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新版选择性必修2语文上册阶段测试试卷72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对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B.汝岂得自由古今意义相同,不受限制C.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诗中指挨在一起今义:主要指运输事业D.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容易达到目的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而刘夙婴疾病婴:绕。B.逮奉圣朝逮:趁着C.臣以险衅衅:祸患D.沐浴清化沐浴:蒙受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此世所以不传也B.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C.自以为得其实D.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B.参知政事,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C.车驾本是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D.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5、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我固当(本来)B.以致其性焉尔(情趣,意志)C.则又爱之太恩(宠爱)D.勖尔植(勉励)6、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A.但见悲鸟号古木B.月出于东山之上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D.雄飞雌从绕林间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①竞周容以为度②集芙蓉以为裳B.①哀民生之多艰②高余冠之岌岌兮C.①夫孰异道而相安②偭规矩而改错评卷人得分二、其他(共5题,共10分)8、特殊句式。
(1)恐年岁之不吾与。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
(2)謇朝谇而夕替。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
(3)步余马于兰皋兮。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
(4)不吾知其亦已兮。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
(5)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
(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特殊句式:______________译文:____________9、解释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
①女也不爽,士贰其行爽:_______________
謇朝谇而夕替替:_______________
②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耽:_______________
岂余心之可惩惩:_______________
③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垝:_______________
唯昭质其犹未亏昭:_______________
④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_______________
皇览揆余初度兮揆:_______________10、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二三其德____________(2)士贰其行____________
(3)三岁食贫____________(4)其黄而陨____________11、理解下面句子中画线句的潜台词。小妞妈!我还饿!王利发唉!①出去吧!乡妇走吧,乖!小妞不卖妞妞啦?妈!不卖啦?妈!乡妇②乖!(哭着,携小妞下)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多谢后世人谢:__________________
②始适还家门适:__________________
③君既若见录见:__________________
④妾不堪驱使堪:__________________
⑤却与小姑别却:__________________
⑥徒留无所施徒:__________________施: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3、登快阁黄庭坚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了却”二字,渲染出了诗人办完公事后如释重负的欢快心情,与“快阁”之“快”暗相呼应。B.诗人登上快阁,在晚晴余辉里倚栏远眺,“倚晚晴”三字不仅传神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态,也为下句的描写做了铺垫。C.第五句中“朱弦”指琴,“佳人”即美人,引申为知音;这句话是说友人远离,自己早已没有弹琴的兴致。D.诗人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一个“横”字传神地勾勒出诗人无可奈何、孤独无聊的神情。14、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至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但见”,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B.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C.颈联由颔联虚写客至转入实写待客。诗中的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D.全诗风格看似安闲恬静,其实充满悲意。诗人通过描写客至,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和答元明黔南赠别①黄庭坚万里相看忘逆旅,三声清泪落离觞。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朝云②往日攀天梦,夜雨何时对榻凉?急雪脊令③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急雪脊令③
【注】①元明:黄大临;黄庭坚长兄,字元明。绍圣二年(1095)黄庭坚被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长兄黄大临万里相送,二人分别后黄庭坚作此赠别诗。②朝云:化用楚襄王梦见神女的故事,隐寓自己往日的抱负只如登天之梦,已经破灭。③脊令:鸟名,即鹡鸰。
本诗的颈联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16、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列各题。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宾至杜甫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客至》首联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B.《客至》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C.《宾至》“老病人扶再拜难”写自己老病,需人搀扶,不能尽礼,在致歉中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D.《宾至》一写客,一写己,在表现客人身份尊贵的同时,也表现出诗人的清高。(2)主人对“客”和“宾”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态度?试分别结合两首诗的尾联简要分析。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列问题。咏怀古迹(其五)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①,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②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①纡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②祚:帝位。
(1)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时空共说,笔力雄放,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B.颔联概括了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赞扬他如鸾凤高翔,独步云霄。C.颈联用典,通过与伊尹、吕尚、萧何、曹参等功臣比较,来盛赞诸葛亮的才能。D.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抒情为主,情感跌宕起伏。(2)从主题、表达方式等角度比较分析本诗与《蜀相》的异同。评卷人得分四、情景默写(共2题,共18分)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对自己的过去做了反思,对将来也进行了安排的两句是“_____,_____”。
(2)《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两句形象地表现了渔舟在晚霞中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3)《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的景色,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的两句是“_____,_____”。
(4)“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但丁的名言。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这种类似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
(5)李密在《陈情表》中表达自己孤苦无依,只有影子与自己相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滕王阁序》里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表现了宴会管弦之盛;歌声之美的动人画面。
(3)《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拟行路难》中用反问句来表达作者惆怅,矛盾痛苦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功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写作题(共1题,共2分)20、鲁迅先生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文学作品会通过对立和冲突,将美好的事物毁灭,展现动人心魄、撼人心灵的美感。请以《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中的某一个人物为例,谈谈你对悲剧美的理解。要求:结合作品内容分析。150字左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B.“汝岂得自由”中“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不受限制。
故选B。2、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
B.句意为:到了晋朝建立。逮:及;至。
故选B。3、D【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所以:古义;表原因,的原因;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B.空中:古义;中间是空的;今义,天空中。
C.其实:古义;其,那,指示代词,实,事情真相;今义,实际上,事实上。
D.以为:认为;古今同义。
故选D。4、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错误。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故选D。5、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B.以致其性焉尔;意思是:让它尽情生长罢了。致:使达到。
故选B。6、C【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是状语后置;“于”是标志,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A.“但见悲鸟号古木”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但见悲鸟(于)古木号”;
B.“月出于东山之上”是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东山之上月出”,“于”是标志;
D.“雄飞雌从绕林间”是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省略了介词“于”,应为“雄飞雌从(于)林间绕”,这三项中都有状语后置;
C.“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是宾语前置句;“胡为”应为“为胡”。
故选C。7、A【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以:都是介词;“把”。
B.之:①结构助词;居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用作定语后置的标志。
C.而:①连词;表示转折关系,②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故选A。二、其他(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1)宾语前置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正常语序应为“不与吾”。“恐”,动词,担心;“与”,动词,等待。全句可译作:担心岁月不等待我。
(2)被动句;“替”本身表被动。“谇”,动词,进谏;“替”,遭贬黜。全句可译作: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
(3)状语后置句,介词“于”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兰皋步余马”。“步”,动词,缓行;“皋”,名词,水边。全句可译作:在长着兰草的水边让我的马缓缓走。
(4)宾语前置;“吾”是“知”的宾语,正常语序应为“不知吾其亦已兮”。“知”,动词,了解;“已”,算了。全句可译作:不了解我也就算了。
(5)定语后置句;“岌岌”是“冠”的定语,“陆离”是“佩”的定语,正常语序应为“高余之岌岌冠兮,长余之陆离佩。”“高”,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长”,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长。全句应译作: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加长我长长的佩带。
(6)被动句,“体解”有被动的意思。“虽”,即使;“体解”,被肢解。全句应译作:即使被肢解我仍然不会改变。【解析】①.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②.担心岁月不等待我。③.特殊句式:被动句。④.(可)早上进谏晚上即遭贬黜。⑤.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⑥.在长着兰草的水边让我的马缓缓走。⑦.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⑧.不了解我也就算了。⑨.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⑩.加高我高高的帽子,加长我长长的佩带。⑪.特殊句式:被动句。⑫.即使被肢解我仍然不会改变。9、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①句意;我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爽”,差错;过失。
②句意;早晨被辱骂晚上又丢官。“替”,废弃。
(2)①句意;女子沉溺在爱情里,就无法摆脱了。“耽”,沉溺;沉醉。
②句意;难道我能受警戒而彷徨。“惩”,因受创而戒止。
(3)①句意;登上那毁坏的墙壁,遥向复关凝神望。“垝”,毁坏。
②句意;只有纯洁品质不会腐朽。“昭”,光明纯洁。
(4)①句意;自从嫁到你家,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徂”,往。
②句意,父亲仔细揣测我的生辰。“揆”,测度、衡量。【解析】①.差错、过失②.废弃③.沉溺、沉醉④.因受创而戒止⑤.毁坏⑥.光明纯洁⑦.往⑧.测度、衡量10、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二三其德:他的感情一变再变。二三:数词作动词;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2)士贰其行: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贰: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
(3)三岁食贫:多年来忍受贫苦的生活。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4)其黄而陨: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解析】①.二三:数词作动词,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②.贰:数词作动词,不专一,有二心③.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④.黄:形容词作动词,变黄11、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品读潜台词,可以透过人物的表层语言,挖掘人物隐藏在灵魂深处的珍品或污垢,从而准确的把握人物形象。相关的语境是常四爷出于同情,施舍给她们一碗面,现在常四爷被抓了,不会再有人给小妞一碗面了,王利发的台词“出去吧”就暗含了这层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小妞的妈妈只能催促小妞快走,面对小妞的问话,妈妈没有正面回答,特别是对“卖不卖”这个问题,妈妈既不忍说卖,也不能说不卖,只好不作回答。【解析】①给你们烂肉面的人被抓走了,没人再给你们了!②乖孩子,别问妈这个问题了,妈没法回答你!12、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①本句意为:多多告诫后世的人。谢:告诉;告知。
②本句意为:刚出嫁就被遣送回家。适:出嫁。
③本句意为:您既然记挂着我。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④本句意为:我不能胜任婆婆的驱使。堪:胜任。
⑤本句意为:退下来与小姑告别。却:退下。
⑥本句意为:白白地留下来而没有用处。徒:徒然,白白地。施:用。【解析】①.告诉,告知②.出嫁③.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④.胜任⑤.退下⑥.徒然,白白地⑦.用三、古代诗歌阅读(共5题,共10分)13、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D.“即使见到美酒;眼中也不会流露出喜悦之色”错误,颈联写友人远离,早已没有弄弦吹箫的兴致了,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忧了。句中“青眼”运用阮籍的典故,表示喜爱,诗人只有见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
故选D。14、D【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
D.“旨在突出内心的苦闷寂寞”赏析错误;不是苦闷,是老朋友来访的愉悦。
故选D。
《客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15、略
【分析】【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能力。
赏析诗句;首先要指出诗句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诗句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诗句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
仔细阅读颈联“急雪脊令相并影;惊风鸿雁不成行”,这是写景,出句写大雪纷飞中,但见鹡鸰鸟相互依傍,同时也是喻兄弟患难与共,这是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对句则写惊风中,大雁离散失群,飞不成行。“雁行”也是切兄弟之意,就写景而言,这一联是赋笔,但赋中有比,同时从睹物兴怀而言,则又是象中有兴。诗人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他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所以将雪称作“急”,风称作“惊”,正反映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运用的手法是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中所写的“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薛荔墙”,正为黄庭坚所借鉴。这一联用典贴切,形象生动。对比鲜明,“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本题作答时,围绕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比喻和对比三种手法,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组织答案即可。【解析】①颈联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急雪”与“惊风”凸显眼前的风雪交加之景,使诗人感叹自己境遇的险恶、兄弟的离散,正反应了诗人触景所生之情。②运用比喻,大雪纷飞中,借相互依傍的鹡鸰鸟,恓惶的鸿雁来比喻兄弟患难与共。③运用对比,“脊令并影”既是手足情深的写照,又反衬出兄弟离散的哀伤。16、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隐含着诗人有客而来的喜悦”错误。“再拜”可见客人有一定的身份;但一个“难”字明显表现出诗人年迈多病,不胜应酬之苦的不悦。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客至》中;“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意思是:若肯与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从中可以看出,对于朋友的到来,作者极为热情,非常高兴。
《宾至》中,“不嫌野外无借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意思是:你要是真的不嫌这野外没有好酒好菜,以后高兴时还可以来看看我的小园里芍药花开。诗人特致歉意,兼邀贵客重来。诗人说: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乘兴”再“来看”花。这是客套话,也有送客之意。嘲讽之意,隐约可见了。再结合前文“老病人扶再拜难”“漫劳车马驻江千”可知,诗人品性高洁,对前来的贵宾敬而远之。【解析】(1)C
(2)《客至》尾联写主客对饮兴致渐浓,并招呼邻翁助兴,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突出场景的欢快热烈,表现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
《宾至》尾联写希望贵宾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再来看花,既表达了款待不周的歉意,又暗含送客的意味,言辞客气,流露出诗人的清高性格,表现了主人对贵宾的敬而远之。17、略
【分析】【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思想情感、表达技巧等的能力。
D.“余句皆以抒情为主”错误;全诗除“遗像”句是咏古迹外,余句皆以议论为主,而非“抒情”。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的能力。
主题:本诗“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凸显诸葛亮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形象;“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对其丰功伟绩作出高度的评价;“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武侯超人的才智和胆略;“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并对诸葛亮凄凉的身世、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由此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颠沛流离的身世之感,抒发了自身的理想、感慨和悲哀。《蜀相》诗借游览古迹,表达了诗人对蜀汉丞相诸葛亮雄才大略、辅佐两朝、忠心报国的称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借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抒发了自身的仕途失意悲哀。
表达方式:本诗“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敬慕之情。此句是咏古迹抒情,其余七句均是议论,“诸葛大名垂宇宙”评价诸葛亮名垂千古;“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评价诸葛亮的才能、功绩;“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评价其抱恨终身,英雄未遂平生志。不仅议论高妙,而且写得极有情韵。《蜀相》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写景,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议论,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赞扬其才能和忠心;尾联抒情,“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对他出师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解析】(1)D
(2)主题:相同之处,都借吟咏诸葛亮,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雄才大略、丰功伟绩的称颂,对其壮志未酬的人生表示了深切的同情。不同之处,本诗侧重表现诸葛亮的才智胆略,而《蜀相》吊古伤己,在称颂诸葛亮同时,寄寓了自己仕途失意的感慨。
表达方式:相同之处,都有议论抒情。不同之处,本诗除“遗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与验收协议责任书3篇
- 2025版个人退股协议书:创业投资退出与收益确认合同4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光强度调制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多相真空萃取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太阳能商用EV充电车棚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紫外超快光纤激光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4年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60题)
- 2025年度个人个人间环保技术研发借款协议4篇
- 2025年度个人住宅租赁定金支付与保障协议书2篇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课件模板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糖尿病眼病患者血糖管理
- 抖音音乐推广代运营合同样本
- 《春酒》琦君完整版
- 教育促进会会长总结发言稿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心理调适教案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 小学数学6年级应用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