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苏科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苏科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苏科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苏科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苏科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苏科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①B.②C.③D.④2、大气的组成物质及表现是()A.氮气和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B.CO2只吸收太阳辐射C.水汽和固体尘埃可成云致雨D.氧气和氮气供植物呼吸作用3、地球淡水中,主体是()A.河流B.湖泊C.冰川D.海洋4、太阳能具有清洁、可再生等优点,是我国开发的重点能源。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下图为“我国青藏地区太阳灶具示意图”。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日照时间长B.晴天多,太阳高度大C.海拔高,空气稀薄D.距海远,气候干旱5、关于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交叉而成的B.岩石圈是地球内部三个圈层中的一个圈层C.生物圈就是指地球表层的生物所组成的圈层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且规则的圈层6、印度尼西亚特尔纳特岛上的瓜马拉马火山于2012年9月16日喷发,大量火山灰喷涌而出。此次火山活动的岩浆最有可能的是来自()A.地壳B.上地幔上部C.下地幔上部D.外核7、2018年1月初“霸王级”寒潮横扫中国近一周;全国各地纷纷经历了2017年冬季以来的“最冷周”。图中表示寒潮路径的是()

A.甲B.乙C.丙D.丁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下图表示位于北纬30°~60°的大陆部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气候类型为________气候;气候特征是________。

(2)B;C两地中;常年受西风带控制的地区是________;气候冬雨夏干的地区是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

(3)D处常年受________气团控制;气候特征为。

(4)下图为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把其序号与上述气候的代表字母对应起来:①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9、灾中救助: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____的地方逃生。当地震发生时,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到安全地带。如遭遇泥石流,应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____转移。图中正确的逃生箭头是____

10、我国某市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城市风”的课题研究。图1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图2为该课题研究成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近地面温度高的地点是________(填字母),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________,由于________在ABCD间会形成热力环流。

(2)D点比B点的气温________(高/低),原因是________。

(3)一般情况下,A、B两地对应的天气状况分别是:A地________,B地________,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________。

(4)在图2中的四条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大气的流动________方向。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①②两处中的________处,(填图中数字序号)。11、热力环流原理。

(1)比较A、B、C、D四地气压的大小:____________

(2)完成下列空格:①____②____③____

12、目前;地球是人类已知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按照相互关系,将下列数码填入图中相应的框内。

①适当的自转周期②日地距离适中③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④液态水。

⑤光照稳定⑥适宜的温度⑦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⑧安全宇宙环境。

从左向右依次是____、____和____。(*填数字序号11)13、读“地球圈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外部圈层中,厚度最大的是____,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____。

(2)大气圈包围着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____和____;生物圈占有____圈的底部____圈的全部和____圈的上部。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____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3)岩石圈是由____和____顶部(软流层以上)组成。14、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的地形区名称是____,自然带主要是____,区域中绿洲体现了____的分异规律。

(2)本区域河流主要补给方式是____,流经和田附近的河流大致流向是____,影响该河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

(3)图中绿洲的分布特点是____,本区域环境承载力____(高或低),其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

(4)说明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15、分布地区:主要发生在北半球____地区的____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甚至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16、读“地球公转中的二分二至图和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乙图所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_________;对应甲图中数字_______所代表的位置。

(2)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3)乙图中A;B、C、D四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是_______。

(4)甲图中;地球由③到①位置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为先变____,后变________。

(5)乙图所示日期,B点的昼长为______小时,该地的日山时刻为地方时的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7、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最缺水的地区。A.正确B.错误18、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_______)A.正确B.错误19、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大气层,产生“磁暴”现象。(_____)A.正确B.错误20、石油、煤炭、风能、水能等能源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_____)A.正确B.错误21、地壳和上地幔是由岩石组成的,称为岩石圈。(_____)A.正确B.错误22、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小。(_____)A.正确B.错误23、泥石流发生时应往河谷下游跑,以摆脱泥石流。(_____)A.正确B.错误24、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因其取之不尽、稳定、廉价又无污染的特性,己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_____)A.正确B.错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读图,根据图中箭头分析,①是削弱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应是大气的削弱作用,A项错误;②是太阳辐射,B项错误;③是地面射向大气,应是地面辐射,C项正确。④是大气逆辐射,D项错误。故选C。

【点睛】2、C【分析】【详解】

氮气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臭氧可以大量吸收紫外线,A错。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B错。水汽和固体尘埃是成云致雨必不可少的物质,C对。氧气可以供生物吸收,而当前没有此功能,D错。故选C。

【点睛】大气受热的过程:

“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的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3、C【分析】【详解】

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2.53%左右;其中近70%是固体冰川,即分布在两极地区和中;低纬度地区的高山冰川,因此地球淡水的主体是冰川,C符合题意;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在淡水中所占比例不大,不是淡水主体,排除AB;海洋水为咸水,不是淡水的主体,排除D。故选C。

【点睛】4、C【分析】【详解】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包括纬度、天气状况、海拔、日照时间、大气透明度等;青藏高原太阳能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其他因素不是最主要的因素。故选C。5、A【分析】【详解】

地球的圈层结构比较表。地球的圈层结构

重要特点

外部圈层

大气圈

大气圈是包裹地球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氮和氧,是地球生命生存的基础条件之一。从地面开始,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迅速下降。

水圈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还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生物圈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生物圈中的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水圈和大气圈中,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素。

内部圈层

地壳

地壳可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其中大洋地壳远比大陆地壳薄。

地幔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幔中有一软流层,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被称为岩石圈。

地核

地核厚度约3400Km,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地核厚度约3400Km,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6、B【分析】【分析】

【详解】

岩浆源于软流层,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顶部,属地幔层。选B正确。7、A【分析】【分析】

【详解】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源于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的冷高压,因此入侵中国的寒潮主要从偏北方向南下,与图中甲路径相同,A符合题意;乙、丙、丁三个路径均从偏南方向北上,与影响我国的寒潮路径不同,排除BCD。故选A。

【点睛】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8、略

【分析】【详解】

(1)由图中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该地区应为亚欧大陆,A位于北纬40°-60°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由图中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该地区应为亚欧大陆,B位于40°-60°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C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西风影响,冬温夏凉,全年降水丰沛且逐月分配均匀;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湿润。

(3)D位于亚欧大陆的内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夏季高温,降水少。

(4)读图可知,①高温期少雨,“冬雨夏干”,为地中海气候,是字母C;②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字母B;③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是字母A。【解析】(1)温带季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2)BC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大陆冬寒夏热,干燥少雨(4)CBA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地势高山坡AC10、略

【分析】【分析】

本小题以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相关内容,考查等压线的判读,注重读图与析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

(1)

气压值在垂直方向上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根据图中高空等压面判断上凸的地方为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C处气压高于D处,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判断ABCD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排列的顺序是B>A>C>D,A为近地面低压,故A温度最高;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在A、B、C、D间会形成热力环流。

(2)

读图1可知,D点海拔高4000米,而根据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的热源,可知D地由于距地面较远,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则少,所以D气温低于B地。

(3)

图1中高空等压面判断C处气压高于D处,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判断图1中近地面近地面A地气温高,气流上升,A地出现阴雨天气,日较差小;B地气温高,气流下沉,B地出晴朗天气,日较差大。

(4)

在图2中的四条短线上大气的流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城区气温高气流上升,郊区气温低气流下沉,顺时针方向完成环流,如图;依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该市的热电厂应布局在②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外,避免再次污染市区。【解析】(1)AB>A>C>D地面冷热不均(或A;B两地冷热不均)

(2)低D点海拔高,获得的地面长波辐射少。

(3)阴雨晴B

(4)

②11、略

【分析】【分析】

该题以热力环流原理示意图为载体;涉及了热力环流的原因和原理;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等压面和等压线的判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

比较四地气压的高低;首先要比较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地D与C;A与B的气压高低。位于近地面的D和C两地的气压高低与各自的受热状况有直接关系,由图可知,D地遇冷,气流收缩下沉,形成高压,而C地受热,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图中两地之间的气流箭头由D地指向C地,即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流向低压,所以D地气压>C地气压;在同一地点,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因此在高空,A为低压,B为高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高空中两地之间的气流箭头由B地指向A地,所以B地气压>A地气压;在同一空气柱内,气压值是随高度的升高而递减的,因此可确定,D大于A,C大于B。故A、B、C、D四地的气压大小为:D>C>B>A。

(2)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

【点睛】

气压大小及等压线的判断:1.在水平方向上:高压大于低压,空气由高压流向低压。2.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3.等压面变化:高压处向上凸,低压处向下凸。高空与近地面凸向相反。【解析】(1)D>C>B>A

(2)空气垂直运动气压空气水平运动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通过框架图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于地球上存在生命条件知识点的考查;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详解】

地球的宇宙环境有两个方面:一是稳定的太阳光照;二是安全的宇宙环境,因此最左边的空填⑧安全宇宙环境;日地距离适中和适当的自转周期会产生适宜的温度,故中间的空填⑥适宜的温度;地球上存在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层是由于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形成的,故最右边的空填③地球质量和体积适中。

【点睛】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一、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1)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2)安全的行星际空间——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二、自身条件:(1)温度——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适度。(2)生命必需条件: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形成大气层。(3)生物的作用对大气成份的改造:水——结晶水汽化,形成原始的大洋。【解析】⑧⑥③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地球圈层示意图”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及相互关系;大气的组成、岩石圈的范围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蕴含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地球外部圈层可以划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其中大气圈厚度最大;在1000千米以上左右;而水圈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2)大气圈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还有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这些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3)岩石圈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顶部,岩石圈位于软流层以上。【解析】(1)大气圈水圈。

(2)氮气氧气大气水岩石渗透。

(3)地壳上地幔14、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图示区域的轮廓及地理事物名称可知;图示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这里居于内陆,降水少,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荒漠带,区域中绿洲点缀在沙漠中或分布在盆地边缘,体现了非地带性的分异规律。

(2)本区域居于内陆;降水少,但该区域高山多,冰川积雪融水是河流主要补给方式。流经和田附近的河流最终消失在荒漠中,故该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南向北,由于该河的补给主要来自冰雪融水,故气温是影响该河流量大小的主要因素。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绿洲主要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本区域由于缺少水源,环境承载力低。

(4)该区域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边有高大山地等地形阻挡,地形较为封闭,使得该区域的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地表沙漠广布。

【点睛】

我国西北地区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干旱原因:远离海洋;加上高大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导致本区成为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时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景观特征:水分条件自东向逐渐变干,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要特征。【解析】(1)塔里木盆地温带荒漠带非地带性。

(2)冰川积雪融水自南向北气温。

(3)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低水源。

(4)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地形阻挡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深秋到初春16、略

【分析】(1)乙图可以看出;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是北半球的节气的夏至日;甲图中①是夏至,②是春分,③是冬至,④是秋分。

(2)乙图示北半球的节气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即23°26′N;太阳直射的经线是正午12:00所在的经线,即图中A所在的经线,图示两条经线间距是30°,由此可知A所在的经线是90°W。

(3)乙图示北半球的节气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北回归线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越靠近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图中A、B、C、D四地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是A>C>D>B。

(4)甲图中;甲图中①是夏至,②是春分,③是冬至,④是秋分;地球公转的速度在1月初近日点时最快,在7月初远日点时最慢,地球由③到①位置期间,公转速度的变化为先变快,后变慢。

(5)乙图所示日期是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图示B在晨线上,此时刚日出,日出时间是8:00,B点的昼长=24-2*日出时间=8小时。

【点晴】

节气的判读要看昼夜半球的分布特征;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是北半球的节气的夏至日;相反是冬至日;春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指的是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不同的节气直射的纬线不同,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春秋分日直射赤道;直射的经线即是正午时刻所在的经线。【解析】(1)夏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