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华东师大版拓展型课程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7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对一些实验事实的理论解释正确的是。选项实验事实理论解释AHF的稳定性强于HClHF分子间有氢键而HCl没有B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白磷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109°28′C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SO2是电解质D第一电离能:N>ON原子2p能级半充满

A.AB.BC.CD.D2、相同温度下,容积均恒为2L的甲、乙、丙3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2SO3(g);△H=-197kJ·mol-l。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容器起始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达到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SO2O2SO3ArAr甲2100放出热量:Q1乙1.80.90.20放出热量:Q2=78.8kJ丙1.80.90.20.1放出热量:Q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1>Q3>Q2=78.8kJB.三个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均为K=2C.甲中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升高温度,则SO2的转化率将大于50%D.若乙容器中的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则0~tmin内,v(O2)=1/5tmol/(L·min)3、利用工业废气中的CO2和H2可以合成甲醇,反应方程式为:CO2(g)+3H2(g)⇌CH3OH(g)+H2O(g)ΔH<0,恒温下向5L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t/minn(CO2)/moln(H2)/mol02.06.021.040.561.5

A.反应进行到4min时已达平衡B.2min末反应速率v(CO2)=0.1mol·L-1·min-1C.该温度下化学平衡常数K=(mol·L-1)-2D.图中曲线表示逐渐升高温度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图像4、我省为沿海省份;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等资源,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可以用下图表示。

下列关于海水提取Br2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NaBr转化为Br2,可以选用Cl2、O2等还原剂B.将Br2转化为HBr,可利用溴单质易升华的特性用空气将溴吹出C.将Br2转化为HBr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H2O+Br2=2H++SO+2HBrD.海水提取溴中出现了两次溴离子被氧化的过程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不仅严重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B.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D.金属钠着火,应立即用水灭火6、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可除去水中溶解的食盐。

B.探究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同。

C.探究分子不断运动。

D.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A.AB.BC.CD.D7、某实验小组将废铁屑(含硫化亚铁等杂质)和稀硫酸加入锥形瓶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加入氨水,制得硫酸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装置如下图(夹持仪器略去)。下列说法或操作错误的是。

A.乙装置是安全瓶B.将氨水滴入时,先缓慢打开活塞,再打开玻璃塞C.KMnO4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2S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D.锥形瓶中发生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3·H2O+H+=NH4++H2O8、某同学利用锌、氧化铜和稀硫酸制取铜,他设计了两套方案,方案Ⅰ:利用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制氢气,氢气还原氧化铜;方案Ⅱ:氧化铜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铜,然后用锌与硫酸铜反应制备铜。下列关于方案Ⅰ和Ⅱ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方案Ⅱ比方案Ⅰ操作简便B.等质量的锌,相同条件下在方案Ⅰ和方案Ⅱ中制得的铜的质量相同C.等质量的H2SO4参加反应,方案Ⅰ制取铜的质量比方案Ⅱ的少D.为了加快锌与稀硫酸反应,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铜9、下列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A.O2B.H2C.NH3D.NO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3题,共6分)10、常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体积和浓度均相同的三种一元弱酸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横坐标a表示滴定百分数(滴定用量与滴定终点用量之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酸性:B.当滴定至溶液中存在:C.滴定当时,溶液中D.初始浓度11、某同学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产生足量的气体通入c中,最终出现浑浊。下列所选物质组合符合要求的是。

a中试剂b中试剂c中溶液A浓硫酸浓盐酸饱和食盐水B浓硫酸Cu溶液C稀硫酸饱和溶液D浓氨水碱石灰溶液

A.AB.BC.CD.D12、“探究与创新能力”是化学的关键能力。下列各项中“操作或现象”能达到预期“实验目的”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或现象A制作简单原电池将铁钉和铜丝连接插入食醋中即可形成原电池B验证碳能与浓硝酸反应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碳,产生红棕色气体C鉴别溴蒸气和分别通入溶液中,产生浅黄色沉淀的是溴蒸气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加入足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混合后分液

A.AB.BC.CD.D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3、晶体硼熔点为1873K;其结构单元为正二十面体,结构如图所示。氮化硼(BN)有多种相结构,例如六方相氮化硼与立方相氮化硼,结构如图所示,六方相氮化硼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硼原子有___种不同能量的电子,第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介于硼元素与氮元素之间的元素有___种。

(2)晶体硼为___(填晶体类型),结构单元由___个硼原子构成,共含有___个B-B键。

(3)关于氮化硼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

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d.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

(4)NH4BF4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1molNH4BF4含有___mol配位键。14、研究CO还原NOx对环境的治理有重要意义;相关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ⅠNO2(g)+CO(g)CO2(g)+NO(g)ΔH1

Ⅱ2NO2(g)+4CO(g)N2(g)+4CO2(g)ΔH2<0

Ⅲ2NO(g)+2CO(g)N2(g)+2CO2(g)ΔH3<0

(1)已知:每1mol下列物质分解为气态基态原子吸收的能量分别为。NO2COCO2NO819kJ1076kJ1490kJ632kJ

①根据上述信息计算ΔH1=_______kJ·molˉ1。

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只进行反应Ⅰ;若压强不变,能说明反应Ⅰ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ⅡΔH<0;ΔS<0;该反应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C恒温条件下;增大CO的浓度能使反应Ⅲ的平衡向正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上述反应达到平衡后;升温,三个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均一直增大直至达到新的平衡。

(2)在一个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NO2和CO的起始物质的量比为1∶2进行反应,反应在无分子筛膜时二氧化氮平衡转化率和有分子筛膜时二氧化氮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其中分子筛膜能选择性分离出N2。

①二氧化氮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为_______。

②P点二氧化氮转化率高于T点的原因为_______。

(3)实验测得,V正=k正·c2(NO)·c2(CO),V逆=k逆·c(N2)·c2(CO2)(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①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和CO,只发生反应Ⅲ,在tl时刻达到平衡状态,此时n(CO)=0.1mol,n(NO)=0.2mol,n(N2)=amol,且N2占平衡总体积的1/4则:=_______。

②在t2时刻,将容器迅速压缩到原容积的1/2,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t3时刻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请在图中补充画出t2-t3-t4时段,正反应速率的变化曲线_______。

1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1)1mol该有机物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________H2。

(2)该物质最多消耗Na、NaOH、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16、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同时也是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的吸收剂。

Ⅰ.以氯酸钠(NaClO3)为原料制备NaClO2粗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

i.纯ClO2易分解爆炸,空气中ClO2的体积分数在10%以下比较安全;

ii.NaClO2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

iii.NaClO2饱和溶液在温度低于38℃时析出NaClO2∙3H2O,等于或高于38℃时析出NaClO2晶体,高于60℃时分解成NaClO3和NaCl。

(1)试剂A应选择_________。(填字母)

a.SO2b.浓硝酸c.KMnO4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已知压强越大,物质的沸点越高。反应②结束后采用“减压蒸发”操作的原因是________。

(4)下列关于上述流程的说法中,合理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反应①进行过程中应持续鼓入空气。

b.反应①后得到的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Cl

c.反应②中NaOH溶液应过量。

d.冷却结晶时温度选择38℃,过滤后进行温水洗涤,然后在低于60℃下进行干燥,得到粗产品NaClO2

Ⅱ.采用NaClO2溶液作为吸收剂可同时对烟气进行脱硫;脱硝。

(5)在鼓泡反应器中通入含有SO2和NO的烟气,反应温度为323K,NaClO2溶液浓度为5×10−3mol/L。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分析结果如下表:。离子SO42−SO32−NO3−NO2−Cl−c/(mol/L)8.35×10−46.87×10−61.5×10−41.2×10−53.4×10−3

①写出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脱硫反应速率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脱硝反应速率。除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外,还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答出两条即可)17、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简易流程如下:

有关物质的熔、沸点如表:。苯酚氯乙酸苯氧乙酸熔点/℃436299沸点/℃181.9189285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室I中反应的最佳温度是104℃,为较好地控制温度在102℃~106℃之间,加热时可选用___(选填字母)。

A.火炉直接加热B.水浴加热C.油浴加热。

(2)分离室I采取的操作名称是___。

(3)反应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分离室II的操作为:①用NaHCO3溶液洗涤后分液;②有机层用水洗涤后分液;洗涤时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NaHCO3溶液,其原因是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8、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是白色砂状或淡黄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不溶于醇,该物质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HSO4,75℃以上会分解产生SO2。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漂白剂。

制取Na2S2O4常用甲酸钠法:控制温度60~70℃,在甲酸钠(HCOONa)的甲醇溶液中,边搅拌边滴加Na2CO3甲醇溶液,同时通入SO2,即可生成Na2S2O4。反应原理如下:2HCOONa+4SO2+Na2CO3=2Na2S2O4+H2O+3CO2

(1)如图,要制备并收集干燥纯净的SO2气体,接口连接的顺序为:a接__,__接__,__接__。制备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实验室用图装置制备Na2S2O4。

①Na2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

②仪器A的名称是___。

③水浴加热前要通一段时间N2,目的是___。

④为得到较纯的连二亚硫酸钠,需要对在过滤时得到的连二亚硫酸钠进行洗涤,洗涤的方法是___。

⑤若实验中所用Na2SO3的质量为6.3g,充分反应后,最终得到mg纯净的连二亚硫酸钠,则连二亚硫酸钠的产率为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19、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

(2)已知:常温时,H2R的电离平衡常数Ka1=1.23×10-2,Ka2=5.60×10-8,则0.1mol•L-1的NaHR溶液显__(填“酸”;“中”或“碱”)性。

(3)实验室用AlCl3(s)配制AlCl3溶液的操作为__,若将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至恒重;得到的物质为___(填化学式)。

(4)25℃时,将足量氯化银分别放入下列4种溶液中,充分搅拌后,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填标号);③中银离子的浓度为_____mol•L-1。(氯化银的Ksp=1.8×10-10)

①100mL0.1mol•L-1盐酸②100mL0.2mol•L-1AgNO3溶液。

③100mL0.1mol•L-1氯化铝溶液④100mL蒸馏水评卷人得分四、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0、(1)NO、NO2是常见的氧化物。用H2或CO催化还原NO可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

已知:2NO(g)=N2(g)+O2(g)∆H=-180.5kJ/mol

2H2O(l)=2H2(g)+O2(g)∆H=+571.6kJ/mol

则用H2催化还原NO消除污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2)合成甲醇的反应2H2(g)+CO(g)⇌CH3OH(g)∆H=-90.8kJ/mol,t℃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为160,此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开始只加入CO、H2,反应l0min后测得各组分的浓度如表:。物质H2COCH3OH浓度(mol/L)0.20.10.4

①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

②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

③比较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v正___________v逆(填“>”;“<”或“=”)

④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v正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v逆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向___________(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动。21、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为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具有刺鼻恶臭味,遇水反应生成一种氢化物和两种氧化物。某学习小组在实验用C12和NO制备NOCl并测定其纯度;相关实验(装置略去)如下。请回答:

(1)制备Cl2发生装置可______(填大写字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选择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若用到F,其盛装药品为_________。

(3)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制备亚硝酰氯(NOCl)

①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上图X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然后再打开____(填“k1”或“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为________;然后进行其他操作,当Z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③若无装肖Y,则Z中NOCl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取Z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2.50mL.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Ksp(AgCl)=1.56×10-10,Ksp(Ag2CrO4)=1×10-12,则亚硝酰氯(NOC1)的质量分数为____(用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22、研究金属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

。实验(20℃)

现象。

Ⅰ.过量铜粉、2mL0.5mol/LHNO3

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溶液变为蓝色。

Ⅱ.过量铁粉、2mL0.5mol/LHNO3

6mL无色气体(经检测为H2);溶液几乎无色。

(1)Ⅰ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

(2)研究Ⅱ中的氧化剂。

①甲同学认为该浓度的硝酸中H+的氧化性大于NO3-,所以NO3-没有发生反应。乙同学依据Ⅰ和Ⅱ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其实验证据是________。

②乙同学通过分析,推测出NO3-也能被还原,依据是________,进而他通过实验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其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③补全Ⅱ中NO3-被还原为NH4+的过程:NO3-+________e-+____=NH4++____H2O____

(3)研究影响产生H2的因素。

。实验。

现象。

Ⅲ.过量铁粉、2mL0.5mol/LHNO3;40℃

3.4mL气体(经检测为H2);溶液略带黄色。

Ⅳ.过量铁粉、2mL0.5mol/LHNO3;60℃

2.6mL气体(经检测为H2);黄色溶液。

Ⅴ.过量铁粉、2mL3mol/LHNO3;20℃

无色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深棕色溶液。

资料:[Fe(NO)]2+在溶液中呈棕色。

④对比Ⅱ;Ⅲ、Ⅳ;温度不同时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不同,原因是________。

⑤Ⅴ中无色气体是混合气体;则一定含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和________。

(4)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3题,共12分)23、W;X、Y、Z、N、M六种主族元素;它们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图所示,请用对应的的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N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根据周期表,推测N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

(2)比较Y、Z、W三种元素形成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

(3)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单质的还原性:X>Y,可以用X与YM2溶液发生反应来证明。

B.Y与同周期的ⅢA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1

C.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开始于硅;研发出太阳能光伏电池,将辐射转变为电能,如我校的路灯。

D.元素N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可以推断N元素的单质具有两性24、物质A由4种元素组成;按如下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

①每一步反应均完全②溶液D仅含一种溶质。

③沉淀E不溶于酸④溶于

请回答:

(1)物质A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元素符号),其化学式为_______。

(2)写出A与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写出F至G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设计实验检验溶液D中的主要离子_______。25、Ⅰ.电镀废水中常含有阴离子A,排放前可加CuSO4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沉淀B,按如图流程进行实验。

已知:B含三种元素;气体D标况下密度2.32g/L;混合气体l无色无味;气体F标况下密度为1.25g/L。请回答:

(1)组成B的三种元素是_______,气体D的分子式是______。

(2)写出固体C在足量氧气中灼烧的方程式_______。

(3)固体C在沸腾的稀盐酸中会生成一种弱酸和一种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共价化合物(测其分子量为199),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Ⅱ.某兴趣小组为验证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打开弹簧夹,向盛有NaBr溶液的试管B和分液漏斗C中同时通入少量Cl2;将少量分液漏斗C中溶液滴入试管D中,取试管D振荡,静止后观察现象。实验装置如图:

(4)说明氧化性Br2>I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5)为了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需确认分液漏斗C中通入Cl2未过量。试设计简单实验方案检验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实验题(共2题,共12分)26、氢化铝锂(LiAlH4)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还原剂。某课题组设计实验制备氢化铝锂并测定其纯度。已知:氢化铝锂、氢化锂遇水都剧烈反应并产生同一种气体。活泼金属硫化物与酸反应产生H2S气体。

Ⅰ;制备氢化锂:选择下图中的装置制备氢化锂(有些装置可重复使用):

(1)装置的连接顺序(从左至右)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查好装置的气密性,打开装置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后,点燃酒精灯前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Ⅱ;制备氢化铝锂。

1947年,Schlesinger、Bond和Finholt首次制得氢化铝锂,其方法是使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按一定比例在乙醚中混合,搅拌,充分反应后,经一系列操作得到LiAlH4晶体。

(3)写出氢化锂与无水三氯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测定氢化铝锂产品(不含氢化锂)的纯度。

(4)按下图连接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装好药品(Y形管中的蒸馏水足量,为了避免氢化铝锂遇水发生爆炸,蒸馏水中需掺入四氢呋喃作稀释剂),启动反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5)在标准状况下,反应前量气管(由碱式滴定管改装而成)读数为V1mL,反应完毕并冷却之后,量气管读数为V2mL。该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用含a、V1、V2的代数式表示)。如果起始读数时俯视刻度线,测得的结果将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27、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沸点/℃密度/(g·cm﹣3)水中溶解性正丁醇117.20.8109微溶正丁醛75.70.8017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gNa2Cr2O7放入100mL烧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在E中收集90℃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馏分,产量2.4g。回答下列问题:

(1)正丁醇合成正丁醛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

(2)将正丁醛粗产品分去水层的操作名称是_____,使用到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温度计C1测的温度是___℃。要保持这个温度的其原因是_________;

(4)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保留一位小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形成的氢化物中化学键键能就越大,该氢化物就越稳定。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F>Cl,所以氢化物的稳定性:HF>HCl,A错误;

B.白磷为正四面体分子;分子中4个P原子位于四面体的四个顶点上,所以分子中P—P间的键角是60°,B错误;

C.SO2溶于水形成的溶液能导电,是由于SO2与H2O反应产生H2SO3,H2SO3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不能说SO2是电解质,而是H2SO3是电解质;C错误;

D.O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1s22s22p4,而N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1s22s22p3;由于N原子的最外层的2p上的3个电子分别位于3个轨道,处于半满的稳定状态,因此失去电子消耗能量比O大些,故第一电离能:N>O,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2、D【分析】【分析】

乙、丙转化到左边,SO2、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与甲中SO2、O2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恒温恒容条件下,丙中Ar不影响平衡移动,故三者为完全等效平衡,平衡时SO2、O2、SO3的物质的量对应相等。

【详解】

A.由于平衡时二氧化硫物质的量相等,故参加反应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甲>乙=丙,故放出热量:Q1>Q3=Q2=78.8kJ;故A错误;

B.甲、乙、丙三容器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乙中平衡时放出热量为78.8kJ,由2SO2(g)+O2(g)⇌2SO3(g)△H=-197kJ•mol-1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硫为2mol×

=0.8mol,则二氧化硫浓度变化量为=0.4mol/L,SO2、O2、SO3的起始浓度分别为

=0.9mol/L、=0.45mol/L、=0.1mol/L;则:

2SO2(g)+O2(g)⇌2SO3(g)

起始(mol/L):0.90.450.1

转化(mol/L):0.40.20.4

平衡(mol/L):0.50.250.5

故平衡常数K==4;故B错误;

C.根据B中计算可知,乙中平衡时二氧化硫物质的量为1.8mol-0.8mol=1mol,甲中参加反应二氧化硫为2mol-1mol=1mol,甲中二氧化硫的转化率×100%=5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SO2的转化率将小于50%;故C错误;

D.乙容器中的反应经tmin达到平衡,则0~tmin内,v(O2)==mol/(L•min);故D正确;

答案:D

【点睛】

采用一边倒的方法,从等效平衡角度分析。3、B【分析】【详解】

A.反应开始时n(CO2)=2.0mol,n(H2)=6.0mol,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n(CO2)=0.5mol,△n(CO2)=1.5mol,由方程式可知CO2(g)、H2(g)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3,则△n(H2)=3×1.5mol=4.5mol,此时未反应的H2(g)n(H2)=6.0mol-4.5mol=1.5mol;与6min时的物质的量相等,说明反应在4min时已达平衡,A正确;

B.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只能计算在前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1mol·L-1·min-1;而不能计算2min末的瞬时速率,B错误;

C.由选项A分析可知在反应达到平衡时,n(CO2)=0.5mol,n(H2)=1.5mol,由于物质反应的物质的量的比等于计量数的比,则反应产生CH3OH(g)、H2O(g)的物质的量n(CH3OH)=n(H2O)=1.5mol,容器的容积是5L,则各种气体的平衡浓度分别是:c(CO2)=0.1mol/L,c(H2)=0.3mol/L,c(CH3OH)=c(H2O)=0.3mol/L,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可得K=(mol·L-1)-2;C正确;

D.反应从正反应方向开始,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放出热量,使反应速率加快,CO2的转化率增大,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导致CO2的转化率又降低,故图中曲线表示逐渐升高温度时CO2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图像;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4、D【分析】【分析】

氯碱工业即电解氯化钠溶液可生成氢氧化钠,氯化镁加入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再加入稀盐酸得到氯化镁溶液,溴化钠通入氯气氧化生成溴单质,再加入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HBr;最后用氯气氧化得到溴单质;

【详解】

A.将NaBr转化为Br2,可以选用Cl2作还原剂;A错误;

B.利用溴单质易挥发的物理性质;可用热空气将溴单质吹出,B错误;

C.Br2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和HBr,离子方程式为:SO2+2H2O+Br2=4H+++2Br-;C错误;

D.溴化钠通入氯气氧化生成溴单质,HBr最后用氯气氧化得到溴单质;溴离子两次被氧化,D正确;

故选:D。5、B【分析】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不仅严重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二氧化碳不会形成酸雨,故A错误;B、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发黑现象,由于浓硫酸使蔗糖碳化,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B正确;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要确定有无钾元素,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不呈紫色才说明无K+,故C错误;D、金属钠着火,应立即用沙子灭火,钠能与水反应,故D错误;故选B。6、C【分析】【详解】

A.食盐可溶于水;不能用过滤法除去水中溶解的食盐,故A错误;

B.呼出的气体中除含有少量的氧气外;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混合气体,燃烧的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不能证明一定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故B错误;

C.氨水易挥发;氨气由Y形管右侧运动到左侧,左侧溶液碱性增强,酚酞变红,故C正确;

D.木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体积不变,烧杯中的水不能进入左侧集气瓶,所以不能用木炭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D错误;

故答案选C。7、B【分析】【分析】

【详解】

A.乙装置是安全瓶;防止丙中的液体倒流,故A正确;

B.将氨水滴入时;先打开玻璃塞,再缓慢打开活塞,让氨水慢慢流下,故B错误;

C.KMnO4具有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吸收H2S等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故C正确;

D.锥形瓶中发生中和反应,一水合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离子方程式:NH3·H2O+H+=NH4++H2O;故D正确;

故选B。8、B【分析】【分析】

A.方案I需要加热条件且生成的氢气不一定完全反应;

B.I中锌生成的氢气和CuO反应时;部分氢气不参与反应;

C.等质量的硫酸参加反应;I中生成的氢气不能完全参加反应;

D.原电池能加快负极材料参加反应。

【详解】

A.方案I需要加热条件且生成的氢气不一定完全反应;所以造成原料和能源的浪费,且操作方案II比方案I操作简便,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I中锌生成的氢气和CuO反应时;部分氢气不参与反应,所以等质量的锌,相同条件下方案I和方案II中制得的质量不同,B项错误,符合题意;

C.等质量的硫酸参加反应,I中生成的氢气不能完全参加反应,所以等质量的H2SO4参加反应;方案I制取铜的质量比方案II的少,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锌置换出Cu;Zn;Cu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原电池能加快负极材料参加反应,所以为了加快锌与稀硫酸的反应,可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的CuO,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9、C【分析】【分析】

【详解】

A.O2微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以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不选A;

B.H2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以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选B;

C.NH3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

D.NO难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故不选D。

答案选C。二、多选题(共3题,共6分)10、BD【分析】【详解】

A.由起始点可以看出,酸性:A项正确;

B.当滴定至溶液中存在:B项错误;

C.当时,溶液呈酸性,C项正确;

D.D项错误。

故选BD。11、AC【分析】【详解】

A.浓硫酸加入浓盐酸中,生成气体,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根据同离子效应,析出晶体;A符合题意;

B.浓硫酸和铜在加热条件下才能反应生成不符合实验要求,B不符合题意;

C.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与饱和溶液反应生成晶体;C符合题意;

D.浓氨水和碱石灰生成通入溶液中,先生成沉淀,继续通入氨气,溶解生成D不符合题意;

故选AC。12、AC【分析】【分析】

【详解】

A.将铁钉和铜丝连接插入食醋中即可形成简单铁铜原电池;故A符合题意;

B.浓硝酸受热分解能放出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所以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碳,产生红棕色气体,不能证明是碳与浓硝酸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因为溴蒸气能和溶液反应;产生浅黄色溴化银沉淀,故C符合题意;

D.因为足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能和乙酸乙酯反应;所以不能用足量饱和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AC。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3、略

【分析】【分析】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电子位于1s;2s、2p三个能量不同的能级上;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由于全充满和半充满的缘故,ⅡA族和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

(2)由晶体硼熔点为1873K可知,晶体硼为熔沸点高、硬度大的原子晶体;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面拥有这个顶点的每2个面共用一个B-B键,每个面拥有这个B-B键的

(3)a.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中N原子和B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

b.由图可知;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小;

c.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

d.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

(4)NH4BF4是由NH4+和BF4—构成,NH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F4—中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

【详解】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电子位于1s;2s、2p三个能量不同的能级上,则有3种不同能量的电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的趋势,由于全充满和半充满的缘故,ⅡA族和ⅤA族元素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则介于硼元素与氮元素之间的有Be、C、O三种元素,故答案为:3;3;

(2)由晶体硼熔点为1873K可知,晶体硼为熔沸点高、硬度大的原子晶体;在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结构中,每5个面共用一个顶点,每个面拥有这个顶点的每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顶点为×20=12;每2个面共用一个B-B键,每个面拥有这个B-B键的每个等边三角形占有的B-B键为20个等边三角形拥有的B-B键为×20=30;故答案为:12;30;

(3)a.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中N原子和B原子之间只存在单键,则立方相氮化硼中含有σ键,不存在π键,故错误;

b.由图可知;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为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小,导致其质地软,故正确;

c.由图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故错误;

d.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所以N原子和B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正确;

bd正确,故答案为:bd;

(4)NH4BF4是由NH4+和BF4—构成,NH4+中N原子和其中一个H原子之间存在配位键、BF4—中B原子和其中一个F原子之间存在一个配位键,所以含有2个配位键,则1molNH4BF4含有2mol配位键,故答案为:2。【解析】①.3②.3③.原子晶体④.12⑤.30⑥.bd⑦.214、略

【分析】【详解】

(1)①ΔH1=E反应物-E生成物=819+1076-1490-632=-227kJ/mol;

②A.反应前后气体系数不变;如果是恒温恒容,无论平衡是否移动,容器中的压强均不变,换为绝热容器后,随着反应的正向进行,反应放出热量,体系温度升高,等量气体的压强随之增大,此时压强是变量,可以作为平衡的依据,A项正确;

B.当ΔH-TΔS<0时;反应自发进行,由ΔH<0,ΔS<0,推出该反应低温下自发进行,B项正确;

C.增大CO的浓度可以使反应Ⅲ的平衡向正向移动;但是平衡常数只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C项错误;

D.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增大,三个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三个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则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平衡移动的初期为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为了达到新的平衡,逆反应速率向正反应速率靠近,逆反应速率会减小,所以逆反应速率的变化趋势为先增大后减小,D项错误;

(2)①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吸热)方向进行,二氧化氮转化率降低;

②相同温度下,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在P点较高是因为使用了分子筛膜,将产物N2分离出来;降低了产物的浓度,使平衡正向进行,从而二氧化氮的转化率提高;

(3)①列三段式求解:因为N2占平衡总体积的1/4,所以a=0.3mol,此时为平衡状态,有v正=v逆,即k正·c2(NO)·c2(CO)=k逆·c(N2)·c2(CO2);

②在t2时刻,将容器迅速压缩到原容积的1/2,压强瞬间增大为原来压强的两倍,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是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气体系数减小)方向进行,则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所以正反应速率的总体趋势为先突然增大,然后减小,直至平衡,其图像为【解析】①.-227②.AB③.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或平衡常数减小)④.分子筛膜从反应体系中不断分离出N2,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二氧化氮转化率升高⑤.270⑥.(起点的纵坐标为16,t3时刻达到平衡,t3-t4处于平衡状态与已有线平齐)15、略

【分析】【分析】

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OH;-COOH、碳碳双键,结合醇、羧酸、烯烃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1)该有机物中的-OH、-COOH均与Na反应,金属钠过量,则有机物完全反应,1mol该有机物含有2mol羟基和1mol羧基,由2-OH~H2↑、2-COOH~H2↑可知,和过量的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1.5molH2;

故答案为:1.5mol;

(2)-OH、-COOH均与Na反应,-COOH与NaOH、NaHCO3反应,则1mol该物质消耗1.5molNa、1molNaOH、1molNaHCO3,则n(Na):n(NaOH):n(NaHCO3)=1.5mol:1mol:1mol=3:2:2;

故答案为:3∶2∶2。【解析】①.1.5mol②.3∶2∶216、略

【分析】【详解】

NaClO3和浓H2SO4在反应器①中发生还原反应生成ClO2和Na2SO4,所以试剂A可以用二氧化硫,ClO2在反应器②中与双氧水、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氯酸钠,再得到其晶体。

(1)根据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试剂A为SO2,故选a,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2)反②中ClO2被双氧水还原成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2ClO2+H2O22ClO2−+O2+2H2O,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2OH−+2ClO2+H2O22ClO2−+O2+2H2O

(3)含水的NaClO2受热易分解,所以亚氯酸钠溶液中获得晶体,温度不能太高,所以反应②结束后采用“减压蒸发”操作,在较低温度蒸发浓缩,可防止温度过高.NaClO2分解。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在较低温度蒸发浓缩,可防止温度过高.NaClO2分解。

(4)根据信息纯ClO2易分解爆炸,空气中ClO2的体积分数在10以下比较安全,所以要持续通过量的空气,NaClO2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存在,在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所以反应②中碱要过量,因为试剂A为二氧化硫,NaClO3被还原成ClO2,所以反应①后得到的母液中,溶质的主要成分是,Na2SO4。故选acd,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

(5)①亚氯酸钠具有氧化性,且NaClO2溶液呈碱性,则NaClO2溶液脱硝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

②由实验结果可以知道,在相同时间内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增加的多,因此脱硫反应速率大于脱硝反应速率.原因是除了SO2和NO在烟气中的初始浓度不同,还可能是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大于;NO溶解度较低或脱硝反应活化能较高。【解析】a2OH−+2ClO2+H2O22ClO2−+O2+2H2O减压可以使物质沸点降低,实验较低温度下进行蒸发,可避免NaClO2因温度高而发生分解acd4OH−+3ClO2−+4NO4NO3−+3Cl−+2H2O大于SO2比NO溶解度更大;在此条件下SO2还原性更强;脱硝反应活化能更大17、略

【分析】【分析】

用苯氧乙酸和丙烯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得菠萝酯,苯氧乙酸用苯酚和氯乙酸反应制得,考虑到它们溶沸点的差异,最好选择温度让苯酚,氯乙酸,苯氧乙酸都成为液体,反应室I中反应的最佳温度是104℃,水浴加热温度太低,苯氧乙酸沸点99摄氏度,水浴温度会使它凝固,不利于分离,火炉直接加热,会使苯酚,氯乙酸,苯氧乙酸全都生成气体,不利于反应,故选择油浴。生成的菠萝酯属于酯类,在碱性条件下会发生水解,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NaHCO3溶液。

【详解】

(1)火炉直接加热温度比较高;会让苯酚和氯乙酸变成蒸汽,不利于它们之间的反应,还会使苯氧,故温度不能太高,水浴加热温度较低,不能让氯乙酸和苯酚熔化,故温度也不能太低,可以使所有物质都成液体,为较好地控制温度在102℃~106℃之间,加热时可选用油浴加热;

答案为:C;

(2)分离室I是将反应不充分的原料再重复使用;为了增加原料的利用率,要把苯酚和氯乙酸加入反应室1,操作名称为蒸馏;

答案为:蒸馏;

(3)反应室1为苯酚和氯乙酸发生取代反应,制得苯氧乙酸,+HCl;

答案为:+HCl;

(4)分离室II发生的反应是苯氧乙酸和丙烯醇发生酯化反应,制取菠萝酯,由于酯在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可以析出,随后分液即可,如用NaOH会使酯发生水解,故不能用NaOH溶液代替NaHCO3溶液,化学方程式为+NaOH+HOCH2CH=CH2

答案为+NaOH+HOCH2CH=CH2。【解析】C蒸馏+HCl+NaOH+HOCH2CH=CH218、略

【分析】【详解】

(1)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方程式为: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生成的二氧化硫含有水蒸气,可用浓硫酸干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用碱石灰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则连接顺序为a接b;c接f,g接d;

(2)①Na2S2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3;

②由装置可知;仪器A的名称为恒压滴液漏斗;

③实验时应避免Na2S2O4和HCOONa被氧化,可应先通入二氧化硫,排净系统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Na2S2O4和HCOONa被氧化,也可通一段时间N2;排净系统中的空气;

④洗涤连二亚硫酸钠时应与空气隔离;洗涤剂可用甲醇或乙醇,洗涤过程为:在无氧环境中,向漏斗中加入甲醇或乙醇至浸没晶体,待甲醇顺利流下,重复2-3次;

⑤设连二亚硫酸钠理论产率为x;根据硫原子守恒:

2Na2SO3~Na2S2O4

252174

6.3gx

则解得x=4.35g,产率为:【解析】bcfgd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3恒压滴液漏斗排净系统中的空气向漏斗中加入甲醇或乙醇至浸没晶体,待甲醇顺利流下,重复2-3次19、略

【分析】【详解】

(1)NaHCO3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NaHCO3=Na++电离产生是会发生电离作用:H++也会发生水解作用:+H2OH2CO3+OH-。发生电离、水解作用都会消耗离子导致c(Na+)>c();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水解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由于其水解作用大于电离作用,最终达到平衡时,溶液中c(OH-)>c(H+),但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主要以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存在,所以c()>c(OH-);溶液中的H+除会电离产生,还有H2O电离产生,而只有电离产生,故离子浓度:c(H+)>c(),因此该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H-)>c(H+)>c();

(2)在0.1mol•L-1的NaHR溶液中,存在HR-的电离作用:HR-R2-+H+,电离产生H+使溶液显酸性,同时也存在着水解中:HR-+H2OH2R+OH-,水解产生OH-,使溶液显碱性,其平衡常数Kh=<Ka2=5.60×10-8,说明HR-的电离作用大于水解作用;因此NaHR溶液显酸性;

(3)AlCl3是强酸弱碱盐,在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作用:AlCl3+3H2OAl(OH)3+3HCl,导致溶液变浑浊,由于水解产生HCl,因此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若用固体配制溶液时,将其溶解在一定量的浓盐酸中,增加了H+的浓度,就可以抑制盐的水解,然后再加水稀释,就可以得到澄清溶液;若将AlCl3溶液蒸干,水解平衡正向进行直至水解完全,HCl挥发逸出,得到的固体是Al(OH)3,然后将固体灼烧至恒重,Al(OH)3分解产生Al2O3和H2O,最后得到的固体是Al2O3;

(4)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Ag+、Cl-都会抑制物质的溶解,溶液中Ag+、Cl-浓度越大;其抑制AgCl溶解的程度就越大。

①100mL0.1mol•L-1盐酸中c(Cl-)=0.1mol/L;

②100mL0.2mol•L-1AgNO3溶液中c(Ag+)=0.2mol/L;

③100mL0.1mol•L-1氯化铝溶液中c(Cl-)=0.1mol/L×3=0.3mol/L;

④100mL蒸馏水中不含Cl-、Ag+;对氯化银在水中溶解无抑制作用。

它们抑制AgCl溶解程度③>②>①>④,AgNO3溶液中含有Ag+,该溶液中含有的c(Ag+)最大;则这四种液体物质中银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④>①>③;

③中c(Cl-)=0.3mol/L,由于AgCl的溶度积常数Ksp=c(Ag+)·c(Cl-)=1.8×10-10,则该溶液中c(Ag+)==6.0×10-10mol/L。【解析】c(Na+)>c()>c(OH-)>c(H+)>c()酸将AlCl3(s)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Al2O3②>④>①>③6.0×10-10四、原理综合题(共3题,共27分)20、略

【分析】【详解】

(1)已知:①2NO(g)=N2(g)+O2(g)∆H=-180.5kJ/mol

②2H2O(l)=2H2(g)+O2(g)∆H=+571.6kJ/mol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整理可得:2H2(g)+2NO(g)=N2(g)+2H2O(l)∆H=-752.1kJ/mol;

(2)①化学平衡常数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种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各种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则反应2H2(g)+CO(g)⇌CH3OH(g)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②根据方程式可知:反应产生0.4mol/L的CH3OH(g),消耗H2的浓度为0.4mol/L×2=0.8mol/L,则该时间段内反应速率v(H2)==0.08mol/(L·min);

③Qc=<160,说明反应未达到平衡,反应正向进行,因此v正>v逆;

④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一倍,反应混合物的浓度都减小,则v正减小,v逆减小。容器的容积扩大,使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减小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解析】2H2(g)+2NO(g)=N2(g)+2H2O(l)∆H=-752.1kJ/mol0.08mol/(L·min)>减小减小逆向21、略

【分析】(1)实验室制备Cl2可以用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或者用高锰酸钾固体与浓盐酸混合反应生成氯化钾、氯化锰、氯气和水,则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A或B,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或2MnO4-+16H++10Cl-=2Mn2++5Cl2↑+8H2O;正确答案:A或B;MnO2+4H++2Cl-Mn2++Cl2↑+2H2O或2MnO4-+16H++10Cl-=2Mn2++5Cl2↑+8H2O。

(2)制得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及水蒸气,所以需要利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后再用浓硫酸进行干燥,然后再根据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是大气污染物,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可以用碱石灰做吸收剂,故装置连接顺序为:a→fgcbdejh,F装置内其盛装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气体;正确答案:fgcbdejh;饱和食盐水。

(3)①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图X装置的优点为排除装置内空气的干扰;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正确答案:排除装置内空气的干扰;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然后再打开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为排净三颈烧瓶中的空气,防止一氧化氮和NOCl变质;正确答案:K3;排尽三颈烧瓶中的空气防止NO和NOCl变质。

③NOCl与水反应生成盐酸、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Cl+H2O=2HCl+NO↑+NO2↑;正确答案:2NOCl+H2O=2HCl+NO↑+NO2↑。

(4)取Z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取25.00mL溶液中存在:n(NOCl)=n(Cl-)=n(Ag+)=c×22.50×10-3=0.0225cmol,则250mL溶液中,n(NOCl)=0.225cmol,所以亚硝酰氯(NOC1)的质量分数为0.225c×65.5/m×100%=14.7375c/m×100%;正确答案:14.7375c/m×100%或写成[c×22.5×10-3×10×65.5]/m×100%。【解析】A或BMnO2+4H++2Cl-Mn2++Cl2↑+2H2O或2MnO4-+16H++10Cl-=2Mn2++5Cl2↑+8H2Ofgcbdejh饱和食盐水排除装置内空气的干扰;可以随开随用,随关随停K3排尽三颈烧瓶中的空气防止NO和NOCl变质2NOCl+H2O=2HCl+NO↑+NO2↑14.7375c/m×100%或写成×100%22、略

【分析】(1)因铜过量反应过程中浓硝酸变稀,稀硫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故Ⅰ中产生的无色气体是NO;(2)①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同时没有氢气放出,证明了甲的说法不正确;②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故NO3-也能被还原;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实该溶液中含有NH4+;③Ⅱ中NO3-被还原为NH4+,氮元素由+5价变为-3价得到8e-,完成电极反应为:NO3-+8e-+10H+=NH4++3H2O;(3)④对比Ⅱ、Ⅲ、Ⅳ,温度不同时收集到氢气的体积不同,原因是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NO3-的还原速率增大的更多;⑤Ⅴ中无色气体是混合气体则为NO和H2,则一定含有遇空气变红棕色的气体和H2;(4)根据实验,金属与硝酸反应时,影响硝酸的还原产物不同的因素有金属的种类、硝酸的浓度、温度。【解析】NO硝酸浓度相同,铜的还原性弱于铁,但Ⅰ中溶液变蓝,同时没有氢气放出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最高价,具有氧化性取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足量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有刺激性气味并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O3-+____e-+____=NH4++____H2O相同条件下,温度升高时,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但NO3-的还原速率增大的更多H2金属的种类、硝酸的浓度、温度五、元素或物质推断题(共3题,共12分)23、略

【分析】【分析】

根据六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判断W;X、Y、Z、N、M六种主族元素分别为O、Na、Mg、S、Cl、Ge元素,然后根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N元素为G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ⅣA族;根据第四周期元素排满时原子序数为36,则Ge原子序数为32;

(2)W、Y、Z三种元素分别为O、Mg、S,O、Mg形成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O、S同主族,原子序数越大,简单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S2->O2->Mg2+;

(3)M为Cl,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ClO4,为强酸,在水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ClO4=H++ClO

(4)A.单质的还原性:Na>Mg,Na能与水反应,则不能用Na与MgCl2溶液发生反应来证明;A说法错误;

B.Y为Mg;与同周期的ⅢA元素的Al,原子序数少1,B说法正确;

C.半导体器件的研制开始于锗;C说法错误;

D.元素N位于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即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可以推测Ge元素具有两性,即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发生反应,D说法正确;

答案为BD。【解析】第四周期ⅣA32S2->O2->Mg2+HClO4=H++ClOBD24、略

【分析】【分析】

①由18.64g白色沉淀E及单一溶质D推得含有n(K2SO4)=0.08mol,则物质A中含有n(K+)=0.02mol,n(S)=0.08mol,②由黄色沉淀H及加入的0.18molKI推得物质A中含有n(I)=0.02mol,由①②推出含有n(O)=0.16mol,所以化学式为KI(SO2)4或KIS4O8。

【详解】

(1)根据前面分析得到物质A的组成元素为K、S、I、O,其化学式为KI(SO2)4或KIS4O8;故答案为:K、S、I、O;KI(SO2)4或KIS4O8。

(2)A与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I(SO2)4+9H2O2=I2+K2SO4+7H2SO4+2H2O或2KI(SO2)4+9H2O2=I2+2KHSO4+6H2SO4+2H2O;故答案为:2KI(SO2)4+9H2O2=I2+K2SO4+7H2SO4+2H2O或2KI(SO2)4+9H2O2=I2+2KHSO4+6H2SO4+2H2O。

(3)F至G是亚硫酸根和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将I变为碘离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I+H2O=3I-+2H++SO故答案为:SO+I+H2O=3I-+2H++SO

(4)D是硫酸钾,主要验证钾离子和硫酸根离子,钾离子应从焰色试验进行验证,硫酸根主要通过加入氯化钡来进行验证,则实验检验溶液D中的主要离子方法是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若看到紫色则含有K+;另取少量溶液先加盐酸无沉淀,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含有SO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若看到紫色则含有K+;另取少量溶液先加盐酸无沉淀,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含有SO【解析】(1)K、S、I、OKI(SO2)4或KIS4O8

(2)2KI(SO2)4+9H2O2=I2+K2SO4+7H2SO4+2H2O或2KI(SO2)4+9H2O2=I2+2KHSO4+6H2SO4+2H2O

(3)SO+I+H2O=3I-+2H++SO

(4)取少量溶液进行焰色试验,透过蓝色钴玻璃若看到紫色则含有K+;另取少量溶液先加盐酸无沉淀,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则含有SO25、略

【分析】【分析】

I.电镀废水中常含有阴离子A,排放前可加CuSO4溶液处理,使之转化为沉淀B,沉淀B含有铜元素,隔绝空气加热后的固体C应含铜元素,灼烧后黑色固体E应为CuO8.0g,CuO的物质的量==0.1mol,根据Cu守恒,B、C中Cu元素的物质的量0.1mol,Cu元素质量为0.1mol×64g/mol=6.4g,C在足量O2灼烧后产生的混合气体1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产生10g白色沉淀G,则G为CaCO3,混合气体1中含有CO2和未反应的O2,根据C守恒,固体C中含有含有C元素,其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0.1mol×12g/mol=1.2g,反应后的混合气体2通过灼热的铜网完全反应后,剩余1120mL气体F,结合气体F标况下密度为1.25g/L,气体F摩尔质量为1.25g/L×22.4L/mol=28g/mol,推测为N2,氮气的物质的量==0.05mol,质量为0.05mol×28g/mol=1.4g,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