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外版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上外版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上外版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上外版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上外版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1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将某种材料的长方体锯成A、B两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并紧靠在一起,如图所示,物体A的角度如图中所示,现用水平方向的力F推物体,使A、B保持矩形整体沿力F方向匀速运动,则().

A.物A在水平方向受两个力作用,合力为零B.作用于A的摩擦力不止一个C.物B对A的压力大小等于桌面对A的摩擦力的大小D.物B在水平方向受三个力的作用2、中国飞人刘翔在第十一届全运会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以13秒34的成绩如愿摘金,完美实现了王者归来,关于比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刘翔在110米中点的速度一定等于8.2m/sB.刘翔在13秒34的中间时刻的速度一定等于8.2m/sC.刘翔在110米终点的速度一定等于8.2m/sD.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8.2m/s3、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s末物体位于出发点B.前2秒的加速度与后两2秒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一直往负方向向运动D.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1.5m/s24、如图所示,物体A与竖直墙面接触,在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A的受力个数为()

A.1B.2C.3D.45、宇航员的训练、竞技体育的指导、汽车的设计等多种工作都用到急动度(jerk)的概念。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急动度;其方向与加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一质点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直线运动,选向下为正方向,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内质点处于超重状态B.内的质点做减速运动C.时质点速度方向改变D.时质点的急动度为6、如图,可视为质点的A、B两物体相距s=7m,物体A以vA=4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vB=10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m/s2。那么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

A.7sB.8sC.9sD.10s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则()

A.当<2时,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时,A的加速度为C.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D.B的加速度可能为8、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两点,所用时间为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到某一最大速度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至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则物体的()A.只能为与的大小无关B.可为许多值,与的大小有关C.之间没有关系D.必须满足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长木板不能水平放置,一定要一端高一端低B.应先接电源,再拉动纸带C.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D.作v-t图时,所描曲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10、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半径为R的半球形容器底部中心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A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OP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若换为与质量为2m的小球B相连,小球B将静止于M点(图中未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对小球B的作用力大小为2mgB.弹簧对小球A的作用力大于对小球B的作用力C.弹簧的原长为R+D.O′M的长度为11、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为5kg,此时A与桌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0N,不计定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拉力F=30N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B的质量M可以为()(g=10N/kg)

A.2kgB.1kgC.3kgD.5kg12、如图所示,用光滑的粗铁丝做成一直角三角形,BC边水平,AC边竖直,∠ABC=β,∠A=α,AB及AC两边上分别套有细线系着的铜环M、N,当它们静止时,细线跟AB所成的角γ,跟AC所成的角大小为θ(细线长度小于BC)则()

A.γ=βB.C.D.1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上静止一质量为m1的小滑块,现给木板施加一随时间均匀增大的水平力F,满足F=kt(k为常量,t代表时间),长木板的加速度a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小滑块所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2s时间内,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增大B.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C.m2与m1之比为1:3D.当小滑块从长木板上脱离时,其速度比长木板小0.5m/s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重为G的小球被竖直的木板挡住,不计一切摩擦,则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_____,小球对木板的压力为______.

15、如图所示是小球沿斜面滚下的频闪照片,照片中每两个相邻小球像的时间间隔是0.1s,这样便记录了小球运动的时间.设开始时的位置为0,依次为位置1、2、3、4、5,小球运动的位移可以用刻度尺测量.小球在位置1、2、3、4的速度分别最接近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________m/s,小球滚下过程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数字)

16、2011年太平洋冰壶锦标赛在南京奥体中心完美收官.主场作战的中国队表现出色,包揽了男、女两个项目的金牌.如图所示,冰壶以一定的速度从A点垂直进入四个相同的矩形区域沿虚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刚要离开第四个矩形区域边缘的E点时速度恰好为零。则冰壶通过B、C、D三点时的速度之比是_____________。

17、v-t图,读图则_____时刻离原点最远,9秒内的位移是_____

18、借助“位移传感器”把物体运动的位移、时间转换成电信号,经过计算机的处理,可以立刻在屏幕上显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如图所示,固定不动的小盒C能够发射和接收超声波信号,记录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并输送给计算机。工作时,小盒C向运动的被测物体D发出超声波脉冲,脉冲被运动物体D反射后又被小盒C接收,小盒记录其时间为t1,完成第一次测量。经过短暂的时间Δt后,传感器和计算机系统会自动进行第二次测量,小盒记录其时间为t2。超声波的速度远远大于物体D的速度,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v0,请用以上数据t1、Δt、t2和v0表示以下所求结果:

(1)物体D两次被测位置P、Q间的距离Δx=____________________;

(2)计算机系统计算运动物体D平均速度的表达式为v=________________。19、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表:

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第______s内的位移最大,第______s内的路程最大;前______s内位移最大,前______s内路程最大.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2题,共8分)20、某同学探究如图甲中台秤的工作原理他将台秤拆解后发现内部简易结构如图乙所示,托盘A、竖直杆B、水平横杆H与齿条C固定连在一起,齿轮D与齿条C啮合,在齿轮上固定指示示数的指针E,两根完全相同的弹簧将横杆H吊在秤的外壳I上。他想根据指针偏转角度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经过调校,托盘中不放物品时,指针E恰好指在竖直向上的位置,若放上质量为m的物体指针偏转了θ弧度,(θ<2π),齿轮D的直径为d;则。

(1)弹簧的形变量为______(用题干所给的参量表示)

(2)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则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表达式为______(用题干所给的参量表示)

(3)该同学进一步改进实验,引入了角度传感器测量指针偏转角度,先后做了六次实验,数据如下方表格所示,在给定坐标纸上作图______,得到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d=5.00cm,g=9.8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次数n

1

2

3

4

5

6

m(kg)

0.1

0.2

0.3

0.4

0.5

0.6

θ(rad)

0.13

0.25

0.40

0.51

0.63

0.76

21、某同学设计了用光电门传感器“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小车上固定宽度为L的遮光片,将两个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相距为d的轨道上,释放小车,传感器记录下小车经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分别是△t1、△t2,可以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用题中的符号L、d、△t1、△t2表示)。

(2)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________法(填物理方法),应保持________不变,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来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大小,研究加速度a随拉力F变化的规律。

(3)如图乙所示,实验得到的图像不过原点表明实验之前缺少的一个必要操作是________。

(4)由图像可以计算出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m/s2)。

(5)随着所挂钩码数量增加,拉力F越来越大,图线不断延伸,后半段将要发生弯曲,请预测图线将向________(填“横轴”或“纵轴”)一侧弯曲。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21分)22、如图(甲)所示,A车原来临时停在一水平路面上,B车在后面匀速向A车靠近,A车司机发现后启动A车,以A车司机发现B车为计时起点(t=0),A、B两车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B车在第1s内与A车的距离缩短了

(1)求B车运动的速度vB和A车的加速度a的大小。

(2)若A、B两车不会相撞,则A车司机发现B车时()两车的距离应满足什么条件?

23、飞机着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获得大小为a=6m/s2的加速度,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v0=60m/s,求它着陆后t=12s内滑行的距离。24、一长木板B置于水平地面上,B左端放置一小物块A。在B右方有一竖直墙壁,B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如图甲所示。时刻开始,A与B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t1=1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已知碰撞前后木板B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碰撞后的一段时间内,A、B运动的图像如图乙中直线a、b(实线)所示;小物块A始终未离开木板B,A;B相对静止之后又以共同速度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与B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向左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不变。求:

(1)碰撞后两者相对运动的过程中,A、B的加速度

(2)木板的最小长度;

(3)碰撞前两者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的过程中,A、B的共同加速度大小和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B【分析】【详解】

AB.对木板分析受力情况:木板在水平面受到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对木板弹力和摩擦力合力为零,故A错误,B正确;

C.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对木板弹力和摩擦力的合力与桌面对的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作出和的合力如图,由几何知识得知:

故C错误;

D.木板在水平面内受到的弹力和摩擦力,水平面的摩擦力和推力共四个力的作用,故D错误.2、D【分析】【详解】

A.刘翔的运动性质未知;无法求出中点速度,A错误;

B.刘翔的运动性质未知;无法求出中间时刻的速度,B错误;

C.刘翔的运动性质未知;无法求出终点速度,C错误;

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

D正确。

故选D。3、D【分析】【详解】

A.物体在前内,一直向正方向运动,位移大小为3m,没有回到出发点,在后内;物体向负方向运动,故AC错误;

B.在内,图象的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不变,根据加速度的公式可知物体加速度为:

即加速度大小为故B错误,D正确;4、C【分析】【分析】

【详解】

先对AB整体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知。

竖直方向。

F=GA+GB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墙面对A无弹力。

隔离A物体分析;A必受重力;B对A的弹力和向上摩擦力作用,共受三个力作用。

故选C。5、D【分析】【详解】

A.根据图像可知,内质点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且加速度方向向下,故质点处于失重状态,A错误;

BC.前质点的加速度一直为正,而质点的初速度又为零,故前内速度方向一直为正,时质点速度方向没有改变;内的质点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BC错误;

D.根据题意可知急动度是指加速度变化的快慢,由图像可知斜率表示急动度,时急动度是

故D正确。

故选D。6、B【分析】【分析】

【详解】

物体B停下来所用时间为

此时A、B距离为

设再经过t2后A追上B,则有

则物体A追上物体B所用的时间为t=t1+t2=5s+3s=8s

故选B。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B:C【分析】【详解】

A.设B对A的摩擦力为f1,A对B的摩擦力为f2,地面对B的摩擦力为f3,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f1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f1和f2的最大值均为2μmg,f3的最大值为μmg,故当0<F≤μmg时,A、B均保持静止;继续增大F,在一定范围内A、B将相对静止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故A错误;

BC.设当A、B恰好相对地面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拉力为F′,加速度为a′,则对A,有F′-2μmg=2ma′,

对A、B整体,有F′-μmg=3ma′,

解得F′=3μmg,

故当μmg<F≤3μmg时,A相对于B静止,二者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当F>3μmg时,A相对于B滑动.

当F=μmg时,A、B以共同的加速度开始运动,将A、B看作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F-μmg=3ma,

解得a=μg,

故BC正确.

D.对B来说,其所受合力的最大值Fm=2μmg-μmg=μmg,

即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故D错误.8、A:D【分析】【分析】

【详解】

AB.当物体匀速通过A、两点时,则有

当物体先匀加速后匀减速通过A、两点,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总位移为

解得

与的大小无关;故A正确,B错误;

CD.匀加速运动的时间和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之和为

代入并整理得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AD。9、B:C【分析】【详解】

A.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长木板可以水平放置;也可以一端高一端低,A错误;

B.实验过程应先接电源;再拉动纸带,B正确;

C.拉动纸带时;拉动的方向应与限位孔平行,减小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对实验的影响,C正确;

D.作v-t图时;所描曲线不用必须经过每一个点,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曲线上即可,D错误。

故选BC。10、A:C:D【分析】【详解】

小球受三个共点力而平衡;这三个力构成一个矢量三角形,如图所示。

矢量三角形刚好和几何三角形相似,则当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A相连时

设L2为O′M的长度,当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2m的小球B相连时

设弹簧的原长为则

联立可得

故选ACD。11、A:C【分析】【详解】

当物体B质量大时,物体A有向右运动趋势,则静摩擦力向左最大:Mg=F+Fmax=30+10=40N

所以最大为:M=4kg

当物体B质量小时,物体A有向左运动趋势,则静摩擦力向右最小:Mg=F-Fmax=30-10=20N

所以最小为:M=2kg

综合得出物体B的质量为:2kg≤M≤4kg.

A.2kg.故A符合题意.

B.1kg.故B不符合题意.

C.3kg.故C符合题意.

D.5kg.故D不符合题意.12、C:D【分析】【详解】

假设AC上的铜环质量为零,重力为零,它仅受线的拉力和铁丝AC的弹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由于铁丝对AC上的环的弹力垂直于AC,则细线必定垂直于AC,则细线平行于BC,此时实际上AC上的环的质量大于零,重力大于零,要使此环处于静止,细线的左端必须斜向左上方,则有此时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所以假设AB上的铜环P的质量为零,重力为零,它仅受细线的拉力和铁丝AB的弹力,它们是一对平衡力,则此环平衡时,细线与AB垂直,而AB上的铜环的质量大于零,重力大于零,要使此环处于静止状态,细线不能与AB垂直,应有故CD正确.13、A:D【分析】【详解】

A.在0~2s时间内,小滑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它们之间为静摩擦力,对小滑块有Ff=ma1

a1在增大,所以静摩擦力Ff也在增大;A正确;

BC.长木板的加速度a在3s时突变,所以小滑块在3s时脱离长木板,对长木板在3s时刻前、后的运动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3−Ff3=m2a前=m2(2m/s2)F3=m2a后=m2(3m/s2)

解得Ff3=m2(1m/s2)

在0~2s时间内F=(m1+m2)a1=kt

所以

在2~3s时间内F−Ff3=m2a2

所以

由图线斜率可知

解得m1=m2

BC错误;

D.在2s时刻,小滑块与长木板的速度相同,在2~3s时间内小滑块的速度的变化量为Δv1=1m/s

长木板的速度变化量为Δv2=1.5m/s

所以3s时;长木板比小滑块的速度大0.5m/s,D正确。

故选AD。

【点睛】

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2]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小球受重力,挡板对球的弹力斜面对球的弹力.将和合成,合力为F,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得出

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得出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斜面对球的弹力等于小球对斜面的压力,板对球的弹力等于小球对木板的压力。【解析】15、略

【分析】【详解】

[1][2][3][4]从刻度尺中可知小球在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经过的位移分别。

x1=7.0cm;x2=9.0cm;x3=14cm;x5=16.0cm;x6=21.0cm;

则由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知,速度依次为

[5]根据【解析】0.801.151.501.853.5016、略

【分析】【详解】

物体运动的逆过程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速度位移关系v2=2ax

知,连续相等位移速度比为所以匀减速到零的连续相等位移速度比为∶∶1。【解析】∶∶117、略

【分析】【详解】

[1]由v-t图像可知,v-t图所包围的面积代表位移;故7s时物体的正向位移最大,离原点最远;

[2]v-t图的斜率代表加速度,6-9s内,斜率为

即加速度大小为9s时的速度为

所以9秒内的位移是【解析】7s10m18、略

【分析】【详解】

(1)[1]根据题意得

解得

(2)[2]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解得【解析】19、略

【分析】【详解】

[1]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为:

x1=5m-0=5m在第2s内的位移:

x2=-4m-5m=-9m在第3s内的位移:

x3=-1m-(-4)m=3m在第4s内的位移:

x4=-7m-(-1)m=-6m在第5s内的位移:

x5=1m-(-7)m=8m所以在第2s内的位移最大;

[2]质点在第1s内的路程为:

s1=5m+0=5m在第2s内的路程:

s2=4m+5m=9m在第3s内的路程:

s3=4m-1m=3m在第4s内的路程:

s4=7m-1m=6m在第5s内的路程:

s5=1m+7m=8m所以在第2s内的路程最大;

[3]前1s内的位移为:

=5m-0=5m前2s内的位移:

=-4m-0m=-4m前3s内的位移:

=-1m-0m=-1m前4s内的位移:

=-7m-0m=-7m前5s内的位移:

=1m-0m=1m所以前4s内的位移最大;

[4]前1s内的路程为:

=5m前2s内的路程:

=5m+9m=14m前3s内路程:

=14m+3m=17m前4s内的路程:

=17m+6m=23m前5s内的路程:

=23m+8m=31m所以前5s内的路程最大.【解析】2245四、实验题(共2题,共8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1]由图乙可知,当BC下降时,带动齿轮顺时针转动,下降的高度恰好等于齿轮转过的弧长,直径为d,圆心角为θ的扇形对应的弧长为。

所以此时的形变量为

(2)[2]根据胡克定律和平衡条件可得。

解得。

(3)[3]根据描点作图法可得图线为。

[4]由上分析可知。

可得。

由图可知图线的斜率为。

又由。

可得。

【解析】157N/m(156N/m~158N/m)21、略

【分析】【详解】

(1)[1]小车经过光电门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