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东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白天;穴居在洞中的蜓蚓遇大雨,常常会爬出洞口,其主要原因()

A.洞内缺少氧气。

B.洞外有食物。

C.洞内温度高。

D.洞内光线太强。

2、中学生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A.饭菜吃多少,买多少,不浪费B.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卫生C.吃饭常用一次性餐具D.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3、农民在雨后移栽玉米幼苗时,一般要去掉一些叶,这是为了()A.降低光合作用B.降低呼吸作用C.降低吸收作用D.降低蒸腾作用4、馒头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在人体的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和脂肪酸D.二氧化碳和水5、人在呼吸时所吸入的氧气,最终进入()内被人体利用.A.肺泡B.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C.红细胞D.组织细胞6、用同样规格的四台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12.5×物镜10×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0×物镜4×D.目镜5×物镜40×7、下列结构①脑②脊髓③脑神经④脊神经;属于周围神经系统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如图所示,拴羊的小树因树皮被勒断而死去。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这是因为树干上树皮中()损伤严重,从而阻断()A.木质部、有机物的向上运输B.韧皮部、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上运输C.韧皮部、有机物的向下运输D.木质部、水分和无机盐的向下运输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实验中,先用10×物镜观察,再换用40×物镜观察,结果发现()A.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增多B.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减少C.视野变亮D.视野变暗10、小肠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A.小肠能通过蠕动来促进消化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C.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D.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11、2005年8月,国际黑猩猩基因测序与分析联盟公布,黑猩猩与人类在基因上相似程度达到90%以上.这个研究成果可以直接说明()A.人类和大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B.人类是由黑猩猩经过漫长的年代进化而来的C.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人类和大猩猩可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12、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A.癌症B.糖尿病C.心血管疾病D.以上都是13、近年来,东南亚成为中国居民出国旅游的热点地区,下列关于东南亚说法正确的是()A.东南亚位于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B.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南河C.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D.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14、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C.生物圈是指生物生活所需要的环境D.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和它们生活所需要的环境15、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结构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特点()A.小肠很长,约5~6米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C.小肠绒毛内部有许多毛细血管,且壁很薄D.小肠的结构呈圆管状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胃呈囊状,可贮存食物______.(判断对错)17、胎儿在母体子宫内发育,能通过____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____和____;胎儿产生的____等废物,也能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1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消化道各结构中,只有消化而无吸收功能的是____,在该结构内发生的化学性消化是____.

(2)得了肝炎的人,厌食油腻食物,原因是____

(3)食物在图中的____处;最终都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写出该结构利于吸收的一个突出特点是____.

(4)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器官名称B____C____D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是从图中____处开始的,消化产物是在图中____处才被吸收的.19、消化系统由____和____组成.吸收是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____的过程.20、显微镜上的反光镜有两面,一面是镜,当光线较强时使用;另一面是镜,当光线较弱时使用。21、【题文】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它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2、所有的动物都是消费者,所有的植物都是生产者,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23、血液由红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3题,共9分)24、将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与缺乏时症状连接起来(将右侧字母填入下面对应横线上)①维生素AA.缺乏时会患骨质疏松和佝偻病②维生素CB.缺乏时会患皮肤粗燥和夜盲症③铁C.缺乏时会患地方性甲状腺肿④碘D.缺乏时会患贫血症⑤维生素DE.缺乏时会患坏血病①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⑤_________25、【题文】将两边相关的知识用线连接起来。

粗细准焦螺旋放大作用肾蕨裸子植物。

物镜和目镜反射光线紫菜蕨类植物。

反光镜转动时镜筒升降枇杷藻类植物。

载物台放被观察的标本松树被子植物26、【题文】缺铁易患地方性甲状腺肿。

缺碘易患贫血。

缺维生素D易患坏血病。

缺维生素C易患佝偻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

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

故选:A.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蚯蚓的呼吸.解答时可以从蚯蚓的呼吸器官和呼吸特点方面来切入.

2、C【分析】【解答】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率低易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资源节约的本意。【分析】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旨是从保护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不浪费资源,爱护生态环境。所以ABD为正确的。3、D【分析】【解答】解: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的根毛和幼根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可见D正确.

故选:D

【分析】蒸腾作用进行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光照越强,蒸腾作用越旺盛,光照越弱,蒸腾作用越弱,据此答题.4、A【分析】解:三大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最终消化产物如图所示:

即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甘油;脂肪酸.

故选:A.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其中,糖类、蛋白质和脂肪是大分子的有机物,需要在消化道内在消化酶的参与下被分解成小分子的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此题考查了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的消化终产物.【解析】【答案】A5、D【分析】解:人体呼吸过程如图所示:因此人体从外界吸入的氧气是被组织细胞利用的.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利用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即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故选:D

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人体吸入氧气的目的是在氧气的参与下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解析】D6、B【分析】解:(1)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2.5×10═125(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4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四台光学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目镜10×物镜40×”(400倍),所以,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目镜10×物镜40×”。

故选:B。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野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组合是放大倍数最大的.【解析】B7、B【分析】

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故选:B.

【解析】【答案】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发出的神经组成.

8、C【分析】试题分析:植物的茎由树皮、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和髓组成,其中形成层由分生组织构成,分生组织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使双子叶植物的茎能加粗的根本原因。输导组织组成导管和筛管,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方向由下向上;筛管是运输有机物,方向由上向下。拴羊的小树因树皮被勒断而死去的主要原因伤到了树的韧皮部中的筛管,不能向下运输有机物。故选C。考点:本题考查筛管的位置和功能。【解析】【答案】C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9、BD【分析】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因此先用10×物镜观察,再换用40×物镜观察,结果发现视野中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故选:B;D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越少,视野越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视野越亮.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中细胞数目以及视野亮度的关系.【解析】【答案】BD10、BC【分析】解:A;小肠能通过蠕动来促进消化;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A不符合题意;

B;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B符合题意;

C;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符合题意;

D;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消化食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这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这与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好好记忆.【解析】【答案】BC11、AD【分析】解: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黑猩猩是人类的近亲;它们是与人类血缘最近的动物,黑猩猩和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是除人类之外智力水平最高的动物.由于黑猩猩和人类的基因相似度达98.77%,表明人和黑猩猩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可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故选:AD.

亲缘关系越近;遗传物质的相似程度越高,解答时可以从人类的起源;人类和黑猩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本题考查人类和动物黑猩猩的亲缘关系.从基因水平上分析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解析】【答案】AD12、AC【分析】解:据分析可见: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可见A;C符合题意.

故选:A;C

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

关键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解析】【答案】AC13、CD【分析】本题考查东南亚的相关知识,理解解答即可。读图可知,东南亚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故A错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故B错误;东南亚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故C正确;中南半岛地形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故D正确。故选CD。【解析】CD14、AD【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其中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故AD符合题意。​故选AD。【解析】AD15、CD【分析】解:A.小肠很长;约5~6米,有利于消化食物,故A正确;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故B正确;

C;小肠绒毛内部有许多毛细血管;且壁很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故C错误;

D.小肠的结构呈圆管状与消化无关;故D错误;

故选:CD

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5-6米;小肠壁的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这种突起叫做小肠绒毛.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这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这与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好好记忆.【解析】CD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6、√【分析】解:在消化道内;胃呈囊状,具有较大的伸展性,成年人的胃能容纳2升左右的食物.胃内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里面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所以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故答案为:√

胃属于消化道中最膨大的一部分.胃的功能有两个:贮存食物;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胃的功能可结合着胃的结构特点理解掌握,难度较小.【解析】√17、略

【分析】

男性睾丸产生的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巢产生的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在母体的子宫内,胚胎继续进行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胚胎发育到第8周,其外貌开始像人,从这时起到出生前的胚胎,叫做胎儿.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再由母体排出体外.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所以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取所需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到母体的血液里,在由母体排出体外.

故答案为:胎盘;营养物质;氧;二氧化碳.

【解析】【答案】根据人的胚胎的发育过程分析解答.

18、略

【分析】

(1)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输送到口腔;唾液里有唾液淀粉酶,唾液淀粉酶能促进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口腔虽有消化功能但无吸收功能.

(2)肝脏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加大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得了肝炎的人,胆汁分泌不足,不利于脂肪的消化,因此厌食油腻食物.

(3)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小肠内壁上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

(4)图中A;B、C、D、E、F依次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5)胃腺分泌的胃液含有初步消化蛋白质的酶;因此蛋白质的初步消化是从图中C处开始的.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蛋白质的消化终产物氨基酸在图中D处(小肠)被吸收.

故答案为:(1)口腔;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为麦芽糖。

(2)胆汁分泌不足。

(3)D;小肠很长;小肠内壁上有大量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比较薄.

(4)食道;胃;小肠。

(5)C;D

【解析】【答案】这是一道关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识图题.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的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ABCDEF依次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器官: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19、略

【分析】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的起始部位是口腔,其后依次是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口腔里有牙齿和舌,还有唾液腺导管的开口,胃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能够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中的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它们的功能是分泌消化液消化食物;消化后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等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故答案为:消化道;消化腺;循环系统。

【解析】【答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必须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被人体利用;即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

20、略

【分析】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视野亮度增强。【解析】【答案】平面凹面2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故题干的叙述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态平衡的概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解析】【答案】对四、判断题(共2题,共8分)22、×【分析】含有叶绿体的植物是生产者,蚯蚓是分解者。【解析】【答案】×23、×【分析】解: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双面凹的圆饼状,其主要功能是运输氧;白细胞呈圆球状,唯一有细胞核的血细胞,功能是防御疾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