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人从平原地区到高原地区;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哪种细胞会增多?()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淋巴细胞。

2、【题文】下列关于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的步骤;正确的是()

①分组②选择调查范围③调查记录④归类⑤设计调查路线⑥整理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⑥⑤④C.②①⑤③④⑥D.①②⑤③④⑥3、【题文】在温暖、潮湿的地区,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要多。影响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温度和水B.植物C.阳光D.土壤和空气4、正确表达呼吸作用的公式是()A.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B.水+二氧化碳→有机物+氧+能量C.水+氧→有机物+能量+二氧化碳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能量5、血常规检查时,哪项指标高于正常值可以作为人体有炎症的依据()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红蛋白6、下列血管中,流动着静脉血的是(),血液氧浓度最高的是()A.肺静脉、肺动脉B.主动脉、身体各器官组织毛细血管C.肺动脉、主动脉D.上下腔静脉、肺毛细血管7、关于人体中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运输营养的作用B.是能量的来源物质C.参与各项生命活动D.可以运输废物8、为提高大棚内蔬菜的产量,根据生物学原理可采取的方法是()A.增加光照,提高温度B.减少光照,降低温度C.白天增加光照,夜间提高温度D.白天增加光照,夜间适当降低温度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通过生物学习我知道了一些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其中有____、____。(写两种)10、在一个人的生命周期中,快速生长的两个阶段分别为______期和青春期。11、下表为“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几组实验记录.

。试管加入物质(各2毫升)水温时间试剂加碘后的现象①淀粉+唾液0℃10分钟碘液②淀粉+唾液80℃10分钟碘液③淀粉+唾液37℃10分钟碘液④淀粉+清水37℃10分钟碘液(1)在表格内填写实验现象(选填“变蓝”或“不变蓝”)

(2)①号和②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必须在适宜的____下有活性.

(3)③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被分解成了____.12、细菌以方式生产新的个体,假如细菌30秒分裂一次,3分钟后,共有细菌_________个13、【题文】竹节虫静止于树上时像一段树枝;这是竹节虫对其生活环境的一种适应。

()14、【题文】对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关系;其他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关系;雨水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因素,除雨水外,这类因素还有____等。15、【题文】毛细血管是连通于____与____之间的血管。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人体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里,含有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17、构成一株玉米和一匹马的结构层次是相同的。______(判断对错)18、只要种子是活的,就一定能萌发。19、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主要说明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20、(2015•湘潭)地球表层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构成了生物圈.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解答题(共2题,共16分)21、相关知识连线。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⑤______.

22、同学们作了“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实验;你提出的问是:______?

②假使的提出与实验结果不符合时;应该怎么做?()

A.修正实验结果与假使相符合B.不再重做此实验直接得出结论。

C.重新提出假使再进行实验D.放弃实验不再探讨此问题。

③在设计实验时;注意使鼠妇的生活环境除______不同外其它条件都保持相同,形成一组对照实验.

④实验中用了10只鼠妇而不是1只;为什么?

⑤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该怎样处理?

评卷人得分五、其他(共2题,共20分)23、【题文】春雨潇潇;滋润万物。然而有些雨水却能腐蚀建筑物和户外雕塑,使植物枯萎,甚至能伤害人的皮肤和黏膜。为什么?因为这样的雨水具有较强的酸性,叫酸雨。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它对生物会造成极大伤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而福建是我国主要的酸雨分布地区之一。

酸雨对植物的生长会有影响吗?小宁同学就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制定计划并实施:

①在一个花盆里播10粒大豆种子;等它们长成幼苗后做实验;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置成“模拟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大豆幼苗喷洒“模拟酸雨”;每天一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几天后;花盆中大豆幼苗全部死亡。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此实验中小字同学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宇同学制定的计划中有没有设置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需要,你认为下列哪一组可以作为其对照()。A.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每天喷洒清水B.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既不喷洒清水也不喷洒“模拟酸雨”C.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放在阴暗的环境中D.同时设置另一盆条件完全相同的大豆幼苗,并放在低温的环境中(4)根据小字的实验结果,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题文】分析实验:(共8分)

(1)以上实验是观察____对____的消化作用。

(2)经过上述实验过程,D组2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1号试管中浆糊颜色____,原因是____

____。

(3)如果将C组烧杯中的水换为5℃,再重复D组实验,这两个试管中浆糊的颜色____,原因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空气稀薄、氧气含量较少,因此导致人体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少,血液运输的氧气减少,组织细胞缺氧,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减少,因此出现高原反应.为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血液中的红细胞会增多,增大对氧的运输能力,因此过一段时间后高原反应消失.

故选A.

【解析】【答案】此题主要考察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2、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方案、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整理分析处理;六、撰写调查报告。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调查法的基本步骤。【解析】【答案】C3、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

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影响某种生物如水稻生活的其他生物。在温暖潮湿的地区;与寒冷干旱的地区,不同的是温度和水分,温暖潮湿的地区,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适宜生物生殖繁殖,因此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一般比寒冷干旱的地区多,故A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影响水稻生长的非生物因素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A4、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能量)和氧气,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公式是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因此B是光合作用的公式。

故选:A

【分析】生物的呼吸作用是指把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据此答题。5、B【分析】解:A;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此外,红细胞还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与炎症无关,不符合题意。

B;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如果身体的某个部位发炎;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大大增加去吞噬发炎部位的病菌,符合题意。

C;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与炎症无关;不符合题意。

D;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与炎症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据此解答.

只要熟练掌握了血细胞的功能,了解血常规化验单的知识,即可解答本题.【解析】B6、C【分析】解: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从左心室射出的动脉血流经身体个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经过体循环,就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在肺循环中,从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

即在血液循环的过程中;流静脉血的血管是肺动脉;上下腔静脉.主动脉里的血液中含氧量最高.可见C符合题意.

故选:C.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解析】C7、B【分析】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但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错误.

故选:B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此题考查了水对人体的作用.【解析】B8、D【分析】试题分析:植物生长的原理是体内的有机物积累,植物表现出生长现象,为了提高有机物的积累,可以白天增加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弱呼吸作用强度,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植物的生长,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D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9、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任意两种且正确即可;顺序可颠倒)

【分析】【分析】此题考查对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的理解;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3)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4)收集和分析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资料的途径有多种.去图书管查阅书刊报纸,拜访有关人士,上网收索,①资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图片、数据(图表)和音像等;②对获得的资料要进行整理和分析,从中寻找答案和探究线索。

【解析】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任意两种且正确即可;顺序可颠倒)

10、婴儿【分析】解:从人体全身的相对生长速度看;人体生长有两个相对较快的时期,所处的年龄段分别是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儿期是0-5岁,第二个高峰期是13到18岁,即青春期。

故答案为:婴儿。

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一般地说,男生从12~14岁;女生从10~12岁开始进入青春期。

了解人体的两次生长高峰以及男女青春期的特征,并会识图和分析,进而总结答案。【解析】婴儿11、略

【分析】

(1)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酶的活性甚至使酶丧失活性,1号试管处于低温环境中,酶不能发挥催化作用,试管中的淀粉不会被分解,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2号试管处于高温环境中,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会丧失,淀粉不会被消化,滴加碘液会变蓝色;3号试管处于适宜的温度(37℃,是酶活性最适的温度)环境中,淀粉被分解,滴加碘液后不变蓝;4号试管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即:①变蓝;②变蓝、③不变蓝、④变蓝.

(2)比较3号试管与1号试管;2号试管的实验现象可知;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酶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活性最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降低酶的催化效率.

(3)唾液淀粉酶能把淀粉初步分解成麦芽糖;淀粉和麦芽糖最终要在小肠内在胰液和肠液消化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被人体吸收.故③号试管的实验现象说明淀粉被分解成了麦芽糖.

故答案为:

(1)①变蓝;②变蓝;③不变蓝;④变蓝。

(2)唾液淀粉酶;温度;

(3)麦芽糖。

【解析】【答案】从实验设置来看;该实验旨在探究温度(低温和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号;4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3号试管与1号、2号试管以温度为变量形成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低温或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12、略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生殖方式为分裂,一个细菌分裂n次,变成2n个,3分钟细菌分裂6次,那么就是26个。【解析】【答案】分裂、6413、略

【分析】【解析】该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竹节虫栖息在树枝或竹枝时,活像一支枯枝或枯竹,很难分辨,竹节虫这种以假乱真的本领,在生物学上称为拟态,有些竹节虫受惊后落在地上,还能装死不动,白天,它们只是静静地待着,由于它们看上非常像小树枝,所以不会被敌害发现而生存下来(适者生存),因此这是竹节虫对环境的适应【解析】【答案】对14、略

【分析】【解析】蚂蚁是群居生活,蚂蚁之间的关系是合作关系,一只蚂蚁周围的那些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生物因素,不同窝的蚂蚁之间会争夺食物、生存空间,属竞争关系,雨水是非生物因素,影响蚂蚁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温度、空气等。【解析】【答案】生物合作生物竞争;非生物温度、空气15、略

【分析】【解析】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解析】【答案】最小的动脉、静脉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A【分析】【解答】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的形态并不完全一样;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都是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里含有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细胞结构.据此解答.17、×【分析】解:玉米属于植物;马属于动物,两者的结构层次是不同的。

玉米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玉米植株;马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马。

故答案为:×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无系统。即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明确植物和动物结构层次的不同点是:植物体没有系统。【解析】×18、×【分析】试题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通过分析可知,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因此,活的种子不一定能萌发,如休眠期的种子,或者环境条件不具备的活种子.因此题干的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考点: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解析】【答案】错19、×【分析】试题分析:可以影响植物为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降雨、土壤类型等因素对植物的影响,比如在热带光照强,温度高,水分好,植物的叶片就大,而在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植物的叶片小.在热带,植物是常绿的,而在温带,大部分植物是落叶的,植物对环境的影响是植物通过自身的作用改变周围的环境,比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植物生长迅速,对矿物质的需求量比较大,所以植物通过根系分泌有机酸来增加P和Ca的供应量,结果导致土壤pH值很低,呈酸性,相反在温带,土壤pH是中性或者碱性,森林里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很高,这些有机质和水分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因此可以吸收降雨,减少泥石流的形成,改善区域的微气候,因此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而不是环境对植物的影响。故答案为:×。考点:植物对环境的影响【解析】【答案】×20、A【分析】【解答】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的家园,我们要爱护生物圈.

故答案为:√.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据此解答.四、解答题(共2题,共16分)21、略

【分析】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它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N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包含有多个基因,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DNA片段.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本题主要考查细胞核;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DNA在染色体上,DNA上有基因.

22、略

【分析】

①根据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提出的问题是: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可作出假设: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或光不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②C假设要根据提出的问题时;所发现的证据及理论依据,不是凭空想象的.当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时,要认真分析实验步骤有没有问题或失误,如果没有问题的话,也不能直接就轻易就下结论,需要重新提出假设再进行实验,看是否结论与假设相符合.

③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④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⑤要养成关爱动物的好习惯;保护动物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对于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非常有利,所以要把鼠妇放回到适宜它生长的自然环境中.

故答案为:①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

②C

③光照。

④防止出现偶然性;减少误差。

⑤放回适合鼠妇生活的大自然.

【解析】【答案】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通过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

五、其他(共2题,共20分)23、略

【分析】【解析】

考点: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

分析:本题考查探究酸雨对农作物的生长影响的实验.酸雨pH值小于5.6的降水.其酸性成分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