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规范》_第1页
《重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规范》_第2页
《重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规范》_第3页
《重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规范》_第4页
《重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080

CCSA12

T/CATAXXXX—XXXX

团体标准

T/CQCTA001—2023

重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规范

(试点征求意见稿)

ConstructionandmanagementspecificationsofChongqing

healthtourismdemonstrationbase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协会发布

T/CQCT001—2023

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与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的术语和定义、设立基本要求、分区建设、康养旅游

设施、康养旅游产品、运营机制和社区经济发展等技术要点。

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内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的建设、管理及评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GB8408游乐设施安全规范

GB/T10001.1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T10001.2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2部分:旅游休闲符号

GB/T10001.3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3部分:客运货运符号

GB/T10001.4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4部分:运动健身符号

GB/T10001.5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5部分:购物符号

GB/T10001.6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6部分:医疗保健符号

GB/T10001.9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9部分:无障碍设施符号

GB/T14308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5566图形标志使用原则与要求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15980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16153饭馆(餐厅)卫生标准

GB16889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T17110商店购物环境与营销设施的要求

GB18483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5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87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18972-201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18973旅游厕所质量要求与评定

GB1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20501公共信息导向系统导向要素的设计原则与要求

GB/T26355旅游景区服务指南

GB/T27963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

GB/T39002餐饮分餐制服务指南

GB/T41648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

GB50763无障碍设计规范

GB/T50939急救中心建筑设计规范

GB51192公园设计规范

CJJ/T102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

CJJ/T134建筑垃圾处理技术标准

1

T/CQCT001—2023

DZ/T028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JGJ62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LB/T021旅游企业信息化服务指南

LB/T047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行业标准

LB/T051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康养旅游Healthandwellnesstourism

将健康、养生、旅游三大元素融为一体,通过养身健体、自然疗法、营养膳食、修心

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方式,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优良状态的各种

旅游活动的总称。

3.2

康养旅游示范基地HealthandWellnessTourismDemonstrationBase

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和康养文化,能持续稳定地开展康养旅游活动,具有

一定规模、体量和一定示范效应,并经过认定机构评价通过的康养旅游基地。

3.3

康养旅游核心区HealthandWellnessTourismCoreArea

指一个或者几个特色明显、有一定规模和体量的康养旅游实体组成的区域。

3.4

康养旅游依托区HealthandWellnessTourismSupportingArea

康养旅游核心区所在的具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城镇。依托区应具有旅游功能要素和

主要吸引物,是实现健康、养生、旅游等产业融合的实体区域,也是核心区发展的基础设

施和管理服务的支撑区域。

4设立基本要求

4.1设立条件

边界明晰,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建设运营主体合法经营一年以上。且在申报前一年内

未发生过重大旅游投诉事件和重大旅游安全责任事故。

4.2面积

面积≥50h㎡,权属清晰,无争议,能够作为康养旅游示范基地长期使用。

4.3区位交通条件

对外交通便捷,可进入性良好。

4.4资源条件

康养旅游资源丰富,应至少包括山地资源、滨水资源、温泉资源、田园资源等中的一

类,具有观赏游憩价值,有利于康养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生态环境承载力。

4.5生态环境

4.5.1水体质量

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GB3838规定的Ⅱ类,地下水应符合GB/T14848规定的Ⅲ类及以上

标准。污水排放按照标准GB18978规定执行。

4.5.2地质条件

选址按DZ/T0286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要求进行评估,远离滑坡、塌陷、地裂缝、

崩塌、泥石流、洪灾等地质灾害频发地段。

2

T/CQCT001—2023

4.5.3空气质量

空气质量总体上应符合GB3095的二级标准要求;康养旅游核心区空气负离子浓度≥

1000个/cm³。

4.5.4人体舒适度指数

按照GB/T27963要求,全年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3级的天数不小于220d。

4.5.5声环境质量

声音环境宜达到GB3096规定的1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制,即噪声昼间限值55dB,夜间限

值45dB。

4.5.6土壤环境

土壤质量达到GB15618二级指标要求。

4.5.7环境辐射

环境辐射按照标准GB18871执行。

5分区建设

5.1分区结构

合理进行核心区、依托区的规划和建设,可设特色功能区。

5.2分区建设条件

5.2.1核心区

a)环境安静,与其他区域有效隔离;

b)海拔不宜超过2000m;

c)环境噪声达到GB3096规定的0类标准;

d)PM2.5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环境空气污染浓度限值一级标准。其

他环境空气污染物按照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一类区执行;

e)依托独特的康养旅游资源优势,拥有一个或者几个特色明显、有一定规模和体量的

康养旅游服务项目。

5.2.2依托区

a)依托区宜设置接待区、游憩区和特色功能区;

b)接待区应选择地势平坦、集散方便、位置合理、视野开阔且能容纳较大规模的康养

旅游人群和车辆的区域;

c)游憩区应配置满足康养旅游游憩活动需要的设施,设施色彩、体量、布局应与自然

环境相协调。

5.3分区建设内容

5.3.1核心区

a)至少应设置一处健康管理服务中心;

b)应配置满足康养旅游需要的健康促进、亚健康调理、慢性病康复等项目,如膳食养

生中心、睡眠调养中心、运动康复中心、健康管理服务中心、休闲座椅、瑜伽馆、疗养保

健中心、冥想空间、康养步道等;

c)应具有健康养生功能的疗养服务点、坐观场所;

d)能够提供安全营养的绿色、生态、有机等养生食品及膳食养生菜单。

5.3.2依托区

a)接待区有接待咨询服务中心、停车场、餐饮、厕所、住宿、购物场所等;

b)游憩区应开展特色健康的娱乐、休闲、体验项目;

c)游憩区应开展与非遗相关、在地自然人文环境及生产生活融合的体验活动。

3

T/CQCT001—2023

6基础设施

6.1道路

应设置供游客骑行、漫步等游步道。车行道路符合GB576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标准。

6.2停车场

可借用自然地形,就势建造生态停车场。

6.3无障碍设施

应充分考虑残障人士、老年人、儿童等特殊人群的需求,提供无障碍服务,无障碍设

施按照标准GB50763要求执行,无障碍设施符号按照现行国家标准GB/T10001.9执行。

6.4辅助设施

6.4.1环境监测设施

具备必要的环境监测设备(负离子、温度、湿度、噪音、PM2.5等),并实时展示监测

数据。

6.4.2旅游厕所

旅游厕所设置按照GB/T18973执行。

6.4.3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按照GB18918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规定执行。

6.4.4餐饮卫生

餐饮场所卫生条件应按照GB16153执行。油烟排放应按照GB18483执行。

6.4.5垃圾处理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应按照GB16889或GB18485执行,建筑垃圾处理应按照CJJ134执

行,其他垃圾处理应按照CJJ/T102执行,医疗垃圾处理符合《医疗垃圾管理条例》,一次

性医疗物资使用按照GB15980执行。

6.4.6水电等设施

水、电、气、视、讯等线路布置按GB51192要求执行。电气、给水排水、通信工程的配

套设施、垃圾中转站及绿色垃圾处理站等应设在隐蔽地带。

6.4.7康养旅游服务点

应配备充足的服务点,提供避雨、休息、补给、应急医疗等设施与设备。

6.4.8智慧康养旅游

旅游信息化系统建设应达到LB/T021的标准。康养旅游信息化系统建设应按照LB/T

047执行。

7综合服务设施

7.1住宿设施

住宿设施的设置与建设应按照JGJ62执行,酒店及民宿标准按照GB/T41648、GB/T4308

执行,应根据康养人群的规模和淡旺季需求变化需要,设置各类客房不少于100间。

7.2餐饮设施

餐饮设施的设置与建设应符合LB/T051的规定,应在康养旅游人群集散地和较为集中

的休憩点,设置餐饮服务设施。

4

T/CQCT001—2023

7.3购物设施

基地内具有相对集中、便捷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的购物设施,相关标准按照GB/T17110

执行。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购物场所,销售特色化、系列化、品牌化的康养产品、旅游商

品及当地特产。

7.4医疗设施

7.4.1设置的医疗机构应根据机构规格、等级、执业类别和实际需求,配备相应医疗设施,

保障服务对象的健康管理和保健需要。

7.4.2配备基本的医学急救设施、设备,与属地或就近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中医院)建立

应急救治绿色通道。有条件的建议设置直升机停机坪。

7.4.3所属医疗机构应纳入属地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管理,满足服务对象特殊就医、用药需

求。

7.4.4规范设置自然疫源检测设施,定期进行检测。

7.4.5医疗垃圾处理符合《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7.5安全应急救助设施

7.5.1安全设施:有完善的消防、防盗、防雷电、救护、食品检测等安全设施设备。

7.5.2应急处理:制定和完善包括地震、火灾、食品卫生、治安事件、设施设备突发故障

等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同时,定期举行应急处理演练。

7.5.3急救应急:有健全的安全风险提示制度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在交通枢纽

和游客集中区,设置医疗救护点,同时应急缓冲区、疏散区设置合理。

7.6导向系统

7.6.1在特色景点、餐饮场所、住宿场所、康养场所等应设置必要的解说系统,包括全景

图、导览图、向导牌、科普标识牌、安全警示牌等。

7.6.2在各类康养疗法或康养旅游产品场所设置标识标牌,对康养旅游产品进行介绍及科

普宣传。

7.6.3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按照GB/T10001.1,GB/T10001.2,GB/T10001.3,GB/T

10001.4,GB/T10001.5,GB/T10001.6执行。

7.6.4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计按照GB/T15566,GB/T20501执行。

7.7便民惠民服务设施

7.7.1应建立覆盖旅游活动全过程的通信,邮政、金融、环卫等便民服务设施。

7.7.2应出台针对特殊人群如残障人士、老年人,青少年等的旅游优惠政策。

7.7.3应免费开放一部分旅游资源和休憩环境。

8康养旅游服务设施

8.1健康管理服务中心

8.1.1面积不应少于100㎡,应包括健康评估、健康监测、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制定健

康管理方案并实施、效果评价、应急救助、健康培训等功能。

8.1.2至少应配备1名专职健康管理师或者执业医师。执业医师可以单独聘请,也可和村

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合作运营,由其派驻。

8.1.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等规章制度,实施规范化、制度化管理。

8.1.4医疗设施设计按照GB/T50939执行。

8.2膳食养生餐厅

8.2.1餐厅设施规模与游客量匹配,就餐环境宜体现养生文化特色。

8.2.2应按照国民营养计划和膳食指南,宜提供绿色食品、民俗膳食、健康饮品、中药药

膳等普适性康养餐饮产品,能针对不同人群实施营养干预,相关标准参照《中国居民膳食

指南(2022)》。

8.2.3宜提供规范的适时康养膳食服务。推行简餐、分餐制,相关标准按照GB/T39002执

行。

5

T/CQCT001—2023

8.3康养健身设施

8.3.1应设置健身平台并配置健身设施设备,如观景台、瑜伽场、冥想台、手工作坊、运

动场地等,便于康养旅游人群进行体验,健身、观赏、休息等行为。

8.3.2康养健身设施建筑造型应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

8.4休闲娱乐设施

8.4.1选址和建设应与原有景观和环境相协调。

8.4.2因地制宜设置休闲娱乐服务项目。

8.4.3休闲娱乐设施设计,按照GB8408执行。

8.5康养科普设施

8.5.1选址和建设应在康养资源特色突出的区域。

8.5.2设置康养科普宣教中心,设置康养教育平台并配置相应设施。

8.6康养旅游步道

8.6.1步道系统总长度不少于5km,以完全环形步道或局部实现环形步道为宜。

8.6.2按照GB51192标准,设置不同长度、不同坡度类型的步道以满足全龄段不同康养旅

游人群的需求,主路、次路纵坡宜<8%;支路、小路纵坡宜<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

积雪和冰冻区域纵坡宜<6%。

8.6.3步道宽度以满足康养旅游人群心理舒适度和安全通行为宜,山地丘陵地区步道平均

宽度以1.5m以上为宜。

8.6.4铺设路面材质以当地材料为主,不宜硬化,应少设台阶。路面和形式富于变化,注

重安全,自然、简朴、舒适、最大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扰动。

8.6.5在步道转弯或分道处设置步道系统指引图、步行线路及位置图。按平均距离400

m~500m设置解说牌,解说牌内容包括沿途地形地貌、步道线路及主要设施配置;到达每一

休息点的距离与步程时间。步道每条线路以不同的颜色表示,并标明平均坡度。

9康养旅游产品

9.1产品要求

9.1.1康养旅游产品应突出当地资源特色、民族特色、文化特色。

9.1.2应有机结合健康管理学、康复医学及中医养生学等,使康养对象身心健康状态有明

显改善。

9.1.3不同康养旅游产品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应为特殊人群提供相应服务。

9.1.4应设置能为不同类型康养旅游人群提供健康检测、膳食养生、运动导引、保健咨询

等健康管理服务内容。

9.2产品类型

9.2.1康养产品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康复疗养类产品、保健养生类产品、运动健身类产品、

康养教育类产品等,如表1所示。

表1康养产品类型

类型产品种类

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疗法、中医特色疗法、

康复疗养类产品园艺疗养、温泉疗养、膳食保健疗养等。

包括但不限于滨水浴、田园冥想、

保健养生类产品中药浴、绿色食品养生等。

包括但不限于散步、慢跑、登山、瑜珈、骑行、

运动健身类产品素质拓展、作业疗法、运动功法等。

包括但不限于自然课堂、营地教育、

自然教育类产品校外素质教育、手工劳作、自然认知等。

6

T/CQCT001—2023

10运营机制

10.1机构

设立管理机构并有效运行。

10.2人员

10.2.1配备康养旅游运行和管理人员,并定期开展培训,满足服务需求。

10.2.2应有完善的康养旅游服务团队,专业指导人员须培训合格后上岗,数量与基地康

养服务项目相匹配。

10.2.3根据实际康养服务需求,配备营养师、心理咨询师、康复师等专业人员。

10.2.4人员服务行为符合GB/T26355中人员服务的有关要求。

10.3制度

10.3.1有完整的安全预案,应有自然灾害、森林防火、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火灾、意

识形态、反恐、公共卫生、紧急疏散等预案。

10.3.2有完善的古树名木保护、森林防火等资源保护制度及措施。

10.3.3建立并保持适宜的日常运行管理体系,加强对管理体系的绩效评估,确保服务目

标实现。

10.3.4应建立健全康养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和跟踪制度,确保基地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10.4营销

10.4.1应设立营销机构,建全营销制度,配置营销人员,建立营销渠道。

10.4.2应开展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或节庆活动。

11社区经济发展

11.1应建立和谐的社区共管机制,优先吸纳当地社区居民从事管护服务等工作。

11.2与社区协调共建、促进就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2评定计分方法

从基础条件、设施建设、运营机制、社区经济发展4个方面采取量化分级打分的方法进

行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和评定评分,80分以上可评定为重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且设附

加分项,具体分值见附录A。

7

T/CQCT001—2023

附录A

(规范性)

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打分表

康养旅游示范基地量化指标分级与分值见表A.1。

表A.1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打分表

序号指标赋分依据分值

合法经营一年以上,证照齐全基础设

资质要求施完备。且在申报前一年内未发生过

3

(3分)重大旅游投诉事件和重大旅游安全责

选址合理性任事故,否则不得分。

(9分)基地面积基地面积≥50公顷,权属清晰,无争

3

(3分)议,否则不得分

区位交通对外交通便捷,可进入性良好,否则

3

(3分)不得分

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且包括山地资源

、滨水资源、温泉资源、田园资源35

类及以上

旅游资源较为丰富,观赏游憩价值较

康养旅游资源

高,且包括山地资源、滨水资源、温3

(5分)

泉资源、田园资源中的2类

资源质量旅游资源较为一般,观赏游憩价值一

(8分)般,且包括山地资源、滨水资源、温1

泉资源、田园资源中的1类资源

旅游资源评价≥90分3

基础条件等级(按照

175~89分2

(26分)GB/T18972-

2017评分)(360~74分1

分)

水体质量地表及地下水同时达到国家Ⅱ类标准2

(2分)地表及地下水同时达到国家Ⅲ类标准1

达到GB3095的二级标准,负氧离子

2

空气质量浓度≥1500个/cm3

(2分)达到GB3095的二级标准,1000个/

1

cm3≥负氧离子浓度<1500个/cm3

舒适度指数(

>220d2

人居环境气候

生态环境

舒适度≥3级的

(9分)150d~220d1

天数)(2分)

声环境质量达到GB3096的1类标准及以上,否则

1

(1分)不得分

土壤环境质量达到GB15618二级指标标准及以上,

1

(1分)否则不得分

远离天然辐射高的本底地区,无有害

环境辐射

人体健康的人工辐射和工业辐射,否1

(1分)

则不得分

8

T/CQCT001—2023

表A.1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打分表(续)

序号指标赋分依据分值

停车场、无障碍设施、公厕、垃

圾箱规模与接待容量相适应,布

点合理,数量充足;设置类型丰

富供康养旅游人群骑行、漫步的3

骑行道、游步道;有完善的环境

监测设施设备;供水设施运行良

停车场及附属设施(

好,用水量充足,排水设施完善

3分)

停车场、无障碍设施、公厕、垃

圾箱规模与接待容量相适应,布

点合理,数量一般;道路形式较

1

为单一,配备简单的环境监测设

备且供水设施运行良好,排水设

综合服务设施完善

施接待中心、食宿购物非常完整5

(14分)、安全应急救助、标

较完整3

识体系等综合服务设

施(5分)一般1

包括完整的旅游政务子系统、景

智慧康养旅游管理系区资产子系统、地理信息子系统

2

统(2分)、可视化综合管理子系统等,否

则不得分

设施建设(具备规范的诊疗服务能力和医养

2

40分)结合资质,健康检测、监测应配

基本医疗设施(4分备血压计、心率仪、血常规与尿

4

)常规检测仪、唾液皮质醇检测仪

等设备,与医院建立绿色救治通

道及配置常备药物,否则不得分

面积≥100㎡2

配备康养信息化健康管理系统平

台、健康检测评估仪器设备和智

能穿戴设备,并能提供健康评估2

、健康监测、健康指导、制定健

健康管理服务中心(

康管理方案并实施,否则不得分

8分)

配备≥1名专职健康管理师或者

康养旅游服2

执业(中)医师。否则不得分

务设施

(26分)拥有健全健康管理服务中心管理

制度、工作流程、操作规范等规2

章制度,否则不得分

设置符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22)》,能针对不同人群能够

膳食养生餐厅(2分

提供普适性康养产品并能有针对2

性实施健康的营养干预,否则不

得分

9

T/CQCT001—2023

表A.1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打分表(续)

序号指标赋分依据分值

有休闲中心、康养场所、文化娱乐、体

育健身活动设施齐全,能够容纳100人开4

康养旅游健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

身设施

有休闲中心,康养场所、文化娱乐、体

(4分)

育健身活动设施较少,能够容纳50-1002

人开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活动

有生态科普宣教中心,设置3处以上自然

科普教育4

教育平台并配置设施完善

设施

有生态科普宣教中心,设置3处以下自然

康养旅游(4分)2

2设施建设教育平台并配置设施完善

服务设施

步道长度≥5km且至少有两种不同长度、

康养旅游4

坡度的步道系统

步道

步道长度≥5km且至少有一种不同长度、

(4分)2

坡度的步道系统

有完善的康养旅游标识系统,康养文化

标识牌、导览标识牌、安全标识牌等数4

康养

量充足

标识系统

有康养旅游标识系统,但康养旅游文化

(4分)

标识牌、导览标识牌、安全标识牌等数2

量较少

特色突出,既能突出当地生态资源特色

、民族特色或文化特色又开发有医养融4

产品设置合的特色产品

(4分)特色一般,基本能突出当地生态资源特

色、民族特色或文化特色,尚未开发医2

康养旅游养融合特色产品

基地运营管

3产品能为不同类型康养旅游人群提供安全有

理(28分)

(15分)效的5天4晚及更长时间的康养方案且包

4

括膳食养生、运动导引、保健咨询3项内

康养方案

容且内容设置丰富

(4分)

具有基地特色的3天2晚康养方案且包括

膳食养生、运动导引、保健咨询中的1项2

内容但内容一般

开发6种及以上康养旅游项目,且各项

目具备相应的指导人员、课程、场地、

设施等开展活动的条件,有内容丰富、

图文并茂的佐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课5

程方案、健康数据评估方案、现场服务

照片、宣传资料、疗法功效介绍资料、

产品类型

成果展示资料等)

(5分)

开发4~5种康养旅游项目,且各项目

具备相应的指导人员、课程、场地、设

施等开展活动的条件,有内容较为丰富

3

的佐证材料,能提供课程方案、健康数

据评估方案、现场服务照片、成果展示

资料等

10

T/CQCT001—2023

表A.1康养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打分表(续)

序号指标赋分依据分值

开发1~3种康养旅游项目,且各项目具备

相应的指导人员、课程、场地、设施等开展

活动的条件,内容较为一般,佐证资料较少1

,仅能提供课程方案、现场服务照片、宣传

资料等

有完整的康养旅游产品销售渠道及专职营销

1

产品营销管理人员,否则不得分

(2分)具有特色的主题活动,且有档案资料,否则

1

不得分

具备运营管理机构,明确职能责任范围、短

机构

期与长期运营目标,相应材料齐全,否则不1

(1分)

得分

配备5名以上经培训并取得结业的专职康养

康养指导4

指导人员

人员

配备5名以下经培训并取得结业的专职康养

(4分)2

指导人员

至少配备全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

运营管理4

医护人员康复师、护士等4类以上专业人员

(13分)

(4分)至少配备全科医生、营养师、心理咨询师、

2

康复师、护士等2、3类专业人员

有完整的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的安全设

管理机制

施设备及完善的生物资源保护制度及保护措2

(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