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17 建设农业强国-(原卷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7/03/wKhkGWeT18KAGkNGAAN8FRFpzzM901.jpg)
![热点17 建设农业强国-(原卷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7/03/wKhkGWeT18KAGkNGAAN8FRFpzzM9012.jpg)
![热点17 建设农业强国-(原卷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7/03/wKhkGWeT18KAGkNGAAN8FRFpzzM9013.jpg)
![热点17 建设农业强国-(原卷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7/03/wKhkGWeT18KAGkNGAAN8FRFpzzM9014.jpg)
![热点17 建设农业强国-(原卷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07/03/wKhkGWeT18KAGkNGAAN8FRFpzzM90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地理【热点·重点·难点】专练
热点17建设农业强国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3月5日
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深刻阐明推进农业现代化、
建设农业强国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站在
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引领推进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发
展,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懈奋斗,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
史性变革。
党的二十大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2022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
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出席中
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
号。讲话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围绕加快建设农
业强国,系统阐释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目标任务、
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
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并从三个方面深入阐明。一是强调“满足人
民美好生活需要,离不开农业发展”。农业是近两亿人就业的产业,农村是近5亿农民常住的家园,只有
把农业农村搞好了,广大农民安居乐业,他们才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强调“实现高质
量发展,也离不开农业发展”。只有农业强了,农产品供给有保障,物价稳定、人心安定,经济大局才能
稳住;拓展现代化发展空间,农业农村是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扩内需、稳增长、促发展,农业强国建设
是重要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三是强调“农业还是国家安全的基础”。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
进,新冠疫情反复延宕,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各种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只有农业强起
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农村仍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一方面,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传统,通过开展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用有限
资源稳定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全体农民摆脱绝对贫困、同步进入全面小康,“三农”工作成就巨
第1页共11页
大、举世公认。另一方面,受制于人均资源不足、底子薄、历史欠账较多等原因,“三农”仍然是一个薄
弱环节,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这是党中央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
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
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农业强国既是现代化强国的
应有之义,也是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现阶段农业现代化在整个
现代化进程中是相对滞后的,如果不能尽快赶上来,就会影响现代化强国的质量和成色。同时,农业强国
建设也能够有效挖掘和激活农业农村庞大的市场需求,为宏观经济发展开辟新空间,为全面现代化建设增
添新动能。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强国不能有软肋,应对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只有
加快农业强国建设,在重要农产品供给、关键核心技术和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不受制于人,把中国人的饭
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才能把牢发展主动权,确保国家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
我.国.要.建.设.的.农.业.强.国.,.既.要.具.备.世.界.上.现.代.化.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也.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
特.色.。.虽.然.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不.同.,.但.国.际.上.农.业.强.国.都.具.备.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
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共.同.特.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必.须.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
律.,.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集.约.化.内.涵.式.发.展.,.推.动.农.业.由.
大.向.强.的.转.变.。.同.时.,.还.要.从.我.国.国.情.农.情.出...发.,.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
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选择题(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下图为我国某一省级行政区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1-3小题。
第2页共11页
1.图中所示省区中甲湖泊附近地区的农民常会大面积种植油菜,但该地种植的油菜相对于我国油菜的主产
区来说,开花时间较晚,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B.海拔较高C.降水较少D.土壤贫瘠
2.下列河流中,发源于该区域的是()
A.塔里木河B.黑龙江C.淮河D.长江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该省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
A.放养羊、马、牛为主的畜牧业B.种植水稻为主的耕作业
C.种植柑橘、荔枝等为主的林业D.饲养猪、鸡、鸭为主的畜牧业
黑木耳适宜生长在环境洁净、靠近水源、光照时间较长的向阳山坡。陕西省柞水县的柞树是当地栽培
黑木耳的最佳树种。2020年4月,柞水县黑木耳借助网络电商平台成为市场上热销的农产品。读“柞水县位
置图”,完成下面4-6小题。
..
4.下列关于柞水县地理环境的描述,错误的是()
A.降水丰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B.位于我国亚热带地区
C.流经柞水县的河流每年有3个月结冰期
D.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5.柞水县自古就是优质黑木耳产地的自然条件有()
①拥有大量栽培黑木耳的最佳树种——柞树
②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
③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好
④位于秦岭南坡,光照时间长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近年来,柞水县黑木耳在市场上热销的原因是()
A.电商推广,知名度高B.全球气候变暖,产量激增
C.柞水县黑木耳价格低廉D.柞水县黑木耳营养丰富
第3页共11页
读下图“稻田养蟹”,完成下列7-8题。
7.该农业生产模式属于()
A.生态农业B.观光农业
C.外汇农业D.绿色农业
8.下列地区适合推广这种农业模式的()
A.珠江三角洲B.黄土高原
C.大兴安岭D.塔里木盆地
我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强等优势,现已推广到多个国家和地区。如图为种植或研究
杂交水稻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9-10小题。
..
9.种植或研究杂交水稻的国家和地区()
A.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B.多为发展中国家
C.均为内陆国家D.南半球数量较多
10.东南亚地区是传统水稻种植区,杂交水稻的引种()
A.会改变当地饮食习惯B.与当地湿热的环境相适应
C.会受到霜冻灾害影响D.将替代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第4页共11页
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剖面图”,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该地区有可能是我国的()
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青藏高原
12.近年来,图中的稻田慢慢变成了蔬菜田,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是()
A.气候B.市场C.劳动力D.交通
小麦成熟时间受热量的影响。近20年我国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增幅全球领先。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主产
区分布及收割顺序。读下图,完成下面13-15小题。
..
13.冬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
A.亚热带B.暖温带C.中温带D.寒温带
14.影响冬小麦收割顺序由甲→乙、乙→丙的主要自然因素分别是()
A.纬度、地形B.纬度、海陆C.土壤、地形D.土壤、海陆
15.对提高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影响最大的农业技术是()
A.麦种培育B.无人播种C.智能收割D.粮食储运
第5页共11页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实施“藏粮于地”战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下图为中
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及1985年与2020年四省粮食产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16-17小题。
16.与1985年相比,2020年四省区的粮食产量()
A.呈上升趋势B.增速最快的是浙江省
C.呈下降趋势D.增量最大为黑龙江省
17.为了确保粮食安全,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广东省围海造陆,扩大耕地面积
B.浙江省兴修水利,增加水田面积
C.黑龙江省发挥科技优势,提高粮食生产
D.内蒙古自治区开垦草原,增加粮食产量
..
某杂志社策划了“三纵一横”四条路线寻访秋天的活动,路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标注的日期为各地入
秋时间(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时的第一天)。回答下列各题。
读下图“寻秋路线图”,完成下面18-21小题。
18.四条寻秋路线中,跨越了我国三级阶梯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第6页共11页
19.下列地点入秋时间最晚的是()
A.拉萨B.包头C.上海D.广州
20.图中所示区域的寻秋路线数码代号与景观描述搭配正确的()
A.路线①苹果园里硕果累,梯田层层稻花香
B.路线②草原茫茫牧牛羊,山歌阵阵采茶忙
C.路线③黄沙漫漫响驼铃,翠竹青青有人家
D.路线④白雪皑皑入云霄,金色胡杨游人醉
21.路线④沿线地区入秋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耐寒喜温凉,适宜种植于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的土壤。读下图“马铃
薯生产国占全球产量比重统计图”。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马铃薯产量居全球前两位的国家,均位于()
A.亚洲B.非洲C.北美洲D.欧洲
23.下列各地,适宜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的是()
A.马来群岛B.亚马孙平原.C..南极大陆D.东北平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产地。长绒棉因其柔软细腻、光泽度好,成为棉花界的“明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加大育种科研投入,生产用种已实现自育品种化。近年来,新疆还利用高科技生产出
优质长绒棉和天然彩色棉,热卖国际市场,供不应求。下图为新疆棉花主要产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
面24-26小题。
24.新疆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
A.准噶尔盆地边缘B.塔里木盆地边缘
C.天山山脉北部D.昆仑山脉西部
第7页共11页
25.新疆适合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昼夜温差小B.空气湿润C.日照充足D.多阴雨天气
26.新疆长绒棉和天然彩色棉热卖国际市场,主要得益于()
A.交通便利B.劳动力充足C.土壤肥沃D.农业科技发展
二、综合题(按照每小题的要求,完成作答)
27.每年的10月16日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设立的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
产的高度重视。下图是世界粮食生产占前15位的国家和丙地区示意图。根据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甲、乙、丙三地与其景观及地理特征对号入座。
①农业地区专业化②世界重要热带经济作物产地③粮食生产不稳定
..
填字母填数字
()——甲——()
()——乙——()
()——丙——()
水稻最适宜生长温度是20--32℃,需水量大,最适宜年降水量在700mm以上地区种植。单位面积产量
高,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2)下图是曼谷多年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根据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水稻成为丙地区主要粮食
作物的原因。
第8页共11页
乙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国,也是世界农业强国。
(3)下图是乙国农业资料图。据图分析乙国东北部布局乳畜带的原因。
28.读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
(1)我国建设规划的七个农产品主要产区,分布在四川省部分地区的属于___________农产品主产区,临
近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是___________农产品主产区。
(2)影响“甘肃、新疆主产区”的形态呈狭长状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3)我国农业地区差异明显,农业生产部门东部季风区以___________业为主,西部非季风区以_________
业为主。
(4)甘肃新疆、东北平原等农产品主要产区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___,华南农产品主要产区的糖料作物
是___________。
(5)我国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分布地区差异大,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
第9页共11页
29.读“我国农业发展区域图(图1)”和“中国主要商品粮基地图(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图1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建设以甘蔗为原料的制糖工厂的是_______,以甜菜为原料的
是_______。乙区域位于________平原,________原料丰富,适宜建花生油厂。
(2)根据图1判断,与图中乙和丙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A.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B.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C.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3)图2中,从地形上看,我国商品粮基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平原或高原)地区。A和B商品粮基地
是我国_______(春小麦或冬小麦)主要产区。
(4)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发展花生种植B.四川盆地发展热带作物生产
..
C.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D.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
30.2020年我国粮食安全周宣传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3 等腰三角形》听评课记录1
- 工程公司个人年末总结
- 大班班务工作总结下学期
- 中秋节主题活动总结
- 特许经营协议书范本
- 地上附着物转让协议书范本
- 社区团购合作店铺协议书范本
- 民办学校聘用合同范本
-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下册5.2《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的影响》听课评课记录
- 海南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少年有梦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课后练习新人教版
- 光伏风电储能介绍
- 娱乐直播行业发展趋势
- 国际学校幼升小面试试题
- 火电厂消防培训课件
- 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技能培训
- 《系统解剖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下(多选题汇总)
- 厦门弘爱医院硼中子俘获治疗系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酒店招标文件内容
- 员工调薪申请单模板
-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解读(化学学科)
- 大学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教育-第1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