装置、
漏电保护装置,机械设备有防雨棚,现场四周的大照明灯架全部采用
定制钢管桁架结构,并且对柱脚进行加固。
13/18文档可自由编辑
(5)材料库采取垫高地面、预留挡水插槽等防潮的得力措施。
对易受水蚀的材料(如钢材、水泥、木材等)妥善保管。
(6)基坑开挖过程中各层分别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挖土现场
应配备足够的防汛物资(如水泵、塑料薄膜、雨布、铁钉、铅丝、铁
锹、镐、草袋、车辆、电线等),如浮现暴雨天气应暂停室外施工。
(7)定期检查基坑周边设置排水沟是否通畅、集水井上部设置
水泵房,水位达到高度后,水泵房自动进行排水,并且,配置一定数
量汛期备用的水泵,在排水紧张或者水泵故障时可进行利用。
(8)项目部制定雨季施工专项方案,以项目经理为领导成立防
汛指挥小组,每天安排专人值班,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备用抽水机,加
强雨季、汛期的应急排水能力。安排落实专用防汛物资备用,不得挪
作他用。防台、防汛期间,发现险情及时上报,并组织力量及时抢救
以尽可能减小损失。
(9)防汛小组设观察员,注意气象数据的采集整理,及时向管
理人员和施工现场通报天气情况,做好防雨防汛的思想动员工作,并
进行适当的防汛抢险演练。
1.3.6基坑降水过程中,抽出的地下水含砂率过大
1.3.6.1现象
抽出的地下水,静置后,浮现明显沙粒,超过设计规定。主要由
降水井滤管破损造成。
1.3,6,2主要措施
(1)封闭该井,加大周边其他降水井抽水中强度。
14/18文档可自由编辑
(2)当第(1)条无法达到降水效果时,需进行补井降水。
1.3.7现有降水井不能有效控制地下水水位
1.3,7.1现象
每日对水位进行监测,当发现水位无明显下降,无法保证土方正
常开挖时,应采取措施。
1.3,7.2主要措施
(1)及时向业主、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地质勘测院汇报情况,
力求补救的施工方案及时得到落实。
(2)开挖集水沟槽,通过明排明抽,及时排出地表降水补给的
土体表层潜水。
1.3.8局部坍塌
1.3.8.1现象
建造浮现裂缝,路面局部地区会沉降,甚至浮现大坑和坍塌。
1.3.8.2主要措施
(1)当发现土方或者建造物有裂纹或者发出异常声音时,应即
将报告给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并即将下令住手作业,并组织施工
人员快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2)当土方或者建造物发生坍塌后,造成人员被埋、被压的情况
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全员上岗。除应即将逐级报告给主管部门之外,
应保护好现场,在确认不会再次发生同类事故的前提下,即将组织人
员进行抢救受伤人员。
(3)成立专项小组对坍塌点采取补救措施。
15/18文档可自由编辑
第4节应急资源准备
1.4.1应急物资准备
工程抢险车:1辆(现场调用)25T汽车吊:1辆(现场调用)12KW
发机电:1台(现场备用)7.5KW水泵:2台(现场调用)
3.5KW水泵:6台(现场调用)注浆机:2台(现场调用)
(1)609钢管支撑:100m(现场调用)
液压千斤顶:2台(库存)
各类钢板:50m?(现场调用)
应急物资需用一览表
序号材料、设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抽水软管m1000同上
2塑料布IP2000方g工半成品或者材料苫盖
3苫布m1500加0工半成品或者材料苫盖
4编织草袋条3000边坡应急抢险
5砂ir100边坡应急抢险
6铁锹把50边坡应急抢险
7雨衣套100边坡应急抢险
8雨鞋双100边坡应急抢险
9钢管支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